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调查和数据统计报道我国近年来的兽用抗生素使用、养殖业用药背景、抗菌药物耐药、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动物源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库研究及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等现状,并针对我国动物源细菌的耐药和监测现状,提出了我国政府与各地区相关部门应科学评估分析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及变化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方法,完善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和监测体系;加强教育和宣传等应对措施,为解决全球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饲料中添加抗菌剂,实际上等于给动物持续低剂量口服用药,动物机体胃肠道长期与药物接触,造成肠道耐药菌不断增多.耐药性也不断增强.人们不仅在动物和人体中分离到相同的耐药细菌,而且发现动物源细菌和人体细菌,甚至不同菌种中携带有相同的耐药基因.存在于动物体内的耐药性细菌有可能随动物产品进入厨房和餐桌,进而传递给人,或将耐药基因传递给人病原菌.有些细菌是人畜共患病原菌,一旦在动物体产生了耐药性,此类细菌再感染人时,抗生素治疗效果会大大降低,甚至失败.因此,动物细菌耐药性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其与人类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规模化猪场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桂阳 《中国猪业》2010,5(11):23-26
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抗菌药物。然而,抗菌药物在养殖业的广泛使用也引起了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日益加重与广泛传播。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流行不仅加大畜禽疫病的防  相似文献   

4.
弯曲菌是重要的食品源性致病微生物,在很多动物中属于正常携带细菌,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可引起人类肠炎的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在畜牧养殖业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造成动物源弯曲菌耐药性日益增加,给人类带来健康风险。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展了动物源性弯曲菌流行性和耐药性监测工作,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对弯曲菌流行性和耐药性监测越来越重视,文章将就近年来国内外动物源性弯曲菌的流行及耐药情况调查工作做简单的总结,为中国动物源性弯曲菌流行性和耐药性工作的开展提供比较及理论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5.
细菌鉴定是细菌耐药性监测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能够高效鉴定细菌。为了快速监测五家养殖场来源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临床耐药特征,本研究利用MALDI-TOF MS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快速鉴定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并对其进行耐药表型检测。结果显示,MALDI-TOF MS实现了对临床分离菌株(31株大肠杆菌和34株肠球菌)的快速鉴定;鸡源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耐药情况最为严重,其次为羊和牛。其中,鸡源的大肠杆菌均对四环素(100%)和氨苄西林(91.67%)耐药率最高,肠球菌对苯唑西林(62.07%)耐药率较高。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动物源细菌临床耐药性表型严重程度有所不同,与此同时,MALDI-TOF MS技术可以同时实现对动物源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快速鉴定,值得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检测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多重耐药性的增加以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给动物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细菌的耐药性与其自身携带的耐药质粒关系密切。论文从细菌耐药现状,细菌的耐药性和耐药质粒的关系,耐药质粒的物理、化学、中草药消除方法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消除方法消除耐药质粒,为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应对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快速传播给畜牧养殖业造成的危害,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细菌病研究创新团队,系统研究了细菌在抗生素长期使用下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美国微生物学会出版的英文杂志《抗菌药物和化疗》上。据了解,该项研究揭示了细菌中携带的质粒在不同抗生素使用条件下,通过基因重组的方式不断获得新的耐药基因,以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风险形势十分严峻,细菌耐药性的问题已严重威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给人类健康造成安全隐患。本文对常见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应用状况和动物源细菌对该类药物耐药状况等进行概述,以期为动物源细菌性疾病综合防控及β-内酰胺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畜禽养殖中抗生素滥用造成动物源耐药细菌大量产生与传播,已经成为重点关注的公共安全问题。我国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对于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关注度亟待加强。