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带产业面临的六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海带苗种 海带的育苗技术现已达到较完备的水平,应该说,现在市场上的苗种供应供过于求,这就迫切要求育苗单位更新育苗的品种,现有的“远杂11号”、“荣福1号”、“烟杂1号”、“福建海带”、“日本真海带”、“901”、“201”等急需改良,各育苗单位要根据国家海洋“863”项目,利用克隆、转基因或杂交技术,积极培育具备优良性状的优质海带苗,育苗场应该与养殖场紧密配合依据海区特点及加工生产需要,科学育苗,因地制宜选择品种,促使海带既丰产又丰收。 二、海带养殖  相似文献   

2.
对远杂2号海带和普通海带的经济性状及基本成分含量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生长阶段的远杂2号海带的总长、厚度、重量等经济性状都明显优于普通海带,磷、铁、锰、粗蛋白等成分含量前者略低于后者,而灰分、钙、锌、铜、钾、碘、甘露醇、褐藻酸等成分含量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说明远杂2号海带的推广生产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区不同养殖品系海带与长海带之间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国海区海带(Laminaria japonica)不同栽培品系(种)及长海带(L.longissirna)的配子体无性繁殖系进行12个酶系统的同工酶检测,获得了31个基因位点,酶谱分析结果说明,来自同一株海带的雌、雄配子体无性繁殖系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但“860”品系可能因杂合度大,导致该品系雌、雄配子体无性繁殖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远。对它们相应的亲本孢子体进行RAPD分析,30个随机引物共得到185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6个,占41%。利用UPGMA对同工酶及RAPD所得到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表明中国海区养殖海带的不同品系或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性较大,而“烟杂1号”与长海带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基于同工酶和RAPD图谱的结果推测,“烟杂1号”是一个新的杂交种,其母本可能是“荣杂1号”,而父本可能是长海带。  相似文献   

4.
<正> “烟杂一号”海带是日本长海带和真昆布的杂交品种,它具有生长快(最佳生长期每天可达8~9cm)、生长期长、个体大(最大个体长12m、宽25cm)、耐高温(适温范围0~28℃)、抗病强等一系列优点。目前,河北省技术推广站已于1995年10月18日将600万株“烟杂一号”的夏苗从烟台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苗种试验场移植到山海关华源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5.
于2007-2008年采集养殖生产中使用的海带烟杂和单克隆海带配子体杂交培育的东方3号等9个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品种/系成熟孢子体,采集游孢子后,通过人工育苗获得自交子一代.以青岛野生海带自交子一代作为对照,运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以上10种海带幼孢子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用1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条带434条,其中多态性带141条,多态性平均检出比例32.5%.UPGMA聚类分析,可将10个海带品种/系自交子一代分成三大类群(相似系数0.87).其中90%受试海带品种/系亲本的纯合性较高,自交系个体后代遗传相似系数在0.97以上.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栽培海带品种/系与青岛的野生海带可能来源于同一种群,而福建的栽培海带则在亚热带水域长期栽培后特化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种群.早厚成海带和真海带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推测早厚成海带的亲本可能是真海带.而烟杂海带亲本杂合度明显高于其他海带品种/系,从品种的角度考虑,还需进一步筛选纯化.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取不同离岸距离的养殖海区(由远到近分别为高区、中区、低区),研究不同海区环境对3个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品种/品系(“寻山2号”、“寻山3号”和“205”)的生长性状,如长度、宽度、厚度、鲜重和干重的影响,结合不同捻距(80.8、65.6、61.1、53.4和48.3 mm)的养殖苗绳,分析了影响海带脱苗率的主要因素,同时,对比研究了不同海区和苗绳捻距对养殖苗绳力学性能和老化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相同海带品种/品系,其长度、宽度和厚度性状在不同海区表现不同,海带“寻山2号”和海带“寻山3号”在高区具有更优良的经济性状。不同品种海带的鲜重和干重均呈现为在高区较大、中区次之、低区最低,但离岸养殖对不同品种鲜重与干重的提升作用不同。无论养殖前后,特制养殖苗绳的断裂强力均显著高于传统养殖苗绳(P<0.05),养殖使用1年后,特制养殖苗绳的强力保持率为93.8%,而传统养殖苗绳仅为63.6%。捻距为61.1 mm的苗绳脱苗率较低,捻距过大(80.8 mm)或过小(≤53.4 mm)的苗绳脱苗率均显著增大。高区养殖的苗绳分子链氧化更剧烈,老化程度更高。本研究表明,离岸式养殖对不同海带品种/品系产量均有提升作用,但不同品种对不同离岸距离,尤其是离岸深水区的适应性不同;通过控制苗绳捻距可有效降低海带脱苗率;离岸水域环境下进行海带养殖,选择耐老化、捻距为61.1 mm的特制苗绳可适当延长使用时间并降低脱苗率。本研究结果对推动我国离岸式海带养殖产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产养殖》2005,26(3):5-5
目前,农业部发布第485号公告,公布了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第二次会议审定的7个水产养殖新品种:豫选黄河鲤为适宜推广的优良养殖品种(品系),“大连1号”杂交鲍、“荣福”海带、“东方2号”杂交海带为适宜推广的杂交新品种,鳄龟、苏氏圆腹鱼芒和池蝶蚌为适宜推广的从境外引进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2005,26(4):44-44
日前,农业部发布第485号公告.公布了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第二次会议审定的7个水产养殖新品种:豫选黄河鲤为适宜推广的优良养殖品种(品系),“大连1号”杂交鲍、“荣福”海带、“东方2号”杂交海带为适宜推广的杂交新品种,鳄龟、苏氏圆腹鱼芒和池蝶蚌为适宜推广的从境外引进的品种。其中。豫选黄河鲤、“大连1号”杂交鲍、鳄龟、苏氏圆腹鱼芒、池蝶蚌5个品种应严格控制在人工可控的水体中养殖。  相似文献   

