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桑黄菌丝体生物量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筛选及正交试验对桑黄高产的液体培养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显示:桑黄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玉米粉30g/L,马铃薯300g/L,KH2PO40.5g/L,丝氨酸1.0g/L;最佳培养条件:在起始pH值6.0、摇床转速130r/min、培养温度27℃条件下,将培养3d的液体母种以15%的接种量,接种到装有100mL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培养6d;在此条件下培养桑黄生物量最高,可达16.687mg/mL,比优化前提高了80.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禾草有益内生真菌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真菌,本实验从碳源、氮源、无机盐(Na Cl、Mg SO4·7H2O)、生长因子,单因子、正交这五个实验对禾草内生真菌进行摇床培养,p H均为自然。单因子实验培养选出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其次为蔗糖、麦芽糖、山梨醇;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其次为酵母膏、硝酸钾、硫酸铵;无机盐中Na Cl最佳浓度为2.5g/L,Mg SO4·7H2O最佳浓度为0.75g/L,最适生长因子是麸皮;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有益内生真菌营养生理特性液体培养基配方,筛选出适宜有益内生真菌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5 g/L,蛋白胨6g/L,Na Cl2.5 g/L,Mg SO4·7H2O0.5g/L。  相似文献   

3.
纳豆芽孢杆菌的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淑丽 《中国饲料》2007,(11):21-23
试验采用PB液体培养基测定纳豆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确定了最佳接种时间为14h。对碳源和氮源分别采用单因子试验,对无机盐和培养条件分别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出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g/L、豆饼粉20g/L、氯化猛0.1g/L、磷酸氢二钾2g/L、磷酸二氢钾1g/L、硫酸镁1g/L;发酵温度33℃,初始pH值8.0,接种量为7%,250mL三角瓶的装量为40mL,芽孢数量为19.5亿/mL。  相似文献   

4.
两株白腐真菌发酵秸秆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采用白腐真菌混合发酵法制备高蛋白玉米秸秆饲料,优选2株白腐真菌的原种培养基,利用2株白腐真菌混合发酵玉米秸秆粉,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量,索氏提取法测定粗脂肪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粉原种培养基最适宜两株白腐真菌的生长,经过混菌发酵后,产物的粗蛋白含量达到21.87%.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梯度平板法观察氯化钠(NaCl)对白腐真菌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在0-30 g/L NaCl质量浓度区间,8种白腐真菌生长速率随时间呈线性降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8种白腐真菌在不同NaCl质量浓度下的生长速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每100 m L发酵液生成的菌丝体生物量及其中桑黄多糖、三萜及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桑枝水提物对桑黄发酵的影响,并对桑黄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常规培养基中添加桑枝水提物对菌丝体每100 m L发酵液生成的生物量及发酵液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桑黄菌株SH1501、SH1502、SH1503每100 m L发酵液生成的生物量分别达到0.312 g、0.183 g、0.235 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1%、107.9%、39.9%;最适桑黄液体发酵的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11 d,p H值6.5。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优化培养基提高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R-WL发酵液的菌体密度,为高效、优质的微生态制剂产品研制奠定基础。首先通过生长曲线的测定、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的单因素试验,确定菌种RWL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时间14 h、pH 8.5、温度37℃、接种量3%,最适碳源为乳糖,浓度为10 g/L,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酵母膏,浓度为30 g/L。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分析培养基中对粪肠球菌发酵影响最重要的主要因素为蛋白胨、乙酸钠和柠檬酸二铵,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获得主要因素的最适范围,最后通过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到主要因素的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乳糖10 g/L、酵母膏15 g/L、蛋白胨12.18 g/L、乙酸钠4.5 g/L、柠檬酸二铵4.5 g/L、硫酸镁0.58 g/L、硫酸锰0.25 g/L、磷酸氢二钾2 g/L、轻质碳酸钙3 g/L,初始pH 8.5。通过试验验证,优化后发酵培养基的发酵菌液活菌数可达(6.44±0.10)×109cfu/mL,比原MRS培养基活菌数提高了71.28%。  相似文献   

