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实验以猪带绦虫 TS11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型质粒 VTS11肌肉免疫注射 BAL B/ c小鼠 ,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刀豆蛋白 A(Con A)刺激的增殖反应及 IL- 2的诱生活性 ;用 EL 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 Ig G总量和特异性抗体水平 ,常规法检测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 VTS11免疫小鼠血清的特异性抗体滴度和 Ig G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小鼠 ;免疫小鼠脾脏淋巴细胞 Con A刺激增殖反应和 IL - 2诱生活性均比对照组小鼠显著增强 ;VTS11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数量也显著超过对照组。这表明 VTS11免疫小鼠 ,可诱导其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 ,VTS11具有很强的免疫激活作用 ,可望成为预防猪囊虫病的一种新型疫苗。  相似文献   

2.
选择小鼠脾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试验探讨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用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作用于红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体系,48h后,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研究黄芪多糖对红细胞免疫调控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红细胞、植物血凝素(PHA),单独作用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红细胞对PHA激活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也有促进作用,但是二者没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黄芪多糖不能促进体外培养T淋巴细胞增殖,甚至还抑制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但黄芪多糖可以协助红细胞对淋巴细胞的免疫调控功能,双方共同作用,引起淋巴细胞数目的增加和增强增殖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竹提取物A(extraction A of polygonatum odoratum,EA-PAOA)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发挥此作用的可能机制。将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试验1组(EA-PAOA 0.5 g/kg)、试验2组(EA-PAOA 1 g/kg)、试验3组(EA-PAOA 2 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尾静脉注射20mg/kg的ConA 0.5 mL,每天06∶00注射1次,连续5 d。每天注射ConA 2 h后,EA-PAOA 3个试验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EA-PAOA 0.5 mL,每天3次,共4 d,第5天只在注射ConA后2 h注射1次EA-PAOA。末次注射EA-PAOA后6 h,摘眼球取血低温保存,待测谷丙转氨酶活性(ALT)、3个细胞因子;取肝待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注射;取脾待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法)和流式细胞术以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EA-PAOA 3个试验组血清中,ALT、IFN-γ、TNF-α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能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但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发现,5组CD4+T和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并无明显差别,都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EA-PAOA 3个试验组肝脏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表明EA-PAOA可能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抑制其活性,调节Th1和Th2的数量及比例,降低血清中IFN-γ、TNF-α水平,提高IL-10水平,以此发挥其治疗免疫性肝损伤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高效安全经济的免疫调节剂,本研究构建了共表达猪IL-4/6和猪抗菌肽融合基因VRP的重组毕赤酵母SG46P。通过猪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抑菌试验检测其发酵上清液的生物学活性和抑菌活性,并用该重组毕赤酵母对30只21日龄雌性ICR小鼠进行灌胃接种。接种后,每周采集小鼠尾部静脉血进行免疫功能分析试验;并在第28 d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小鼠腹腔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SG46P的发酵上清液较对照组能显著刺激猪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且该发酵上清液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p0.05)。接种重组毕赤酵母SG46P的小鼠的体质量有所增加(p0.05)且其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血清中Ig G、Ig G1和Ig G2a抗体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其外周血中CD4+T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LR4、TLR9、IL-2、IFN-γ、IL-4、IL-6、CD62L、IL-7、IL-23、CAMP和Crp4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攻毒后,接种SG46P的小鼠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重组毕赤酵母SG46P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小鼠免疫基因的转录水平,有效提高动物的先天和获得性免疫水平,还可明显增强小鼠抗感染能力,这为研制高效安全经济的分子免疫调节剂和防治动物传染病开拓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A组以VR1020免疫作为对照,B组以TS2l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型质粒VTS2l免疫。