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响水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青花菜生长。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加工出口的需要,青花菜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为了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生长的青花菜品种,我们从日本引进了几个青花菜品种进行品比试种,结果发瑚美绿408综合表现优越。现将美绿408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黑斑病是青花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在整个生长季节均能发生,在我国的南北方地区均有分布,发生也较普遍,南方地区一般在春季4~5月,秋季9~10月发病严重,北方地区一般在夏秋季发病严重,特别是在青花菜生长的后期。病株率一般在20%以下,仅  相似文献   

3.
赤霉素对青花菜植株生长和茎尖核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赤霉素(GA)对青花菜植株生长和茎尖核酸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A可提高青花菜植株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和经济系数,促进植株生长。适宜浓度的GA液可促进青花菜植株的DNA、RNA和总核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青花菜在云南省广泛种植,据统计,目前全省青花菜种植面积约6667hm2,出口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呈贡县、官渡区、通海县、江川县等滇中地区。因滇中地区夏季无酷暑,海拔较高,很适合青花菜生产,产品主要销往我国沿海地区、港澳及日本、东南亚等地。青花菜已成为云南省主要夏秋反季外销蔬菜种类之一,每667m2年销售收入平均可达  相似文献   

5.
调查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花菜植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寻适宜青花菜生长的合理密度,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青花菜在云南省广泛种植,据统计,目前全省青花菜种植面积约6667 hm2,出口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呈贡县、官渡区、通海县、江川县等滇中地区.因滇中地区夏无酷暑,海拔较高,很适合青花菜生产,产品主要销往我国沿海、港澳地区及日本、东南亚等地.青花菜已成为云南省主要夏秋反季外销蔬菜种类之一[1]. 出口市场对青花菜产品的整齐度、花球横纵径、单球质量要求较高,而采用标准化漂浮育苗技术可提供整齐一致的青花菜苗.目前云南省青花菜生产普遍采用漂浮育苗[2],为后期生产整齐度较高的青花菜产品奠定了基础,且优良的产品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经济效益[3].现将青花菜漂浮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翠翠"青花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颜色薄膜覆盖对青花菜植株生长以及花球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色膜覆盖有利于植株的生长,而不同薄膜覆盖均可显著促进花球的生长,并且提高了光合产物向产品器官花球的分配效率,即无色膜、红膜、蓝膜、紫膜的花球/植株重量比值分别比露地增加了127.6%、95.2%、124.3%、177.9%;有色膜处理的青花菜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地和无色膜,其中红膜最显著,叶绿素(a+b)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露地高出25.4%、31.1%;同时,红膜处理显著增加了青花菜的可溶性糖含量;有色膜覆盖显著提高了青花菜的维生素C含量,以红膜提高最显著,蓝膜和紫膜次之,二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陈国华 《蔬菜》2003,(7):4-5
青花菜是浙江省主要的蔬菜出口作物,全省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hm2 左右,但由于青花菜播种季节处在7-9月份高温和台风活动期,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培育壮苗,便成为青花菜生产、加工、出口贸易的关键。象山县现代农业实验场本着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服务的宗旨,2001-2002年成功培育了青花菜秧苗140 hm2,有效地为生产解决了种苗问题。现介绍如下:一、青花菜幼苗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青花菜幼苗生长发育包括发芽期、基本营养生长期和幼苗迅速生长期三个阶段。青花菜性喜冷凉,属半耐寒性蔬菜。其发芽的最低温度为3 ℃,最适温度为20…  相似文献   

9.
正张家口坝上地区在第1茬叶菜种植结束后,利用青花菜较强的耐寒性,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青花菜标准化生产,商品性好,品质优,每667 m~2产量1 300 kg。青花菜别称西兰花、绿菜花,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一带,光绪年间传入中国。张家口坝上地区由于夏季独特的冷凉气候,不仅病虫害发生少,而且可以满足优质青花菜生产的需求,产品受到国  相似文献   

10.
以“耐寒优秀”“幸运”“皇后4号”“台绿3号”青花菜为试材,采用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精甲·咯菌腈及氯虫·噻虫嗪的肥药混合蘸根处理方法,研究了肥药混合蘸根对不同品种青花菜莲座期和结球期的生长、产量及幼苗茎基腐病发生的影响,以期为青花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肥药混合蘸根促进了不同品种青花菜在莲座期的生长,其中“耐寒优秀”单株总质量比对照提高了45.1%,株高增加21.2%,株幅增加24.7%,莲座叶数增加9.7%,最大叶面积增加26.8%,均达显著性差异水平.产量方面,与清水对照相比,“幸运”“台绿3号”产量分别增加7.5%和5.3%,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肥药混合蘸根处理降低了4个品种青花菜幼苗茎基腐病的发病率,防效达78.5%~84.1%.综上,肥药混合蘸根可显著促进不同品种青花菜植株生长,提高了产量,降低了青花菜幼苗茎基腐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青花菜是浙江省出口蔬菜的主要种类之一 ,全省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 1万公顷左右。由于青花菜播种处在 7~ 9月份高温和台风活动期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培育壮苗 ,便成为夺取青花菜高产、优质的关键。象山县现代农业实验场本着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服务的宗旨 ,2 0 0 1~2 0 0 2年成功培育了青花菜秧苗 14 0hm2 ,有效地为生产解决了种苗问题。现将开展育苗技术攻关情况介绍如下 :1 青花菜秧苗对环境的要求青花菜育秧包括发芽期、基本营养生长期和秧苗迅速生长期 3个阶段。发芽的最低温度为 3℃ ,最适温度为 2 0~ 2 5℃ ,…  相似文献   

