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林武 《蔬菜》2005,(12):35-35
芦笋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为世界蔬菜之王,不仅口感清脆,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潍坊市如今已形成以安邱为主产区大约有2万余hm^2种植规模的国内第一芦笋生产大市,但芦笋产业大部分还停留在以生产鲜笋等初级产品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介绍芦笋起源与栽培历史及芦笋食药用价值,全面分析芦笋生产及市场现状,认为芦笋发展前景广阔。芦笋一、二、三产都有,产业链相对较长,既能鲜食,又能生产深加工产品,开发利用空间较大,种植芦笋经济效益良好,是一个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3.
芦笋又名石刁柏,是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芦笋的嫩茎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的高档蔬菜,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尤其是芦笋对人体细胞的癌变具抑制作用,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防癌保健食品之一。芦笋在我国种植面积现已达4万多hm^2,主要产区有山东、福建、江苏、浙江、河南、河北、山西、辽宁、天津、四川等省市,  相似文献   

4.
中国芦笋出口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芦笋生产与芦笋罐头出口最大国,出口市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国和亚洲部分国家;山东、福建、山西是中国芦笋大规模产地,出口呈长期增长态势,2007年达顶峰后受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出口下滑。其中,鲜销或速冻芦笋主要向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出口,芦笋罐头主要出口欧盟国家。  相似文献   

5.
柴文臣  阎世江  张微 《北方园艺》2015,(23):188-193
芦笋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中利于农民创收的好项目,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芦笋种植面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然而却不是芦笋生产强国。该文综述了我国芦笋分布简况和采收贮藏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芦笋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南方绿芦笋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又名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被公认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蔬菜之王。我国是世界上芦笋生产大国,也是出口大国。但在南方尤其是江西春夏季雨水较多的地区,因茎枯病等病害危害,其栽培面积受到限制。为了探索在南方春夏多雨地区高效栽培芦笋技术,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提高菜农收入,我们经数年栽培实践,获得每667m^2年产绿芦笋1500kg、产值15000元以上的效益。现将其关键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芦笋是重要的加工蔬菜之一。20世纪50年代,我国台湾省开始推广芦笋栽培,70年代中期大陆东南沿海各省引进种植。陕西省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渭河、洛河沿岸的周至、大荔、华县等少数地区零星种植。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芦笋生产迅速发展,到90年代中期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加工大国。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芦笋产业从东南沿海主产区向北方内陆地区迅速转移,此时,陕西省芦笋生产规模得到快速扩大。从国际市场看,芦笋是长盛不衰的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保健功能,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需求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而且产品…  相似文献   

8.
张元国  于继庆 《蔬菜》1997,(3):19-19
芦笋杂交制种新技术261041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张元国于继庆陈桂英刘志国芦笋(Asparagusoficinalis)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雌雄异株。国内芦笋面积逐年扩大,但是芦笋种子完全依赖进口,价格高、种子杂,严重制约了国内芦笋生产的发展。国内...  相似文献   

9.
《蔬菜》1985,(2)
西德每年进口芦笋约占世界产量的一半左右。过去,台湾省是其最大的芦笋供应者,近年减产,我国其他省市出口迅速增加,尤其是北方种植的芦笋质量较好,可与西德、西班牙、日本的产品竞争。应大力发展,以便出口。  相似文献   

10.
芦笋俗称“龙须菜”,学名石刁柏(AsParagusoficinalis),系百台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其嫩茎作蔬菜食用。芦笋原产于欧洲,我国新疆西北部和黑龙江沿岸也有野生种的分布。经过长期的驯化栽培后已形成丰富的品种资源。芦笋分白芦笋和绿芦笋两种产品形式,只要条件适宜,即有芦笋可采。白芦笋为培土软化后采得,绿芦笋则不需培上,两种芦笋风味各有千秋,但绿芦笋栽培管理更简单,营养价值更高。芦笋在热水中水后凉拌或炒食均可。因其风味独特、甘香味美而风靡世界餐桌,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芦笋是一种低热…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12月结束的第十二届国际芦笋大会决定:2013年将在中国召开第十三届国际芦笋大会。如何在第十三届国际芦笋大会上展示北京市的芦笋科技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将是北京市芦笋工作  相似文献   

12.
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中一种毁灭性病害,世界各芦笋产区几乎都有发生。随着近几年在我区芦笋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该病也有了加重发展的趋势。2009年我区种植的5000多亩芦笋茎枯病大发生,严重地块的病株率达70-80%,给广大笋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芦笋是我市近年发展起来的又一支柱产业。永济、芮城、河津等地黄河边的滩地,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透气性好,养分含量全面而且较高,极适宜芦笋生长发育,加之市场上芦笋价格的一路走高,推动了当地芦笋产业年的迅速  相似文献   

14.
正芦笋,又叫石刁柏、龙须菜、荻笋、南荻笋等,属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此外,芦笋中富含芦丁、多糖、类黄酮等多种功能活性成分,因而在食疗保健中具有特殊功效。目前芦笋产品国际需求旺盛,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蔬菜。近年来,国内市场对芦笋的认可度也在逐渐提高,居民消费量持续增长,为芦笋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芦笋产业是江苏省涟  相似文献   

15.
<正>芦笋属百合科天门冬属,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雌雄异株。芦笋是营养非常丰富的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且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在对高血压、心脏病、白血病、血癌、水肿、膀胱炎等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和药理效应。常食芦笋可以助消化、增进食欲、抗疲劳等。芦笋又名"龙须菜",是一种有较高药用价值的营养蔬菜和保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果菜》2014,(5):44-45
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被称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在我国南疆北国都有大面积种植,芦笋味道鲜美,吃起来清爽可口,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一种高档而名贵的绿色食品.下面给大家推荐的是芦笋的家常做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芦笋生产发展前景及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勇 《蔬菜》1992,(4):28-29
芦笋原产于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幼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成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发展芦笋生产。为此,有必要从国际市场及我国国情等不同的角度,分析芦笋生产发展前景,并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芦笋生产的发展对策。一、从国际市场看芦笋生产发展前景芦笋产品绝大部分以罐头制品销售市场。世界范围内,年产芦笋罐头40万吨,一半用于贸易。国际市场上芦笋罐头的换汇率很高。每吨芦笋罐头的价格是1400美元,相当于蘑菇罐头的1.4倍、青豆罐头的4倍。芦笋的主要生产国有美国、法国、中国、西班牙和日本。主要出口地区为我国台湾省。台湾在60~70年  相似文献   

18.
芦笋是赣榆县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000hm2,其营养丰富,还具有抗癌、降血脂、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效,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为了提高芦笋的产量、质量与效益,近年来,我们在欢墩镇芦笋园区开展了日光温室芦笋促成栽培生产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鲜笋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南京、青岛等大中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芦笋栽培及采后贮藏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全世界芦笋种植的趋势是发达国家面积不断减少,发展中国家面积逐渐扩大,绿芦笋种植面积增加,白芦笋面积减少。我国在20世纪80~90年代芦笋种植发展较快,截至2008年全世界芦笋栽培面积约为25.3万hm2,其中亚洲达12万hm2,而我国约占10万hm2,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芦笋生产国和产品出口国。本文综述了我国芦笋栽培技术、采后贮藏加工技术及营养功能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芦笋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第一芦笋生产加工大国,本文从芦笋的收获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量、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分析中国芦笋产业发展的现状;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出口价格比(EP)、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QC)5个相关指标。对中国芦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并与东盟国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提高中国芦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