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为探讨海藻硫酸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 from algae,SPA)及中药复方提取液(compound extracts of Chinese medicine,CECM)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作用,将SPA及CECM以3种不同加药方式作用于接种了H9N2亚型AIV的10日龄SPF鸡胚中,无菌收集鸡胚尿囊液,测定血凝效价,检测2种药液对H9N2亚型AIV的预防、治疗及直接灭活作用。结果显示,SPA及CECM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50和200mg/mL;3种不同加药方式下,不同浓度SPA及CECM均能极显著降低鸡胚尿囊液中H9N2亚型AIV的血凝效价(P0.01),以直接灭活作用组的血凝效价降低幅度最大,预防作用组和治疗作用组次之。预防作用组,CECM高剂量组(200mg/mL)的抗病毒效果显著优于SPA各剂量组(12.5、25和50mg/mL)及CECM低、中剂量组(50和100 mg/mL)(P0.05);治疗作用组,SPA高剂量组(50 mg/mL)及CECM中、高剂量组(100和200mg/mL)抗病毒效果显著优于SPA低剂量组(12.5mg/mL)(P0.05);直接灭活作用组,SPA及CECM的抗病毒效果均佳,CECM各剂量组的抗病毒效果与SPA各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SPA和CECM对10日龄鸡胚几乎无毒副作用;SPA及CECM均能显著抑制H9N2亚型AIV在鸡胚尿囊液中的增殖,以直接灭活作用组的抗病毒效果最佳,其抗H9N2亚型AIV作用的强弱与药物浓度、用药和病毒的感染时间顺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海藻硫酸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 from algae,SPA)及中药复方提取液(compound extracts of Chinese medicine,CECM)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作用,将SPA及CECM以3种不同加药方式作用于接种了H9N2亚型AIV的10日龄SPF鸡胚中,无菌收集鸡胚尿囊液,测定血凝效价,检测2种药液对H9N2亚型AIV的预防、治疗及直接灭活作用。结果显示,SPA及CECM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50和200 mg/mL;3种不同加药方式下,不同浓度SPA及CECM均能极显著降低鸡胚尿囊液中H9N2亚型AIV的血凝效价(P<0.01),以直接灭活作用组的血凝效价降低幅度最大,预防作用组和治疗作用组次之。预防作用组,CECM高剂量组(200 mg/mL)的抗病毒效果显著优于SPA各剂量组(12.5、25和50 mg/mL)及CECM低、中剂量组(50和100 mg/mL)(P<0.05);治疗作用组,SPA高剂量组(50 mg/mL)及CECM中、高剂量组(100和200 mg/mL)抗病毒效果显著优于SPA低剂量组(12.5 mg/mL)(P<0.05);直接灭活作用组,SPA及CECM的抗病毒效果均佳,CECM各剂量组的抗病毒效果与SPA各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SPA和CECM对10日龄鸡胚几乎无毒副作用;SPA及CECM均能显著抑制H9N2亚型AIV在鸡胚尿囊液中的增殖,以直接灭活作用组的抗病毒效果最佳,其抗H9N2亚型AIV作用的强弱与药物浓度、用药和病毒的感染时间顺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禽类传染病。高致病力禽流感(HPAI)可引起禽类100%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多次暴发,2004年年初HPAI再次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亚洲国家暴发流行,但得到了很好的控制,7月份在泰国和我国的安徽省HPAI又有发生;低致病力禽流感(LPAI)一般不致鸡只死亡,但可以导致鸡产蛋量下降,同样制约着养禽业的发展,所以研究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已刻不容缓。而且许多学者对MDCK细胞用于制作人流感疫苗作了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4.
禽流行性感冒(avian influenza,AI,简称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低致病力禽流感常引起呼吸道症状,产蛋量下降。1994年首次报道H9N2AIV在中国流行,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有独特防治效果的中药复方,本试验基于禽流感发病临床症状、结合中药复方用药基本原则,组方芩根提取液(Qingen extract,QG),以奥司他韦(达菲,DF)为阳性对照药,通过研究药液对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抑制作用,采用CCK-8法测定药液对犬肾上皮细胞(MDCK)毒性作用,并从病毒吸附、增殖和灭活3个方面做了药效评价。