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饲用甜菜高产、优质,营养丰富,是适口性极好的饲料作物.高寒阴湿地区气温低,降水少,牧草生长期短,尤其在冬春季节家畜饲料严重不足.因此,利用地膜覆盖措施在高寒地区种植饲用甜菜,是弥补当地饲料短缺的有效途径.2000年我们在天祝县金强河地区试种饲用甜菜获得了成功.现将天祝高寒阴湿地区饲用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饲用甜菜是一种优质多汁饲料作物,具有高产、高效、营养丰富等特点。为了提高饲用甜菜生产水平,缓解新疆尤其是南疆广大农区优质多汁饲料短缺的突出矛盾,本文主要介绍了饲用甜菜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并从地块选择、整地措施、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环节对饲用甜菜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饲用甜菜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3.
饲用甜菜贮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甜菜是一种品质较好的多汁饲料,其根和茎叶均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在畜牧业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饲用甜菜新鲜茎叶和块根在温度较高时干物质损失较多,腐烂严重,很难长期贮存和运输.为了延长饲用甜菜茎叶和块根的贮藏期限,提高利用效率和饲喂效果,我们通过自育饲用甜菜新品种甜饲1号的贮存实践,总结出了饲用甜菜茎叶及块根贮藏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饲用甜菜与糖甜菜相比有许多不同。饲用甜菜具有块根产量高、饲喂价值高、可防止家畜多种疾病、种植方便、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是一种营养价值和利用价值都较高的新型多汁饲料作物。饲用甜菜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对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其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用甜菜的经济优越性,首先表现在成本方面。糖用甜菜每个饲料单位的成本较饲用甜菜低39.8%,较马铃薯低45.5%;其次表现在实际产量方面,1公顷地所产的糖用甜菜具有4820——5220公斤饲料单位,而1公顷地所产的饲用甜菜仅有1600——2000公斤饲料单位。  相似文献   

6.
宁夏的饲用甜菜种植从2000年开始。由于具有悠久的糖用甜菜种植历史和经验等优势,全区种植面积直线上升。2000年全区种植饲用甜菜仅6.7hm2,2001年增加到66.7hm2,2002年达到293hm2,2003年猛增到1100hm2。农户种植饲用甜菜大幅度增加了收入,养殖户获得了优质饲料。在这种形势下,2  相似文献   

7.
饲用甜菜是一种高产优质的饲料作物,打碎或切丝后可用来直接饲喂家畜,它的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丰富,是猪、牛、羊等各种家畜的极好饲料。饲用甜菜块根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达13.39%,粗脂肪为0.89%,粗纤维为12.46%,无氮浸出物63.4%,灰分9.79%。叶片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达20.3%,粗脂肪为2.9%,粗纤维为10.5%,无氮浸出物60.85%,灰分5.8%。在块根干物质中,消化率达80%以上。在家畜饲料中添加饲用甜菜,可明显增加家畜的采食量。  相似文献   

