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为了分析影响黑龙江省畜牧业产值的因素及重要程度,根据逐步回归方法利用1995—2014年影响黑龙江省畜牧业产值的因素的数据建立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目前科技教育是影响黑龙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自然资源、产品产出及人力要素。同时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得到隶属于科技教育的教育经费以及农业机械总动力这两个因素对黑龙江畜牧业产值的总作用分别达到0.992与0.993,说明为提高黑龙江省畜牧业的发展速度,要在提高人均畜牧业产值、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改革、教育普及的力度,更有效地促进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北方牧业》2012,(18):10
<正>中金公司日前发布报告称,畜牧业板块短时间内仍将面临景气度下行的压力,但从中长期来看,未来十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的增长将呈现加速态势,而中国畜牧业也将进入发展速度最快的"黄金十年"。基于对行业未来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一体化发展趋势的  相似文献   

3.
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全体畜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黑龙江省畜牧业克服了金融危机和价格与效益较低以及产品安全事件等诸多不利因素,积极应对产业波动,逆势而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收获硕果累累。总结成绩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工作的推动,本文盘点了2009年黑龙江省畜牧业取得的十大成就,为今后工作提供更大的动力,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用10年左右时间把畜牧业建设成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这一宏伟发展目标的提出,符合我省经济发展形势,反映了我省畜牧经济发展趋势,是实现省委提出的“二次创业、富民强省”发展目标的需要,十分必要,也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1 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形势简况黑龙江省已制定了把畜牧业建设成农业经济“半壁江山”的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对黑龙江省畜牧业目前发展现状、指导思想与遵循的原则、发展目标与产业布局、因素分析、保证措施都进行了全面、完整的阐述。为“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5.
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全体畜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黑龙江省畜牧业克服了金融危机和价格与效益较低以及产品安全事件等诸多不利因素,积极应对产业波动,逆势而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收获硕果累累。总结成绩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工作的推动,本文盘点了2009年黑龙江省畜牧业取得的十大成就,为今后工作提供更大的动力,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信息快递     
黑龙江全省地市级畜牧局长会议于2006年1月9日在哈尔滨召开。会议提出,今年黑龙江省将以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为突破口,通过发展规模化生产、健全标准化技术体系、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2006年,黑龙江省将着力探索未来畜牧业的优质、高产、高效之路,力争早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政府提出到2007年全省畜牧业产值、增加值在2002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的工作目标。根据畜牧业倍增计划,在未来5年中,畜牧业年均递增速度要达到15%,主要畜禽品种数量都将增加1倍左右。畜牧业高速发展,特别是草食畜禽的大幅度增加,必将拉动草业经济超常规发展,这既是良好的机遇,也对草业工  相似文献   

8.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加快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在现实基础上,如何选择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体现科学发展理念的畜牧业发展战略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课题。黑龙江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和黄金奶牛带,建设现代畜牧业的独特优势与基础条件雄厚。为此,本研究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包容性增长等党的重大理论为指导,全面分析了建设现代畜牧业的优势,提出了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路径、发展目标,对全省建设现代畜牧业进行了布局规划,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传统主产县改造升级示范区、新兴发展示范区、生态恢复示范区和沿边对外开放示范区等四个现代牧业先行示范区,并确定了良种繁育、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等九大重点建设内容和信息服务平台、技术研发与推广等五大支持平台,全方位构建起现代畜牧业发展框架。研究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以及通过研究提出的黑龙江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战略,能为黑龙江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湟中县畜牧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以12%以上的速度增长,畜牧业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9年湟中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6.24亿元,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746元,肉、蛋、奶、毛产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加快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在现实基础上,如何选择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体现科学发展理念的畜牧业发展战略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课题。黑龙江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和黄金奶牛带,建设现代畜牧业的独特优势与基础条件雄厚。为此,本研究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包容性增长等党的重大理论为指导,全面分析了建设现代畜牧业的优势,提出了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路径、发展目标,对全省建设现代畜牧业进行了布局规划,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传统主产县改造升级示范区、新兴发展示范区、生态恢复示范区和沿边对外开放示范区等四个现代牧业先行示范区,并确定了良种繁育、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等九大重点建设内容和信息服务平台、技术研发与推广等五大支持平台,全方位构建起现代畜牧业发展框架。研究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以及通过研究提出的黑龙江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战略,能为黑龙江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改革和开放的十年,黑龙江省畜牧业经济获得了突破性地发展。但是步入1989年,因受各种政策因素和环境条件制约,全省畜牧业经济又面临着十年来最严峻的形势。那么如何走出困境,本文就此谈点浅见。一、十年的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是我省畜牧业发展最快的十年,也是畜牧业经济发生深刻变革的十年。这突出反映在奶牛、家禽和黄牛的存栏与肉、蛋、奶产量的显著增加及生产水平的提高上。1988年末全省奶牛存栏47.2万头,比1978年增加40.8万头,十年增长6.5倍;家禽存拦  相似文献   

