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全麦面包渣为原料,接种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制作面包渣发酵液,并将红枣汁和该发酵液进行调配制作复合饮料,分别对全麦面包发酵液制备的条件和复合饮料的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酒精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8℃、白砂糖的添加量为10%、发酵时间为22 h、酵母粉添加量为2.2%;乳酸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44℃、乳酸菌粉添加量0.2%、发酵时间10 h;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添加量12%、红枣汁添加量25%、黄原胶添加量0.1%。该复合饮料色泽光亮、酸甜适宜、口感柔和爽滑,具有红枣、小麦发酵和乳酸菌发酵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液态发酵黄芪的制备方法,提高发酵液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效果,利用排列组合的方法,将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按顺序接种至同一培养基,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各菌种的生长情况,确定菌种接种顺序;然后再用单因子试验法,以发酵液中菌体数量为指标,确定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时间,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接种时间、接种量以及发酵时间;最后,按优化的培养条件进行中试扩大试验,分别测定发酵液中各种菌体的数量。结果显示,利用多菌种对黄芪提取液进行混合发酵的制备方法能够实现,接种顺序为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最优发酵条件为:枯草芽孢杆菌以3. 0%的接种量,于37℃培养24 h后,以2. 0%的接种量接入酵母菌,于28℃培养48 h后,再以0. 5%的接种量接入乳酸菌,于37℃静置培养24 h;中试扩大试验所得发酵液中,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含量分别为28. 52×10~8、5. 71×10~8、9. 34×10~8cfu/mL,终末pH值为4. 55。因此,利用复合益生菌液态发酵黄芪的制备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以桑葚为主要原料,利用复合乳杆菌发酵剂制备桑葚酵素,探究发酵工艺对桑葚酵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桑葚酵素发酵工艺优化,构建接种量、初始pH值、发酵时间3个因素和桑葚酵素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间的回归模型,并通过验证试验,得出桑葚酵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液初始pH值6. 00、种子液接种量1. 60%、发酵时间17 h,该条件下桑葚酵素中DPPH自由基清除率能达到96. 82%。  相似文献   

4.
低醇龙眼果汁混合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乳酸菌在龙眼果汁中的驯化出发,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乳酸菌和酵母菌在龙眼果汁混合发酵中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5℃,30℃(分段发酵),发酵时间25h,乳酸菌接种量1.2%,酵母菌接种量0.8%。  相似文献   