结果表明,QG对NA的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增高,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1 130 μg/mL;QG和DF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2 500和500 μg/mL,H9N2 AIV的TCID50为10-4.36/100 μL;QG浓度为156.25~2 500 μg/mL范围内,对H9N2 AIV的病毒毒力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在MDCK细胞上呈现出一定的抗吸附、抑制病毒复制作用。表明QG在对抗H9N2 AIV的NA活性、抑制H9N2 AIV吸附靶细胞和在细胞内复制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MDCK纯悬浮细胞制备的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使用10日龄SPF鸡胚和MDCK纯悬浮细胞分别接种H9亚型禽流感 BX13株病毒,收获抗原液,制备2种单价油佐剂灭活疫苗,按照不同免疫剂量对21日龄SPF鸡进行免疫接种,测定免疫后不同时间的血清HI抗体,免疫后21 d翅静脉攻毒,测定疫苗的保护率。结果表明:2种疫苗分别以0.3、0.2、0.1、0.02 mL/只的剂量接种21日龄SPF鸡后,7 d HI抗体均为0log2,免后14 d、21 d时2种疫苗相同免疫剂量组间HI抗体无明显规律性差异。免疫后21 d,2种疫苗0.1mL/只~0.3mL/只的免疫剂量,各组间HI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可以达到1∶128以上。攻毒试验表明,鸡胚源疫苗0.1 mL/只、MDCK细胞源疫苗0.2mL/只的免疫剂量可以达到10/10保护。本研究为使用MDCK纯悬浮细胞制备的H9亚型禽流感疫苗的深化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由悬浮培养的MDCK细胞制备的H9亚型AIV抗原所制备的灭活疫苗的免疫剂量,在生物反应器中悬浮培养MDCK细胞,接种H9亚型禽流感病毒WD98和HN04种毒,收获抗原液,以2种抗原液分别制备2个毒株的单价油佐剂灭活疫苗。每种疫苗均按照0.3、0.2、0.1、0.05mL/只(107.5 EID50/只~105.52 EID50/只)的剂量接种21日龄SPF鸡,免疫接种后3周采血测定AIV的HI抗体,采血后分别用与制苗株同源的H9亚型AIV种毒静脉注射攻毒,测定疫苗保护率。2种疫苗不同剂量免疫接种后21d的AIV HI抗体水平达到3.8log2~5.6log2,对照组鸡AIV HI抗体均为0log2。攻毒试验证实,以105.52 EID50/只~107.5 EID50/只剂量进行免疫接种,免疫鸡只获得了80%以上的保护。按照兽药典H9亚型禽流感疫苗攻毒保护率90%为合格的标准,悬浮培养MDCK细胞制备的H9亚型禽流感疫苗的最小免疫接种剂量为106.82 EID50/只。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6,(4):579-584
克隆鸡ST3GalⅠ基因并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 IRES中,构建重组质粒p IRES-ST3GalⅠ,鉴定正确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MDCK细胞,用G418抗性筛选稳定表达的重组细胞R-MDCK。PCR及RT-PCR鉴定表达阳性的单克隆细胞株。将不同H_9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按相同滴度接种R-MDCK细胞和空白MDCK细胞,通过HA试验和TCID_(50)试验,检测不同H_9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在R-MDCK细胞上的增殖效果。结果发现,所有H_9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在RMDCK细胞HA和TCID_(50)结果均显著高于空白MDCK细胞。ST3GalⅠ基因在第12代R-MDCK细胞中仍能稳定表达,R-MDCK细胞可显著提升H_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培养的滴度,可以替代鸡胚用于H_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为构建能够在MDCK细胞中高水平复制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疫苗株,本研究在对病毒生长特性及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一株细胞高度适应的国内流行株A/chicken/Shanghai/11/2011(H9N2) (SH11),并通过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拯救出全部基因均来自亲本株的AIV rSH11株.生物学试验结果表明rSH11在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遗传稳定性等方面均与亲本株保持一致,rSH11经MDCK细胞连续传5代后血凝价稳定在1∶1024,表明该病毒株具有细胞高度增殖的特性.