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田东县中小猪场不同猪群的猪瘟免疫状况,为田东县防控猪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选择田东县10个乡镇10个猪场,采集免疫21 d后的经产母猪、仔猪、生长育肥猪血清样本,应用阻断ELISA方法对采集血清样品进行猪瘟免疫抗体检测,比较相同疫苗不同胎次母猪群、相同疫苗不同免疫次数仔猪群、使用4种不同病毒含量(A组750RID、B组7500RID、C组20000RID、D组30000RID)猪瘟细胞苗的生长育肥猪群抗体水平.[结果]经产母猪群抗体阳性率为83.61%,总离散度为45.97%,7胎及7胎以上母猪群猪瘟免疫抗体阳性率最低,为58.33%.仔猪的一免免疫抗体阳性率为52.17%,低于国家规定标准(≥70%);二免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1.82%,显著高于国家规定标准,比一免抗体阳性率提高了29.65百分点.4种不同病毒含量猪瘟细胞苗免疫生长育肥猪在末次免疫21 d后,均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但不同病毒含量猪瘟疫苗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经产母猪群抗体离散度较大,仔猪一次免疫后抗体水平低于保护值,不同病毒含量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猪瘟免疫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在猪圆环病毒2型(PCV-2)阳性猪场免疫猪圆环病毒疫苗对猪场实际临床生产中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遂将某规模化猪场的一栋存在PCV-2感染的150头产房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头,试验组在14日龄免疫某进口PCV-2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对照组不免疫,并分别在PCV-2疫苗免疫前和猪瘟疫苗二免后30天每组随机采血18头仔猪检测猪瘟抗体。结果显示:PCV-2疫苗免疫前两组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猪瘟疫苗二免后30天,试验组的猪瘟抗体平均值和猪瘟抗体离散度均显著好于对照组。表明,PCV-2的感染会对猪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从而抑制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在PCV-2阳性猪场免疫猪圆环病毒疫苗能够显著增强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3.
农村散养猪口蹄疫免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制定在农村散养条件下猪口蹄疫控制的疫苗免疫策略。[方法]研究猪口蹄疫O型和亚洲I型母源抗体、口蹄疫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和猪瘟与口蹄疫免疫干扰。[结果]结果表明,仔猪口蹄疫O型母源抗体能保护15日龄内仔猪,而亚I抗体不能保护仔猪。2 ml免疫剂量组的O型和亚I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1ml免疫剂量组,1次免疫接种不能形成免疫反应的抗体平台期,抗体效价迅速下降;2次免疫接种后60 d达到峰值,O型和I型抗体滴度维持长达60 d以上;猪瘟和口蹄疫疫苗同时免疫相互不发生干扰。[结论]结合农村散养实际情况,为提高免疫保护力,建议实行30日龄同时首免口蹄疫和猪瘟,间隔28 d进行二免,每次免疫剂量口蹄疫为2 ml/头,猪瘟为2头份/头。  相似文献   

4.
<正>1猪瘟免疫失败原因1.1猪瘟疫苗因素一是疫苗剂量不足。我国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是以能预防临床感染为标准,应用这一标准进行免疫,常有部分猪的抗体水平达不到预防亚临床感染水平,这部分猪感染强毒后常可引起亚临床感染。二是疫苗的贮存、运输设备简陋,未达到规定要求;运输环节过多,疫苗瓶破损,运输过程中温度过高,造成疫苗污染、失效。三是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或置于高温环境下,都会降低疫苗效价,影响免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评估猪瘟活疫苗、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疫苗和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三种疫苗联合免疫的效果.试验选取7日龄健康仔猪500头,分为A组(联合免疫组)和B组(单苗免疫组).A组在21日龄,每头仔猪免疫1 mL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疫苗、2mL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和1头份猪瘟活疫苗,在55日龄每头仔猪免疫1头份猪瘟活疫苗...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种疫苗并按不同方法免疫猪,通过临床观察、血清学试验等,判定免疫保护效果。表明,猪瘟疫苗采用乳前免疫和在20或28日龄首免,60或70日龄二免的方法,在180日龄时,猪瘟抗体阳性率均在84%以上。猪大场杆菌基因疫苗对仔猪黄痢、白痢的保护率分别为100%和91.8%。猪喘气病弱毒苗+灭活苗2次免疫的效果优于2次弱毒苗和2次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免后180天和240天攻毒保护率分别为100%和91.7  相似文献   

7.