12.
通过植株高度、真叶数、开展度、幼苗质量等指标,比较不同基质与覆盖物对青花菜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青花菜穴盘育苗的基质与覆盖物,并总结集成一套壮苗培育技术,以指导穴盘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青花菜贮藏期间幼苗质量以及定植后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优秀为试材,分别在11、16、21℃条件下贮藏0、2、4、6d,筛选出与定植后幼苗心叶生长速度相关的形态指标。结果表明:贮藏温度为11℃的处理幼苗形态指标保持良好,第1片真叶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定植后幼苗心叶生长速度较快。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贮藏期幼苗壮苗指数与定植后植株生长恢复能力的相关系数最高,可作为评价青花菜幼苗贮藏质量的一项指标;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指标"第1片真叶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壮苗指数、比叶重"能够很好地反映青花菜幼苗短期贮藏后的生长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4.
青花菜的生长动态与花球产量形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探讨了青花菜三个品种的生长动态、光合产物的积累与分配、叶片生长与光合效率及花球产量形成的特点等。  相似文献   

15.
出口青花菜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花菜又名绿花菜、西兰花,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名优蔬菜,以肥嫩短缩的花茎和花蕾群作为食用部分,质地脆嫩,风味清香,营养价值比白花菜高1倍以上。青花菜适宜在冷凉气候生长,我省一般在夏秋季栽培。青花菜栽培以出口为主,可速冻,亦可保鲜出口。如皋是我省的主要青花菜生产基地,年栽培面积稳定在400hm~2左右。根据我市多年来的试验示范推广经验,现将出  相似文献   

16.
刘明月  黄科 《长江蔬菜》2013,(17):18-19
萝卜硫素是迄今为止在蔬菜中发现的抗癌活性最强的天然活性成分,但萝卜硫素仅存在于十字花科蔬菜中,其中青花菜中的萝卜硫素含量居所有蔬菜之首。研究表明,青花菜中的萝卜硫素具有极强的促进致癌物解毒、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效,其对肺癌、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而青花菜一直是发达国家生产与消费量最大的蔬菜种类之一,选育高萝卜  相似文献   

17.
不同熟性青花菜间在杂交制种过程中常出现花期不遇、花球异常以及产量低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制种户的主要问题。为充分利用云南元谋县的天然光热资源,提高该区域内青花菜制种产量及效益,从2014年开始,笔者在元谋县的青花菜制种地,结合播期选择和穴盘育苗技术,开展了青花菜不同熟性间组配的高效杂交制种技术研究与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不但能减少不同熟性青花菜间花期不遇造成的产量下降现象,同时,还能避免夏秋极端天气引起的花球生长异常给种子生产过程中带来的影响。现将青花菜杂交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青花菜为低温长日照植物,性喜冷凉,属半耐寒性蔬菜,发芽最低温度为3℃,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温度35℃,植株生长最适温度20~22℃。在玻璃温室内工厂化培育青花菜苗,不仅数量大、节省育苗时间、提高育苗效率、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统一管理,还可以远距离运输。南京地区夏季高温多雨,秧苗易徒长。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要培育出优质青花菜苗,必须从农事操作、温室环境调控等方面加强管理。现将夏季温室青花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19.
青花菜是浙江省的主要出口蔬菜,全省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hm2左右,是农业加工企业的生产基地。但由于青花菜播种季节处在7~9月高温和台风活动期,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培育壮苗,便成为青花菜生产、加工、出口获得优质高效的关键。象山县现代农业实验场本着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服务的宗旨,2001-2002年成功培育了青花菜秧苗140hm2,有效地解决了生产缺苗问题。1育苗方式青花菜育苗方式与其品种特性和茬口安排有关。浙江省东部沿海地区一般采用露地播种+遮阳网覆盖降温+农膜覆盖避雨的方式育苗。壮苗标准:苗龄适宜,秧龄30~35天,…  相似文献   

20.
育苗基质的养分供应对青花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青花菜无土育苗基质中的最佳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可显著促使幼苗生长、干物质积累和对养分的平衡吸收,青花菜无土育苗的最佳施肥量每立方米为:N0.4 kg、P2O5 0.4 kg、K2O 0.1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