8.
试验对经含硒麦芽汁平板驯化得到的AS15菌株在含硒(Se4+)麦芽汁培养基中液体发酵条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AS15菌株在含Se4+的液体培养基中生物量和硒转化率均高于出发菌株;在AS15菌株对数生长期添加亚硒酸钠,AS15菌株生物量及硒转化率优于其它添加方式;AS15菌株发酵罐培养采用恒定pH值发酵,生物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达32.5g/l;在AS15菌株发酵罐培养22h后进行定时加入Se4+,所得到的AS15酵母细胞内的硒含量较摇瓶发酵有所提高,达2081μg/g,硒的转化率达84.5%。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提高巨大芽胞杆菌的芽胞形成率及芽胞数量,为巨大芽胞杆菌芽胞制剂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单因子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巨大芽胞杆菌JD-2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最适培养基组成为:玉米淀粉10.0g/L,蛋白胨5.0g/L,酵母膏5.0g/L,NaCl5.0g/L,CaCO31.0g/L,MgSO4·7H2O0.5g/L。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后起始芽胞浓度控制在106CFU/mL,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30℃,200r/min摇瓶培养,250mL三角瓶中最适装液体积为25mL。在15L自动发酵罐中扩大培养,控制溶氧在30%以上,培养22h,菌体浓度可达3.50×109CFU/mL,芽胞数量可达3.40×109CFU/mL,芽胞率达97.2%。[结论]试验获得的最佳培养条件可进一步应用于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通过添加新型生长刺激剂促进酵母生长,提升酵母的生长效率。通过向酵母培养基中添加发酵桔皮,探究发酵桔皮对酵母生长的影响,利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响应面分析等方法对添加发酵桔皮的酵母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添加发酵桔皮后的优化培养基为:葡萄糖100.756 g/L、蛋白胨8 g/L、酵母浸膏11.906 g/L、发酵桔皮(干物质含量)1.906 g/L、无水硫酸镁2 g/L、尿素2 g/L、磷酸二氢钾5 g/L。培养基优化后酵母生物量达到最大,比未添加发酵桔皮的培养基提高了1.3倍。发酵桔皮可以作为酵母生长刺激剂提高酵母活菌浓度,缩短酵母进入对数生长期的时间,从而促进酵母饲料工业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1.
富硒酵母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经含硒YPD平板驯化得到的YS1菌株在含硒4+(Se4+)YEPD培养基中液体发酵条件进行研究。试验表明YS1菌株在含Se4+的液体培养基中生物量和Se4+转化率高于出发菌株。在YS1菌株生长成熟期添加亚硒酸钠,YS1菌株生物量及硒转化率优于其他添加方式。采用恒pH补料分批培养,YS1菌株生物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达13.41g/L。在YS1菌株培养30h后进行定时加入Se4+,所得到的YS1总硒含量较摇瓶发酵有所提高,达3158.53μg/g,Se4+转化率达84.71%。  相似文献   

12.
野生桑黄菌固体培养基配方的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黄菌是一种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药用真菌。以菌丝日均生长速度为指标,比较野生桑黄菌在玉米粉综合培养基、马铃薯综合培养基、木生菌标准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野生桑黄菌在玉米粉综合培养基上的日均生长速度最快。在选择葡萄糖为碳源,玉米粉+蛋白胨为氮源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野生桑黄菌固体培养基的配方为:20g/L葡萄糖,20g/L玉米粉,1g/L蛋白胨,0.3g/L MgSO4,2g/L KH2PO4,20g/L琼脂。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素试验、部分因子析因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裂殖壶菌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优化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52.5 g/L、酵母膏6.5 g/L、蛋白胨2 g/L、玉米浆7.5g/L、硫酸镁0.4g/L、磷酸二氢钾0.45 g/L、海水晶20 g/L。优化后裂殖壶菌生物量从优化前的4.33 g/L提高至15.88 g/L。  相似文献   

