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或养殖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却出现开产日期、产蛋高峰期延迟或产蛋高峰期缩短的现象,产蛋率不稳定,甚至达不到产蛋高峰期。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很多,如某些传染病、饲养管理不善、用药不当、各种应激因素存在等,都会引起产蛋量下降。现将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续第5期第18页)1.根据生产实际设计饲料营养水平根据品种、产蛋量、采食量和季节的不同,科学搭配日粮,合理调整饲料中的各种营养素,保证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能量的平衡,是保障蛋鸡发挥最佳生产性能的关键。(1)采食量是决定蛋鸡饲料营养浓度和配方调整的最重要因素。应根据该品种不同季节的营养需要和产蛋率情况确定采食量,相应调整饲料中粗蛋白和能量(代谢能)这2个最重要的营养素浓度。假如产蛋率90%以上(产蛋高峰期)的海兰褐壳蛋鸡和相同产蛋率的海兰粉壳蛋鸡,夏季蛋  相似文献   

3.
在正常情况下,鸡群产蛋率有一定规律性,不同品种鸡的产蛋率虽有所不同,但一般从开产后3至4周进入产蛋高峰,高峰期后产蛋量开始缓慢下降,直至产蛋结束.一般来说,鸡群产蛋量下降后是很难回升到原来水平.只有通过对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延长产蛋高峰期,从而保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畜禽种业》2008,4(8):53-53
春季是蛋鸡的产蛋旺季,当产蛋率达80%以上时即进入了产蛋高峰期.最高峰时可达到90%以上。通常春季蛋鸡产蛋高峰期只有3个月左右,若采取措施则可使产蛋高峰期延长到4-5个月。延长春季产蛋高峰期的时间,可直接提高蛋鸡全年的总产蛋水平,使蛋鸡的饲养效益得到有效提高。这里特介绍几种延长蛋鸡春季产蛋高峰期的特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笼养商品蛋鸡的整个饲养阶段,如果产蛋高峰期管理不善,则产蛋高峰期不会维持很长时间,而且难以达到产蛋率的最高水平。经过多年的技术推广,认为饲养笼养商品蛋鸡除了要搞好育雏、育成期以及产蛋前后期的饲养管理外,在产蛋高峰期要特别注意在营养、光照、环境、免疫方面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6.
白银 《中国畜禽种业》2009,5(5):140-140
春季是蛋鸡的产蛋旺季,当产蛋率达80%以上时即进入了产蛋高峰期,最高峰时可达到90%以上。通常春季蛋鸡产蛋高峰期只有3个月左右,若采取措施则可使产蛋高峰期延长到4—5个月。延长春季产蛋高峰期的时间,可直接提高蛋鸡全年的总产蛋水平,使蛋鸡的饲养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7.
蛋鸡在产蛋期间,因各种不同原因,造成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较短,产蛋率突然下降,达不到正常产蛋率和周期产蛋量,增加了饲养成本,影响了蛋鸡的经济效益,制约了蛋鸡业的生产和发展。了解和掌握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有利于在蛋鸡饲养过程中因势利导,采取相应措施,趋利避害,从而提高产蛋量,更好地发挥蛋鸡的经济效益。1下降原因1.1育成鸡的因素合格率为合格鸡数(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0%以内,  相似文献   