5.
核桃粕作为核桃油加工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通过对核桃粕的预处理、 菌种驯化、稳定性研究以及发酵工艺的优化,确定核桃粕乳酸菌发酵乳的最优制备工艺,并通过体外试验确定其抗 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核桃粕预处理适宜料液的体积比为1:10,打浆温度为80 c ,蔗糖酯添加量为0.3%;乳酸菌 经渐进驯化法驯化培养后,产酸量比驯化前提高了50%,活菌数比驯化前提高约17 倍;核桃乳在115 c 、15 min 的 杀菌条件下稳定性较高,为最适杀菌条件;相对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卡拉胶,蔗糖酯对核桃乳具有很好的稳定作 用,其适宜添加量为0.3%;核桃乳发酵的最优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37 c ,发酵时间10 h,蔗糖添加量5%;制备 的核桃粕乳酸菌发酵乳对DPPH 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相当于质量浓度为(0.463 ± 0.015)、(6.32 ±0.17)和(0.212 ±0.015) mg/ mL 的抗坏血酸溶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脂肪酶活力为考察指标,优化荞麦发酵工艺。【方法】以接种量、培养基和发酵温度三个因素为变量,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荞麦发酵的工艺条件。【结果】结果表明:当YD1酵母的接种量为5%、红糖添加量为1∶3、发酵温度为35℃,荞麦发酵的脂肪酶活力最高,为269.939U/L。荞麦发酵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5.56%±0.84%,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67.49%±0.73%。【结论】红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对荞麦发酵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发酵泡菜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7,(5):53-57
以黑木耳为原料,以感官评价得分为标准,利用正交试验对乳酸菌发酵液浓度、食盐蔗糖添加比例、发酵温度以及发酵时间4个因素进行优化,以确定黑木耳发酵泡菜最佳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发酵时间对黑木耳泡菜品质的影响最为明显,且当乳酸菌发酵液浓度为0.06%,食盐蔗糖添加量为10 g+10 g,发酵温度为30℃和发酵时间为6 d的条件下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马家柚果酒的发酵工艺及其抗氧化作用,为马家柚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果汁初始糖度、酵母菌液添加量、焦亚硫酸钾(K2S2O5)添加量、果汁初始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马家柚果酒酒精度的影响,确定马家柚果酒最佳发酵工艺;对比分析马家柚果汁、马家柚果酒及添加马家柚叶芽的果酒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和过氧化氢(H2O2)的清除作用.[结果]影响马家柚果酒酒精度的因素主次排序为:K2S2O5添加量>果汁初始pH>果汁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酵母菌液添加量.马家柚果酒最佳发酵工艺为果汁初始糖度22%、酵母菌液添加量2.0%、K2S2O5添加量120 mg/L、果汁初始pH 4.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18 d,根据此工艺进行发酵,马家柚果酒酒精度为14.3%vol.马家柚果汁、马家柚果酒及添加马家柚叶芽的果酒对O2- 的清除率最高分别为26.6%、34.5%和43.0%,对H2O2的清除率最高分别为21.7%、29.0%和37.6%.[结论]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发酵工艺能有效发酵马家柚果酒,添加马家柚叶芽可增强马家柚果酒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林生  徐德聪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7):184-187,202
以蓝莓为原料,研究不同因素对蓝莓酵素发酵的影响,以确定最优发酵工艺参数.研究红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以及添加酵母菌种类4个因素对蓝莓酵素发酵液的影响,并记录发酵液pH的变化,对发酵产品的色泽、气味及滋味进行感官评价,并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理化检测指标进行分析,最终确定蓝莓酵素发酵的最优工艺参数.蓝莓酵素发酵加工的最优工艺参数如下:蓝莓酵素发酵液的pH为4.5,蓝莓与红糖质量比为1:1,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28 d,添加葡萄酒酵母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鲜牛乳及发芽花生乳为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制备发芽花生酸奶。对影响发芽花生酸奶质量的5个因素:鲜牛乳添加量、乳酸菌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进行单因素实验,以酸奶感官质量和DPPH清除率为参考指标,最终确定工艺条件为:鲜牛乳与发芽花生乳的比例为5∶1,乳酸菌添加量0.3%,白糖添加量9%,发酵时间9 h,发酵温度42℃,研制出的发芽花生酸奶表面呈淡黄色,酸甜适口,组织细腻均匀,无气泡杂质。  相似文献   

11.
以新鲜冬瓜和鲜牛乳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试验筛选冬瓜酸乳饮料最佳配比及最优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冬瓜酸乳饮料最优工艺配方为冬瓜汁添加量10.52%、白砂糖添加量5.72%、复合稳定剂添加量1.33%;制备冬瓜酸乳饮料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剂添加量(即发酵菌株或接种量)5.12%、发酵温度41.25℃、发酵时间5.5 h。  相似文献   

12.
《吉林农业科学》2015,(6):104-107
本研究以甜荞为主要原料,经酶解、乳酸发酵后生产出一种风味独特、稳定性良好的谷类发酵饮料。通过复合稳定剂配比试验,确定出甜荞乳酸菌发酵饮料复合稳定剂配比为:CMC-Na添加量0.2%、海藻酸钠添加量0.2%、黄原胶添加量0.2%;通过饮料发酵工艺试验,确定出甜荞乳酸菌发酵饮料发酵工艺为:混合乳酸菌添加量4%、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 h。活菌饮料保质期为7 d,杀菌饮料保质期为60 d。  相似文献   