采用rSH11株制备油乳剂灭活苗免疫4周龄SPF鸡,免疫一周即可以检测出HI抗体,免疫3周后HI抗体平均效价高于1∶700,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rSH11疫苗对不同的H9N2病毒株能够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显著抑制免疫鸡排毒.H9N2亚型AIV细胞高产株的拯救为该亚型AIV细胞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抗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效果较好的中药,试验用鸡胚培养方法确定桂枝、黄芩、防风、金银花等10种中药汤剂的安全性;用RT-PCR扩增方法检测鸡胚试验扩增病毒是否成功;用鸡胚培养试验和RT-PCR方法确定N6亚型AIV的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中药汤剂与AIV等量混合后进行鸡胚尿囊腔接种培养试验,培养72 h后收集尿囊液,再对收集的尿囊液进行血凝素(HA)效价测定。结果表明:0.2 mL浓度为250 mg/mL的中药汤剂为安全剂量。贵州鸭源N6亚型AIV EID_(50)为1×10~(-7.66)/0.2 mL。中药汤剂与100EID_(50)等量混合后进行鸡胚尿囊腔接种,黄芩组、防风组、金银花组、荆芥组、鱼腥草组、大青叶组、川芎组、桂枝组、苍术组、地黄组的HA效价分别为2.83,3.58,4.43,4.50,5.00,5.00,5.17,6.20,6.40,6.80 lb。说明在试验选用的十味中药中,单味黄芩汤剂在鸡胚中抗贵州鸭源N6亚型AIV效果最佳,地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空心莲子草醇提物[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 alcohol extract, AAE]的体外抗H9N2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的效果,探索空心莲子草体外抗病毒的作用方式,试验测定了AIV-H9N2对DF-1细胞的TCID50;采用观察细胞病变联合CCK-8检测的方法,测定AAE对DF-1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计算各试验组(空白对照组、病毒对照组、给药组)细胞的存活率,观察3种作用方式(预防感染作用、抑制复制作用及直接杀灭病毒作用)下,不同浓度AAE体外抗AIV-H9N2的效果,并计算治疗指数(TI)。经尿囊腔接种病毒,测定鸡胚的半数胚致死量(ELD50),测定AAE对鸡胚的最大安全浓度,然后对鸡胚进行攻毒用药试验,统计各组存活情况及血凝效价,观察胚体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收获的AIV-H9N2病毒液TCID50为1×10-4.23/0.1 mL;AAE对DF-1细胞作用24,48小时时的CC<...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比较不同厂家的注射用矿物白油佐剂的免疫效果,试验采用3个不同粘度的国外白油样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进行注射用白油质量检验、制备3批H_9N_2油乳剂灭活疫苗,分别以0.3ml/只剂量,胸部肌肉注射接种28日龄SPF鸡,接种后14、21、28、35、42d分别进行疫苗的药物残留吸收检查和血清抗体效价检测。结果表明:3种佐剂疫苗的安全性、稳定性均良好;应用WG40白油佐剂的灭活疫苗,免疫SPF鸡产生的H_9N_2禽流感HI抗体水平优于其它两种佐剂,免疫3周后检测到的H_9N_2禽流感抗体水平均合格,确定WG40为最佳白油佐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种复方戊二醛消毒剂对鸡禽流感病毒(AIV H9N2株)的杀灭效果及稳定性.将该消毒剂1:500稀释度的溶液在20℃条件下与等量2×105 EID50AIV(H9N2株)病毒液作用,10 min内可完全杀灭AIV(H9N2株)病毒;该消毒剂1:500稀释度的溶液在室温下放置2 d,仍能保持原有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解活禽市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LPAIV)的携带情况,从来自溧阳某鸡场9-10日龄的SPF鸡胚,采用鸡胚接种进行病毒分离,然后通过HA试验对分离结果进行鉴定。研究结果显示活禽市场是LPAIV的一个重要存储库,加强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监测对禽流感的防控及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材料1.1试验动物9~10日龄的SPF鸡胚来自于溧阳某活禽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为检测重组鸡α干扰素(rChIFN-α)抑制H9N2禽流感病毒(AIV)在鸡胚中的增殖效力,本研究将rChIFN-α按其抗病毒效价高低分为4个组(10~7 U/mL、10~6 U/mL、10~5 U/mL和10~4 U/mL),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各实验组再依次按照给药时间不同又分为"先给药再接种病毒组"、"同时给药和接种病毒组"及"先接种病毒再给药组"3个小组进行试验,通过检测H9N2 AIV血凝效价的变化、H9N2 AIV HA基因拷贝数以及各组EID_(50)评价rChIFN-α对H9N2 AIV增殖抑制效力。结果显示,除低剂量组以外,各剂量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结果均可以显著降低鸡胚尿囊液中H9N2 AIV的血凝效价(p0.01),同时能够显著减少H9N2 AIV基因的拷贝数(p0.01)及显著降低EID_(50)(p0.01)。表明中等剂量(10~5 U/mL)及更高剂量的rChIFN-α在鸡胚中能够显著抑制H9N2 AIV的增殖。