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农业科学》2014,(5):48-52
以辽北地区水稻品种铁粳9号为试材,分析了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对氮素调控的响应。结果表明:同一基蘖穗肥比例下,随施氮量增加,有效穗数增加,千粒重降低,总吸氮量提高,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氮素收获指数降低,氮素回收率以中氮水平居高;同一施氮量下,前氮后移有利于提高有效穗数、千粒重和产量,总吸氮量、氮素回收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增加,氮素生理利用率降低;施氮量21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为4∶3∶3是最佳氮素调控模式,其产量达到最高为9494.8 kg/hm2,较其他施氮处理提高0.6%~10.6%;适宜施氮量和前氮后移,能够协调产量构成因素,增加产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2.
氮素水平和种植密度对油菜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湘杂油763氮素吸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施氮处理的产量都在2 369 kg/hm2以上,且明显高于不施氮处理,产量增加幅度都在3.89倍以上,最高产量(密度为7.5万株/hm2)达到2 696.15 kg/hm2;施氮能够显著提高油菜氮素积累量,而氮素含量提高的幅度却不明显;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氮素含量和积累量都呈减少的趋势;籽粒中氮素含量相对较高,盛花期次之,收获期最低,而氮素积累量在盛花期最大;氮肥利用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强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的田间水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郑麦9023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增加灌水次数能够提高旗叶NR活性、叶绿素和氮素含量,在灌浆盛期灌水处理具有明显优势。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灌浆进程呈V形变化,随灌水次数增加,蛋白质含量降低,在灌浆中前期不同处理间差异较大,而在灌浆后期差异变小。籽粒产量随灌水次数增多而增加,而籽粒蛋白质含量却降低,籽粒蛋白质产量与籽粒产量表现相同趋势。[结论]适当增加灌水次数,降低  相似文献   

4.
氮素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总被引:135,自引:10,他引:135  
 在大田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氮素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 ,适当提高氮素水平既能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又能提高蛋白质含量 ,使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达到同步增加 ,氮素水平过高虽能够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 ,但籽粒产量下降。适当提高氮素水平可以提高源器官碳素同化能力和氮素同化能力 ,又能够促进开花前暂贮于营养器官中的同化物质向籽粒中运转 ,增加籽粒中淀粉合成有关酶和氮素同化酶的活性 ,从而导致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同步增加。氮素水平过高 ,虽能促进源器官和籽粒中的氮素同化能力 ,但由于碳素同化酶和籽粒淀粉合成酶活性降低和开花前暂贮于营养器官中的同化物质向籽粒中的运转效率降低 ,而导致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 ,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通过缓控释氮肥的不同用量、施用时期试验,研究冬油菜对氮素的吸收、转运,结果表明:施用缓控氮肥能够显著地提高冬油菜的生物产量,植株健壮高大,搭建了丰产的架子;施用缓控氮肥能够显著地改善和提高冬油菜的各项生物学性状,产量三要素协调;施用缓控氮肥能够增加和提高冬油菜的籽粒产量,不同用量、施用时期处理和不施氮肥(CK)相比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标准。氮肥用量大的N5、N4、N1处理产量分别占前3位。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探索马龙县低肥力土壤氮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在低肥力土壤上研究氮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肥力土壤上,当施氮量小于106 kg/hm2时,水稻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同步增加;当施氮量大于106 kg/hm2时,秸秆产量表现增加,而籽粒产量表现下降,最合理的施氮量是106 kg/hm2。  相似文献   

7.
施用氮素对高寒地区混播人工草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  安沙舟  贺军  张维功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0):1926-1932
[目的]研究施用氮素对高寒地区混播人工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在同类地区建立高产人工草地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昭苏马场前山丘陵地带建植第二年的人工草地为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施肥梯度条件下的牧草产量、物种丰富度、营养成分等,确定最佳的氮素使用量.[结果]最佳的施肥量为7.5 g/m2;最佳的割草时期为盛花期,即7月底至8月初,此时能够得到最高产量,为4 997.21 kg/hm2.[结论]施用氮素能够大幅增加单位面积牧草产量,并保证牧草的营养成分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强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的田间水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设3个灌水处理水平:即全生育期不灌水(W0),拔节期灌1水(W1),拔节期+孕穗期灌2水(W2),每次灌水定额为600 m3/hm2,研究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郑麦9023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叶绿素(Chl)含量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并计算,然后转化为干重表示方法;全氮(N)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硝酸还原酶(NR)活性测定采用活体法;蛋白质积累动态先测定籽粒氮含量,然后转化为蛋白质含量.[结果]增加灌水次数能够提高旗叶NR活性、叶绿素和氮素含量,在灌浆盛期灌水处理具有明显优势.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灌浆进程呈V形变化,随灌水次数增加,蛋白质含量降低,在灌浆中前期不同处理间差异较大,而在灌浆后期差异变小.籽粒产量随灌水次数增多而增加,而籽粒蛋白质含量却降低,籽粒蛋白质产量与籽粒产量表现相同趋势.[结论]适当增加灌水次数,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但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和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  相似文献   

