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研究伊宁市区生鲜牛乳中微生物污染情况,试验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和沙门菌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伊宁市区生鲜牛乳来源不同,奶源质量有较大差别。散奶(户)牛乳中的菌落总数高于售奶亭牛乳的菌落总数,最高达到5.17×104cfu/mL,但是均没有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2×106cfu/mL)。  相似文献   

2.
山东部分地区肉鸡场饮用水细菌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东部分地区肉鸡场鸡只的饮用水情况,试验采集寒亭区、平度市、莱西市、安丘市的肉鸡场饮用水,利用选择培养基对井水、水线水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大肠杆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沙门氏菌数的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肉鸡场的井水样品中菌落总数均小于100 cfu/m L,大肠菌群数不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未检出;不同地区肉鸡场的水线水样品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不得检出),沙门氏菌未检出。说明肉鸡场水线水的污染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鸡蛋夏天保存过程中微生物变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探讨了鸡蛋在盛夏室内自然条件下,不同储存时间对鸡蛋微生物变化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蛋外壳和内容物菌落总数随着存放时间(0~25d)延长呈上升趋势,变化范围分别在1.70×104~4.69×105CFU/g和0~9.5×107CFU/mL之间。鸡蛋外壳大肠菌群总数随着时间的延长先不断增加,在第15d检测时数目明显减少,第25d减少更加明显。鸡蛋蛋清和蛋黄混合物的大肠菌群总数在贮藏第1d至第4d并未检测出明显大肠菌群,从第8d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但增幅不大,第25d鸡蛋已完全变质,细菌菌落总数增幅较之前异常明显,多不可计。  相似文献   

4.
应用国标法对某定点生猪屠宰场20份生猪胴体体表样品及20份胴体肉样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结果显示,生猪胴体体表菌落总数和大肠菌样的超标率分别为20%和5%,生猪胴体肉样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超标率分别为5%和0;生猪胴体体表样品和肉样沙门氏菌检出率分别为5%和0;胴体体表及肉样中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表明,该屠宰场生猪的卫生质量达标率相对较高,但仍需进一步改善屠宰生产加工水平。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调查宁夏地区大型牧场奶牛挤奶时不同挤奶方式(先弃奶与先药浴)对前三把奶及鲜奶卫生质量的影响,研究前三把奶中优势病原菌的种类及药物敏感性,以期为牧场选择挤奶方式和奶牛乳腺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按照2010版新国标中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方法对在宁夏地区6个标准化奶牛场采集的180份奶样进行细菌菌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计数和沙门氏菌检验,对优势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挤奶方式下前三把奶的细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差异显著(P0.05),但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的细菌菌落总数:2×10~6CFU/m L,大肠菌群数:1×10~3MPN/m L。沙门氏菌检验均为阴性。挤奶前对乳头不药浴的前三把奶和鲜奶共120份奶样中有94份奶样检出171株优势病原菌,检出率为78.3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8株,检出率为39.77%;链球菌39株,检出率为22.81%;大肠杆菌64株,检出率为37.4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出的三种优势病原菌都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强力霉素高度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未出现耐药性,大肠杆菌对林可霉素出现耐药。试验证明:不同挤奶方式对奶牛前三把奶细菌菌落总数的影响不明显,前三把奶中第一把奶细菌菌落总数最高,第二、三把奶依次减少;从前三把奶中分离到的优势病原菌与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相吻合,且在药敏试验中病原菌对本地区临床治疗奶牛乳腺炎的常用药物敏感性不高。  相似文献   

