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急性热应激肉鸡血清物质代谢组学变化,鉴定出差异代谢物和差异代谢通路,从代谢组学层次揭示肉鸡急性热应激的营养物质代谢途径变化的发生机制。试验选择20只35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组按常规饲养标准温度饲养,热应激组于(32±1)℃下饲养,均持续12 h。翅下静脉采血2 m L,分离血清,经衍生化处理,运用GC-MS技术获得2组肉鸡血清代谢图谱,对试验收集的数据进行代谢物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鉴定差异代谢物并进行差异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GC-MS技术,在肉鸡血清中共检测到144种代谢物,筛选出30种差异代谢物[变量权重值(VIP)1,P0.05]。其中延胡索酸、羟丁酸、丙氨酸等14种代谢物含量上调[差异倍数(FC)1],草酸、苹果酸、二羟基丙酮等16种代谢物含量下调(FC1)。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机体三羧酸循环、半乳糖代谢、丙酸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发生显著改变(P0.05或P0.01)。由此可见,肉鸡发生急性热应激时血清代谢物和物质代谢途径发生显著改变。鉴定的30种差异代谢物和7种差异代谢通路可作为标志物用于揭示急性热应激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2.
代谢组学及其相关技术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又称代谢物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产物谱变化的一种新的系统方法。它借助高通量、高灵敏度与高精确度的现代分析技术,分析细胞、组织和其它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唾液和体液中内源性代谢物整体组成并通过其复杂的、动态的变化,从整体上反应代谢物图。  相似文献   

3.
代谢组是生物体表型基础的代谢物及其在生物系统中的相互作用的统称.代谢组学是从整体上对细胞生物流体、组织或生物体内的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通过观察生物体系在受到外部刺激后,其代谢路径及对应代谢产物与无刺激时产生的变化来研究的一门科学.代谢组学技术是对生物样本中的代谢物进行全面分析的一项技术,在疾病诊断、畜牧学、食品科学...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7%的麸皮替代基础日粮可以显著改善二花脸猪背最长肌红度值,提高其肉品质,但其潜在的生理和分子调控机理未知。旨在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别日粮纤维影响二花脸猪肉质性状的候选代谢物;并利用二花脸猪肌管细胞体外探究日粮纤维影响二花脸猪肉品质的潜在生理和分子调控机理。本试验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基础日粮组和7%麸皮替代基础日粮组二花脸猪血浆样品的差异代谢物,并与肉质表型数据进行联合分析,鉴别日粮纤维影响二花脸猪肉质性状的候选代谢物。然后利用候选代谢物处理体外分离培养的二花脸猪肌管细胞,研究其对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基础日粮组和7%麸皮替代基础日粮组之间共鉴定到9个差异代谢物,其中4个差异代谢产物在基础日粮组含量较高,5个差异代谢产物在7%麸皮替代基础日粮组含量较高。KEGG通路分析显示,二花脸猪的血浆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富集在黑色素生成途径、ABC转运体途径、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等代谢途径上。通过与前期研究获得的肉质表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浆差异代谢物十七烷酸与二花脸猪背最长肌24 h红度值(a24 h)呈显著正相关。体外细...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是后基因纰时代新兴的一种研究生物样品中所有小分子代谢物的技术,是系统生物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该文就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中有关样品制备、代谢产物分析鉴定和数据分析等涉及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概述,并用一些典型实例介绍微生物代谢组学的应用,对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中潜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蛋鸡日粮含苏丹红Ⅳ的鸡蛋内源性代谢物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分辨Agilent 6530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喂食日粮中含苏丹红Ⅳ(0、100、150、200 mg/kg)的海兰褐蛋鸡的鸡蛋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即对喂养28 d后的鸡蛋样品分别在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并通过相关代谢组学统计分析软件(mass profiler professional,MPP)对采集到的谱图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而获得蛋鸡食用苏丹红Ⅳ后鸡蛋中的代谢物信息。结果表明,该液质联用技术可将空白对照组与喂食苏丹红Ⅳ组进行明显的区分,并可借助数据库中23000种代谢物信息对发生显著变化(P<0.05, 倍数变化≥2)的差异性代谢物组分进行初步的鉴定。研究结果为深入进行苏丹红Ⅳ的代谢组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各种组学(Omics)技术应运而生。1999年Nicholson首次给出了代谢组学(Metabolomics)的完整定义,是研究在内、外因素作用下,生物体所含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生理、病理变化的一门技术[1]。代谢组学主要包括3个检测平台,分别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核磁共振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其中,NMR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8.
