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稳定剂在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奶是发酵乳的一种,是经过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产酸而成的酸凝固产品。在所有乳制品中,酸奶是营养价值最高、最受人们欢迎的的健康食品之一。而在生产中,为了保证酸奶的稳定性,使之保持特殊的酵性环境和形态结构,就需要添加适当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高鑫  李博 《保鲜与加工》2023,23(9):76-80
发酵乳制品以营养丰富及其保健功能受广大消费者欢迎,随着人们对脂肪摄入后产生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视,公众对于低脂或脱脂发酵乳的需求逐渐增多。综述了低脂发酵乳的相关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低脂发酵乳在品质、感官及营养功能等方面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酸奶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酸奶是以乳为原料(或加入蔗糖),杀菌后经乳酸发酵而制成,且具有细腻的凝块和特别芳香风味的乳制品,也叫酸凝乳或酸牛奶,是发酵乳制品中最重要的一种。酸奶可分为凝固型酸奶、搅拌型酸奶、冷冻型酸奶以及杀菌型酸奶。因种类不同,所用原料及发酵剂菌种也各不相同,但制作过程基本相同,下面以生产较多的凝固型酸奶为例,详述如下。1.工艺流程乳酸菌→母发酵剂→生产发酵剂原料乳→加蔗糖→预热及均质→杀菌→冷却→接种→灌装→发酵→冷却→冷藏和后熟→质量评定。2.发酵剂的制备发酵剂是指用于加工生产酸乳、干酪、奶油时所用的特定乳酸菌培养物…  相似文献   

4.
以毛酸浆果汁为原料,采用植物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混合发酵果汁,分析发酵前后的毛酸浆果汁理化指标、黄酮、多酚含量和挥发性气味成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接种比例2∶1(V∶V),接种量1.0%(V∶V),发酵时间12 h时,毛酸浆发酵果汁感官评分、总黄酮和多酚含量构成的综合评分最佳。毛酸浆果汁中主要的气味成分为萜烯类物质和无机硫化合物,混合乳酸菌发酵可以明显提高果汁中萜烯类物质、无机硫化物、氮氧化合物、有机硫化物和芳香物质含量,特别是对健康有益的萜烯类物质。本研究对乳酸菌发酵毛酸浆果汁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牛津杯法评价益生菌上清液对发酵乳产品中酵母菌、霉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对发酵乳产品坏包中的酵母菌、霉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并且添加植物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对发酵乳后产酸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驴乳的主要营养成分。驴乳蛋白质中乳清蛋白比率高,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比例合理。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比率高于牛乳,矿物质含量低,驴乳是一种很好的生产母乳替代乳的原料。  相似文献   

7.
以糯米、糜米、小米、玉米碴为原料,利用从内蒙古地区传统自然发酵酸粥中分离鉴定、筛选出的性状优良的乳酸菌,人工接种发酵生产酸粥。通过对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的研究,确定发酵酸粥生产工艺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以糯米、糜米、小米、玉米碴的混合谷物作为原料(混合比例1∶1∶1∶1),以干酪乳杆菌NSZL-1和鼠李糖乳杆菌NSZL-2为发酵剂(NSZL-1与NSZL-2的混合比例为2∶1),接种量为5×106cfu/g,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0h,制得的酸粥酸度适口,谷香味突出,具有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8.
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对酸豆乳冰淇淋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其中对灭酶时间、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及冰淇淋的复合乳化稳定剂的添加量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对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进行了正交实验,确定酸豆乳冰淇淋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灭酶时间15min,发酵时间6h,发酵温度44℃,接种量5%,复合乳化稳定剂添加量0.3%。  相似文献   

9.
奶酪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酪是乳汁的精华,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发酵乳制品,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进入人们的食谱。它通过将牛乳、脱脂乳或部分脱脂乳,或以上乳的混合物凝结后排放出液体,最终成为新鲜或成熟的乳制品。  相似文献   

10.
以具有高效降解胆固醇、甘油三酯功能的植物乳杆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对发酵酸豆奶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确定发酵酸豆奶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酸豆奶品质的影响显著,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4%,蔗糖添加量4%,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8h,在此条件下发酵酸豆奶为乳白色,口感细腻嫩滑,酸度为83.6°T,总活菌数为4.36×108 CFU/g,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降解率分别为50.01%和39.23%.  相似文献   

