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药敏纸片法对鸡白痢沙门杆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葡萄球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禽康散”对上述菌均有强大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7,35,31,32mm,其抑菌效果明显优于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盐酸环丙沙星。人工攻毒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禽康散”对鸡白痢、大肠杆菌病、鸡巴氏杆菌病的预防保护率均为100%,治愈率分别为90%、96.67%、93.33%,优于盐酸环丙沙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兽药禽康散在禽病防治中的应用(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药敏纸片法对鸡白痢沙门杆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葡萄球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禽康散”对上述菌均有强大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7、35,31,32mm,其抑菌效果明显优于青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盐酸环丙沙星。人工玫毒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禽康散”对鸡白痢、大肠杆菌病、鸡巴杆菌病的预防保护率均为100%,治愈率分别为90%、96.67%、93.33%,优于盐酸环丙沙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溪黄草水提物及其复方对细菌的抑制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溪黄草及其复方对细菌的体外抑制效果,以水作为浸提溶剂,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溪黄草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并将溪黄草水提物与五倍子、金银花、大青叶、黄芩、五味子、秦皮等中药水提物组成复方,测定中药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溪黄草水提取物对G+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强(MIC为25-100 mg/m L),对G-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相对较弱(MIC为50-400 mg/m L),其中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强(MIC为25 mg/m L)。提示溪黄草水提物与其他中药水提物分别组成复方后,大部分复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4.
替米考星与泰乐菌素对畜禽常见病原菌抑菌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对国产替米考星与泰乐菌素进行了畜禽常见的20种病原菌体外抑菌活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替米考星和泰乐菌素具有类似的抗菌谱,二者对革兰氏阳性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二者除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红斑丹毒丝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鸡毒支原体均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外,对其他菌则表现为抑菌效果较弱或抗药性。替米考星对部分病原菌如鸡白痢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肺炎克雷伯菌抑菌效果明显强于酒石酸泰乐菌素。总体来看,替米考星对畜禽常见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比泰乐菌素要强一些。  相似文献   

5.
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了氟甲砜霉素和氯霉素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禽巴氏杆菌、猪链球菌、禽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鸭疫李氏杆菌等6种畜禽常见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氟甲砜霉素对受试菌的抗菌作用与氯霉素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了氟甲砚霉素和氯霉素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禽巴氏杆菌、猪链球菌、禽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鸭疫李氏杆菌等6种畜禽常见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氟甲砚霉素对受试菌的抗菌作用与氯霉素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鸡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单诺沙星等 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鸡大肠杆菌 (O78)、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力。结果表明 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鸡 4种常见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单诺沙星的作用最强 ,可作为防治鸡细菌性疾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杨静 《养猪》2015,(3):17-18
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黄芩苷对链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显示,黄芩苷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6μg/m L,对链球菌的MIC为64μg/m L,对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无明显抑菌性。说明黄芩苷对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抗菌活性,对链球菌的抑菌性较差,对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无明显抑菌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草药白接骨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试验对白接骨分别进行水提和醇提,联用管碟法、微量稀释法和琼脂平板计数法,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观察了水提液和醇提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白接骨醇提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92±0.74、35.10±1.27、42.93±0.81和31.95±0.49 mm;MIC分别为3.12、1.56、0.78和1.56 mg/mL;MBC分别为6.25、3.12、1.56和1.56 mg/mL。但水提液对这4种细菌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均小于6 mm,MIC和MBC均大于200 mg/L。由此可见,草药白接骨醇提液的体外抑菌效果明显优于水提液,推测其主要抑菌成分可能是醇溶性的。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葛根芩连口服液体外抑菌及体内免疫调节作用。选用21日龄仔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Ⅰ组为对照组,Ⅱ、Ⅲ、Ⅳ组为饮水中添加葛根芩连口服液,添加量分别为0.2,0.4,0.7 m L/L,同时采用双倍稀释法,测定葛根芩连口服液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及肠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体外抑菌初步考察结果显示,葛根芩连口服液对肠球菌、沙门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MIC值分别为20.83μg/m L、41.7μg/m L、62.5μg/m L,抑菌效果强于单独的葛根、黄芩、黄连提取液及硫酸粘杆菌素。