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舒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00-1002
[目的]研究近地层大气气溶胶中元素对环境的影响。[方法]采集了郑州市5个近地面1.5~2 m和60~80 m处气溶胶中的PM10,测定了其中的Ag、Al、As、Ba、Be、Bi、Ca、Cd、Co、Cr、Cu、Fe、Pb、Sb等26种化学元素,探讨了不同高度气溶胶中元素分布规律和部分污染物的来源,并用富集因子法分析气溶胶中的元素。[结果]2005年8~10月气象条件下,1.5 m和60 m高度的PM10中各常见元素浓度随高度发生变化。60 m处的As、Cd、K、Pb、Sb、Se、Sn、Tl、Zn等微量元素的浓度高于1.5 m处,而Al、Ca、Co、Cu、Fe、Mg、Na、Ni、Ti等元素的浓度则基本无变化。Cd和Ni等元素随高度变化无规律。富集因子分析表明,As、Cd、Cu、Mo、Pb、Sn的富集因子很高,K、Na、Ca、Mg的富集因子则不高。[结论]该研究为大气环境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贵阳市乌当区太子参和种植土壤中 K、P、S 等14种元素的含量,以及元素对太子参道地性的影响,同时为乌当区发展太子参产业提供参考,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离子体质谱对太子参及其种植地土壤中14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乌当区太子参中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 K>P>S>Ca>Mg>Na>Fe>Zn>Cu>Ni>Co>Mo>Sn,且对 Ca、P 和 S 元素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种植土壤中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 Fe>K>Mg>Mn>P>Ca>Na>S>Zn>Ni>Cu>Co>Mo>Sn,且对 Fe、Mn、P、S、Co、Ni、Cu、Mo 和 Sn 具有一定的富集性。种植土壤与太子参中 Na太子参- Na土、Ca太子参- Ca土、Mg太子参-Ca土呈显著正相关,Zn太子参- Fe土、Mn太子参- Ca土、K太子参- Na土、Ca太子参- K土、Na太子参- Co土、Na太子参-Ni土和 Na太子参-Cu土呈显著负相关。乌当区太子参道地性与道地产区江苏句容和引种区贵州施秉的较为接近或略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胁迫影响植物体内离子平衡,探究植物体离子网络应对胁迫环境的响应有助于挖掘有毒元素吸收和代谢的潜在机制。本研究以湖南省临武县9种主栽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As(Ⅲ)胁迫处理,采用ICP-MS分析技术研究水稻幼苗茎叶和根部组织中离子组(P、K、Mg、Ca、Mn、Fe、Cu、Zn、As、Cr、Co、Cd、Ba、Pb和Sr)响应不同As(Ⅲ)浓度胁迫的变化特征,进一步借助多元统计分析探明各组织离子组变化与As积累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水稻根部和茎叶组织As含量均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且根部相比茎叶更容易积累As;Fe、Ba、Pb和Sr同样表现出根部含量高于茎叶的规律,营养元素(P、K、Mg、Ca和Mn)分布则呈现茎叶组织高于根部的特征,胁迫环境对水稻幼苗两个组织部位各元素分布的影响不同,说明As胁迫干扰水稻组织中离子的分配。聚类热图和主成分分析表明离子组在茎叶和根部出现分离,Mg、K、P、Mn、Ca、Cr、Co、Zn元素倾向于在茎叶富集,而Fe、Sr、Pb、Ba、Cu、As和Cd元素则倾向于在根系中富集。As胁迫处理后,水稻同一组织的元素之间存在多组显著相关性,As与Fe、Cu、Cd、B...  相似文献   

4.
旨在识别西瓜果实中重金属富集候选调控元素。以西瓜果实作为试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并分析西瓜果实中重金属(Cu、Ni、Cr、As、Pb和Cd)、微量元素(Fe、Zn、B、Sr、Mn、Ba、Se、Mo、Sn、Co、V、Sb和Tl)、常量元素(K、P、Ca、Mg和Na)共24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在果实中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西瓜中24种矿物元素含量富集均呈现瓜皮大于瓜肉,重金属元素在西瓜瓜皮与瓜肉中分布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与之不同,微量元素的分布呈现越靠近中间含量越高的趋势,常量元素在西瓜瓜皮中含量分布呈现柄端含量最低,顶端含量最高,瓜肉中分布呈越靠近中间含量越高的趋势。多元相关性分析热感图表明:Cu和B、Mn、Mg、P,Cr和Sr、K、Na、Ca,Ni和Fe、Zn、B、Sr、Mo、K、Mg、P、Na、Ca,Pb和Cd、Co、V,As和Mo,Cd和Co、V的富集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上述具相关性元素,可作为西瓜果实中目标重金属富集调控候选元素。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海拔高度槽梅衣(Parmelia sulcata)矿质元素及有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槽梅衣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其中As、Cd、Hg、Pb、Se、Li、Sr、Mn、Zn、S、K、Mg、Ca、Fe、P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Co、Cu、Ni、B、Cr、Na、Ti、Al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同时,槽梅衣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富集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矿质元素Al与P的富集能力最强。而有机酸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在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6.