研究钩吻素子在猪体外肝S9的代谢,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qTOF MS)对孵育后的代谢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钩吻素子在猪肝S9中可生成7种代谢产物,根据原形及其代谢物的精确分子质量差、产物离子,鉴定了代谢物结构,包括N-脱甲基化代谢物(M1)、C18和C19的加氢代谢物(M3)、M3的去甲基代谢物(M4)、氧化代谢物(M6、M8和M12)和脱氢代谢物(M13)。钩吻素子在猪的代谢途径主要是氧化、还原、N-脱甲基化。其研究结果为钩吻素子在动物及人体内代谢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旨在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究A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ype A, CpA)感染鸭回肠差异代谢物变化特征。试验选取CpA感染37日龄健康雏鸭,采用剖检病理观察和PCR检测确定CpA感染成功后,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技术检测对照组和CpA感染组感染66、90、114 h时鸭回肠的代谢组学,筛选并分析潜在的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最后选取对照组和CpA感染114 h组差异代谢物验证。结果表明:经剖检病理观察和病原核酸检测确定成功构建了鸭CpA感染模型;PCA图中回肠样本有部分重叠,提示感染组与对照组鸭回肠间可能存在相同的离子化合物;感染鸭66、90和114 h总差异代谢物种类分别有14、16和24种,富集的代谢通路分别有13、14和28条,主要集中在花生四烯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等;同时差异代谢物验证结果显示,感染114 h回肠缬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变化趋势均与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一致。综上所述,CpA感染鸭的致病机制可能...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利用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植物乳杆菌发酵黄芪的代谢产物,并探索其互作发酵机制。分别采取植物乳杆菌发酵黄芪(FT组)和未发酵黄芪固态粉末(CT组),经样本前处理、LC-MS分析、生物学信息分析等探寻差异代谢物并分析代谢通路。结果显示,总离子流图峰图重现性良好,发酵黄芪主要代谢物共鉴定出183种代谢成分,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样品间关系PCA图均能良好区分。火山图分析表明,FT和CT组间的代谢物变化具有差异性,正离子模式上调的1 416个代谢物富集到83个代谢途径;下调的935个代谢物富集到83个代谢途径;负离子模式上调的1 040个代谢物富集到52个代谢途径,下调的809个代谢物富集到45个代谢途径。发酵黄芪差异代谢产物酸类、脂类、酮类等氨基酸显著增加,烯类等氨基酸显著下调,其中上调代谢物15个,下调代谢物2个,关键代谢产物主要为α-硫酸二乙酯、2-甲基柠檬酸、3-异丙烯基-6-氧代庚酸等,涉及到丙酮酸代谢、丙酸代谢、半乳糖代谢等途径。本研究结果为发酵黄芪的代谢产物、发酵互作机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分析奶牛酮病代谢谱,探索奶牛发生酮病时机体代谢的全景式变化,进一步了解奶牛酮病时的代谢物变化规律。收集临床酮病奶牛、亚临床酮病奶牛、健康对照组奶牛共81头,采血后分离血浆并进行预处理,运用NMR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鉴定差异代谢物,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获得29个差异代谢物,其中碳水化合物3个、脂类6个、氨基酸14个、其他物质6个。通过查找数据库,发现这些代谢物主要与氨基酸代谢、脂肪代谢和糖类代谢等能量代谢途径相关。代谢组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奶牛酮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而这些差异代谢物经过进一步验证可能是诊断奶牛酮病的潜在标记物和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试验从代谢组学水平探讨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板芪清肺组方中药材的代谢差异。【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和代谢途径分析探讨板芪清肺组方中药材粉末和经贝莱斯芽孢杆菌固态发酵的板芪清肺组方药材差异代谢产物和代谢通路。【结果】发酵板芪清肺颗粒组方组(Enzyme组)和未发酵板芪清肺颗粒组方对照组(Water组)在正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出34 624个差异代谢产物,在负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出15 762个差异代谢产物。将差异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鉴定出的差异代谢物可分为203类,正、负离子模式组间关系PCA图的区分效果良好;发酵后主要上调差异代谢物包括雌马酚、二乙酸乙二醇酯、香草乙二醇、D-鸟氨酸、喹雌酚、胆固醇和乙酰胆碱等,下调差异代谢产物包括黄曲霉素、芥酸、肉豆蔻酸和黄嘌呤等;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到27条显著差异代谢通路,包括近端小管碳酸氢盐回收、精氨酸生物合成、组氨酸和嘌呤衍生生物碱的生物合成、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苯丙烷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等。【结论】板芪清肺组方...  相似文献   

13.