9.
为获取3个食用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新品系(“海天1号”、“海天2号”、“海天3号”)和“黄官1号”海带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信息,为海带种质保存及新品系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从2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8对扩增效果好的引物,对4个海带品系的120个样本进行了种群遗传分析.结果显示,8对引物共检测到28个具有多态性的等位基因,9个特异性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数为4.6250个.4个海带品系的Nei's基因多样性(H)和香农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0.3809和0.6702,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且亲缘关系较近.其中,“海天1号”海带的H、I值最高,多态性位点最多,遗传多样性优于其他3个海带品系. “海天2号”、“海天3号”和“黄官1号”海带遗传多样性水平依次降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海天1号”与“海天3号”海带亲缘关系最近,而与“黄官1号”海带亲缘关系最远.AMOVA分析显示,4个海带品系92.06%的变异来源于品系内部,7.94%的变异来源于品系间.“黄官1号”海带的遗传多样性在4个海带品系中最低,以其作为亲本培育新品种时,应注意提高子代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最高的是“海天l号”,可充分利用其优点培育优良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10.
为选择高产优质的品种,我们于1995年10月25日从山东烟台引进“烟杂一号”海带杂交新品种,于连江县官坞海区试养。该品种在北方海区表现为明显的增产效果,产量增加1倍左右,长度可达5m。  相似文献   

11.
《渔业科技产业》2005,(2):39-39
近日,农业部发布第485号公告,公布了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第二次会议审定的7个水产养殖新品种:豫选黄河鲤为适宜推广的优良养殖品种(品系),“大连1号”杂交鲍、“荣福”海带、“东方2号”杂交海带为适宜推广的杂交新品种,鳄龟、苏氏圆腹鱼芒和池蝶蚌为适宜推广的从境外引进的品种。其中,豫选黄河鲤、“大连1号”杂交鲍、鳄龟、  相似文献   

12.
各地信息     
农业部公布7个适宜推广的优良水产新品种4月7日,农业部发布第485号公告,公布了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第二次会议审定的7个水产养殖新品种:豫选黄河鲤为适宜推广的优良养殖品种(品系),“大连1号”杂交鲍、“荣福”海带、“东方2号”杂交海带为适宜推广的杂交新品种,鳄龟、苏氏圆腹鱼芒和池蝶蚌为适宜推广的从境外引进的品种。其中,豫选黄河鲤、“大连1号”杂交鲍、鳄龟、苏氏圆腹(鱼芒)、池蝶蚌5个品种应严格控制在人工可控的水体中养殖。(农业部)  相似文献   

