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国璋 《水产科技》1997,(2):28-32,34
自50年代以来,我国海峡两岸均从国外引进各种罗非鱼(台湾俗称吴郭鱼)进行淡水养殖。生产实践结果表明,罗非鱼(包括尼罗罗非鱼、莫桑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其杂交种)具有生长快,对水质要求不严格、养殖周期短、肉质鲜美和产量高的特点,深受水产养殖工作者的欢迎,目前已成为我国海峡两岸淡水养殖的主要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吉奥罗非鱼养殖试验,探讨和验证吉奥罗非鱼的优良经济性状,并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在21.45hm^2的池塘中投放平均体重60g的吉奥罗非鱼鱼种48800尾,经192d养殖,吉奥罗非鱼平均体重为0948kg/尾,产量为44.97t,平均产量为31.06t/hm^2,总产值为32.4万元,获利7,6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试验表明,吉奥罗非鱼集成了吉富罗非鱼生长速度快,奥尼罗非鱼雄性率高、抗病力强等优点,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池塘养殖,推广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市罗非鱼养殖发展较快,特别是吉富罗非鱼产业化生产技术、红罗非及吉奥罗非鱼养殖技术等在生产上的应用,大大提高其养殖经济效益,推动了我市罗非鱼产业发展。2008年,罗非鱼养殖面积4765公顷,产量2.46万吨,占全市养殖产量的33%。但是,罗非鱼在养殖生产中仍会出现这些或那些质量安全管理上的问题,给我市在罗非鱼养殖生产源头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4.
罗非鱼(Tilapia),俗称非洲鲫,隶属于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原产于非洲,为热带内陆性鱼类。目前,我国罗非鱼养殖发展迅速,在淡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2000年养殖产量达629182t,占世界罗非鱼产量的60%以上,居世界首位。由于罗非鱼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有“白肉三文鱼”之称,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市场价格相对较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类(Tilapias)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丽鱼科(Ciehlidae),有3个属,约有100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广东养殖罗非鱼条件得天独厚。罗非鱼已成为广东水产养殖的优势品种和出口创汇的主导品种。2006年养殖产量达53万吨,占全国的近50%。现初步形成一条从种苗、养殖、  相似文献   

6.
曹文龙 《内陆水产》1995,21(2):17-17
池塘养殖全雄罗非鱼技术曹文龙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属热带性鱼类,具有生长快、食性来源广、繁殖力强、养殖周期短、病害少,产量高等优良性伏,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欢迎。但是,由于罗非鱼繁殖力虽,在池塘养殖过程中,因其频繁繁殖,会造成池塘中子代过多,密度失控...  相似文献   

7.
罗非鱼是一种优质的淡水养殖品种,在北方普通养法产量低、效益差,且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在北方不能自然越冬,所以养者较少。为此我们进行了罗非鱼池塘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罗非鱼目前在我国养殖比较广泛,是许多地方渔农及养殖单位增收的主要养殖品种。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不少养殖户因片面追求产量,不懂得如何节约饲料,不断向养殖水体投放过多的饲料及肥料等,不但使养殖成本日益上升,而且使水质不断恶化,影响罗非鱼的生长乃至生存,导致养殖效益低。在生产实践中如何节约饲料成本呢?  相似文献   