8.
母鸡进入产蛋高峰期后,要取得好的饲养效益,必须调整好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根据此时产蛋鸡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需求的改变,其饲料必须从以下4个方面调整.1.能量的调整:能量饲料过多会使蛋鸡体重增加,反而影响产蛋率.产蛋高峰期应密切关注蛋鸡体重,如果给料正确,产蛋鸡不会过肥.否则就应该对能量饲料适当作出调整.方法是减少玉米等谷物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郝会霞 《油气储运》2011,(33):22-23
产蛋率是蛋鸡生产中的重要指标,终生产蛋量是蛋鸡生产经济效益好坏的体现。只要在实践中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就能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保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费凤明 《农家致富》2009,(14):43-43
一、供足蛋白质当产蛋率 从产蛋前期(78%左右)上升到产蛋高峰期80%以上时.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从17%上升到19%。实际生产中当养殖户预见产蛋率要上升时.应提前1周喂给蛋白质较高的日粮.促使产蛋高峰期的剖来。蛋白质添加的规律是:产蛋率提高10%,日粮中的蛋白水平提高大约1%。当产蛋率开始下降时.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要推后1周左右的时间下降.这样可使产蛋率下降缓慢些.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在常温下维生素C对蛋鸡的产蛋性能及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产蛋量、产蛋率、破蛋率和蛋重没有明显的提高,而畸形蛋率有所上升。因此常温下在日粮中不必添加维生素C。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对蛋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有较复杂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蛋鸡产蛋期良好的饲养管理对改善蛋鸡机体状况和产蛋量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蛋鸡在产蛋期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饲养管理人员要根据蛋鸡生理特点制定合理的饲粮供给方式和饲养管理模式,同时通过对蛋鸡养殖日龄的划分,可以将蛋鸡产蛋期分为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3个阶段,不同阶段饲养管理措施有所不同。文中对蛋鸡养殖中不同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措施及蛋鸡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蛋鸡产蛋性能的提高及蛋鸡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蛋鸡在产蛋期间,特别是产蛋高峰期,环境的急剧变化或饲养管理上的失误,会导致产蛋率下降。实践证明,产蛋率一旦下降,要使其恢复到原有水平至少要经过2~3周以上的时间。因此,为了提高产蛋率,维持产蛋曲线平稳,要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春季是蛋鸡的产蛋旺季,当产蛋率达80%以上时即进入了产蛋高峰期,最高峰时可达到90%以上。通常春季蛋鸡产蛋高峰期只有3个月左右,若采取措施则可使产蛋高峰期延长到4—5个月。延长春季产蛋高峰期的时间,可直接提高蛋鸡全年的总产蛋水平,  相似文献   

15.
蛋鸡往往在产蛋期间,因各种不同原因,造成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较短,产蛋率突然下降,达不到正常产蛋率和周期产蛋量,增加了饲养成本,影响了蛋鸡的经济效益,制约了蛋鸡业的生产和发展。本文主要从环境因素及应激、饲料、药物、疾病等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浅谈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此类现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现代蛋用品种鸡产蛋高峰期较长,一般为6个月或更长;第一产蛋周期的高峰产蛋量占全期产蛋量的65%以上,产蛋重量占总蛋重量的63%以上.如果后备母鸡培育不好,产蛋阶段管理又不善,就会使产蛋高峰期缩短,特别是高峰期的峰值偏低,所以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工作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蛋鸡养殖业的发展,饲养蛋鸡效益高、风险低,成为养殖户的首选。蛋鸡产蛋率是关系到整个饲养环节效益的重要因素,也是养殖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因此,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蛋鸡产蛋效益的重要措施。1蛋鸡体重蛋鸡5周龄的健康水平决定产蛋率的高低,而雏鸡前5周龄的体重达标情况至关重要。5周龄体重达标的蛋鸡,育成期和产蛋期的成活率高,开产早,产蛋高峰保持的时间长;而5周龄体重不达标的蛋鸡会开产延迟、产蛋高峰期短或无产蛋高  相似文献   

18.
春季,母鸡进入产蛋高峰期后,要取得好的饲养效益,必须调整好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根据大连普兰店市养蛋鸡大户姜公华、王长清、吴敏、何新财等11户调查表明春季产蛋鸡的饲料调整必须做到四个变化。 一是能量需要的变化 产蛋鸡在冬季气温低的情况下,代谢含量一般为每千克2 800大卡。春季气温变暖后,能量饲料多会使鸡体重增加,反而影响产蛋率。这  相似文献   

19.
<正>在蛋鸡养殖生产中,产蛋率的高低是衡量养鸡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在养鸡生产中,由于种种原因使蛋鸡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比较短,产蛋量突然下降,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引起产蛋量下降的因素较多,现将其原因分析如下,养殖户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产蛋量下降带来的经济损失。1.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蛋鸡产蛋量下降分正常性产蛋下降和非正常性产蛋量下降。正常性产蛋量下降属生理性表现,非正常性产蛋量下  相似文献   

20.
蛋鸡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高峰期没有出现产蛋高峰,饲养至200日龄左右时,日产蛋率还在60%~80%徘徊或者虽上了高峰期,但维持的时间太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