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强  薛刚  苏印泉 《西北农业学报》2011,20(12):203-206
以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籽油为材料,采用固体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测定柱层析纯化的女贞籽油皂化值和酸值,研究固体硅酸钠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并测定生物柴油组成。结果显示,纯化女贞籽油皂化值为173.43mg/g,酸值为0.45mg/g,制备的生物柴油主要成分为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固体硅酸钠催化剂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煅烧温度550℃,煅烧时间1h,粒度80目。此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催化女贞籽油反应转化率超过96%。固体硅酸钠至少可重复利用5次。  相似文献   

2.
固体碱法制备生物柴油组分生成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姚建  李为民  杨洪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747-1747,1795
[目的]探讨固体碱法制备生物柴油中组分油酸甲酯的生成动力学。[方法]以精制菜籽油和甲醇为原料,固体碱CaO/MgO作催化剂,菜籽油与甲醇在固体碱催化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用气相色谱法跟踪分析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的含量,考察生物柴油中组分油酸甲酯的生成动力学。[结果]动力学研究表明,固体碱CaO/MgO催化菜籽油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速率方程为rA=dCp/dt=k1CA2。反应速率动力学方程分3个阶段,反应开始为引发阶段,逐步转变为增长阶段的2级反应,最终反应达到平衡阶段。油酸甲酯增长阶段反应活化能为58.48 kJ/mol,频率因子为9.18×105 L/(mol.min)。[结论]该研究为固体碱催化菜籽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C4MIm]HSO4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对其催化文冠果种仁油超临界甲醇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及催化剂重复使用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0℃,醇油摩尔比42∶1,反应时间25 min,反应压力11 MPa,催化剂用量为0.5wt%的优化工艺条件下,产物中甲酯收率可达92.33%,催化剂可重复多次使用.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NaOH和Na2CO3对水冬瓜油(酸值22 mg/g)的碱炼效果,并应用正交和单因子试验,分析了Na2CO3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搅拌强度和水洗温度4种因子对水冬瓜油碱炼降酸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碱炼降酸的最佳Na2CO3用量和Na2CO3碱炼水冬瓜油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2CO3碱炼效果优于NaOH;以碱炼油的得率和酸值为指标,Na2CO3碱炼水冬瓜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a2CO3水溶液浓度为170 g/L,反应温度为75℃,搅拌速度为100 r/min,水洗温度为80℃,固体Na2CO3用量为105 g/kg;在此条件下,水冬瓜毛油的酸值可降至1mg/g以下,可作为碱催化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5.
吴洪特  李莹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739-5742
用沉淀-浸渍法制备固体超强酸催化剂Fe2O3/SO42-,并以餐饮业废弃油脂为原料将该催化剂用于生物柴油的合成.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固体超强酸Fe2O3/SO42-的H2SO4浓度为0.75 mol/L、于500 ℃下煅烧5h;用该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在反应温度为70℃,醇油摩尔比为25∶1,催化剂用量为油重的2%,反应时间为10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5.4%.催化剂使用1、2、3、4、5次的平均产率达94.3%.  相似文献   

6.
以α-甲基葡萄糖苷和油酸甲酯为原料,在四丁基溴化铵(TBAB)和K2CO3的共同催化作用下,无溶剂法合成了甲基葡萄糖苷二油酸酯,并对产品进行了IR表征.探讨了相转移催化酯交换反应机理,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油酸甲酯转化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n(甲基葡萄糖苷):n(油酸甲酯)=1.1:2,w(TBAB):w(油酸甲酯)=3.5%,w(K2CO3):w(油酸甲酯)=2.5%,反应温度115-120℃,反应时间4.5 h,反应压力~6 kPa.上述条件下,产品收率可达92%,产品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7.
KOH/Al2O3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固体碱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方法]以层析用中性氧化铝为载体,负载KOH并经高温焙烧处理制得KOH/Al2O3催化剂,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系统地研究了催化剂的制备、酯交换反应等条件对大豆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该催化剂对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当KOH负载量为10%,500℃焙烧3h,催化剂用量5%,醇油摩尔比12:1,酯交换反应仅2h,大豆油的转化率高达98.63%。[结论]KOH/Al2O3催化剂对大豆油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且生产工艺简单,产品后处理方便,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丁元生  罗志臣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28-13329,13333
[目的]对KF/K2CO3/γ-Al2O3催化合成反式阿魏酸进行研究。[方法]以香兰素和丙二酸为原料,KF/K2CO3/γ-Al2O3为催化剂,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催化合成反式阿魏酸,考察反应时间、香兰素与丙二酸物质的量之比和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反式阿魏酸收率的影响。[结果]催化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香兰素7.6 g(0.05 mol),n(香兰素)∶n(丙二酸)=1∶1.20,KF/K2CO3/γ-Al2O31.00 g,乙酸正丁酯25 ml,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达到65%以上,且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6次,收率依然超过60%。[结论]KF/K2CO3/γ-Al2O3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纳米γ-Al2O3粉体为载体,应用等体积浸渍CH3COOCs制备Cs2O/γ-Al2O3催化剂,并通过TPD-CO2、XRD、T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碱性、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红麻籽油制生物柴油反应.通过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分析了纳米固体超强碱制备过程及酯交换反应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粒径为10-25 nm,负载量为2mmol.g-1时,催化剂具有强碱性,其活性最好.甲醇与红麻籽油的摩尔比为9∶1,催化剂用量为油料的2.5%,反应时间3 h,转化率可达到90.7%.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化学共沉淀法制备SO42-/ZrO2/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对该催化剂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中催化乙二胺合成哌嗪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二胺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大,哌嗪的选择性和收率在温度超过250℃条件下急剧下降;进料速度超过0.50 mL/min后,乙二胺的转化率和哌嗪的收率急剧降低,而哌嗪的选择性与进料速度没有明显关系;乙二胺的进料质量分数不超过50%,原料转化率、哌嗪收率以及哌嗪选择性没有明显差别;但随乙二胺质量分数进一步增大,原料转化率急剧下降,而哌嗪的选择性和哌嗪的收率则下降更快.  相似文献   

