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马、骡、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对马属动物危害较大,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澜沧县畜牧兽医部门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用了近40年时间消灭了马传染性贫血病。该病的消灭,对保证马属动物健康发展、公共卫生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慢性传染病。澄江县从1979—2016年对马传染性贫血病进行4次抽样检测,1992年经省级考核验收达到稳定控制标准,2016年达到农业部颁布的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病的标准要求。总结主要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东莞市马传染性贫血病流行情况,在2006-2013年在东莞市辖区的5个马场采集1746匹次马血清,采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为检测1746匹次马血清,马传染性贫血病抗体均为阴性。结果表明,东莞市马的监测、检疫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措施落实到位,消灭了马传染性贫血病。  相似文献   

4.
马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马属动物的严重疫病。主要症状为间歇性发烧、消瘦、进行性衰弱、贫血、出血和浮肿;在无烧期间则症状逐渐减轻或暂时消失。本文介绍了昆明市空港经济区马传染性贫血病监测的监测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马、骡、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给马属动物造成严重威胁,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大理州马传贫防控工作始于1977年,1987年首次确诊,1997年8月通过云南省畜牧局组织的考核验收,达农业部颁发的"稳定控制区"标准。根据《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病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农牧[2014]22号)文件的精神,为确保大理州在2017年顺利通过国家消灭马传贫  相似文献   

6.
正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慢性传染病,属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生很难消灭,曾给世界养马业造成重大损失,至今仍是全世界重点检疫的对象,被国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加以控制消灭。目前,在我国已呈消灭状态。  相似文献   

7.
延川县自1985年发生马传染性贫血病以来,历经二十多年时间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疫情监测、接种疫苗、扑杀病畜、环境消毒净化等一系列综合防治,达到了消灭区的控制标准。1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8.
张维 《动物医学进展》2003,24(4):123-124
马传染性贫血是危害马属动物健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在马属动物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是马属动物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文章从管理的角度介绍了我军军马传染性贫血病的防制策略 ,对于马属动物病毒性传染病的防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是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四川省于1989年在凉山州越西、昭觉两县发现了阳性马匹,经确诊后,即采取了普查、检疫、免疫注射、扑杀等综合性防控措施,1998年全省达到稳定控制马传贫标准,2003年达到消灭马传贫标准。从2003年至今,各项防控措施不停,监测表明均未发现阳性病例,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马传染性贫血病(以下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发的,严重危害马属动物健康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致死性传染病。多年来,我省马传贫防治工作,科学地总结并落实了"养、防、检、隔、封、消、处"七字综合性防控措施,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云南香格里拉市马传染性贫血病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统计了马匹引进情况,总结了香格里拉市马传染性贫血病流行现状。  相似文献   

12.
1概述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由反录病毒科慢病毒雌科巾的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引起的马、骡、驴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马传染性贫血病(EIA)是马属动物的一种由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EIAV)所引起的传染病。关于 EIA 的特异性诊断及免疫性质等问题,各国学者曾从不同角度试图予以解决。但在研究本病的长期过程中,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未被突破,不能证明有抗体存在,并认为 EIAV 侵入马属动物后缺乏免疫学反应,从而导致了 EIA 的特异性诊断及免疫学研究迟迟不得进展。60年代初,小林报导了 EIAV 能在离体培养的马白细胞  相似文献   

14.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疫病。该病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在咸阳地区多次发生和流行,严重地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几十年来,我市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强化“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严格的“养、检、隔、封、消、处、免、监”等综合防制措施,到80年代中后期,  相似文献   

15.
高步先 《当代畜牧》2006,(10):18-18
<正>最近几年,我们发现并处理了军队和地方多起马传染性贫血病疫情,确诊病马56匹,其中既有集中暴发,也有零星散发,病马包括军马、民马和赛马。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现在马传染性贫血病的发生和临床表现与过去有所不同,从而对该病的诊断和预防控制带来一定困难。本文仅就马传染性贫血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预防控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畜牧兽医学报》2007,38(6):619-619
加纳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乌拉圭发生马传染性贫血病;哥伦比亚发生梅迪-维斯纳病。  相似文献   

17.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6):F003-F003
赵立平(1955-),哈尔滨人,大专,实验师。70年代参加了马传染性贫血病的研究工作,80年代以后,主要进行马传染性贫血病驴胎皮肤细胞弱毒疫苗和马传染性贫血病琼扩抗原的研究。1995年、1999年先后两次赴古巴进行国际合作进行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的生产,打开了该疫苗在欧美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评估云南省文山州马传染性贫血防控效果,文山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2016年,采用查阅历史档案资料、实地入户调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文山州马传染性贫血的流行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文山州从1978年起全面开展马传染性贫血监测净化工作,并根据马传染性贫血的流行特点,应用流行病学调查、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扑杀净化、无害化处理等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成功阻止了马传染性贫血在文山州的传播、扩散与流行。近几年来,经过系统地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未发现当地存在马传染性贫血的证据,证实文山州已消灭该病。成功经验为:一是流行病学调查全面、细致;二是采样工作科学,做到了重点采样与随机抽样的有机结合;三是实验室检测使用标准方法、可靠试剂;四是阳性畜的扑杀与无害化处理及时、彻底;五是严格控制马属动物移动。  相似文献   

19.
简称马传贫(EIA),由反录病毒科(Retroviri—dae)慢病毒亚科(Lentivirinae)中的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引起,马、骡、驴常染有此类传染病。其特征主要为间歇性发烧、消瘦、进行性衰弱、贫血、出血和浮肿,在无烧期间则症状逐渐减轻或暂时消失。本病仅能感染马属动物(马、骡、驴)。在自然条件下,以马的易感性最高,骡、驴次之。  相似文献   

20.
<正>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是一种以持续感染,反复发作以及贫血为特征的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慢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云南省曲靖市马传贫防控工作自20世纪60年代开展以来,通过几代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经过三十多年全面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产地检疫和实验室检验,实行统一部署、明确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