本研究为rChIFN-α今后在临床中抗AIV治疗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相关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鸡胚上最佳培养工艺,试验采用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以不同稀释倍数接种不同鸡胚(SPF及普通鸡胚)、不同日龄鸡胚及不同培养时间收获鸡胚尿囊液,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制备出的鸡胚尿囊液的产量及病毒效价。结果表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接种无禽流感病毒(H9亚型)HI母源抗体鸡胚的最佳病毒稀释倍数为1×10~(4 )~1×10~5倍,接种带有禽流感病毒(H9亚型)HI母源抗体鸡胚的最佳病毒稀释倍数为1×10~3~1×10~4倍,最佳接种日龄为10日龄,最佳培养时间为96~120 h。说明采用优化的鸡胚培养方法生产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可以得到高质量、高产量的病毒液。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高产疫苗株,研究采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删除Clade 7.2 H5N2亚型AIV A/chicken/Shanxi/Q6/2013(wt-Q6株)血凝素(HA)基因多碱性氨基酸序列,以wt-Q6株HA和神经氨酸酶基因为供体,结合A/Puerto Rico/8/34(H1N1)(PR8)AIV的6个内部片段骨架,构建针对此种变异的H5亚型AIV疫苗株,成功拯救出一株重组病毒r Q6/PR8。该病毒在鸡胚和MDCK细胞上均具有较好的繁殖滴度,对SPF鸡胚和鸡无致病性,具有低毒高产的特性,符合疫苗候选株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已知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核蛋白(NP)基因序列,选取其中保守区域设计出1时引物。以RT-PR方法扩增出543bp的NP基因片段,采用地高辛标记制备探针。MDCK细胞人工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后,不同时间取样制备细胞涂片,进行原位杂交,研究了禽流感病毒时MDCK细胞的感染。探讨了原位杂交的条件及其应用于检测AIV感染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感染24h后,原位杂交可检测出细胞内的病毒RNA,并且杂交信号的强度与感染时间的长短有关。研究表明。原位杂交检测禽流感病毒,不但能很好地表现病毒和细胞的位置关系,而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为禽流感病毒的组织原位杂交检测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深圳太太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禽流感H5、H7、H9亚型多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对H5和H9亚型禽流感的灵敏度,通过测定已知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的标准毒株的进行了定量。利用9~11日龄SPF鸡胚,对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保存的H5和H9亚型标准禽流感毒株进行了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的测定,结果为H5亚型禽流感毒株的半数致死量为10^-7.75/0.2mL,H9亚型禽流感毒株的半数致死量为10^-8.5/0.2mL。用所研制的禽流感H5、H7、H9亚型多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对H5和H9亚型标准禽流感毒株原液进行10倍连续稀释,进行实时荧光RT-PCR灵敏度的测定,结果发现:试剂盒检测H5亚型标准禽流感毒株的灵敏度为标准毒株10^-5倍稀释液,该稀释液含有281ELD50病毒量;检测H9亚型标准禽流感毒株的灵敏度为标准毒株10^-8倍稀释液,该稀释液含有15.8ELD50病毒量。同时检测H5和H9时,试剂盒的灵敏度要比单独检测一个亚型时的灵敏度增加一个数量级。本灵敏度已经能够检测到感染鸡的喉拭子和(或)泄殖腔拭子所采集的病毒量,能够满足检验检疫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Clade2.3.2H5N1亚型的禽流感病毒逐渐成为我国及越南等其他一些国家流行的优势毒株,并呈现出一定变化规律的氨基酸进化趋势。本研究以A/Puerto Rico/8/34(H1N1)(PR8)AIV为内部基因供体,以Clade2.3.2H5N1亚型AIV A/chicken/Yangzhou/1117/2011(YZC3)为表面抗原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供体,通过反向遗传操作,在符合人类疫苗生产标准的COS-1细胞中救获低致病性的疫苗毒株。结果成功拯救出1株重组病毒rYZC3,该病毒在鸡胚和MDCK细胞上均具有较好的繁殖能力,对SPF鸡和鸡胚无致病性。本研究为防控当代流行的H5亚型禽流感提供了良好的疫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