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仔猪生产的传染病。临诊上多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慢性坏死性肠炎,也可使怀孕母猪发生流产,不仅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公共卫生带来较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王承荣 《畜禽业》2012,(11):73-74
<正>仔猪水肿病(edema disease of piglets)是肠道内溶血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发的猪肠毒血症,又名猪胃肠水肿。是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该病在临床中普遍存在,常见于断奶1~2周的仔猪,育肥猪也偶有发生。发病率为10%~15%,病死率达80%。是危害仔猪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给现代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征该病各季节均可发生,但以4—5月份,9—10月份即春秋季多发。发病与应激因素有关,如天气骤变,突然更换饲料或改变饲养方式,注射疫苗等。饲料中蛋白质过高或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也可引发该病。常发生于断奶前、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4,(9)
近年来仔猪腹泻病一直高发不断,给养猪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其中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是引起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毒性疾病之一。该病冬季高发,主要引起仔猪发病,其中5日龄的仔猪病死率最高,可达100%,日龄越大,耐过性越高,但耐过猪多发育不良,成为僵猪,影响养猪业的生产效益,本病目前并无特效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文章综述了仔猪传染性胃肠炎如何鉴别诊断和防制。  相似文献   

4.
<正>仔猪黄白痢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虽然许多猪场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母猪的免疫等措施,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有时高达50%左右,病死率达20%左右,它不仅给养猪业带来直接的死猪损失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5,(5)
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各年龄品种猪均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养猪业的危害很大,给生猪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文章报道了一例仔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6.
猪链球菌病的特征及其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进  高雁  韩喜斌 《畜禽业》2007,(6):28-29
<正>猪链球菌病(Porcine streptococcal disease)是由多种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多型性疾病。包括急性型的败血症和慢性型的关节炎、心内膜炎、淋巴结脓肿、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本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特别是在集约化养殖厂中,其发生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养猪业危害极  相似文献   

7.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以1~3日龄仔猪多见)、仔猪白痢(以10~30日龄仔猪多发)、仔猪水肿病(多发生于断奶前后体质健壮的仔猪),仔猪黄白痢是仔猪断奶前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影响。由于大肠杆菌型号多,且极易产生耐药性,给防治带来很大  相似文献   

8.
目前猪病发生及传播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我国猪病不断发生,而且来势猛,传播快,发病率、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主要疾病有非典型猪瘟,猪伪狂犬病,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流感,猪链球菌病,猪圆环病毒感染等多种疾病。面对猪病的严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6,(1)
仔猪副伤寒是由猪沙门氏菌属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急性型病例表现为败血症,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肠炎变化,多发于生长育肥猪,成年猪发病较少,我国各地方的猪场均有发生,对养猪业造成的损失较重,现就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方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浅谈猪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春季的温湿度等综合气候环境为病原菌和病毒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最容易滋生致病菌和病毒,猪群易患上各种疾病。初春时应提早预防生猪易发的传染病,以减少发病率、死亡率,确保养猪效益。此期间疏于管理,若猪舍内通风不良,垫料污染、潮湿,加之猪群抗病力减退,极易发生细菌性、病毒性疾病。1细菌性疾病主要是"猪肺疫,猪链球菌病,仔猪副伤寒,仔猪大肠杆菌病,仔猪渗出性皮炎"等。  相似文献   

11.
张丽  王璐 《畜禽业》2013,(3):25-26
<正>仔猪腹泻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群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仔猪腹泻十分普遍,据报道,30kg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46.5%,死亡率10.3%,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已成为各个猪场生产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又称魏氏梭菌病,俗称仔猪红痢,临床上以排出血痢便,病程短,病死率高,病理剖解可见小肠后段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特征。仔猪一旦发病,往往来不及治疗就死亡。该病在德宏州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呈地方散发,特别是仍在传统猪舍饲养母猪为多发,严重影响了德宏州养猪业的发展,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高波  王祥忠 《畜禽业》2007,(4):38-39
<正>猪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人、兽、鸟类共患的传染病。属于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猪均易感染,一般以怀孕母猪和仔猪多发。给养猪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几年来,笔者在实践中遇到4起病例,发病猪175头,治愈159头,治愈率90.8%,治疗效果较好,现将诊治经过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7,(5)
仔猪副伤寒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临床上主要引起20日龄~4月龄仔猪发病。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从粪便、尿液、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及羊水等排出大量的病菌。主要经消化道感染,还可以通过交配等途径发生感染。由于沙门氏菌的菌型很多,并且几乎温血动物均能受到感染。因此病菌分布面很广,能从各种途径传入猪群。急性型病例为坏死性肠炎,有时会发展成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给公共卫生也带来较大的危害,为此要重视仔猪副伤寒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试论仔猪白痢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仔猪哺乳期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性疾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以冬末春初和阴雨连绵多发,死亡率虽然不高,但对仔猪生长发育受到很大的影响,耐过的仔猪就形成了所谓的‘僵猪’,这给养猪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要搞好仔猪白痢病的防治,首先要弄清仔猪白痢的病源、病因、流行病学及流行特点等。从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仔猪白痢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猪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发病率、死亡率均很高,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该病的发病特点、发病原因、防制措施进行了阐述,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仔猪渗出性表皮炎,又称猪接触性脓疮病、油皮病或溢脂性皮炎,俗称油猪,是仔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病。该病是由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引起的以患者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性皮炎症状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感染范围主要是哺乳仔猪和断奶后仔猪,病死猪以1~2周龄以内的仔猪居多,在德宏州易发季节为冬季和夏季,但在高寒山区则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临床上一些养猪场户往往误诊为疥蛾病或VA缺乏症,延误了正确治疗时间,给养猪业户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王志杰 《畜禽业》2012,(9):81+66
<正>仔猪白痢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10~30日龄仔猪的一种常发性传染病。本病在我国较多的地区和猪场都有发生,是哺乳仔猪的常见病,血清型较多,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病死率较低,主要影响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贺龙喜 《畜禽业》2009,(9):73-74
<正>仔猪黄、白痢是目前养猪生产中最常见和多发的仔猪肠道传染病,它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养猪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5,(5)
猪Ⅱ型圆环病毒病(PCV2)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主要感染仔猪或青年猪的传染病,是世界各国公认的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猪圆环病毒病在临床上以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为主要特征,并能引发多种猪病,给养猪业造成经济损失。针对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等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对该病的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