用ELISA检测免疫小鼠IgG总量和特异性抗体水平,MTT比色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伴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增殖反应及IL—2的谤生活性,常规法检测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VTS2l免疫小鼠血清的IgG含量和特异性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ConA刺激增殖反应和IL—2诱生活性均比对照组小鼠显著增强;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数量也显著超过对照组。免疫小鼠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显著增强,表明VTS2l具有很强的免疫激活作用,有进一步研制开发成为猪囊虫病DNA疫苗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中药免疫增强剂在猪瘟疫苗免疫中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断奶仔猪投服不同剂量的中药免疫增强剂,研究其对猪瘟疫苗接种猪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注射猪瘟疫苗同时,以1%的中药免疫增强剂混饲,试验组猪瘟血清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接种疫苗后15、45 d,试验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猪只在接种猪瘟疫苗的同时服用中药免疫增强剂,能显著增强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重组蛋白的免疫效果,本试验将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与pET-15b载体进行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对表达菌株进行诱导表达、纯化,利用纯化后的猪附红细胞体eno重组蛋白(命名为rMseno)对小鼠进行免疫,从而评价该重组蛋白在小鼠体内产生的免疫应答水平。试验将20只4周龄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B、C、D 4个组。免疫A组接种纯化后的重组蛋白rMseno;免疫B组接种经IPTG诱导表达后的重组菌E.coli-Mseno;对照C组接种等量PBS;对照D组接种未经过诱导表达的重组菌E.coli-Mseno。通过ELISA检测方法分别测定血清中抗猪附红细胞体特异抗体水平及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细胞因子水平,最后通过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来反映小鼠体内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pET-15b-eno质粒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为1 632 bp,与预期大小相同;纯化的重组蛋白rMseno大小为61 ku,并能够被鼠抗猪附红细胞体血清所识别;免疫A组和免疫B组小鼠血清中抗猪附红细胞体特异抗体水平,IFN-γ、IL-4细胞因子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重组蛋白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体液免疫水平以及细胞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重组蛋白的免疫效果,本试验将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与pET-15b载体进行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对表达菌株进行诱导表达、纯化,利用纯化后的猪附红细胞体eno重组蛋白(命名为rMseno)对小鼠进行免疫,从而评价该重组蛋白在小鼠体内产生的免疫应答水平。试验将20只4周龄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B、C、D 4个组。免疫A组接种纯化后的重组蛋白rMseno;免疫B组接种经IPTG诱导表达后的重组菌E.coli-Mseno;对照C组接种等量PBS;对照D组接种未经过诱导表达的重组菌E.coli-Mseno。通过ELISA检测方法分别测定血清中抗猪附红细胞体特异抗体水平及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细胞因子水平,最后通过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来反映小鼠体内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pET-15b-eno质粒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为1 632 bp,与预期大小相同;纯化的重组蛋白rMseno大小为61 ku,并能够被鼠抗猪附红细胞体血清所识别;免疫A组和免疫B组小鼠血清中抗猪附红细胞体特异抗体水平,IFN-γ、IL-4细胞因子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重组蛋白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体液免疫水平以及细胞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9.
蓝芩注射液对动物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猪淋巴细胞转化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变化,研究蓝芩注射液对动物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应用蓝芩注射液后,试验组猪淋巴细胞的转化显著高于对照组;用药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相比差异显著。试验结果表明,蓝芩注射液具有良好的促进ConA诱导的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作用,不同剂量的蓝芩注射液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铁皮石斛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所致免疫抑制模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选取6周龄清洁级KM小鼠50只,体重18~22 g,全为雌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免疫抑制组。每组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小鼠。免疫抑制组给予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 mg/kg·bw),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1日1次,隔天注射,连续15 d。结果:铁皮石斛在终质量浓度5~135μg/mL范围内促进效果显著,其中作用48 h增殖幅度明显。对于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而言,铁皮石斛浓度为20μg/mL、40μg/mL、80μg/mL均能促进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尤以浓度为20μg/mL时最佳。