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斓 《云南农业》2006,(7):27-29
植酸酶能提高动物对饲料中植酸磷的利用率,降低粪便中磷的排泄量,因而开发和研究水产专用植酸酶具有重要的生产和环保意义。综述了植酸酶的种类、来源、酶学特性、当前国内外对植酸酶高产菌株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植酸酶制剂对水产动物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并对植酸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植酸酶是能够催化植酸水解成肌醇和无机磷的一类酶的总称。植酸酶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可以消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提高蛋白质、矿物质的利用率,还可以消除动物粪便中磷对环境的污染。文章从植酸酶的来源、酶学性质、基因工程等方面综述植酸酶的研究进展,并讨论植酸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植酸酶在畜禽及鱼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在现代饲料和营养研究中,对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是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植酸酶是目前研究比较成熟,并已在生产中应用的一种单一酶。由于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以提高饲料磷及其它营养成分的利用率,降低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且过量的植酸酶在动物小肠内可以降解(Yi,1996),对动物无毒副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动物营养学家的关注。2植酸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可通过水解而释放磷,充分利用饲料本身所含磷资源,从而明显提高日粮中磷的生物学利用率,降低磷的添加量(Lei等,1993;…  相似文献   

4.
植酸酶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磷元素是动物生长、生产所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而植物饲料中的磷60%~80%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由于家禽消化道缺少植酸酶,故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以将磷从植酸酶中释放出来,这样就可以减少无机磷酸盐的添加。为了验证其对产蛋鸡的饲养效...  相似文献   

5.
植酸酶是能降解植酸及其盐的酶。其能提高磷的利用率 ,解除植酸对一些矿物元素如钙、锌、铁、铜等的抗营养效应 ,不仅对动物具有良好的增重效果 ,同时可降低动物磷排泄量 ,减少环境污染。植酸酶可替代饲料中的无机磷 ,但作为饲料添加剂 ,其作用效果受饲料中钙、磷水平及维生素D含量的影响。现将其研究与应用现状介绍如下。1 植酸酶的来源与性质植酸酶即肌醇六磷酸水解酶 ,它可以通过催化水解反应将磷酸盐从植酸中释放出来 ,因而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达到提高磷利用率的目的 ,又可以降低环境中的磷污染。现已知植酸酶有 3种类型 :肌醇六…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创伤弧菌FrsA蛋白(VvFrsA)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及体外纯化步骤,并对其进行生化表征分析。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合成的创伤弧菌的FrsA基因(VvFrsA)连接到pET28a载体上,构建pET28a-VvFrsA原核表达载体。将该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经IPTG诱导实现了VvFrsA蛋白的可溶性表达。采用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得到重组VvFrsA蛋白。酶催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VvFrsA具有酯酶功能,可以催化对硝基苯酚脂肪酸酯的水解,并且其最适底物为对硝基苯酚短链脂肪酸酯。综上,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成功表达了可溶性VvFrsA蛋白,并且VvFrsA体外具有催化对硝基苯酚脂肪酸酯水解活性。  相似文献   