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制定5种免疫程序防制猪瘟,使用了目前最好的ELISA酶标测定猪瘟抗体。超前免疫、1月龄1次免疫、2月龄1次免疫和1月龄首免2月龄加强免疫的2次免疫4种免疫程序,能使猪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采用超前免疫首免2月龄加强免疫的2次免疫的免疫程序对猪产生的免疫应答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
以涟水县范围内的10家规模猪场开展了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免疫持续期检测及免疫增强剂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5个企业生产的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均符合农业部规定的要求,但不同企业生产的猪瘟疫苗在免疫效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疫苗二免后21 d抗体阳性率为77.5%100%,抗体离散度为19.7%100%,抗体离散度为19.7%47.5%;其中一个企业的猪瘟疫苗免疫后4个月抗体阳性率仍达85%,离散度为38%,符合免疫要求;(2)添加免疫增强剂的疫苗二免后21 d、2个月、3个月、4个月时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8%、94.2%、92.5%、90.0%,比疫苗组分别高5.0、12.5、13.3、15.0个百分点;离散度分别为28.5%、27.9%、28.4%、28.0%,比疫苗组分别降低6.8、8.5、8.4、9.5个百分点;免疫增强剂的免疫促进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切实做好河南省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在临床上使用范围、安全性、有效性的调查及免疫效果的评估工作,更好地利用疫苗免疫技术预防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发生和流行,在洛阳、新郑等20个市(县、区)、40个猪场进行了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的临床应用,并随机抽取了其中338份血清样品,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抗体效价。河南省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73.67%,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87.57%。不同厂家疫苗对猪免疫后抗体合格率不同,不同年龄段的猪免疫后抗体合格率不同,不同疫苗种类对猪免疫后抗体合格率不同,对猪免疫次数不同其抗体合格率也不同。以上情况可能与不同厂家疫苗质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0.
拟考察桑杜口服液对猪蓝耳疫苗的免疫效果。选择100头健康仔猪,平均分为桑杜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免疫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33日龄首次免疫接种猪蓝耳疫苗,1个月后进行二免,每次免疫前3 d灌胃桑杜口服液,每天1次,连用7 d。分别于首免后7、14、21、28 d采血,测定血清中猪蓝耳病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首免后7、14、21 d血清IL-2、IFN-γ、IgG含量,并于30日龄和60日龄时称体质量,比较各组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桑杜口服液高、中剂量组在首免后大部分时间均能显著提高血清中猪蓝耳病特异性抗体水平与血清IL-2、IFN-γ、IgG含量,并且中剂量组具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表明桑杜口服液高、中剂量口服给药可显著提高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可开发为中药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1.
以涟水县范围内的10家规模猪场开展了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免疫持续期检测及免疫增强剂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5个企业生产的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均符合农业部规定的要求,但不同企业生产的猪瘟疫苗在免疫效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疫苗二免后21 d抗体阳性率为77.5%~100%,抗体离散度为19.7%~47.5%;其中一个企业的猪瘟疫苗免疫后4个月抗体阳性率仍达85%,离散度为38%,符合免疫要求;(2)添加免疫增强剂的疫苗二免后21 d、2个月、3个月、4个月时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8%、94.2%、92.5%、90.0%,比疫苗组分别高5.0、12.5、13.3、15.0个百分点;离散度分别为28.5%、27.9%、28.4%、28.0%,比疫苗组分别降低6.8、8.5、8.4、9.5个百分点;免疫增强剂的免疫促进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制定5种免疫程序防制猪瘟,使用了目前最好的ELISSA酶标测定猪瘟抗体。超前免疫,1月龄1次免疫,2月龄1次免疫和1月龄首免2月龄加强免疫的2次免疫4种银川市程序,能使猪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采用超前免疫首免2月龄加强免疫的2次免疫的免疫程序对猪产生的免疫应答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3.
仔猪45~50日龄阉割(去势)与注射猪瘟疫苗同步进行试验表明,阉割给予仔猪的创伤刺激及割去睾丸或卵巢所引起的内分泌机能变化,并不影响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保护率达100%。由于注苗与阉割同步进行只捉1次猪,减少了应激,有助于猪生长发育,还可节省人力物力;但因仔猪产生抗体的机能尚未成熟,有必要在阉割注苗后的3~4个月再进行1次3~4头份的猪瘟疫苗预防注射。  相似文献   

14.
为给猪瘟、猪口蹄疫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免疫工作筛选出一个高效的免疫程序,对4个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口蹄疫、猪瘟同步免疫对抗体的产生没有影响;猪瘟与蓝耳病疫苗间存在免疫抑制;口蹄疫免疫对蓝耳病抗体产生有促进作用;蓝耳病免疫对口蹄疫免疫效果产生的影响不明显;免疫猪体均无明显副反应;最佳免疫程序为猪O型口蹄疫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联合注射一个星期后再注射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15.