铁皮石斛浓度为80μg/mL时对于正常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分裂增殖显著(P0.05)。对于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而言,铁皮石斛浓度为40μg/mL时对免疫抑制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效果最佳。各浓度铁皮石斛OD值均高于单纯LPS刺激,且细胞增殖情况差异显著(P0.05),但对照组中3个铁皮石斛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铁皮石斛浓度在40μg/mL、80μg/mL时能有效协同Con A、LPS刺激小鼠脾脏T、B淋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蕨麻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一氧化氮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蕨麻多糖(Potentilla anserine polysaccharide,PAP)免疫调节的作用机理,观察了PAP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和分泌一氧化氮的影响。结果显示,50mg/L PAP配合ConA或LPS(lipopolysaccharide,脂多糖)能使小鼠脾淋巴细胞在体外显著增殖(P〈0.05);100、200及400mg/L PAP配合ConA或LPS可使小鼠脾淋巴细胞在体外极显著增殖(P〈0.01);与对照组相比,PAP以不同浓度(50~400mg/L)处理小鼠脾淋巴细胞后一氧化氮分泌量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蕨麻多糖能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一氧化氮,与ConA或LPS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鹰嘴豆芽素A(BioA)的免疫佐剂效果,分别将BioA以及氢氧化铝胶(Alum)作为佐剂和鸡卵清白蛋白(OVA)抗原联合免疫ICR小鼠,二次免疫后2周采血和取脾脏,观察免疫前后血清OVA诱导特异性抗体及亚类含量变化、细胞因子水平,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的体外细胞增殖反应以及外周血CD4~+和CD8~+ T细胞表达。结果显示,BioA和抗原混合物免疫小鼠后,未见不良反应;100μg BioA组小鼠血清抗体IgG、IgG1和IgG2a水平显著高于OVA组(P0.05或P0.01);100μg BioA免疫小鼠受刀豆蛋白A(ConA)、脂多糖(LPS)和OVA刺激产生的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显著高于OVA组(P0.05或P0.01);100μg BioA组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FN-γ和TNF-α浓度显著高于OVA组(P0.05);BioA显著提高CD4~+T细胞数量和提高CD4~+/CD8~+值(P0.01)。表明BioA是一种能同时激活Th1和Th2型免疫反应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兔出血症病毒(RHDV)VP60基因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情况,本研究构建了RHDV VP60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VP60,并将其免疫小鼠。利用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和小鼠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MTT法和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免疫组抗体水平在免疫后5周~6周达到峰值,而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免疫组血清中IFN-γ、IL-2、IL-4因子水平随免疫时间延长而升高,并且能够维持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免疫组T淋巴细胞明显增殖,CD4+T淋巴细胞数量免疫后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所有检测指标显示重组质粒免疫组和灭活苗免疫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pcDNA-VP60重组质粒可以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为研制预防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候选DNA疫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镰刀菌毒素之一的玉米赤霉烯酮(ZEA)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作者拟研究ZEA对刀豆蛋白A(Con A)介导的小鼠离体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增殖的影响。以Con A作为T淋巴细胞活化刺激剂,以不同浓度ZEA(0、10、20、40μmol·L~(-1))染毒处理细胞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分子及中期活化标志CD25分子表达情况,用CCK-8法检测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细胞分别培养48、72、96h后,Con A组与细胞空白组相比均产生了明显的刺激增殖效应(P0.01)。与Con A对照组相比,ZEA染毒可明显抑制Con A刺激引起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除10μmol·L~(-1) ZEA组在72和96h时间段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染毒组在各时间段均差异极显著(P0.01),并呈浓度-效应关系。细胞加入Con A分别活化6、30h后,Con A组与细胞空白组相比,早期活化分子CD69和中期活化分子CD25明显升高,提示细胞发生明显的活化效应。与Con A对照组相比,当ZEA染毒浓度为10μmol·L~(-1)时,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分子CD69和中期活化分子CD25的表达明显抑制,差异均极显著(P0.01),当ZEA浓度为20、40μmol·L~(-1)时,CD69和CD25的表达进一步抑制(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研究结果表明,ZEA对动物免疫抑制作用的产生与其可直接抑制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玉屏风散总多糖对体外培养小鼠派氏结(Peyer's patches,PPs)淋巴细胞活化和功能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对小鼠肠黏膜免疫应答的作用机制。体外培养小鼠PPs淋巴细胞,MTT法检测PPs淋巴细胞加入Con A协同不同浓度玉屏风散总多糖(0. 5、1、2、4、8 mg/m L)在作用不同时间(0、8、12、16、24、36 h)后的增殖变化; 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FN-γ的含量变化;流式细胞术研究PPs淋巴细胞中T、B淋巴细胞的比例变化,进行T淋巴细胞的亚群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玉屏风散总多糖均能增强PPs淋巴细胞的活性,单独作用时,浓度达到1 mg/m L以上,差异极显著(P 0. 