13.
以优质新鲜的蜂蜜和牛奶为原料,接种乳酸菌进行发酵,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凝固型蜂蜜酸牛奶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凝固型蜂蜜酸牛奶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蜂蜜添加量6%,乳酸菌接种量3%,发酵时间3.5h,发酵温度42℃.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设置不同的发酵条件,包括乳酸菌组合、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豆汁固形物含量,测定发酵豆乳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发酵菌种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的最优比例为2∶1.5∶1.5,并且在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6 h、固形物含量为12%的条件下,发酵豆乳的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达到84.3%。通过与未经乳酸菌发酵的白玉牌内酯豆乳和白玉牌豆腐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白玉牌内酯豆乳和白玉牌豆腐对自由基清除率只有32.1%和23.2%,表明乳酸菌发酵能显著提高豆乳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5.
短乳杆菌发酵鲢鱼块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鲢鱼为主要原料,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X14为发酵剂,根据对发酵液pH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适发酵参数范围(食盐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和发酵温度)。在此基础上通过L16(45)正交试验,以食盐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为因素,以鱼肉pH和AN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鱼肉制品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食盐添加量2%、蔗糖添加量2%、接种量1%(1×106CFU.mL-1)、发酵时间20 h、发酵温度为42℃;对此工艺参数下的发酵鲢鱼产品通过9级评分法进行感官评价,评分结果较高,可以作为最佳发酵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乳酸菌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料液比、提取液对大麦乳酸菌发酵物抑菌效果的影响;并以大肠杆菌为指标菌,进一步通过响应面分析对大麦乳酸菌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大麦乳酸菌发酵液最佳抑菌效果出现在料液比1∶7(g∶m L)、发酵温度30.5℃、菌种添加量27.5 g/kg、发酵时间25.5 h。在此条件下,抑菌圈直径为17.52 mm,与模型预测值17.56 mm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设计法研究乳酸菌发酵半干罗非鱼工艺,并建立发酵产品pH值的数学模型(R2=99.87%)。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半干罗非鱼的最佳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为2.2%、发酵温度为为39.4℃、发酵时间为12.1 h,在此条件下发酵产品pH值达到5.0。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复合发酵剂生产发酵鸭的工艺条件,以产品的pH值、氨基酸态氮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试验确定的最佳腌制条件为食盐添加量5.0%,蔗糖添加量3.0%,复合香辛料添加量4.0%,腌制时间16h;最佳发酵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变异微球菌与汉逊德巴利氏酵母菌之间的菌种比例1∶2∶1∶2,接种量3.0%,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23h.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发酵鸭产品pH值为5.12,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72%,感官特性良好,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金鲳鱼肠道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筛选并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良。利用含有1%碳酸钙的MRS固体培养基筛选出能够产生溶钙圈的菌株T2-B-3,通过革兰氏染色、接触酶试验、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对T2-B-3进行鉴定,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改良其发酵工艺。经过鉴定,菌株T2-B-3为戊糖片球菌,并确定菌株的发酵工艺最优条件:发酵温度为37℃、初始pH为6.5、发酵时间为54h、葡萄糖添加量为2%、蛋白胨添加量为1%、接种量为1%。以上条件下,发酵液中乳酸菌活菌数为2.41×108CFU·mL-1,为优化前的1.35倍。本研究的结果对鱼养殖中益生菌制剂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乳酸菌与酵母菌在麦芽汁发酵饮料中的应用条件,试验比较了乳酸菌在乳酸细菌培养基和麦芽汁中的生长情况,探讨乳酸菌在麦芽汁中的产酸情况以及与酵母菌混合发酵的情况。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麦芽汁工艺最佳条件为:12%麦芽汁中接种4%(V/V)酵母菌,28℃恒温发酵8 h后经64℃恒温水浴30 min灭活,再按2%(V/V)接种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组合(1∶1,体积比)菌种,37℃恒温发酵12 h,按此工艺方案所得发酵液经杀菌后离心澄清,色泽橙黄透亮,组织均匀,具有适宜的香味且酸味醇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