11.
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绿色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为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由间苯二酚和乙酰乙酸乙酯合成7-羟基-4-甲基香豆素,考察反应原料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设计优选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n(间苯二酚)∶n(乙酰乙酸乙酯)=1∶1.5,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100 min,催化剂用量0.7 g(间苯二酚0.1 mol)。在最佳合成条件下,收率达90.2%。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催化剂无环境污染、催化活性高、可重复利用,是合成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绿色良好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声化学共沉淀法制备SO4^2-/ZrO2/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对该催化剂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中催化乙二胺合成哌嗪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二胺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大,哌嗪的选择性和收率在温度超过250℃条件下急剧下降;进料速度超过0.50 mL/min后,乙二胺的转化率和哌嗪的收率急剧降低,而哌嗪的选择性与进料速度没有明显关系;乙二胺的进料质量分数不超过50%,原料转化率、哌嗪收率以及哌嗪选择性没有明显差别;但随乙二胺质量分数进一步增大,原料转化率急剧下降,而哌嗪的选择性和哌嗪的收率则下降更快.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从降香黄檀籽粒中萃取种子油,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对其甲酯化产物进行分析,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胡:最适宜的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萃取2h,CO2流量30L/h,种子粉碎粒度40目.降香黄檀籽油中共鉴定出10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亚油酸甲酯占60.03%、9-十八烯酸甲酯占17.48%、十六烷酸甲酯占16.72、亚麻酸甲酯占1.84%、二十一烷酸甲酯占1.82%.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氨水沉淀、Na_2CO_3浸渍、焙烧等处理步骤制备了负载型固体碱Na_2O/Al_2O_3-MgO催化剂,将Na_2O/Al_2O_3-MgO催化剂应用于蒜头果油甲酯化过程中,分析各工艺条件对蒜头果油甲酯化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借助XRD、BET、SEM分析发现,催化剂前驱体具有类水滑石结构,该前驱体经焙烧处理后,所得催化剂比表面积为29.5 m~2/g,其成分除Al_2O_3、MgO外,还存在Na-Al及Na-Al-Mg氧化物;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在综合考虑降低实际生产成本的基础上获得了优化的工艺条件,即在保持甲醇回流的状态下,催化剂用量为2%、反应时间5 h、醇油物质的量比为15∶1,此条件下,蒜头果油甲酯化转化率可达到96.4%。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SO42-/ZrO2固体酸催化剂,考察了制备工艺与反应条件对双戊烯催化脱氢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等对其进行表征,并用正丁胺电位滴定法测定催化剂的酸量.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500-700℃,催化剂中ZrO2开始出现四方晶相和单斜晶相,且SO2-4与ZrO2主要以螯合和桥式配位方式结合.降低H2SO4浸渍液浓度、提高焙烧温度与反应温度均有利于双戊烯转化率的提高以及脱氢产物对伞花烃选择性的增大.适宜的工艺条件为:H2SO4浸渍液浓度0.1 mol·L-1,焙烧温度700℃,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1 h,在催化剂用量(质量分数)为2%时,双戊烯转化率和对伞花烃的选择性分别为100%和33.39%.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水飞蓟籽的综合利用率,研究水飞蓟籽油精炼的优化工艺。以机械压榨水飞蓟籽油为原料,分别采用单因素、多因素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碱炼脱酸、活性白土脱色及水蒸气蒸馏脱臭的工艺条件,并以水飞蓟宾为标准,使用HPLC检测精炼前后水飞蓟素的含量。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量碱0.15%,氢氧化钠浓度10%,中和时间25min,中和温度60℃为碱炼脱酸最适条件;在活性白土添加量4%,脱色时间25min,脱色温度100℃的条件下脱色效果最好;通入水蒸气2h可有效去除毛油在高温时容易产生的臭味;精炼油的水飞蓟素含量为0.247mg.g-1,其水飞蓟素的损失率为11.47%。精炼后各项理化指标经检测符合食用植物油标准,保证了水飞蓟籽油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催化剂浓度对花椒油酯化产物酸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酸值花椒油(酸值63.562 m g.-g 1)为原料,经过酯化-碱炼两步反应降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研究了花椒油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浓度对酯化产物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醇油摩尔比6∶1、反应温度60℃、搅拌速度850 r.m i-n 1时,酯化反应的最佳催化剂(浓硫酸)质量分数为2%(W/W),反应时间为150 m in,酯化油得率为92.5%,酸值降低到6.17 m g.-g 1;进一步通过N a2CO3碱炼反应,酯化产物油的酸值降至0.72 m g.g-1,可用于碱催化法合成生物柴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18.
正交试验法制备生物柴油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可以由菜籽油与甲醇在碱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得。为解决生物柴油酯交换过程中的产物与催化剂分离问题,制备了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观察了反应条件如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的变化对生物柴油转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找出菜籽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18∶1,催化剂用量8%,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7 h。在此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转化率可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WO3/ZrO2固体酸水解农作物废弃物稻谷壳粉制备乙酰丙酸,以正交试验优化水解乙酰丙酸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粒度140目、固体酸用量3.0%、反应时间40 min、反应温度230℃、液固比11g∶1g为最佳工艺条件,在该条件下,乙酰丙酸的最佳得率为22.71%.  相似文献   

20.
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棉籽油与甲醇为原料,在催化剂(NaOH)的作用下,通过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比6:1,催化剂用量1.1%,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55min。在此条件下,产率不低于95.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