14.
对捕食线虫性真菌菌丝、分生孢子、厚垣孢子、捕食性结构的发育过程和特点及其在0.4g/L玉米粉琼脂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菌丝在0.4g/L玉米粉琼脂固体培养基上呈树枝形放射性生长,有的菌株还可以在0.4g/L玉米粉液体培养基中呈絮状生长;分生孢子位于垂直的分生孢子梗顶端或近顶端部,多数出现在菌丝的生长后期;厚垣孢子在菌丝上呈插入性生长,在老的培养基中容易发现,且与捕食线虫性真菌的种类有关;捕食性结构在受到活线虫幼虫的刺激之后才会产生,而线虫虫卵与成虫并不能导致捕食性结构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对一株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发现,当培养基中豆粕液为20 g/L,葡萄糖浓度为5 g/L,玉米粉浓度为2 g/L时,在接种量为5 %的情况下,采用此种配比的发酵培养基37 ℃培养24 h,活菌数最高,可达4.0×109 CFU/mL.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最佳发酵培养基,提高凝结芽孢杆菌液体发酵水平,在单因素试验优化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确定淀粉、大豆粉和鱼粉混合物(质量比2∶1)和磷酸氢二钾为凝结芽孢杆菌液体发酵水平的显著影响因素,通过最陡爬坡路径试验、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优培养基组成。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组成为淀粉10.6g/L、大豆粉13.5g/L、鱼粉6.7g/L、磷酸氢二钾2.72g/L、磷酸二氢钠0.312g/L、碳酸钙0.2g/L、一水硫酸锰0.169g/L、硝酸钠0.34g/L和七水硫酸镁0.74g/L。在最佳培养基组成条件下,液体发酵活菌数达67×108 CFU/mL。  相似文献   

17.
为高效利用桑黄资源开发多糖类抗氧化剂,以菌丝体生物量为考核指标,对桑黄菌丝体的液体摇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出较佳的培养条件:以葡萄糖为碳源,大豆蛋白胨为氮源,发酵液p H为6,培养温度为30℃,摇瓶转速为140 r/min,接种量(体积分数)为4%。采用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法提取桑黄多糖,复合酶由3%纤维素酶(酶活力为1.0×10~4U/g)、2%木瓜蛋白酶(1.5×10~4U/g)和1.5%果胶酶(4.0×10~4U/g)组成,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质量浓度20 g/L、超声波功率300 W、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可达10.867%。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6个来源菌株培养桑黄菌丝提取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6种桑黄粗多糖样品均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中韩国来源菌株、中国金寨来源菌株的桑黄多糖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具有进一步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饲料工业》2017,(5):33-37
研究一种利用桑黄菌深层发酵生产富含黄酮、可溶性蛋白的培养基配方,发酵液可作为动物特色营养饲料成分。以桑黄菌株为试验材料,以菌丝体生物量、黄酮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为综合考察指标,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设计和综合平衡法筛选出黄酮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菌丝体生物量最优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配方为麦麸6%、酵母浸膏0.5%、KH_2PO_40.2%、MgSO_40.1%。在最优配方下进行3组验证试验,得到黄酮含量为1.173 mg/ml,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425 mg/ml,菌丝体生物量为7.448 mg/ml。培养基经过优化后生产出的发酵液营养丰富,为动物特色饲料开发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19.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培养技术与形态学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分离培养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最佳培养基为 0 .4g/ L 玉米粉琼脂培养基 (CMA) ;0 .4g/ L 玉米粉液体培养基可作为保存菌种培养基。在分离培养过程中 ,必须加入活的线虫第 3期幼虫 ,以诱导菌株产生捕食性器官——菌环、菌网 ,并与其他真菌鉴别。捕食线虫性真菌有菌丝和孢子 2种形态 ,其发育时期不同。本试验分离的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 ,菌丝发达 ,无色有隔 ,隔距不等 ;分生孢子梗直立不分支 ,分生孢子围绕着分生孢子梗呈轮状排列 ,似梅花瓣状 ,2层以上 ;孢子呈倒卵形 ,丰满无色 ,有横隔 ,游离端大而钝圆 ,梗端小而稍尖。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毕赤酵母重组菌的发酵培养基,以提高毕赤酵母发酵液的生物量。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优碳、氮源分别为甘油和NH4H2PO4;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并结合Design Expert统计分析软件构建响应方程。利用该方程预测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甘油46g/L,NH4H2PO414g/L,K2SO418g/L,MgSO415g/L,CaSO41.0g/L,KH2PO45g/L,KOH1.5g/L,初始pH6.96,PTM1盐4.4mL/L。此条件下毕赤酵母发酵后湿重具有最高值为175.54g/L,生物量比优化前提高了50%,并且培养基成本低廉,成分简单,方便调控,适合大规模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