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Guillain—Barr综合征(GBS)患者神经肌电图改变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GBS患者进行肌电图(EMG)、神经电图及F波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神经传导速度(MCV)异常率为74.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占65.2%,F波异常率为69.7%。EMG表现为平均时限延长出现自发电位。结论:GBS为广泛的周围神经损害,存在以脱髓鞘为主伴有轴索变性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神经肌电图检测对GBS的诊断是极为重要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
通过提取动脉脉搏波特征参数,建立了间接测定大鼠动脉血压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脉搏波周期、K值、脉搏波波图面积等参数与动脉收缩压有较好的相关性,与颈动脉有创血压测定法数值比较,有较小差异(P>0. 05),表明所筛选的脉搏波特征参数能准确地反映动脉的每搏收缩压值,但与舒张压相关性较差。该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便于长期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对患者血浆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给予乌司他丁,采集治疗前后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浆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变化,比较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ET)、脑钠肽(BNP)、β2-微球蛋白(β2-MG)及心钠肽(A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ET、BNP、β2-MG及ANP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CHF对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活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能有效促进心功能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一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观察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对F波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并对治疗前后的肌电图及F波传导速度作检测。结果:本组显效30例(60%),有效12例(24%),无效8例(16%),总有效率为84%。治疗有效病例的F波传导速度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该疗法安全、简便、有效,且能改善F波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心肌胶原合成的程度及其与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45例扩张型心肌病及 30例非心脏病患者血浆 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ICP)、 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 NP)水平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参数 ,用 Holter监测心律失常。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并 CHF患者血浆 PICP、P NP水平分别为 (1 4 9.5± 2 2 .6)、(6.9± 3.2 )μg/ 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1 1 9.8± 1 0 .9)、(4.7± 1 .8)μg/ L] (P均 <0 .0 1 )。心功能越差 ,血浆 PICP、P NP水平越高 ,PICP与 VE/ VA、LVEF呈负相关 (γ1 =- 0 .2 98,γ2 =- 0 .31 5,P<0 .0 5) ,P NP与 VE/ VA、LVEF呈负相关 (γ3=- 0 .30 9,γ4 =- 0 .32 6,P<0 .0 5) ;有复杂型室性心律失常者血浆 PICP、P NP为 (1 58.8± 1 9.5)、(6.8± 2 .3) μg/ L,与对照组 [(1 4 1 .6±1 8.9)、(5.6± 1 .9)μg/ 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并 CHF患者存在心肌胶原合成过程 ,与其心功能状态及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睾酮(T)、醛固酮(Ald)和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男性CHF患者90例(其中心功能Ⅱ级者34例、Ⅲ级者46例、Ⅳ级者10例),测定其血清T、Ald和E2的水平,并与90例健康老年男性(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患者T水平明显降低,Ald水平明显升高;Ⅱ、Ⅲ、Ⅳ级组间血清T水平依次递减,Ald水平则依次递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2的水平则无明显差异。结论测定老年男性CHF患者的雄激素和Ald水平,有助于CHF发病机理的探讨和评估病情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肱—踝脉搏波速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98例冠心病患者和33例非冠心病对照者,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肱—踝脉搏波速。结果冠心病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5.4%±2.5%比11.1%±4.4%,P<0.01),冠心病组肱—踝脉搏波速明显高于对照组(1745.3±215.2cm/s比1495.3±202.3cm/s,P<0.01),两组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明显差异;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肱—踝脉搏波速呈负相关(r=-0.70,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和肱—踝脉搏波速增快,提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受损伴随冠心病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用阿魏酸钠300m g溶于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14d;对照组用维生素B1100m g和维生素B12500m g肌注,每日1次,连用14d。结果:治疗14 d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主观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患者的四肢麻木、上下肢疼痛、末端束缚感也有明显的改善,但走路不稳、腱反射减弱、浅感觉障碍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 VC)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有显著改善(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神经传导速度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阿魏酸钠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到广西黄鸡β-防御素基因gallinacin-1(简称Gal-1)-galllnacin-13(简称Gal-13).通过克隆、测序获得这13个基因的cDNA核苷酸序列,并提交到GcnBank(Gal-1-Gal-13基因的注册号为:DQ858297~DQ858310).比较分析广西黄鸡13种β-防御素Gal-1-Gal-13基因分别与GenBank中注册的防御素基因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其氨基酸的相似性均在95.5%~100%之间.利用DNAStar软件对所获得的13种广西黄鸡β-防御素基因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Gal-1与Gal-5、Gal-12、Gal-2在同一分支上,Gal-6、Gal-7、Gal-9、Gal-8在同一分支上,Gal-10、Gal-11、Gal-4在同一分支,Gal-13独自为一分支.同样用RT-PCR方法分析了广西黄鸡β-防御素Gal-1-Gal-13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结果发现:Gal-1、Gal-2、Gal-4、Gal-5、Gal-6、Gal-7、Gal-10的表达分布非常广泛,Gal-3、Gal-8、Gal-9、Gal-11、Gal-12、Gal-13的分布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法中药外洗联合口服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DPN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6例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3例和治疗组103例。在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单用依帕司他,治疗组采用行气活血中药外洗联合口服依帕司他治疗DPN,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变化,监测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均得到改善,治疗组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运用中药外洗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