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日本的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7 年)是一个儒学日本化的全盛时期,也是一个教育勃兴的时期。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通过多种途径传到了日本。藤树书院是日本最早的书院,其学规几乎全盘照录揭示。以山崎斋著《白鹿洞书院揭示集注》及《白鹿洞书院集注序》为契机,儒学者开启研究和传播《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潮流,一直持续到明治维新。考察当时的儒学者们如何理解与接受这篇学规,不仅有助于了解它给江户时代学校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同时也给研究同时期日本接受与发展朱子学等儒家思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南宋时期,理学和书院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理学家倡导复兴儒学、以儒家明体达用、内圣外王作为书院教育宗旨,推动了南宋书院的发展,为书院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朱熹是南宋新儒学的集大成者 ,他在推动南宋书院发展的同时 ,对科举制度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但他并不从根本上否定科举制度。在苦读应试经历的感性认识基础上 ,朱熹提出了重视德业修养的科举观 ,反对片面追求科举功名。这是新儒家在频繁禁学的背景下 ,为规避禁学的压制 ,利用其对学术话语权的掌握来参与现实问题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 ,自 2 0世纪 30年代开始 ,不少研究者所持的南宋书院反科举的观点就值得商榷了。  相似文献   

4.
从形成过程及教育特征来讨论韩国初期书院在教育史上的意义,从社会经济背景来看,韩国初期书院的出现,反映了在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变化的基础上,教育逐渐从一般的中央集权转变为分权的新形势;儒学工夫论是书院教育得以巩固的特有理念经间,退溪的心学道统论对初期书院特征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书院祭享空间与讲学空间关系反映了儒学知道体系中尊德性与道间学、道与学的关系,其祭礼礼仪有社会约束及符号意味;从家学和家庭教育的特征来看,家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并入了初期的书院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5.
"东亚书院与儒学国际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成功举办。这次会议以多学科、多视角、新方法研究为特点,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书院本身、书院与儒学的关系、韩国书院研究三个主要方面展开学术交流。对韩国书院的研究是这次会议的亮点,而对中外书院的比较研究将成为以后书院研究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书院是儒学知识生产、创新、积累与传播的机构,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与重要象征。书院在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是影响当地文化地理格局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书院建立数量的多少,反映了儒家文化在一定区域中空间拓展的情况,另一方面,书院的发展,又可以改变该区域内主流的儒家文化与佛教、道教及其他民间宗教等非主流的文化形态之间的力量对比,使地区的文化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建水是云南较早接受儒学文化的地区之一。元代就建有庙学,明代始建崇正、景贤书院,崇儒重道、著书讲学之风兴起。清代又分别兴建崇文、焕文、曲江书院。一时书院兴起、人文荟萃,遂有“滇南邹鲁”“临半榜”之称。通过追本溯源,分析建水书院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对滇南明清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沉寂近百年之后,明代书院重兴,面向平民成为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城镇官府书院向平民百姓开放,乡村书院大量出现,山林布衣、乡村长者、普通百姓、佛教僧侣都可以进院听讲,甚至登堂讲说。这是宋元时期罕见的现象。书院讲学以化民成俗为主要目的,讲求日用百姓之学,服务于乡村民众的文化建设,出现了儒学诠释的平民化倾向。书院讲学的平民化,促进了文化学术的下移,也使教育与学术发展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清代是书院儒学传播的最重要时期之一,清代书院对士人日常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儒学。日常讲学承担了书院的主体教育职能,无疑成为书院最主要的儒学传播途径。其特点是“半教半学”,非常重视师友砥砺、形成亲密的师生关系,使生徒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藏书、刻书是书院的重要特征,也是儒学传播的重要途径;祭祀作为书院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立儒家道统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从精神信仰层面传播儒学。此外,书院还通过命名题额、嵌碑立石、匾联语录等多种环境熏陶途径将生徒纳入到儒学的精神世界中。  相似文献   

10.
在韩鲜时代历史发展过程中,作为地方学校的书院,与社会特别是士林势力共同消长,紧密联系,在不同时期,其内容、作用和机能等有不同表现。出现在16世纪中期的书院,是由开始显露头角的士林势力所主导的。书院培养了大量士林,对于韩国16世纪后半期到18世纪初的“士林时代”,书院是其产生的母体,也是维持时代的核心机构之一。17世纪,书院滥设、滥享引发的弊端开始显现。进入18世纪,随着社会变动,“士林时代”落下帷幕,书院随着士林势力的衰退而没落。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豆科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的状况,以及在组织培养、花药和花粉培养、胚和胚乳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细胞悬浮培养、转化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对豆科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研基地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现代农业展示的重要平台.文章以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为例,从其创新文化建设入手,阐述了农业科研基地创新文化建设的内涵要求,分析了创新文化建设的基本作用,总结了农业科研基地创新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并提出了领导重视、合理规划、创新载体、保障有力等加强农业科研基地创新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文化建设分为四个文化域,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信息文化.图书馆物质文化的重心是物质资源的多样性和物质资源的动态平衡.图书馆制度建设是图书馆文化建设走向理性的标志,在文化理念和精神的完善上是不可缺少的.物质文化与信息文化在图书馆目前与未来的存在中是相互涵化、转变和一体同构的.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分为形象、道德、服务、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价值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三七组织与细胞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七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的历史、三七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细胞悬浮培养、植株的再生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克氏原螯虾池塘和稻田集约化养殖技术及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尽地阐述了克氏原螯虾池塘及稻田养殖技术,包括养殖池塘的建造、池塘养殖具体实施方法,养殖稻田的清整、稻田养殖具体实施方案等,为克氏原螯虾养殖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西洋参离体快速繁殖和次生代谢物生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洋参具有重要的药用经济价值,其离体快速繁殖和次生代谢物生产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从西洋参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细胞悬浮和发酵培养、毛状根培养和冠瘿组织培养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盾叶薯蓣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经济作物,可作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综述了研究人员对盾叶薯蓣的器官培养、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指出了盾叶薯蓣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的发展前景(加速优良栽培品种的繁殖、为产生有意义突变和改良建立了良好的选择程序)及其存在的问题(对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枇杷离体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枇杷离体培养各个领域的研究进展.这些领域包括:茎尖培养快速繁殖优良苗木;胚培养用以快速繁殖和基础性研究;胚乳培养用以获得非二倍体植株的探索: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文中也对枇杷离体培养中胚状体发生的普遍性及其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全国著名旅游城市秦皇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丰富的本土文化底蕴,地处秦皇岛的高职院校大都开设旅游英语专业。但是在教师的教学中以及指导学生实习和实训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向中外游客宣传和推介秦皇岛的本土文化时困难重重,秦皇岛本土文化没能得到有效推介。分析了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教学和实习改革对策。旨在使学生在涉外旅游中更好地输出秦皇岛本土文化,使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并不是与校园文化无所关联的单纯性的学术服务机构,而是在校园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文化教育设施。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地位,图书馆应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为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