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实验研究低剂量鸡α-干扰素(ChtFN-α)对内鸡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15日龄肉鸡连续混饮0.1 IU/mL、1 IU/mL和10 IU/mL剂量的ChIFN-α,分别在混饮后14 d和21 d翼静脉采取血样,采用中性红.结晶紫联合测定白细胞总数,经典方法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MTT比色分析法测定淋巴细胞转化能力,LDH释放法测定NK细胞的杀伤活性,双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IFN-γ、IL-4、IL-12水平.结果显示肉鸡连续混饮ChIFN-α后,能显著提高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和血清中IFN-γ水平,对IL-4、IL-12的浓度水平影响不显著,但提高IFN-γ/IL-4的比例,对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影响不明显.试验表明,混饮低剂量ChlFN-α后可调节肉鸡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增强肉鸡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取50只雏肉鸡饲养至14日龄,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 14~42日龄期间试验Ⅱ、Ⅲ、Ⅳ组每日分别混饮0.1、1.0、10 U/mL剂量ChIFN-α(鸡干扰素-α),Ⅰ组设为空白组,混饮自来水。Ⅴ组设为阳性对照,混饮50 mg/L盐酸左旋咪唑,研究混饮ChIFN-α后对肉鸡免疫功能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混饮ChIFN-α后可提高肉鸡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和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单核细胞百分比;提高肉鸡脾脏指数及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O)的浓度及ALB/GLO比值;不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因此,混饮低剂量的ChIFN-α可提高肉鸡的免疫功能,对健康肉鸡的生长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混饲黄芪超微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对肉鸡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9日龄肉鸡连续混饲0.1%、0.2%、0.4%和0.8%的黄芪超微粉及0.8%黄芪普通粉,分别在混饲后21和42日龄采血,测定外周血中新城疫抗体、免疫球蛋白G(IgG)、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质量浓度;42日龄统计生产性能。结果表明,0.4%和0.8%剂量黄芪超微粉及0.8%黄芪普通粉可显著提高肉鸡的新城疫抗体、IgG、IFN-γ及IL-2质量浓度水平和存活率,降低料肉比,同时表明黄芪经超微粉碎后可以提高生物利用度,从而降低临床应用剂量。  相似文献   

4.
<正>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功能而得名[1]。目前,按照国际标准可将干扰素分为三类:以α干扰素(IFN-α)和β干扰素(IFN-β)为代表的Ⅰ类干扰素;以γ干扰素(IFN-γ)为代表的Ⅱ类干扰素;以IFN-λ为代表的Ⅲ类干扰素。猪干扰素是被最早研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玉屏风散超微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对肉鸡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50只4日龄商品代AA肉鸡连续饲喂混饲0.6%、0.3%和0.1%的玉屏风散超微粉和0.6%玉屏风散普通粉,分别在鸡只14、21、28、35和42日龄时采血检测新城疫抗体及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42日龄时统计各组生产性能。结果显示,0.3%和0.6%剂量玉屏风散超微粉及0.6%玉屏风散普通粉可显著提高肉鸡的新城疫抗体、IFN-γ、IL-2及IL-6质量浓度水平、出栏平均体质量、存活率及降低料肉比(P0.05),表明超微粉碎技术可提高玉屏风散的生物利用度从而降低临床应用剂量。  相似文献   

6.