9.
广西发展罗非鱼产业的优势、机遇和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养殖的优良品种,属热带性鱼类,不但生长快,易繁殖,食性杂,病害少,产量高,而且在淡水、海水中均可养殖。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养殖罗非鱼。广西养殖罗非鱼始于20世纪60年代引进的莫桑比克罗非鱼,真正大面积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银东  方崇义 《内陆水产》2006,31(10):30-31
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广罗非鱼养殖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罗非鱼越来越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所接受。尤其是近年来国际市场对罗非鱼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拉动了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发展。随着产量逐年增长和出口量飞速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养殖生产国.其中集约化养殖是主要方式。但是在罗非鱼高密度养殖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受传统观念“肥水养大鱼”的影响,不少养殖户习惯于向高密度养殖池中过度施肥,使得水质变差难以管理,时常发生大量死鱼以及出口鱼片因环境污染卫生不合格的现象,因此.推广罗非鱼的健康养殖己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是我国罗非鱼养殖大省,其产量约占全国罗非鱼总产量的50%。而有“中国罗非鱼之乡”之称的高要市则是广东罗非鱼生产、加工出口的重要基地。自2006年以来,高要市连续三年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项目的主推品种就是罗非鱼。池塘养殖罗非鱼是高要市罗非鱼养殖的主要模式,作者对高要市较为典型的罗非鱼池塘养殖模式进行总结,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不同的养殖模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中国罗非鱼产业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罗非鱼产业概况 1、全球罗非鱼养殖分布 亚洲的罗非鱼产量190万吨,中南美洲的罗非鱼产量40万吨,非洲的罗非鱼产量30万吨,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是目前南方省市最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也是出口创汇重要水产品之一。当前,我市及周边地区多采用鱼鸭混养或农基肥水养殖等粗放模式养殖罗非鱼,商品鱼普遍存在规格偏小、品质欠佳、零售价格低的情况。为了探索一条介于机械化自控型设施渔业与普通养殖模式之间、利用现有鱼塘稍加改造、添置部分机械设备、能显著提高单位产量和商品鱼品质且一般养殖户能接受的养殖新模式,我们开展实用型循环水养殖系统价效性研究,并于2006年4~10月在我所养殖基地进行罗非鱼高密度养殖试验。在2口水泥池共养出商品罗非鱼14202千克,平均体重达649克,饵料系数1.5,产值88052元,项目盈利16401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养殖罗非鱼主要病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是我国最早引进罗非鱼养殖的省份之一,罗非鱼养殖业经四十多年发展,在苗种生产、成鱼养殖,饲料配套等方面都已形成较好的基础和一定的产规模。养殖面积达到0.78万公顷,产量9.96万吨,产值6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居福建省淡水养殖单一品种产值的首位。  相似文献   

15.
《水产养殖》2006,27(6):4-4
海南省罗非鱼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池塘养殖面积约19万亩,总产量14.6万吨,占淡水。养殖产量的七成,约占全国的15%左右,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  相似文献   

16.
王贺 《海洋与渔业》2012,(12):72-73
罗非鱼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2010年我国罗非鱼产量达到133.2万吨,占世界罗非鱼产量的一半。罗非鱼为暖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因此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华南地区为罗非鱼主产区。由于罗非鱼不耐低温,越冬时节必须搭建温棚,此举提高了罗非鱼的养殖成本。近年来,极端天气时有发生,简易温棚内养殖的罗非鱼时有冻死,选育出耐寒能力强的罗非鱼品种显得较为迫切。  相似文献   

17.
小网箱养鱼是九十年代农业部从美国引进的新技术,利用大水体优越的自然条件与精养技术,结合罗非鱼的生活习性,通过高密度养殖和科学的养殖投饵方法达到高产高效。小网箱养鱼在我国内陆地区已推广5万多m^3,主养鱼类是斑点叉尾鲴、鲤鱼和罗非鱼,产量比我国传统大网箱养鱼产量高几倍。国内利用小网箱试验养殖鲤鱼,在黑龙江镜泊湖养殖产量高达361kg/m^3;在山西漳泽水库试养获得461kg/m^3的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18.
罗非鱼健康养殖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非鱼类隶属于鲈形目丽鱼科。原产于非洲,属暖水性鱼类,具有食性广、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养殖群体产量高、肉质好等特点,是极具生产潜力的养殖品种。从1976年开始,罗非鱼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向世界推广养殖的鱼类,现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养殖罗非鱼。  相似文献   

19.
罗非鱼繁殖及养殖技术(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弘 《科学养鱼》2006,(1):16-17
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目前各国已进行养殖的主要品种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齐利罗非鱼等。罗非鱼已是国际上养殖最广泛的品种之一,是继三文鱼和对虾之后第三大国际贸易水产品,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品种。我国罗非鱼养殖发展极快。  相似文献   

20.
罗非鱼的营养与饲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饲料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属鲈形目、丽鱼科,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病害少、适应性强等特点。罗非鱼在我国的养殖分布极不平衡,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气候较好,罗非鱼养殖,尤其是奥尼鱼的养殖发展迅速,其产量约占当地淡水养殖总产量的20%~40%,成为南方地区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一、罗非鱼的营养需要1.罗非鱼对能量的需要量能量不是营养物质,但能量不足或过高都会影响罗非鱼的生长。设计罗非鱼的配方时,必须要考虑到饲料中能量与蛋白质的平衡问题。当饲料中能量不足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就会作为能量被消耗掉;而当饲料中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