同时仔猪血清中IL-1、IL-4、TNF-α、TNF-γ细胞因子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结果提示,葛根芩连口服液能提高仔猪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及机体免疫功能,并且对大肠杆菌、沙门菌、肠球菌具有良好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测定了水溶性氟哌酸的抗菌性能及抑菌浓度。其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禽巴氏杆菌2.5μg/ml,猪丹毒杆菌是2.0μg/ml(相当于1.5μg/ml 氟哌酸);猪链球菌、禽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禽沙门氏菌是1μg/ml(相当于0.615μg/ml 氟哌酸)。接种细菌量和牛血清成分对本品抑菌浓度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复方制剂QWS抑菌作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用固体培养基稀释法对8种细菌进行了中草药复方制剂QWS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QWS煎剂、浸剂经高压后对大肠埃希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禽霍乱巴氏杆菌、猪肺疫巴氏杆菌等具有抑菌作用,其抑菌药物最低浓度为1∶160。QWS煎剂、浸剂、粉剂不经高压对大肠埃希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禽霍乱巴氏杆菌、猪肺疫巴氏杆菌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其中以粉剂抑菌作用最好,对以上细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在1∶640以上。而且粉剂对煎剂、浸剂(高压后和不高压)抑菌效果较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猪丹毒杆菌也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药物最低抑菌浓度达1∶160。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和了解头孢曲松钠对鸡绿脓杆菌病的治疗效果及合理的用药剂量,设计了本试验。结果表明,头孢曲松钠可溶性粉对链球菌608、鸡巴氏杆菌458、大肠杆菌1555、大肠杆菌216、大肠杆菌1515、猪巴氏杆菌437、沙门菌 cvcc533、鸡绿脓杆菌 R 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04~1.250 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0.009~2.500 μg/mL。头孢曲松钠可溶性粉50 mg/L 饮水给药,可有效防治由绿脓杆菌引起的家禽传染病,对临床用药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中草药对3种不同血清型禽源沙门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水煎法制备黄连、黄柏、白头翁、金银花、女贞子、乌梅6种单味中草药水提液,然后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进一步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鼠伤寒沙门菌LLCL-8株对黄连、金银花和白头翁较为敏感,MIC分别为(62.50±0) mg/mL、(83.33±29.46) mg/mL、(125.00±0) mg/mL,MBC分别为250.00 mg/mL、250.00 mg/mL、大于500.00 mg/mL;鸡白痢沙门菌LLC-51株对黄连敏感,MIC为(31.25±0) mg/mL,MBC为125.00 mg/mL;肠炎沙门菌S株对黄连、白头翁敏感,MIC分别为(62.50±0) mg/mL、(104.16±29.46) mg/mL,MBC均为250.00 mg/mL。说明黄连对3种血清型禽源沙门菌具有广谱抑菌作用,且抑菌效果相对明显;白头翁、金银花对某些血清型菌株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用三黄、大蒜、皂角等10余种中草药精制而成的瘟毒灭对禽常见病菌(禽巴氏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禽大肠杆菌、鸡副伤寒沙门氏杆菌)进行平板抑菌、试管抑菌和杀菌试验,结果表明,在1:40稀释时,抑菌圈直径均在30mm以上,对以上几种细菌的最低有效抑菌浓度分别为1:2560、1:640、1:1280、1:1280,杀菌浓度均为1:640。  相似文献   

16.
试验测定了松乳菇菌丝体胞内多糖与胞外多糖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巴氏杆菌常见5种病源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多糖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抑菌效果不明显,胞内多糖对大肠杆菌效果也不明显,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对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胞外多糖是25和150mg/ml,胞内多糖是50和200mg/ml;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胞外多糖50和100mg/ml;对巴氏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胞外多糖12.5和50mg/ml,胞内多糖100和150mg/ml。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辣蓼散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对兽医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水和乙醇等不同极性溶剂对辣蓼散进行提取,用纸片法测定6种提取物对绿脓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大肠杆菌等5种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辣蓼散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对5种病原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辣蓼散水煎醇提物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对鸡白痢沙门氏菌、鸡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MIC均为15.62 g/L,对白色念珠菌与绿脓杆菌的MIC均为31.25 g/L。研究结果为辣蓼散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笔者利用超微粉碎的中药制剂大百芩散和石苦秦散,开展对大肠杆菌、沙门菌、支原体、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及犊牛、羔羊添加饲喂试验。石苦秦散超微粉对大肠杆菌、沙门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值为15.6 mg/mL,大百芩散超微粉对支原体、巴氏杆菌的MIC值为31.2 mg/mL;犊牛、羔羊添加饲喂试验中,添加石苦秦散和大百芩散的实验组平均日增重高,且无流涕、咳嗽或腹泻发生。结果表明,2种中药制剂对4种供试病原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犊牛、羔羊生长期的养殖保健药物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一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序列,设计与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基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的PCR检测方法,并优化了反应条件,检测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可成功扩增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片段,而鸡致病性大肠杆菌、鸡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鸡白痢沙门菌均未扩增出相应片段。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检测最低浓度为1pg/μL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20.
研究12种植物精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对3种常见鸡源致病菌(鸡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菌及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各精油对3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质量浓度0.391~25.000 mg/m L内,各精油对各致病菌均表现出抑制活性,且百里香酚和香芹酚复配后的协同作用明显,为进一步对植物精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