13.
各地渔事     
农业部公布了7个水产养殖新品种2005年3月31日,农业部发布第485号公告,公布了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第二次会议审定的7个水产养殖新品种:豫选黄河鲤为适宜推广的优良养殖品种(品系),“大连1号”杂交鲍、“荣福”海带、“东方2号”杂交海带为适宜推广的杂交新品种,鳄龟、苏氏圆腹鱼芒和池蝶蚌为适宜推广的从境外引进的品种。其中,豫选黄河鲤、“大连1号”杂交鲍、鳄龟、苏氏圆腹鱼芒、池蝶蚌5个品种应严格控制在人工可控的水体中养殖。(渔业局科技处)长江中下游开展禁渔同步执法检查行动根据中国渔政指挥中心2005年长江中下游…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与动态     
《水产养殖》2005,26(3)
农业部公布7个水产养殖新品种日前,农业部发布第485号公告,公布了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第二次会议审定的7个水产养殖新品种:豫选黄河鲤为适宜推广的优良养殖品种(品系),“大连1号”杂交鲍、“荣福”海带、“东方2号”杂交海带为适宜推广的杂交新品种,鳄龟、苏氏圆腹鱼芒和池蝶蚌为适宜推广的从境外引进的品种。其中,豫选黄河鲤、“大连1号”杂交鲍、鳄龟、苏氏圆腹鱼芒、池蝶蚌5个品种应严格控制在人工可控的水体中养殖。(www.fish.net.cn)粮农组织:全球海洋渔业储量面临枯竭2005年3月7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今天发表报告…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铁盐对不同品种(系)以及相同品种(系)在不同生长条件下海带雌配子体的影响,通过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Fe3+,对培养在低温弱光[(10.0±1.0)℃、2μmol/(m2·s),L]和高温强光[(15.0±1.0)℃、80μmol/(m2·s),H]条件下的"901"、韩国海带和"连杂1号"3个品种(系)海带雌配子体...  相似文献   

16.
实验比较了连杂(LZ)、奔牛(BN)、早熟飞机(ZSFJ)、韩国飞机(HGFJ)、东方三号(D3)和早熟(ZS)6个品种,以及3个D3杂交新品种(7#、9#、10#),叶绿素、碘、褐藻胶、甘露醇、灰分的含量。探讨D3海带薄嫩菜颜色浅的原因,选育新品种。实验结果表明:D3在2011年和2012年2个生长期内,叶绿素含量分别是0.033和0.031mg/m2,明显低于其它品种,是薄嫩菜颜色偏浅的重要原因。D3与其他海带的杂交新品种明显改善这一性状,其中7#海带叶绿素含量比D3提高64.5%。D3的营养特征是高褐藻酸、低甘露醇。9#、10#杂交新品种改善了父母亲本甘露醇含量低的性状,且较好地保存了母本褐藻酸含量高的优势。海带品种间的杂交有利于提高东方三号海带薄嫩菜的色泽,提升产品外观品质,同时还可以改善其营养成分组成,有利于选择性的应用于海带深加工与开发。  相似文献   

17.
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北壁镇试栽培"东方6号"杂交海带,并与当地栽培的"连杂1号"杂交海带,在长宽、鲜干比、主要成分等方面进行对比,发现"东方6号"杂交海带有良好的经济性状,并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逆性,能够适应当地的水温和光照条件,适宜引进当地。  相似文献   

18.
“东方2号”杂交海带是采用日本长海带(Laminaria longissima)雄配子体克隆和日本真海带(L.japonica Aresh)雌配子体克隆为父、母本,进行种问杂交获得的子一代。其孢子体的形态一致,叶片宽大,色泽深褐,基部近圆形,纵沟明显,根系发达,厚成期适中、个体宽大,有较强的抗强光能力,具有高产优质的特点,较目前主要养殖品种增产25%以上。“东方2号”杂交海带不仅是山东、  相似文献   

19.
金振辉 《福建水产》2013,(6):429-433
应用数学工具综合评价海带综合性状,对于优良品种的培育以及品种生产性能的比较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TOPSIS评价法、综合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以及三者相结合的综合评判方法,对荣福、杂交一号、爱伦湾、平板菜、福建种、三海、东方3号8个海带品种(系)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中带宽、波褶厚、叶片厚度、鲜重6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海带品种(系)中,荣福、爱伦湾和三海海带综合性状最好,而福建种群和早厚成海带的综合性状较差;在不同评价方法中,TOPSIS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一致性最高,较灰色关联分析法更好.综合分析结果与海带品种(系)在区试中的表现相一致,表明这三种方法能全面、客观地评判海带品种(系)综合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20.
蓬莱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蓬莱市1997年水产品总产量突破32万吨,被农业部授予“全国菜篮子产品(水产品)生产先进市”的荣誉称号。近年来,蓬莱市从结构调整入手,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改善养植结构,加速品种更新换代,促使海洋水产养殖逐步向多元化、精品化方向转变。首先,更新传统当家品种。重点抓好伟孔扇贝品种提纯复壮,引进墨西哥湾贝、朝鲜林孔扇贝等名优品种杂交育苗;海带更换了抗病能力强、产量高、效益好的烟杂一号。同时,大力推行核架高区搬迁,贝藻间养轮养多水层立体综合养殖等科学养殖方法,不断改善海区的生态环境。目前全市传统养殖效益较更新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