6.
贮藏条件对山羊奶微生物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在手工挤奶条件下,不同贮藏温度、时间对生鲜山羊奶的菌落总数、芽孢总数、大肠菌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20℃)贮藏条件下,菌落总数12h后为6.3×10^5个/mL,超过生鲜牛奶国家标准所规定的水平(5×10^5个/mL),芽孢总数12h后的测定值为71个/mL,较开始的5个/mL变化不大,大肠菌群12h后为≥2.4×10^4个/100mL,即全部呈阳性;在冷藏条件(0~4℃)下。12h后菌落总数为4.6×10^4、芽孢总数为63个/mL,大肠菌群为≥2.4×10^4个/100mL,说明生鲜山羊奶最好在冷藏条件下储运。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河南省市场销售冷冻鸡胸肉的品质及卫生状况,从农贸市场和规模化超市抽取冷冻保存40~110d的鸡胸肉样品126份,进行沙门氏菌、大肠菌群、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菌落总数以及挥发性盐基氮检验。结果显示:共检出沙门氏菌阳性样品8份,阳性率为6.3%;大肠菌群阳性样品111份,阳性率为88.1%;未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阳性样品;菌落总数范围为1.1×104~4.0×105CFU/g,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范围为9.6~13.4 mg/100 g,均未超出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结果表明,河南省市场销售冷冻鸡胸肉在保存期110 d内品质良好,但大肠菌群污染较为普遍,也存在沙门氏菌污染风险。提示鸡屠宰、加工企业应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消费者应购买距生产日期较近的冷冻鸡胸肉产品,加工过程中注意防护,且须彻底煮熟食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规模化猪场环境中的细菌数量与主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本试验在荣昌地区2个具有代表性的规模化养猪场中采集空气、排污水、粪便和土壤进行细菌总数检测,并对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2个猪场空气、排污水、粪便和土壤样本细菌总数分别为(7.95~50.7)×103 cfu/m3、(0.98~22.10)×105 cfu/mL、(989~12 600)×104 cfu/g、(6.30~37.2)×104 cfu/g;细菌经分离鉴定有79株,其中葡萄球菌30株、链球菌15株、大肠杆菌29株、沙门氏菌5株。结果表明该地区规模化猪场的土壤样本有轻、中度污染,其余样本的细菌总数都符合国家规定;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中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较多,沙门氏菌较少,其致病性还有待进一步检测。这为当地猪场的卫生消毒和疾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韩国进口牛奶的卫生质量状况,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从韩国进口的610份液态奶样品进行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检验。经检验,菌落总数项目2批次超标,大肠菌群项目6批次超标,所有样品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不合格样品涉及低脂牛奶、高钙牛奶、儿童牛奶3种产品,产品包装规格均为200m L。说明韩国进口液态奶卫生质量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指标,进出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韩国进口牛奶的监督检查,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我国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山东省饲用油脂的微生物污染状况,采集山东省17个地市96份油脂样品,按照GB/T 13093-2006、GB/T 18869-2002、GB/T 8381.2-2005、GB/T 4789-2010、GB/T 13091-2002、GB/T 4789.11-2003的方法,分别检测油脂样品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结果表明,被检样品中细菌检出率为61.64%,细菌总数为30.00~2×1011 CFU/g;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6.44%,含量为23.00~2.40×105CFU/g。致病菌除了志贺氏菌外,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沙门氏菌均不同程度被检出。由此可见,饲用油脂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通过稀释平板计数法对鲜豆浆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有3种菌落产生,菌落总数为8.3×108CFU/mL。取刚煮沸的鲜豆浆进行测定,菌落总数达610CFU/mL;保持沸腾至少2min,然后再进行测定,发现菌落总数为0CFU/mL。  相似文献   

12.
对青海省西宁市奶牛场乳中蛋白质、乳脂、乳糖含量和乳脂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分别为3.49±0.99g/100mL,4.40±1.18g/100mL和(3.18±1.04)%。  相似文献   