利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u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u胁迫对小麦幼苗根的生长均为抑制作用,而高浓度Cu胁迫下株高和萌发率受到抑制作用;随Cu胁迫浓度的升高小麦根中K元素的吸收增加,低浓度Cu胁迫下Ca和Na元素的吸收没有变化,而高浓度Cu胁迫下Ca和Na元素的吸收受到显著的抑制,Mg元素含量在Cu胁迫下呈下降的变化趋势。说明:Cu胁迫对小麦根的毒性作用大于茎叶,且Cu胁迫对小麦根中K、Ca、Na和Mg元素的吸收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菠萝皮渣、果肉、顶芽中2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及分布。[方法]以菠萝为试材采用硝酸、双氧水混合消解体系对菠萝皮渣、果肉、顶芽进行前处理,再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其中K、Na、Ca、Mg、Fe、Mn、Zn、P、Al、Ti、Sr、Pb、Cd、Cu、Cr、Hg、As、Ni、Sn、Sb、Ba、B、V、Co、Ga、Se 26种无机元素含量。[结果]菠萝各部位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大量元素Ca、P、K、Na、Mg,微量元素Fe、Cu、Zn、Co、Mn、Ni、V、Sn、Sr、B、Se等,同时食品中常监测的有害元素Pb、Cd、Cr、As、Hg等含量均较低。[结论]菠萝及其加工副产物不断被开发成各种食品、药品等,监控其无机元素成分含量,可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和优化生产工艺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背角无齿蚌组织中的元素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Agilent7500ce型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研究了18种元素(Na、Mg、K、Ca、Zn、Mn、Fe、Al、Cu、Cr、Co、Ni、As、Se、Mo、Ag、Tl、Pb)在背角无齿蚌5种组织(外套膜、闭壳肌、足、鳃和内脏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鳃中元素的浓度最高,内脏团和外套膜次之,足和闭壳肌中较低。Ca、Mn、Mg、Zn、Al、Cu、Ni、As和Se9种元素浓度均在鳃中最高,Na在外套膜中浓度最高,K在足中浓度最高,Fe和Pb在内脏团中浓度最高。元素负荷量的绝大部分存在于重量较大的鳃和内脏团中,但近50%的Na却积累于外套膜、闭壳肌和足中。背角无齿蚌不同组织或器官对元素的积累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ICP-AES法测定决明子(Cassia obtusifolia L.)中Na、Mg、P、Ca、Ti、Zn、Mn、Fe、K、Sr、B、Al、Ba,采用ICP-MS法测定Li、Be、Tl、Mo、Pb、Cd、Co、V、Cr、Cu、Ni.结果表明,决明子中富含K、Ca、P、Mg、Al、Fe、Na,而Be、Cd、Tl、Pb等元素含量极微,不足0.02 μg/g.在所测定的24种元素中,含量顺序依次为K>Ca>P>Mg>Al>Fe>Na>Zn>Sr>B>Mn>Ba>Cu>Ti>Cr>Ni>Mo>Co>V>Li>Cd>Pb>Tl>Be.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桔梗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比较不同桔梗品种间各种元素含量的差别,以期更好地对桔梗进行开发利用,以硝酸作消解剂进行微波消解,分别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桔梗中的K、Ca、Na、Mg等4 种常量元素以及Cu、Zn、Mn、Fe、Ni、Co、Cr、Cd、Pb、V、Sn 等11 种微量元素含量,对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品种的桔梗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K元素逐渐减少,Ca元素逐渐增加,Na元素先增加后减少,Mg元素第3 年明显增加。对于微量元素,Cu含量随着年限增加不断减少;Fe、Co、Cr、Pb、V含量随着年限增加逐渐增加;Sn 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其余5 种元素均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规律。将2 年生粉花桔梗与紫花桔梗进行比较发现,所有15 种元素中除Cd含量两者相似外,均是粉花桔梗中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WP_1型一米平面光栅光谱仪测定栀子果及其色素中的微量元素和含量。结果表明栀子果和栀子黄色素中具有20种微量元素:Cu、Fe、Zn、Mn、Ni、Mo、V、Sb、Pb、Sn、Bi、Ga、Ag、Cd、Co、Ba、Be、B、Zr和Ti。各样品中未检出有毒元素As。Pb的含量均很低。色素中Pb含量小于3ppm,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Ⅰ号样品与Ⅱ号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相差不大。Ⅱ号的Co和B含量比Ⅰ号多是产地不同之故。  相似文献   

12.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ain nutrient elements (N, P, K) as well as microelements (Zn, Mn, Cu, Co, Mo) and heavy metals (Pb, Cd, Sn, Cr, and Ni) in various organs of soybean and wheat plants in the full ripeness stage is studied. It is found that the topography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plants depends on their physiological role, concentration, crop species and its yielding ability.