本文将从浙江省近年动物源大肠埃希菌、弗格森埃希菌、沙门菌、弯曲杆菌、肠球菌及葡萄球菌的分离情况、耐药情况以及所发现的获得性耐药基因方面进行综述,为畜禽养殖行业的科学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指导,完善动物源细菌耐药监测网,为抗菌药减量化行动提供依据,以期更好地遏制浙江省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为应对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挑战,提高兽用抗菌药物科学管理水平,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近日,农业部制定了《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之后,农业部兽医局负责人解读了《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国兽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鸡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上海市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情况以及耐药规律,按照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大肠杆菌,应用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以及API 20E鉴定系统进行了细菌鉴定,采用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测定了大肠杆菌对24种抗菌药的耐药情况,并结合菌株来源对菌株耐药性变化及耐药性产生的相关性进行了较全面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地区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严重,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耐药性低,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奈定酸、利福平耐药性高.仔鸡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庆大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耐药性强于雏鸡大肠杆菌.耐药谱复杂,多重耐药性、交叉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市猪场大肠杆菌耐药情况及耐药规律。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分离培养细菌,应用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以及API20E鉴定系统进行了鉴定细菌,采用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测定了大肠杆菌对24种抗菌药耐药情况。结论本地区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严重,其中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敏感率高,对氨苄西林、卡那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耐药性较高,耐药谱复杂,多重耐药性、交叉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在养殖业和宠物行业的不合理使用,使得大肠杆菌在生产中较多地发生多重耐药现象,由此引起的相关疾病也较难防治,给养殖业造成极大的损失。研究通过对不同动物源性大肠杆菌进行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以期对其耐药性进行初步总结,为抗菌药物在不同动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抗生素的滥用使细菌耐性问题日趋恶化,从细菌耐药性的定义、耐药机理及危害出发,简要阐述和分析了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现状及对策,并简述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在动物生产上的不合理使用,使得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且动物源耐药菌极有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和动物性食品(肉制品和奶制品)传给人类,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也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大肠杆菌是一种重要的畜禽病原菌,常引起腹泻、尿道感染、腹膜炎,甚至败血症等.此外,大肠杆菌也是肠道菌群的共生菌,食品动物中治疗或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给肠道中的大肠杆菌造成一种选择性压力,导致大量耐药大肠杆菌的出现,因此共生型大肠杆菌常作为抗菌药物选择压力的一个指示菌.肠道的内环境也为耐药基因的传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共生型大肠杆菌作为一个可能的耐药基因储存库,在耐药基因的传播扩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的组成和主要内容,详细阐述了其过程控制,包括采样、细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检测、耐药性检测结果汇总分析等,并介绍了我国取得的成就,如建立了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技术平台和耐药性细菌资源库、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数据库、摸清了我国动物源细菌的耐药性状况等。针对我国动物源细菌的耐药现状,提出了应对措施,包括规范我国兽用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加强动物处方药的管理并建立治疗用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持续开展畜禽细菌耐药性动态监测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兽用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动物源尤其是食品动物中常见病原菌耐药性水平逐渐增高,并可在人、动物和环境中传播。尽管国内外已有动物源细菌耐药菌株的大量报道,但是聚焦局部地区仍缺少系统的总结。因此,论文针对四川地区动物源常见的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和肠球菌的耐药性进行总结,介绍以上3种细菌的耐药水平、分布及重要耐药基因的传播特征,以期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预警,为省级层面开展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日本兽用抗菌药耐药性监控系统并分析日本食品动物源细菌耐药现状和抗菌药使用情况,以期为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控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药物在畜禽养殖上的应用,无论对治疗和预防动物疫病、促进生长,还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效能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动物源性耐药菌株的存在,直接使抗菌药物疗效降低,病程延长,导致患病动物死亡率升高,带来经济损失;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进入食物链传播给人,造成难以控制的感染,更可能通过动物与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耐药基因的传递而构成潜在危害。同时,耐药性问题的加剧,  相似文献   

20.
正动物源性细菌耐药性是困扰兽医临床用药的一个常见难题,本文结合生产实际从动物源性细菌耐药性现状、产生原因、耐药机制、耐药防治措施等诸方面进行论述,供参考。细菌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病原微生物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不敏感或敏感性下降,导致药物对耐药微生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或无效。耐药性分为天然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前者由遗传因素所决定,后者由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