13.
宋洁  敖长金  王丽芳 《中国畜牧兽医》2019,46(12):3590-3597
试验旨在分析季节及养殖模式(奶罐奶和散卖奶)对内蒙古呼和浩特生鲜乳质量的影响,并根据中国生鲜乳质量分级标准对呼和浩特奶罐奶进行质量分级,为内蒙古生鲜乳营养品质提升及质量安全评定提供参考依据。于2017~2018年每个季度分别采集呼和浩特不同地区奶牛养殖场生鲜乳30批次,两年共计240批次。根据NY/T 2659-2014、NY/T 800-2004、GB 4789.2-2016方法测定生鲜乳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菌落总数,并对其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017和2018年呼和浩特生鲜乳乳脂率总体表现为第4季度较高;乳蛋白率最高值均出现在第4季度,分别为3.46%和3.47%,显著高于其他季度(P<0.05);菌落总数最高值均出现在第3季度,分别为2.50×104和6.00×104 CFU/mL,显著高于其他季度(P<0.05);2017年生鲜乳体细胞数在第1季度最高(39.90×104个/mL),显著高于其他季度(P<0.05),2018年生鲜乳体细胞数未表现出明显季节性差异(P>0.05)。2017~2018年呼和浩特家庭式散卖奶乳脂率显著低于规模化牧场的奶罐奶(P<0.05),体细胞数及菌落总数均显著高于奶罐奶(P<0.05)。2017年奶罐奶乳脂率、乳蛋白率与2018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体细胞数显著高于2018年(P<0.05),菌落总数显著低于2018年(P<0.05)。综上所述,季节对2017和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生鲜乳乳脂率、乳蛋白率和菌落总数影响较大,对体细胞影响不明显。2017和2018年呼和浩特家庭式散卖奶质量安全水平明显低于规模化牧场奶罐奶,奶罐奶质量安全水平较高,达到特优级标准,规模化养殖方式及优质乳生产将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调查天津市原料奶细菌总数、体细胞数及乳房炎病原菌、耐药基因,了解全市原料奶的质量状况及引起奶牛乳房炎发生的主要原因。采集天津市5家乳品加工企业奶罐车的原料奶样品,用于检测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采集天津市奶牛养殖场储奶罐奶样品,用于检测体细胞数;采集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乳区的牛奶样品,用于检测乳房炎病原菌及耐药基因。结果显示:2018年天津市乳品加工企业原料奶体细胞数平均值为44.65万/mL,标准差42.41万/mL,变异系数94.97%,最大值为225.50万/mL,最小值为1.20万/mL,SCC≤50万/mL的样品占74.37%,50万/mL200万/mL的样品占3.13%;细菌总数平均值11.54万CFU/mL,标准差26.28万CFU/mL,变异系数227.66%,最大值190.00万CFU/mL,最小值0.095万CFU/mL,细菌总数≤10万CFU/mL的样品占74.37%,10万CFU<细菌总数≤50万CFU/mL的样品占21.25%,50万CFU<细菌总数≤100万CFU/mL的样品占1.88%,100万CFU/mL<细菌总数≤200万CFU/mL的样品占2.50%。2018年天津市奶牛养殖场原料奶体细胞数平均值为38.81万/mL,标准差36.49万/mL,变异系数94.03%,最大值为210.00万/mL,最小值为0.80万/mL,SCC≤50万/mL的样品占79.17%,50万/mL200万/mL的样品占0.83%。乳房炎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36个样品检出病原菌,总检出率为94.74%;共检出8种病原菌,检出率最高的是乳房链球菌,检出率为73.68%,其他病原体检出率依次为:牛支原体34.21%,牛棒状杆菌13.16%,无乳链球菌10.53%,大肠杆菌5.26%,白色念球菌5.26%,停乳链球菌2.63%,铜绿假单胞菌2.63%。14个样品检出耐药基因,总检出率为36.84%;2种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β-内酰胺耐药基因CTX-M934.21%,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药基因MecA 2.63%。研究表明,2018年天津市原料奶SCC及细菌总数大部分接近欧盟标准,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引起天津地区临床型乳房炎的3种主要致病菌为乳房链球菌、牛支原体和牛棒状杆菌。  相似文献   

15.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use of ozone (O3) to control pathogens or contaminants of concern to animal breeders and regulatory officials. In separate experiments, samples of fresh bovine semen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scherichia coli, or Campylobacter fetus subsp. venerealis were diluted with antibiotic-free milk (10(6) sperm and 10(6) organisms/mL of diluted semen), exposed in the previous day to a constantly monitored level of 5, 10, 15, or 20 micrograms/mL of O3 for 3-5 min. After 10 min at 30 degrees C, sperm motility was assessed and the samples cooled to 5 degrees C. Two and 18 h after the beginning of cooling, aliquots of each semen sample were evaluated for motility and cultured for organisms. Reductions were observed in P. aeruginosa and E. coli colony counts of 2 logs, and in C. fetus of 5 logs, after exposure for 2 h to O3 at a concentration of 5 micrograms/mL that had a moderate effect on sperm motility (reduction of 20%). Fewer than 100 colonies, i.e., a 4 logs reduction of all bacteria, were counted after dilution with ozonized-treated milk at 20 micrograms/mL of O3. However, this concentration of O3 reduced sperm motility by 50% 10 min after dilution. The results of these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a concentration and exposure time to O3 can be selected to reduce P. aeruginosa, E. coli, and C. fetus in contaminated bull semen diluted with milk while having only minimal effects on sperm motility.  相似文献   