8.
奶牛的水果--优质高产饲用甜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正面临着各种选择,如何调整自己的种植方向?种什么才能快速致富?一种新型的饲料进入人们的视野———即来自丹麦的饲用甜菜。据丹麦丹农公司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邹玉新女士介绍说,饲用甜菜在丹麦种植很广泛,和牧草一样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在中国还是刚刚引进种植,当时丹麦饲用甜菜正在宁夏、北京等地进行试验,同时还有其他品种在试验,但丹麦饲用甜菜的适应性广,特点非常明显、效果显著、经济价值也较高,从而赢得人们的青睐。在丹麦一直推广使用三倍体品种———海神,它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在中国也有良好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巴彦淖尔市的饲草料种植也得到了较快增长,有力地支撑了农区畜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饲草料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品种结构单一、营养结构不合理、效益不高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针对这一现状,临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2002年开始,引进国内外饲用甜菜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推动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饲用甜菜在欧洲国家是普遍使用的饲料,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也有过少量种植,但没有形成规模,特别是巴彦淖尔市在饲用甜菜的品种选育、配套栽培、牧畜饲喂上基本是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日粮中使用10 kg饲用甜菜替代3 kg玉米青贮、在日粮中使用1/3开花期和现蕾期苜蓿干草对奶牛消化情况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根据泌乳天数、胎次、年龄、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选取荷斯坦奶牛51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对照组(甜菜粕+玉米青贮+1/3开花期苜蓿干草)、试验1组(饲用甜菜+玉米青贮+1/3开花期苜蓿干草)、试验2组(饲用甜菜+玉米青贮+现蕾期苜蓿干草)3种粗饲料组合的日粮,每组混合精料相同。试验预饲期7 d,正式期43 d。【结果】日粮中使用饲用甜菜和现蕾期苜蓿干草饲喂奶牛可以提高有机物、粗蛋白、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的消化情况,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现蕾期苜蓿干草的品质优于1/3开花期苜蓿干草,饲用甜菜是一种低纤维多汁饲料,日粮中使用饲用甜菜和现蕾期苜蓿干草可以提高奶牛的消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付饶  胡钰  王莉 《世界农业》2020,(4):23-30,142
美国是畜牧业生产大国,完备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是重要保障。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行政机构管理体系和财政支持,美国建立了执行高效的兽医制度体系和外来动物应急反应管理机制,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在国家政府、地方政府、社会、养殖者等的共同协作下,形成了“可预防,可追溯,常监督,快反应”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学习和借鉴美国的有效经验,以期为中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动物活体样品采集是动物疫病检测、诊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快速、及时地诊断和处理动物疫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简单叙述了活体动物的鼻腔、食道分泌物及粪便、生殖道样品等常用样品的采集技术,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铁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会引起动物机体氧化应激,影响动物养殖生产. 本文就铁死亡的机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铁死亡的影响、铁死亡引发的疾病及治疗策略展开综述,旨在为动物生产和动物疾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1、2007、2013年甘肃省86个县市9种畜牧业产品的产量数据,利用产业集中率、赫芬达尔指数、N指数测算甘肃省畜牧业及其9种产品的产业集中度,进而依据产量份额划分各自的主产县市,并按集中连片原则识别优势生产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畜牧业产业集中度偏低、均匀分布度偏高,生产布局分散、竞争力不强;其中蜂蜜、禽肉、牛奶产业集中度较高,山羊毛、绵羊毛产业集中度适中,牛肉、羊肉、猪肉、禽蛋产业集中度偏低。据此,根据甘肃地形、草畜资源识别位于甘肃河西、中南部、陇东南的9种畜牧业产品各自的优势生产区域,其中河西区域草原、农作物秸秆丰富,包含8种畜牧业产品优势生产区域,宜培育集约化畜牧业产业带;中南部高山草甸、林间草地、人工草地丰富,包含7种畜牧业产品优势生产区域,宜培育绿色畜牧业产业带;陇东南气候适宜,蜂蜜、山羊毛、肉牛的产量占全省最高,包含5种畜牧业产品优势生产区域,宜培育精加工畜牧业产业带。最后,应通过推行差异化的生产布局与养殖方式、完善产业运行体系与市场环境,提高畜牧业产业集中度、增强优势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动物标本是动物学及其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和实践内容。通过动物电子标本采集工作,建立了系统反映动物界组成与进化的“动物电子标本库”平台,经过在CAI教学中应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拓展了知识面并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6.
历史时期,西北各少数民族就以畜牧业为生,畜牧业经济是西北地区传统支柱型产业.近代以来,西北地区畜牧业经营仍在传统粗放的道路上徘徊,在其生产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若干瓶颈因素,主要表现为畜种退化严重、兽疫猖獗、畜牧抗灾能力低下、游牧社会动荡等诸方面.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改善,更甚者对区...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结构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从增加值入手,分析了农、林、牧、渔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985-1997年中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为15.5%,农业平均贡献率为53.22%,林业为30.17%,渔业为11.67%,农业和畜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表现出反向波动,且呈现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农业结构中,畜牧业是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市场中的肉类食品需求。那么畜牧养殖的能力则成为养殖专业户效益和畜牧市场发展的关键。但从畜牧养殖的境况来说,其发展并不一帆风顺,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无论是外部风险,还是内部风险,都会给畜牧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且打击畜牧养殖市场的发展。所以风险管理成为畜牧养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发展措施。养殖户需要就此认识风险,学习抗风险技术,以有效的方法来强化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业信息化对畜牧业增长模式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确保信息的畅通、快捷,对于边境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尤为重要。在新的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下,加强畜牧业的信息化建设,必将成为推动凉山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The centrosome, a cytoplasmic organelle formed by cylinder-shaped centrioles surrounded by a microtubule-organizing matrix, is a hallmark of animal cells. The centrosome is conserved and ess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ll animal species described so far. Here, we show that planarians, and possibly other flatworms, lack centrosomes. In planarians, centrioles are only assembled in terminally differentiating ciliated cells through the acentriolar pathway to trigger the assembly of cilia. We identified a large set of conserved proteins required for centriole assembly in animals and note centrosome protein families that are missing from the planarian genome. Our study uncovers the molecular archite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animal centrosome and emphasizes the plasticity of animal cell biology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