为在生菜中瞬时表达从江香猪源IFN-α2、IFN-α2β和IFN-β,检测其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的活性,本实验采用从江香猪源干扰素特异引物分别从p UCm-CJpoIFN-α2、p UCm-CJpoIFN-α2β、p UCm-CJpoIFN-β质粒中扩增IFN-α2、IFN-α2β、IFN-β基因序列,分别克隆至植物表达载体p BI121中,构建含不同干扰素的重组质粒。将各质粒分别转化根癌农杆菌LBA4404,采用真空渗透法将携带重组质粒的根癌农杆菌感染生菜,经用GUS染色和ELISA方法检测从江香猪源干扰素在生菜叶片中的表达;用q PCR方法和细胞病变抑制试验检测生菜中表达的从江香猪源干扰素蛋白抗PRRSV的活性。结果显示:本实验构建了含从江香猪源IFN-α2、IFN-α2β、IFN-β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IFN-α2、PBI121-IFN-α2β、PBI121-IFN-β;GUS染色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从江香猪源IFN-α2、IFN-α2β、IFN-β在生菜中实现了瞬时表达;q PCR检测结果显示生菜中瞬时表达的从江香猪源干扰素蛋白在Marc145细胞中对PRRSV的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生菜中表达的从江香猪源IFN-α2、IFN-β、IFN-α2β分别经4~7、4~9、4~7稀释在Marc145细胞中仍然能够抑制100 TCID_(50)PRRSV的致细胞病变作用。本实验实现从江香猪源IFN-α2、IFN-α2β、IFN-β在生菜中的瞬时表达且表达蛋白具有较强抑制PRRSV的复制作用,本研究为从江香猪源干扰素抗PRRSV新复合型药物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抗鹅α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有鹅α干扰素(IFN-α)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OWN-α免疫BALB/c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鹅α干扰素单克隆抗体(McAb),并对其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实验获得2株抗鹅IFN-α的单克隆抗体.经鉴定,Ig亚类均为IgM,轻链为κ链;腹水效价均达到10-4以上;Western blot证实2株McAb均能与重组IFN-α发生反应,出现特异性条带;其中一株单抗能与鹅脾细胞诱导产生的天然干扰素反应;杂交瘤细胞株连续传20代以上及冻存后复苏,细胞生长良好,效价稳定.抗鹅IFN-α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研究和检测IFN-α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手段,并为其在免疫机制研究、免疫功能检测、纯化IFN-α等领域提供了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北京鸭干扰素-α基因的分子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 PCR法从北京鸭 (Anas platyrhynchosdoestica L innaeus)基因组中克隆了其干扰素 - α基因 (BJ- Du IFN- α)。克隆片段长 4 86 bp,编码 1 6 1个 Du IFN-α成熟肽。与已报道的北京鸭干扰素 -α基因相比 ,BJ- Du IFN-α在 2 85位发生了同义变异。将 BJ-Du IFN-α插入原核表达载体 p QE3 0 ,在 E.Coli JM1 0 9工程菌中表达了重组蛋白。经 SDS- PAGE、Western Blot和抗病毒活性测定 ,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 2 3 %,为重组鸭干扰素 -α(r Du IFN-α)。 r Du IFN-α抗滤泡性口炎病毒 (VSV)活性高达 7.9× 1 0 5U /mg。  相似文献   

9.
用PCR方法扩增了吉林白鹅α干扰素(IFN-α)成熟肽编码序列,将IFN-α片段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重组质粒pGEX-IFN-α,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里,在IPTG诱导下表达可溶性的融合蛋白(GST-IFN-α)。SDS-PAGE、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吉林白鹅IFN-α融合蛋白(rGoIFN-α)的分子量大小约为43ku,能与IFN-α抗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重组吉林白鹅α干扰素经谷胱甘肽Sepharose-4B亲和柱层析纯化后,在鸭胚成纤维细胞上抗鹅细小病毒的活性为3.32×105 U/mg,本试验结果表明,该表达系统能够表达重组鹅α干扰素,且表达的重组鹅α干扰素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0.
干扰素(IFN)是机体天然免疫防御系统中的一类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增强动物对各种疾病的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目前发现的猪干扰素包括IFN-α、β、γ、δ、ω等 [1],其中研究较热的有IFN-α,IFN-γ,对IFN-ω的研究鲜有报道.IFN-ω是由5个以上的相关功能基因编码的 [2],蛋白质家族中与IFN-α亚型之间同源性很高,天然的IFN-α常常是IFN-α与IFN-ω功能基因表达产物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略阳乌鸡α干扰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诱导条件,试验采用PCR获得略阳乌鸡α干扰素成熟肽段的编码区DNA序列,将其克隆至载体p ET-32a的HindⅢ和XhoⅠ位点间,并通过菌落PCR和测序鉴定获得的鸡α干扰素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Ch IFN-α。将p ET-32a-Ch IFN-α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菌株,通过筛选获得阳性克隆,进而分别对诱导表达时间、诱导剂浓度等条件进行筛选,获得了略阳乌鸡α干扰素的最佳表达条件。结果表明:成功构建p ET32aCh IFN-α质粒和重组菌株,最适诱导表达条件为诱导温度37℃,诱导剂IPTG浓度0.2 mmol/L,诱导时间5 h,诱导时机OD600值为0.448时。说明构建略阳乌鸡α干扰素的原核表达菌株成功,并且实现了α干扰素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葱黄酮的不同组分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将9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9个组,即对照组和分别经35%、55%、75%及95%乙醇洗脱后所得沙葱黄酮高、低剂量组。