12.
<正>湟中县畜牧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以12%以上的速度增长,畜牧业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9年湟中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6.24亿元,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746元,肉、蛋、奶、毛产  相似文献   

13.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推动畜牧业科学发展的信心 (一)畜牧业地位更加突出.预计2010年全省畜牧业实现产值将达到1800亿元,比上年增长8.8%,比"十一五"初的2006年增长68.6%,年递增13.9%,占全省GDP2.2万亿元的8.2%.其中鹤壁市畜牧业产值达到45.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8.2%.  相似文献   

14.
正黑龙江省饲料资源丰富,为饲料业发展提供着优厚的自然条件,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黑龙江省饲料产业发展不快,与饲料强省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黑龙江省畜牧业的发展。一、具有的优势1.原料优势。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约占全国的1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未定在300亿千克以上的水平,粮食商品率达到7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除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畜牧业是黑龙江省在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中要重点发展的产业,是未来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最具优势的产业,要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关键是要走好产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绥化市畜牧业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把握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在绥化市工业与畜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基础上,通过改善产业结构、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发展以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优化畜牧业生产区域布局和完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机制等措施,在实现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顺利完成绥化市工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搞好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省”的发展战略,1999年7月全省畜牧工作会议确定,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省畜牧业的奋斗目标是要把畜牧业建设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所谓建设畜牧业“半壁江山”,就是畜牧业生产的存栏、出栏、产量、产值等主要指标都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即实现农村经济二分天下有其一,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或达到50%,养殖业人均收入占农村人均收入的一半以上。龙江县地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属半农半牧县,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农业的再发展增长缓慢,种植…  相似文献   

18.
刘娣  何鑫淼 《猪业科学》2016,(11):50-51
正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2015年粮食总产达到684.5亿kg,产量连续12年增长,玉米、大豆等饲料资源丰富,平原广阔、森林茂密,林下资源丰富,发展生猪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6年全省确定把发展龙江畜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很多地区也在着手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尤其是林区,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停止,林区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十堰市稳步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经济,以山羊为主的草地畜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05年,全市山羊饲养量达到99.56万只,出栏山羊39.88万只,分别比2000年增长67.2%和59.3%,山羊良种覆盖率达到70%以上,成为全市畜牧业调整增效的一大亮点。但与发达地区比较,仍然存在投入不足,发展不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十一·五期间,十堰市山羊产业要有一个突破性发展,关键要抓好龙头企业培植,品种品系培育,科技创新及投入等四个方面的工作,形成比较完善的良种繁育、圈养舍饲、疫病防治、质量安全、羊产品加工和山羊科学养殖技术推广体系,使山羊产业既有量的突破,又有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业是从事动物的饲养、繁殖以及动物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产业,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一般能反映了当地农业整体发达程度和居民生活水平。发达国家都是农牧并重,畜牧业的产值往往达到甚至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可见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数量型畜牧业必将向质量型畜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型畜牧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设施畜牧业就是质量型畜牧业和可持续发展型畜牧业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