朱星 《农家参谋》2014,(10):23-23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稽留热、全身广泛出血、败血症、神经症状、怀孕母猪繁殖障碍为特征。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仔猪猪瘟超前免疫(乳前免疫),简称超免,可以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提高疫苗的免疫保护率,是一种控制猪瘟非常有效的措施。1.疫苗选择选择好的疫苗是确保超免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效果好的猪口蹄疫疫苗来免疫猪群,试验分两组,分别选用A和B两种不同厂家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对猪群进行两次免疫,每组重复4个批次,每组每批次随机选择40头猪,每批次猪在同一栋舍饲养,在一免前、一免后4周,二免前、二免后4周、二免后8周分别进行五次采样检测,跟踪免疫猪群不同日龄抗体变化情况,来评估两种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两组疫苗免疫抗体变化总体趋势一致,叠加效应好,均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是B组疫苗较A组疫苗免疫抗体阳性率高、且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igh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HP-PRRS)疫苗对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和猪蓝耳病(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个猪场248份血清的猪瘟(CSF)和猪蓝耳病(PRRS)抗体,并对CSF抗体阻断率和PRRS抗体的S/P值进行多重比较。[结果]猪场A(没有免疫HP-PRRS疫苗)、猪场B和猪场C(都免疫HP-PRRS毒株JXA-1R疫苗)全群猪的CSF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29%、53.93%和66.29%,其PRRS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86%、91.01%和82.02%。猪场A、C母猪和全群猪的CSF抗体阻断率极显著高于猪场B(P0.01);猪场A的育肥猪和全群猪的CSF抗体阻断率显著高于猪场C。猪场B的母猪、后备母猪、育肥猪、全群猪PRRS抗体S/P值极显著高于猪场A、C(P0.01),猪场C的育肥猪、全群猪PRRS抗体S/P值显著高于猪场A(P0.05)。[结论]免疫HP-PRRS毒株JXA-1R疫苗可能引起猪群CSF抗体水平降低,PRRS抗体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探讨香菇多糖对猪瘟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为新型猪瘟疫苗免疫增强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剂量的香菇多糖作为猪瘟疫苗的稀释液免疫断奶仔猪,分别于免疫当天、免疫接种后第7、14、21、28d无菌操作采集血样,运用ELISA检测血清猪瘟抗体水平。【结果】香菇多糖可显著提高血清中的猪瘟抗体水平,第4组(0.1875mg香菇多糖)于免疫后14d和28d,猪瘟抗体阻断率平均值分别比猪瘟疫苗专用稀释液稀释组提高13.6%和12.2%;免疫合格率为100%。【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将香菇多糖作为猪瘟疫苗稀释液稀释,可特异性提高猪体的免疫应答,香菇多糖具有显著增强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猪瘟(CSF)疫苗免疫猪抗结构蛋白E2、E0和C抗体的产生规律,为临床制定合理的CSF疫苗免疫程序提供参考。利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CSF疫苗免疫猪过程中,抗E2抗原血清抗体的产生特征;分别以重组猪瘟病毒(CSFV)结构蛋白E0和C为抗原,建立检测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检测疫苗免疫过程中抗E0和C蛋白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显示:CSFV-E0和CSFV-C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分别为2.09和1.59μg/mL,待检血清样本最适稀释度分别为1∶60和1∶80,酶标二抗稀释度分别为1∶100和1∶350,2种ELISA方法与常见猪病原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CSF疫苗免疫后第7天即可检测到抗E2、E0和C蛋白的抗体,其中抗E2和E0的抗体在免疫后第21天达到最高水平,E2抗体滴度先上升后下降,E0抗体在免疫后第21天开始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C蛋白抗体在免疫后第7天出现,随后开始下降,在第28天转为阴性。结果表明,利用重组抗原建立的CSFV血清抗体ELISA检测方法,可以用于评价CSF疫苗免疫后血清中针对3种结构蛋白的抗体消长特点,从而为临床猪瘟疫苗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2018年漯河市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本检测采用猪瘟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漯河市5个县区的散养猪户和规模猪场共152份血清的猪瘟疫苗免疫抗体水平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显示,所检测血清的猪瘟抗体阳性率为80.9%,5个县区猪瘟抗体阳性合格率均高于国家规定的抗体合格率70%。不同性别及生长阶段猪群中,种猪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00%,育肥猪最低,为68.2%。散养场猪瘟抗体阳性率为67.4%,而规模场抗体阳性率为86.8%。从检测结果来看,部分猪群免疫效果并不理想,今后还需加大免疫组织力度,达到更好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