对照组灌胃0.2 mL生理盐水,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120 mg/kg BW·d和60 mg/kg BW·d的35%、55%、75%和95%乙醇洗脱沙葱黄酮0.2 mL,连续灌胃21 d,1次/d,在末次灌胃24 h后处死小鼠,测定其胸腺和脾脏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脾脏组织匀浆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β(IFN-β)、干扰素-γ(IFN-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35%、95%高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提高(P<0.01),35%、75%高剂量组小鼠脾脏指数提高(P<0.01);(2) 35%、55%和95%高低剂量组Ig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各试验组小鼠脾脏组织中IgG、IgM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3) 95%高、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辣蓼水提液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小鼠脾脏免疫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试验将48只健康、体重接近的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及辣蓼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PBS,阳性药物组每天按体重灌胃给予庆大霉素20 mg/kg,辣蓼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20,10,5 g/kg的辣蓼水提液,小鼠给药体积为按体重0.2 mL/10 g,连续给药8 d。给药2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均灌胃LD50(5×104 cfu/mL)鼠伤寒沙门氏菌0.2 mL,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2 h,麻醉小鼠安乐死后取脾脏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鼠伤寒沙门氏菌负荷量测定,以及α-干扰素(IFN-α)、β-干扰素(IFN-β)、γ-干扰素(IFN-γ)、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磷酸化干扰素调节因子3(p-IRF3)、TANK结合激酶1(TBK1)、磷酸化TANK结合激酶1(p-TBK1)、干扰素刺激基因(STING)与环腺苷酸鸟苷酸合成酶(cGAS)蛋白相对表达量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4.
石轶男  聂瑞强 《兽医导刊》2016,(10):201-202
IFN-α是干扰素的一种,其对动物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增强有重要的作用,本试验首次通过PCR技术克隆鸡十二指肠和法氏囊IFN-α基因,并使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IFN-α基因和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结果显示,鸡十二指肠、法氏囊都有IFN-α基因的表达,其是一种主要由α螺旋排列而成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5.
羊干扰素可分为 型、 型 ,后者与其他动物干扰素一样 ,只包含一种干扰素即 IFN- γ,而前者被确定的却只有 IFN- ω和 IFN- τ。对具有强抗病毒能力的干扰素α的研究一直是干扰素研究的主攻方向 ,但笔者却没有查到羊干扰素 α的相关资料 ( 80年代末曾被定义为 IFN-α 的基因现已被确定为 IFN-ω[17] )。近年来对 IFN- ω及 IFN- γ的研究逐渐被重视起来 ,其中 ,编码 1 95个成熟氨基酸的 IFN-ω还未被确定其功能 ,IFN- ω是由病毒诱导的 ,其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假基因所占比例较大 ,已发现 3个IFN-ω基因中 ,现已确定有两个为假…  相似文献   

16.
细胞因子,尤其是α-干扰素(IFN-α)在控制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IFN-α在流感过程中的作用,给感染流感病毒的模型动物猪接种IFN-α中和单克隆抗体(Abs)K9。首先确定了IFN-α中和Abs的最佳接种剂量与接种途径,据此研究Abs对猪流感病毒感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水貂基因组中通过PCR的方法克隆得到干扰素α基因(IFN-α),将IFN-β成熟肽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在E.coliBL21(DE3)工程菌中表达重组蛋白。结果表明IFN-β片段长564 bp,与已报道的水貂干扰素-α基因相比同源性98%。IFN-α成熟肽可编码166个氨基酸。重组质粒经ITPG诱导6 h后蛋白表达产物较高,表达量占菌体表达量的50%,分子量约为36 ku,与预期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8.
干扰素(IFN)是多功能细胞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在抗病毒和恶性肿瘤及增强免疫调节能力方面有明显效果,它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类,Ⅰ型包括IFN-α和IFN-β等,Ⅱ型又称免疫干扰素IFN-γ,IFN-γ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及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特殊细胞毒性[1].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IFN)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阐述了干扰素的诱生和功能研究,对牛IFN-α、IFN-γ和IFN-τ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进行概括综述。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鸡α-干扰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确定鸡α-干扰素的适宜注射剂量。12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第1组为对照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6 mL/只;第2~4组为试验组,分别肌肉注射1 000 U、10 000 U和100 000 U鸡α-干扰素0.6 mL/只。结果显示:第3组肉鸡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第1组(P0.05),全净膛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第3、4组十二指肠肠壁厚度显著薄于第1组(P0.05);试验组回肠肠壁厚度显著薄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鸡α-干扰素注射液具有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作用,适宜注射剂量为10 000 U/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