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评价典型区域重金属污染提供有效的生物监测方法,利用ICP-MS检测了典型电子废物拆解区及其对照区6种常见木本植物叶中13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比较了不同种类的木本植物叶对金属元素的累积能力,并探讨了叶片中重金属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Hg、Mn等重金属含量在0.025~393 mg·kg-1之间,电子废物拆解区和对照区植物叶中Hg、Sn、Sb、Co、Cr、As、V、Se和Pb等金属的含量表现出显著的区域性差异(P< 0.05)。从主成分分析结果可推测出Mn、Cu、Co、Ni、Pb、As、Sb、V和Hg的来源较为一致,可能来源于拆解导致的土壤或大气污染。"富集因子"计算结果表明,侧柏和柳杉对Hg、Cd、Se、Sn、Sb、Pb和Cu等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刀鲚(Coilia ectenes)、湖鲚(C.ectenes taihuensis)、凤鲚(C.mystus)和七丝鲚(C.grayii)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元素含量特征研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OES)测定了23种元素(Al、B、Cd、Co、Ca、Cr、Cu、Fe、K、Li、Mg、Mn、Mo、Na、Ni、P、Pb、S、Se、Sn、Sr、Ti和Zn)的含量,其中10种元素(B、Cd、Co、Cr、Li、Mo、Pb、Se、Sn和Ti)低于检出限未被检出。针对不同种类的鲚鱼全鱼所测得的元素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组样品元素含量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组的鲚鱼样品可较好地被区分,聚类分析映证了这一结论,逐步判别分析显示对全部30尾个体判别正确率为100%。元素含量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鲚属鱼类不同物种可以有效被区分。  相似文献   

15.
李庚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22-10423
以潼关县某金矿排水沟附近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Sn、Sb、Pb、Cu和Cd等7种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为金矿周围土壤污染的人工生态修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矿区附近土壤中Sn、Sb、Cd、Pb、Cu均已达到极严重污染,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51.0、119.3、478.7、36.6、9.5;Cd最大值超过评价标准的478.7倍,Sb最大值超过评价标准的119.3倍;Fe、Mn污染相对较轻,但显示出一定的累积。相关性分析表明,Sn-Sb-Cd之间有高的相关性,它们可能为复合污染;Fe-Cu,Fe-Mn之间也有一定相关性,它们可能具有相近或相同污染源。  相似文献   

16.
The following three classes of elements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ir hazard for soil: (I) Se, Cr, Sn, Hg, W, and Cd; (II) As, Co, Sb, Cu, Ni, B, and Pb; (III) Sr, Mo, Zn, Ba, Mn, and F.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珲春市苹果梨主产区土壤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方法]在吉林省珲春市苹果梨果品基地采集32个表层土样和3个剖面土样,研究了微量元素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及在土壤剖面中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结果]土壤微量元素Cr(K=0.894)和Co(0.904)平均含量与全国土壤平均值基本相当;As(0.341)、Hg(0.550)、Cu(0.659)、Ni(0.677)、Se(0.702)、Cd(0.774)和Zn(0.812)低于全国土壤平均值;Pb(1.029)的高于全国土壤平均值。在3个剖面中,As、Cr、Co、Cu、Zn和Ni呈现出底土层>心土层>表土层的趋势;Cd呈现出表土层>底土层>心土层;Hg和Pb呈现出底土层>表土层>心土层;而Se基本呈现出下部含量高于上部。[结论]该区表层土壤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在3层剖面中未表现出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生长年限泰山参中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选用硝酸作为消解剂进行微波消解,分别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方法对泰山参中的K、Ca、Na、Mg等4种常量元素以及Cu、Zn、Mn、Fe、Ni、Co、Cr、Cd、Pb、V、Sn等11种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对不同生长年限泰山参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大量元素Ca和Mg含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不断增加,Na含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少,K含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无明显变化规律,2年生中含量最高,达到20.94 g/kg。微量元素Cu、Cd、Sn的含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规律;Zn、Mn、Ni的含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表现出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Fe、Cr的含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Co、Pb、V的含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呈出“低—高—低—高”波浪状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