16.
乳汁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是检查奶牛乳房炎和牛奶质量的指标,为了解南宁某规模化奶牛场奶水牛SCC情况及SCC与其他乳成分的关系,试验随机选取该场152份泌乳早期乳样,测定其SCC、乳汁比重、蛋白质、脂肪、总固形物、非脂固形物及乳糖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CC小于50万/mL的乳样占被检奶样总数的88.16%,大于100万/mL的占1.97%;乳汁比重、乳蛋白、乳糖和非脂固形物含量均随着SCC的升高而下降,而乳脂含量随着SCC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SCC与乳糖及非脂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奶水牛乳中SCC不仅与乳糖和非脂固形物含量密切相关,也提示其与奶水牛产后营养代谢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关中奶山羊乳房炎模型,用分离的乳房炎病原菌,按照大肠埃希菌3×103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3×102 cfu/mL剂量,分别对关中奶山羊进行乳头管灌注.在不同时间点,观察测定产奶量、精神状况、食欲、乳汁外观、乳房性状、体温、体细胞数(LMT法)等指标,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攻菌后奶山...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检测益生性发酵乳酸杆菌F6刺激鸡小肠上皮细胞后抗菌肽β-防御素-9(AvBD9)基因表达变化,为从益生菌与上皮细胞抗菌肽表达关系的新角度解析益生菌发挥益生作用的新途径和机制提供一定的基础及依据。利用不同剂量(2×105,2×106,2×107 CFU)的发酵乳酸杆菌F6分别刺激原代培养的鸡小肠上皮细胞4h,提取刺激后的细胞总RNA,反转录为cDNA,FQ-PCR检测抗菌肽AvBD9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未受刺激的正常对照组也检测到AvBD9mRNA的表达,发酵乳酸杆菌F6能上调AvBD9基因表达。刺激组中AvBD9mRNA的表达在不同剂量组之间存在差异。2×105 CFU/mL组AvBD9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未受细菌刺激的对照组和2×106 CFU/mL组(P〈0.01),显著高于2×107 CFU/mL组(P〈0.05)。2×106 CFU/mL组和2×107 CFU/mL组AvBD9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未受细菌刺激的对照组(P〈0.05),但2×106 CFU/mL组和2×107 CFU/mL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发酵乳杆菌F6与鸡小肠上皮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可提高抗菌肽AvBD9mRNA的表达,且存在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引起广东潮州某猪场后备母猪发病的病原,采用自制的含马血清的牛心浸汁替代琼脂培养基,从送检的肝脏组织病料中分离到菌落形态一致的1株细菌,根据其菌落形态特征、革兰染色观察、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分析,最终鉴定为红斑丹毒丝菌,将其命名为CZ1。CZ1对3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呋喃类、大部分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均敏感;对磺胺类药物、利福平和氟罗沙星耐药。对菌株CZ1和实验室早前分离的韶关株SG7分别进行小鼠LD50测定,测得CZ1株和SG7株的LD50分别为1.02×10^4 CFU/mL和7.3×10^3 CFU/mL,表明CZ1株的毒力弱于韶关分离株SG7株。用大鼠分别制备抗CZ1株和SG7株高免血清,血清玻片凝集试验显示,抗CZ1株和SG7株高免血清均能与自身菌株新鲜培养物发生强的凝集反应。交互凝集试验显示,抗CZ1株高免血清能与SG7株新鲜培养物发生强的凝集反应,抗SG7株高免血清能与CZ1株新鲜培养物发生强的凝集反应,表明此次潮州分离株CZ1与SG7株很有可能属于同一种血清型分离株。而2种抗血清均不与现有疫苗株GC42发生凝集反应,提示猪丹毒病的病原血清型可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