9.
 以地方品种金乡白皮蒜为试材,设6个施肥处理5个氮素水平,研究了氮素对大蒜产量的影响以及该条件下土壤氮素平衡等。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大蒜的产量随之增加,MN1~MN4处理大蒜分别增产25.4%~40.2%。施氮240kg/hm2的MN3处理为该试验条件下的适宜用量。在大蒜整个生育期,土壤有机氮表观矿化量为N 134.5kg/hm2、有机肥净矿化量为N 34.2kg/hm2。大蒜在苗期、鳞芽花芽分化及蒜薹伸长期、鳞茎膨大期氮素的供应目标值应为N 158.6、128.0、211.6kg/hm2。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氮素的损失增加,MN1~MN4处理分别损失32.0%~40.4%。单位氮素投入所获得的收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逐渐减少,MN1~M4处理每投资1元钱的氮肥分别可获得97、67、51、35元的收益。大蒜施肥在注重产量的同时,也应兼顾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以贵农5号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施氮条件下播种量与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小麦的不同发育阶段,施氮量与播种量的各个处理组合对小麦株高的影响变化趋势不显著;在不同施氮的条件下,低播种量处理(10万粒·667m-2)有利于小麦有效分蘖的形成和高产群体结构的建立;高播种量处理(18万粒·667m-2)能够增加小麦干物质的积累和提高小麦的根系活力,对小麦获得高产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小麦的产量,以N3T1处理组合为最高.表明在低播种量高氮肥的条件下,小麦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与最低产量相比增加142kg.  相似文献   

11.
为探求能有效提高洱海流域土壤生产力并降低氮素流失风险的适宜氮素管理模式,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5种氮素管理模式对大蒜农艺性状、产量与经济效益、氮素利用率、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结合免耕秸秆覆盖可提高大蒜产量7.9%,增加经济效益14.1%,氮肥利用率增加约20个百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尿素配施添加剂NAM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棉花上施用不同用量的氮肥和配施添加剂NAM,测定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量和产量,明确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产量及经济效益与尿素配施NAM的关系.[结果]尿素配施NAM能够显著提高棉花茎、叶、壳、纤维的干物质量,但棉籽干物质没有显著增加.等氮量情况下,尿素配施NAM处理比单施尿素显著增加单株铃数,皮棉产量增加7.35;~10.70;,氮素吸收量增加10.83;~11.06;.80;推荐施肥配施NAM与农民习惯施肥、推荐施肥的吸氮量和产量相当,但提高了棉花的经济效益.[结论]尿素配施添加剂NAM有利于促进棉花干物质累积、氮素吸收及产量形成.在氮肥减量20;的情况下,尿素配施NAM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增产和增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水稻品种国稻6号为材料,进行了氮素运筹对免耕移植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条件下,水稻产量与氮水平、氮基蘖肥比重呈单峰曲线关系,通过回归模拟计算出氮用量和基蘖肥氮素比例分别为164.4 kg/hm2和72.2%时水稻产量达最高;基蘖氮肥比例的增加可提高氮肥利用率,本试验条件下,氮肥用量169.8 kg/hm2,基蘖氮肥比例为75.0%时氮肥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2010-2011年,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三野村潮土上研究了氮素营养水平对中筋小麦扬麦16籽粒产量、氮素积累与运转,以及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施氮量,籽粒产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氮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超过适宜值则下降.实现7 000 kg/hm2左右产量水平时,施氮量宜控制在243.75 kg/hm2,氮肥表观利用率为46.57%.  相似文献   

15.
探讨甘蓝型油菜不同产量类型品种氮素吸收与利用特性.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以甘蓝型油菜品种(2006-2007年度73个、2007-2008年度98个)为材料,成熟期测定各器官干物重、氮素含量,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动态聚类方法对供试品种产量进行聚类.研究不同产量类型品种氮素积累与分配差异.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间产量差异很大,类型间差异显著.随着产量增加,氮素吸收总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增加,籽粒氮素积累量增加,茎枝、果壳氮素分配比例下降,籽粒氮素比例增加.土壤肥力高,植株吸氮总量增加,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降低.增加氮素吸收总量,促进氮素向籽粒中输送,使得高产和高氮素利用效率统一.  相似文献   