7.
植酸是畜禽植物性饲料中磷存在的主要形式,绝大多数单胃动物的消化道内缺乏分解植酸的酶,对植物性饲料中植酸的利用率很低。植酸酶可提高动物对磷酸盐的利用率,减少动物排泄物中磷的含量,提高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研究对植酸酶的来源、作用机制、应用及其在基因工程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其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植酸酶作为一种新型添加剂,在饲料中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它能在饲料中分解植物酸盐,使动物能够充分利用磷和其他矿物元素充分,消除植物酸的反营养,提高饲料营扬价值,提高蛋白质和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在饲料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饲料植物中加入植酸酶,可促进饲料中磷的释放,饲料中添加的磷可以代替无机磷,在节约成本和保护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植酸酶预处理方法,对饲料转化率高,可有效改善饲料转化率,减少磷对水产养殖池的排放,同时增加鱼体内的粗蛋白质含量,减少粗脂肪含量,使鲤鱼的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根据家蚕抗菌肽Cecropin B的氨基酸序列,按大肠杆菌基因偏爱密码子,人工合成改造过的Cecropin B基因。将改造过的Cecropin B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41a中,构建了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T41a-cecB,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表达Cecropin B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通过SDS-PAGE分析,研究了用乳糖代替IPTG诱导大肠杆菌BL21表达家蚕抗菌肽Cecropin B的诱导条件,得到乳糖的最佳用量为0.25 mmol/L、诱导起始浓度为OD 1.0、诱导时间为5 h。最终Cecropin B的表达量可占细胞总蛋白的17.1%。为乳糖作为诱导剂应用于大肠杆菌生产重组家蚕抗菌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植酸是植物中磷的储存库。许多植物饲料,尤其是谷物和豆类中,大部分磷元素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植酸是一种抗营养因子,与多种金属离子以及蛋白质螯合从而抑制营养因子的吸收。植酸酶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催化降解植酸,形成无机的磷酸盐。单胃动物自身植酸酶含量很低,不能有效的利用以植酸形式储存的磷。无机磷的添加一定程度上缓解动物磷营养的问题,但是大量无机磷的添加会导致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植酸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能够提高单胃动物对饲料中磷和矿物营养的吸收,并且降低磷的排放。该文主要综述了植酸酶的生物技术改良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The full length phytase gene of Mitsuokella jalaludinii was successfully cloned and was found to be 1 047 bp in length, with 348 amino acids, and was designated as PHY7 phytase gene. A comparison of the sequence of PHY7 phytase gene of M. jalaludinii with various microbial phytase gene sequences showed that it was not similar to those from other bacteria except Selenomonas ruminatium, thus suggesting that they may both express a new class of phytase. The PHY7 phytase gene was subsequently subcloned into bacterial expression vector, p ET32 a, for expression in Escherichia coli strain Rosetta-gami. Expression of the recombinant phytase gene was optimised and characterised. The recombinant phytase was estimated to be approximately 55 k Da by SDS-PAGE analysis. The recombinant phytase exhibited optimum activity at 55°C, p H 4.5 and showed good p H stability from p H 3.5 to 5.5(78% relative activity). Metal ions such as Ca2+, Mg2+, and K+ were found to exert significant stimulatory effect on the recombinant phytase activity while Cu2+, Fe3+, and Zn2+ greatly inhibited the enzyme activity. The recombinant phytase showed moderate resistance to trypsin proteolysis, but susceptible to pepsin proteo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of recombinant phytase were slightly different from the native enzyme. Unfavourabl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reduced p H stability and metal ion effect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during feed enzyme formulation.  相似文献   

12.
王严  高晓蓉  苏乔  夏秀英  安利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1923-1924,1931
以自行筛选的烟曲霉WY-1为出发菌株,通过PCR方法克隆其植酸酶基因,并构建了含有植物信号肽序列的植酸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对烟草叶片进行了遗传转化.结果表明,PCR鉴定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说明植酸酶基因已整合到烟草的基因组中;RT-PCR检测结果证实了植酸酶基因已得到转录表达;酶活性分析表明功能性的植酸酶已成功表达在烟草中,这是烟曲霉植酸酶基因在烟草中的首次表达.  相似文献   