研究钩吻素甲在猪体外肝S9的代谢。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qTOFMS)对孵育后的代谢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钩吻素甲在猪肝S9中仅检出2种代谢产物,根据原形及其代谢物的精确分子质量差和产物离子,鉴定了这2种代谢物结构,进而表明钩吻素甲的主要代谢途径是氧化和去甲基。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组学可对某一生物体或细胞内的大量低分子量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组学技术。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随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核磁共振(NMR)等检测技术的突飞猛进,代谢组学技术已成为植物生态学研究的有力工具。为此,在简述代谢组学的概念和来源,介绍代谢组学的研究策略和技术平台及分析流程后,分析了代谢组学技术在植物与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趋势,指出了代谢组学技术与其他生物学技术结合在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鉴定不同鸡种上市日龄胸肌中小分子代谢物与肌肉风味形成的相关性,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上市日龄分别为120 d和42 d的北京油鸡和科宝肉鸡(Cobb500)的胸肌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油鸡和科宝肉鸡胸肌差异代谢物共46种,差异代谢物种类主要包括氨基酸类(19种)、脂肪酸类(10种)、碳水化合物类(7种)、有机酸类(5种)、核苷酸类(2种)等物质外,还包括尿素、胆固醇和多巴胺等代谢物。其中北京油鸡上调表达的差异代谢物14种,下调表达的差异代谢物32种。代谢通路分析显示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半乳糖代谢、生物碱的生物合成和磷酸转移酶系统等代谢通路在不同鸡种胸肌上市日龄风味形成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不同鸡种中胸肉风味物质的调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郝为  吴端钦 《动物营养学报》2017,29(12):4301-4307
代谢组学是对内源性代谢物的综合评估,可以实现来自生物样品的代谢物及其相关代谢途径的分离、检测、表征和定量,以此来反映生物机体的营养代谢变化、营养状况甚至一些疾病的发展程度等。然而,代谢组学技术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不过随着代谢组学研究平台的不断完善,该技术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价值必将日渐突出。本文就代谢组学的概念特点、分析技术及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qTOF-MS)技术,进行别隐品碱(ALL)和原阿片碱(PRO)在猪肝S9中的代谢研究。通过比较这些代谢物的精确分子量和产物离子与前体离子或代谢物的变化,进行了这些代谢物的结构鉴定。结果显示,在猪肝S9中检测到低浓度的ALL和PRO,分别鉴定出4种ALL和3种PRO的代谢物,O-去甲基和C2-C3位亚甲二氧环环裂后去甲基分别为ALL和PRO是猪肝体外的主要代谢途径,且2,3-亚甲二氧环去甲基比9,10-亚甲二氧环去甲基更占优势。其研究结果可为解释博普总碱的药动学和食品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试验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LC-MS)对出房的1日龄工蜂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以明确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对蜜蜂生长发育期代谢的影响。采用蜜蜂幼虫人工室内饲养技术,选取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为研究对象,用含0.00001μg/μL亚致死剂量吡虫啉的日粮饲喂1日龄幼虫直至排便。记录蜜蜂的羽化率、初生重、出房时间;测量蜜蜂血淋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采用LC-MS方法检测亚致死剂量浓度吡虫啉处理蜜蜂羽化出房时的代谢物差异,对检测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引起蜜蜂出房时间显著延长(P0.05);使蜜蜂血淋巴的SOD和POD活性显著升高(P0.05);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方法(supervised partial least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分析代谢组数据,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明显分离。试验共鉴定出18个蜜蜂差异代谢物。本结果可对进一步研究吡虫啉胁迫蜜蜂代谢物的代谢规律、阐明蜜蜂解毒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组学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系统中所有代谢物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能够检测生命系统中某一特定生物层次的所有代谢物的变化,并能够利用其特有的分析技术平台和数据分析平台对所得代谢物进行系统性度量。近年来,因其测试技术的广泛适用性,代谢组学逐渐被应用于反刍动物的营养学研究中。本文从瘤胃代谢组学、肝脏代谢组学、乳腺代谢组学和血液代谢组学等4个方面对代谢组学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7,(3):72-77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神经肽Kisspeptin对热应激大鼠的保护作用。本试验通过建立热应激大鼠模型,基于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GC/TOFMS)代谢组学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对照组、热应激组和Kisspeptin干预组之间的代谢物差异,筛选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代谢组学结果显示热应激组大鼠的血清代谢谱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明显不同,而Kisspeptin干预后大鼠的血清代谢谱有趋于正常的趋势。生化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热应激引起大鼠三羧酸循环、糖代谢、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异常,而热应激后给与Kisspeptin处理可缓解上述代谢通路的紊乱并趋于正常状态。此外,氧化应激指标检测结果显示给与Kisspeptin处理可降低热应激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并提高超氧化酶歧化酶(T-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该结果表明Kisspeptin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热应激诱导的氧化应激。该研究从代谢及抗氧化的角度研究了Kisspeptin对热应激大鼠的保护作用,为动物健康养殖和开发抗热应激的安全生物制品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