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杂交育种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育种方式主要有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化学诱变育种、分子育种等,其中杂交育种是最常用的育种方法,它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强,简单易掌握的特点,也是我国育成品种最多的育种方法.结合十几年的育种实践,浅谈大豆杂交育种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正> 我所自1978年以来,开展用~((?)0)Co-γ射线处理生产上(本地或外地)曾应用过或正在应用的骨干自交系和少量杂交种、综合种的干种子,以改良熟期、抗病性、抗倒性、品质和单株生产力等1~2个性状为主要目的的辐射育种工作。至今已取得一些可喜进展。现将这十年多  相似文献   

3.
4.
番茄育种动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番茄是世界上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 ,分为加工型番茄和鲜食型番茄 ,在各国的蔬菜栽培中均占有相当的比例。从发展趋势看 ,人们对番茄的需求量正在加大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 ,1997年全世界番茄栽培为 30 9.4hm2 ,总产量达 84 87.3万t。市场对其番茄果实大小、形状、颜色、品质、风味、耐储运性、上市时间等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而作为生产者还要考虑品种的抗病性、丰产性、熟性以及经济效益。以上这些毫无疑问都应成为番茄育种者的育种目标。综合国内外有关专家的观点及个人的理解 ,仅从传统育种技术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两个方面论述番茄育种…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分子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果树辐射育种的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是多年生作物,选育新品种难度较大,一是选育周期长,如选育一个苹果新品种需要20~30年时间,二是只采用常规的选育方法优变机率较低,获得具有综合优良性状品种的机率更小。辐射诱变育种是现代育种技术的新途径之一,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诱变育种技术相继在多种作物上开始应  相似文献   

7.
甘蔗辐射育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沙棘研究方面的有关文献,全面地综述了沙棘属植物资源的分类、 分布和国内外沙棘育种情况,归纳并总结了俄罗斯的两个阶段的沙棘育种,并为中国沙棘今后的育种 方向和育种趋势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数码育种新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十几年的育种实践,将作物育种发展的阶段划分为测量育种、模糊育种和数码育种三个阶段。首次提出了数码育种概念,即用不同的数位来代表作物的生物学性状,数位上的数字代表该性状的量。育种者根据要调查的性状及该性状的分级标准,制定一个统一的编码程序,然后对所有的育种材料进行编码,所有的育种材料就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只要看到某一材料的身份证,便可知其所有的遗传性状。利用计算机数据管理系统,对育种材料进行科学管理,分析其遗传规律,科学选配组合,资源信息交流共享,从而使育种工作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路线、快捷的路径、准确的选择、高效的运作。  相似文献   

13.
在生产实践中,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常进行育种研究解决生产问题。笔者在教育教学中,发现以下几种方法都对生产实践有益,现加以总结。希望能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我国与CIMMYT小麦穿梭育种取得重大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与CIMMYT小麦穿梭育种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庞家智70年代初期,我国已经和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开展了材料、信息变换工作,通过不同途径获得了CIMMYT的高产、半矮秆、抗病材料,经过各地的栽培试种,有目的地...  相似文献   

19.
20.
作物育种科学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漫长的农业历史中,人类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对植物自然变异进行了人工驯化选择,创造了大量的地方品种,依靠科学技术改良作物品种不断取得重大进展,育成大批的优良新品种,使作物产量成倍增长,解决了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推动了作物育种的发展。如1950年中国水稻单产为1.9t/hm2,现为5.9t/hm2,是1950年的3.3倍,年平均递增2.4%。1949年中国的小麦单产0.64t/hm2,1996年为3.93t/hm2,增产5.1倍,平均年递增率为3.83%。作物良种对作物增产具有重要的作用,良种对农作物增产的贡献率一般为33%,并逐步在增加。与栽培对作物增产的贡献相比,过去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