13.
根据NDVLaSota株F基因已知的抗原表位,对F蛋白进行分段表达。应用RT—PCR方法分段扩增F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ET30a(+))原核表达载体上,得到重组质粒pET30-F780和pET30-F760,将质粒导人BL21(ED3)感受态中,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通过SDS—PAGE和Westem—blotting方法进行鉴定。表达的两段蛋白大小约为31.1kDa和27.9kDa,与预期的蛋白分子量大小相符。Western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可以和NDV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 -F780和pET—F760并获得了高效表达,通过Western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4.
OpdA是具有有机磷降解功效的基因,通过构建重组质粒pET30-opdA,并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工程菌BL21(DE3)/p ET30-opdA。同时探讨了其在摇瓶及20 L发酵罐中的发酵条件,并将其应用于中试,为有机磷水解酶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基础。研究发现,在生长诱导温度30℃、100μg/mL Amp、0.15 mmol/L IPTG、0.1 mmol/L CoCl2、3%乙醇、pH值7.0的条件下诱导4 h(补料方式与pH值联动),发酵样品于4℃冰箱中过夜后离心破菌,发酵液的酶活可以达到约230 IU/mL。  相似文献   

15.
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重组核衣壳蛋白(rN蛋白)为抗原,初步建立了检测PRRSV抗体的rN-ELISA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PRRSV VR2332株编码核衣壳蛋白的ORF7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成功扩增出ORF7基因。将其克隆到PET-30a构成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宿主菌BL21(DE3)并获得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rN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检测PRRSV抗体的间接ELISA法。试验证明,该方法与IDEXX公司生产的PRRSV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对同批临床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完全相符,且对其他常见的6种猪疫病阳性血清检测均为阴性,无交叉反应。本研究建立的rN-ELISA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常规诊断及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根据抗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单链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及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用重叠延伸PCR法合成了单链抗体的重链和轻链,经(Gly4Ser)2Linker连接,获得完整的单链抗体基因ZEN2 scFv。将ZEN2 scFv与碱性磷酸酶(AP)编码序列连接形成融合蛋白基因ZEN2 scFv-AP,构建到pE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及亲和层析纯化,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中均检测到1条分子质量为75 ku的可溶性蛋白条带,ELISA分析证实,细菌表达的ZEN2 scFv-AP融合蛋白具有碱性磷酸酶活性。这一研究结果为建立快速、灵敏、经济的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ELISA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应用带有His6尾的pET原核表达系统对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进行表达,将禽流感A/Turkey/Wisconsin/66(HgN2)的HA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经酶切、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确证其插入,并且阅读框正确,获得重组质粒pET30a-H9.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宿主菌BL21中,用诱导剂异丙基硫代...  相似文献   

18.
结构域Tt APuX21基因的分离与克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热产硫化氢高温厌氧杆茵茵液为模板,根据Gene Bank中登记的编码结构域Tt APuX21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利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扩增出目的基因Tt apux21,并克隆到表达栽体pET21a( )中.经茵液PCR筛选和DNA测序鉴定.表达栽体pET21a( )中插入有序列正确的Tt apux21基因,重组质粒命名为pEX21.  相似文献   

19.
根据吸水链霉菌“应城变种10—22”的一个文库质粒pHZ1392的测序结果设计了1对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编码TetR的663bp基因,利用T载体和蓝白斑筛选构建了克隆质粒T-TetR,经序列测定确认扩增序列正确后克隆至pET24a,构建了表达质粒pET24a—TetR,再经序列测定确认未发生移码后转化表达宿主菌E.coli D1521(DE3),IPTG诱导后的SDS—PAGE分析显示蛋白表达获得成功,并进一步利用Ni—NTA树脂纯化了TetR蛋白。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Ⅱ型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初步应用于临床血清样品的检测.用PCR方法从PCV2 HBZX株中获得截短的核衣壳(capsid,Cap)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Cap,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E.coli BL21-CodonPlus(DE3),用IPTG诱导,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蛋白的正确表达,表达蛋白cap分子质量为42 ku,可与6×HIS抗体反应;KCl预染切胶纯化目的蛋白,以其为抗原建立检测PCV2感染猪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ELISA检测5份血清样品结果变异系数均小于10%.用该方法分别检测湖北、河南等地的91份临床血清样品,阳性率为25%~100%.上述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目的蛋白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良好的免疫原性,所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抗体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初步临床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