16.
正为探讨黔南地区火龙果适宜的氮肥施用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素施用量0(T0,对照)、89.1(T1)、127.2(T2)、165.3千克/公顷(T3)对火龙果产量、品质及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火龙果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T2处理最高,为18557.42千克/公顷,比对照增产32.63%;火龙果单果质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处理间果形指数差异不明显。施氮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掌握氮肥施用对紫色丘陵区稻麦轮作模式下水稻季氮素吸收积累及土壤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机理,本试验采用6水平氮肥(0~300 kg N/hm~2)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氮肥用量对稻麦轮作模式下水稻产量、氮素吸收积累及土壤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籽粒产量先增加后趋于平稳,可以用二次方程模拟y=-0.032 x~2+23.50 x+6495,R~2=0.998;氮肥用量与水稻氮素吸收量及土壤氮素表观平衡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y=0.27x+85.28,R~2=0.990,y=0.730x-85.32,R~2=0.998。施氮量低于112.5 kg/hm2时,水稻产量较低,氮素表观盈余量为-3.23 kg/hm~2,有耗竭土壤的风险;施氮量在112.5~187.5 kg/hm2时水稻产量稳定,氮素吸收量为135.77 kg/hm~2,氮素表观盈余量为51.56 kg/hm~2,水稻产量和氮素表观盈余维持在较为合理水平,土壤氮肥力和产量得以维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施氮量在187.5~300 kg/hm~2的时候,水稻产量趋于稳定,而氮素表观盈余增加到133.68 kg/hm~2,氮素表观盈余增加了159.27%。过多的氮肥通过水体、大气或者其他渠道流失,引起环境污染。因此,从保证粮食安全和控制面源污染的角度出发,四川丘陵区稻麦轮作模式下水稻氮肥用量以187.5kg/hm~2最优。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通过氮素调控促进间作作物磷吸收利用的效果,阐明间作的氮磷交互作用机理。设置3种种植模式(玉米马铃薯间作、玉米单作和马铃薯单作)、4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1/2常规量、N2:常规量、N3:3/2常规量)的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玉米马铃薯间作对作物磷吸收和利用的影响,并分析磷吸收对施氮量的响应。结果表明:施氮量显著影响间作产量,低氮(N1)水平间作产量优势最大。间作玉米和马铃薯的磷吸收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在N2水平达到最大。在低氮条件下,间作玉米磷吸收量较单作平均提高了42.03%,马铃薯提高了13.46%。随施氮量的增加,玉米马铃薯间作的单位面积磷吸收的优势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N1水平优势最强。在N1水平中,与单作相比,间作玉米籽粒磷吸收量平均增加86.26%,间作马铃薯块茎磷吸收量平均增加14.28%。因此,在保证作物产量和提高氮磷肥利用率的前提下,合理施入氮肥能够促进间作作物对磷素的吸收与利用。  相似文献   

19.
2014年6—9月,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布置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含锌尿素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氮素累积量、氮肥利用率、籽粒锌含量及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施用含锌尿素能够增加夏玉米籽粒产量和氮素的吸收量,提高籽粒锌含量,并提高夏玉米的氮肥利用率,其籽粒产量、氮累积量、氮肥利用率、籽粒锌含量、籽粒锌累积量分别增加4.25%、21.17%、475%、18.82%、24.00%。施用含锌尿素并减氮20%条件下,籽粒产量、氮累积量、氮肥利用率、籽粒锌含量、籽粒锌累积量较施用普通尿素处理分别增加了2.15%、18.78%、551.68%、9.03%、11.37%。说明施用含锌尿素可以明显提高夏玉米产量,增加籽粒锌含量,促进夏玉米植株对氮素的吸收,提高夏玉米的氮肥利用率,对作物生长、人体健康以及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在施氮量70~210 kg/hm2范围内玉米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增加至280 kg/hm2玉米产量下降,根据玉米产量(y)和施氮量(x)拟合,得出适宜施氮量为178 kg/hm2。施用氮肥可显著增加玉米干物质和氮积累量,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当季回收率和偏生产力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分别由14.1 kg/kg、46.2%和135.2 kg/kg下降至7.4 kg/kg、19.3%和37.6 k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