01);与Con A刺激组比较,Con A与玉屏风散总多糖协同作用时,浓度达到2 mg/m L以上差异极显著(P 0. 01),且对PPs淋巴细胞增殖活化有明显促进作用(P 0. 01)。同时,玉屏风散总多糖可明显促进小鼠PPs淋巴细胞产生和分泌IL-2、IL-4、IFN-γ,改变PPs淋巴细胞中T、B淋巴细胞的比值,且可显著提高CD4+/CD8+的比值。结果表明,玉屏风散总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PPs淋巴细胞活性,增强肠黏膜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旨在构建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的重组罗伊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L.reuteri),并评价其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效果。利用PCR扩增实验室分离保存的PCV2b型毒株的cap蛋白基因,以猪源L.reuteri为宿主菌,构建表达cap蛋白的重组菌株pPG-T7 g10-PPT-cap/L.reuteri,通过口服免疫BALB/c小鼠。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免疫后小鼠血清中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粪便、鼻腔洗液、生殖道洗液、肠黏液中抗原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小鼠血清中各细胞因子水平;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CD4+T细胞、CD8+T细胞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免疫后攻毒的小鼠体内器官的病毒载量。结果显示,口服免疫重组乳酸菌组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小鼠粪便、鼻腔洗液、生殖道洗液、肠黏液中sIg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和对照组相比,IFN-γ、IL-2、IL-4、IL-12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IFN-α无显著变化;体外孵育PCV2和小鼠脾淋巴细胞结果表明,重组乳酸菌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口服免疫重组乳酸菌组小鼠脾细胞中CD4+T细胞、CD8+T细胞含量高于对照组;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口服免疫重组乳酸菌组小鼠体内的病毒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PCV2 cap蛋白的重组罗伊氏乳酸杆菌,经口服途径免疫动物,构建的重组乳酸杆菌能够刺激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且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16,(5):795-800
研究了猴头菇多糖协同ConA对小鼠体外脾淋巴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的量及mRNA表达量的影响,旨在探讨其协同免疫调节机制。用ELISA法检测HEP协同ConA刺激脾淋巴细胞细胞上清液中Th1、Th2细胞因子的量;RT-PCR法检测Th1、Th2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HEP在25~4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能显著协同ConA刺激T细胞亚群Th1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和Th2细胞因子(IL-4、IL-6)的分泌及mRNA的表达(P0.05),并显著促进转录因子(T-bet、Gata-3)mRNA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HEP能协同ConA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分泌及基因的表达,通过调节Th1/Th2平衡,发挥双重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外源基因转入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即转牛Myf6基因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及相关细胞因子IL-2、IFN-γmRNA表达的变化,试验随机选择5只转牛Myf6基因的子一代小鼠,采用MTT法体外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宿主脾脏中的IL-2mRNA、IFN-γm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Myf6子一代小鼠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IL-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IFN-γmRNA表达也出现了显著下降。说明外源基因Myf6转入抑制了小鼠的脾脏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9.
研究比较枸杞多糖和茯苓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系统免疫功能的影响及2种多糖对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观察小鼠脾脏器官指数变化、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CD4+/CD8+比例及肠派氏结CD3+、CD19+细胞比例、ELISA检测血清及小肠组织中IL-12、IL-4、IFN-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评价2种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及肠道黏膜的影响。结果显示,2种多糖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脾脏指数,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影响免疫抑制小鼠CD4+/CD8+细胞亚群比例及肠派氏结T、B淋巴细胞比例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表明,枸杞和茯苓多糖均对免疫抑制小鼠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茯苓多糖的免疫调节效应显著优于枸杞多糖,且2种多糖均对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多糖分级组分及不同纯度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用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水煎剂、总多糖、分级组分2、纯化组分2均可极显著促进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并能增加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中药复方的不同活性部位具有不同的免疫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