11.
无糖南瓜酸奶是在酸奶配方的基础上,以南瓜和鲜牛乳为主要原料,以木糖醇为甜味剂,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为生产发酵剂,生产出有南瓜香味并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酸奶。介绍了无糖南瓜酸奶的制作工艺,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探讨了南瓜汁、发酵剂、木糖醇的添加量,以及发酵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进而得出该产品的最佳生产配方。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稳定剂的选用。试验表明,无糖南瓜酸奶的最佳配方为:以海藻酸钠作为稳定剂,南瓜汁的质量分数为15%,木糖醇的质量分数为8%,发酵剂的质量分数为4%,发酵时间为4h,酸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2.
桑叶是食、药两用物品,富含l8种氨基酸、矿物质及黄酮类物质。以桑叶和糯米为原料,研制出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桑叶发酵米乳。对桑叶发酵米乳的稳定性和配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通过对四种不同发酵剂的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发酵乳乳清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活性的体外检测和先天性高血压大鼠的体内检测。【方法】ACE抑制活性的测定根据Cushman D W等的方法进行改进。利用8周龄先天性高血压大鼠(SHR),每天使用四种发酵乳乳清灌胃SHR大鼠,每一试验样品实验期为3 d,剂量逐渐升高,对照组饮用水。用ZH-HX-Z鼠尾无创动脉测量仪测定收缩压。【结果】瑞士乳杆菌TUST005发酵乳ACE抑制活性大于其他发酵乳ACE抑制活性,并在4 ℃下后发酵3 d具有较高的ACE抑制活性,达到45.91%。当瑞士乳杆菌TUST005发酵乳剂量15 mL/kg体重与乳清剂量为20 mL/kg体重,血压的下降和上升速度相对缓慢,维持最低血压水平时间较长为6 h,降压效果最好且与对照组相比降压值为20.2 mmHg。【结论】瑞士乳杆菌TUST005发酵乳体外检测和体内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咖啡豆奶加工工艺,采用感官评定确定了咖啡豆奶的最佳生产条件,结果表明,采用3%的接种量,豆奶发酵最佳条件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之比为1∶1,乳糖3%,发酵温度为43℃,发酵时间为6h;咖啡豆奶的最佳配方为:酸豆奶55mL,咖啡量0.5g,水45mL;稳定剂的添加量为黄原胶0.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1%,海藻酸钠0.01%。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因素试验(青枣果肉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奶粉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研究青枣发酵饮料的感官品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台湾青枣发酵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青枣果肉添加量30%,蔗糖添加量10%,奶粉添加量6%;青枣发酵乳酸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35 h,发酵温度30℃,接种量0.25%。  相似文献   

16.
探讨牛羊乳乳酸发酵过程中流变特性。对牛羊乳分别发酵6 h,测定其乳酸发酵0、1、3和6 h的剪切粘度、酸度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牛乳发酵0、1、3和6 h的剪切粘度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羊乳,而羊乳发酵酸度均高于牛乳。蛋白质是影响牛、羊乳乳酸发酵乳流变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豆奶配比条件下酸奶的品质和口感。采用正交实验,选择出最佳实验方案来制作SOD型酸豆奶。发酵后加入SOD,可使酸奶中的SOD保持最大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嗜温性乳酸菌发酵乳饮料是以牛乳、白砂糖、嗜温性乳酸菌为主要原料,经过均质、杀菌、发酵、调配糖水等加工工艺而制成的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发酵风味醇厚的活性乳酸菌饮料。试验结果表明:灭菌牛乳接种0.02%的嗜温性乳酸菌,经过31℃,14 h培养发酵,再与质量分数8%的蔗糖、0.5%的复合稳定剂混合液按照体积比3∶2调配,即可得到优质嗜温性乳酸菌发酵的乳饮料。  相似文献   

19.
糙米酵素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糙米酵素是以糙米为主要原料,添加蜂蜜和麦芽等进行调配,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利用调配的营养物质进行代谢产生出多种复合酶类,提高了糙米的食用特性和功能特性。初步探讨了糙米酵素在乳、肉和焙烤食品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糙米酵素可改变原料和食品的特性,为糙米的深加工和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