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猪的繁殖性能对增加猪场产能、提高猪场经济效益和保障猪肉市场稳定供应至关重要。在生产中母猪的繁殖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从品种、饲养管理、营养摄入和环境等方面详细阐释了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提高猪场效益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后备母猪的培育在规模化猪场中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有很多,如市场因素、猪群健康情况、饲养管理等。在饲养管理中种母猪群生产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培育优秀的后备母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后备母猪的培育在规模化猪场中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有很多,如市场因素、猪群健康情况、饲养管理等。在饲养管理中种母猪群生产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培育优秀的后备母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规模化猪场的经营管理效益主要与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相关,其中销售价格由市场决定,猪场本身可以控制的只有生产成本,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管理因素、饲料因素以及猪群健康因素等。本文就规模化猪场种猪群健康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祈同行共同探讨之。  相似文献   

5.
虞泰柱 《动物保健》2014,(8X):52-52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生猪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日趋完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同时规模化猪场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越发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文针对规模化猪场设计了一套免疫程序,并对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为降低规模化猪场流行病的发生,提高生产、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生猪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日趋完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同时规模化猪场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越发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文针对规模化猪场设计了一套免疫程序,并对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为降低规模化猪场流行病的发生,提高生产、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做为猪场的场长必须会科学的分析猪场经济效益,要搞清猪场盈利或亏损的真正原因,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拿出可行的措施方案。1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因素有治理(人和猪)、环境(市场)、营养(饲料)、品种(育种)、疫病(保健)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黄泽湘 《猪业科学》2010,27(9):102-102
<正>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单个企业难以左右市场的价格,但除市场价格之外的许多因素则可以通过企业自身加强管理、减少浪费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从中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笔者现就养猪生产中常见的浪费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养殖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生产成绩的好坏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提高每头母猪年提供仔猪数、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14~15头左右,如果能够提高到18头以上,一个100头基础母猪的规模化猪场年可多出栏300多头商品猪,  相似文献   

10.
繁殖力是指母体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和猪场管理因素.猪繁殖力高低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猪的繁殖力是每个猪场都关心的.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规模化猪场不断发展壮大,养猪企业不断增多,猪场管理问题也逐渐成为影响养猪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市场低迷、利润空间小的情况下,做好猪场管理精细化,才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对规模化猪场管理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猪场管理具体工作要点,总结出以下几点精细管理技术,供养猪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了影响断奶母猪发情的因素及应对措施,通过分析发现环境温度、断奶失重、饲喂不当、母猪体况、诱情查情不到位、应激等因素对断奶母猪发情产生影响,根据这些因素提出了断奶母猪饲喂与体况管理、诱情查情和环境控制等方面的应对措施,以期指导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管理工作,尽可能地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猪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养猪生产中,饲料利用率的高低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饲料利用率低会导致饲料浪费,增加成本投入,降低养殖效益。本文以蕨麻猪为例,分析了影响蕨麻猪饲料利用率的因素,探讨了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对策,以提高蕨麻猪饲养的经济效益,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设计及免疫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生猪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日趋完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与此同时规模化猪场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也越来越严重,给养猪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规模化猪场设计了一套免疫程序,并对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降低规模化猪场流行病的发生,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余德谦 《猪业科学》2013,(8):124-125
猪场的经济效益影响着猪场的生存与发展。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生产水平来实现。要提高猪场的生产水平,必须依靠严格的管理。管理水平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最主要因素。这就是有些猪场行情差时亏本,行情好时也亏本的原因。管理所包含着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对人的管理。不管有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如果没有员工有效的执行,一切都形同虚设。一个企业的成败关键在于人,而对人的管理是最困难的,需要管理者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开展大量的工作才能看到成效。  相似文献   

16.
王云龙 《猪业科学》2011,28(5):57-59
养殖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生产成绩的好坏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提高每头母猪年提供仔猪数、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14~15头左右,如果能够提高到18头以上,一个100头基础母猪的规模化猪场年可多出栏300多头商品猪,  相似文献   

17.
卢岩川 《猪业科学》2016,(7):114-115
母猪产仔数量与仔猪出生重对猪场的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母猪产仔数量与仔猪出生重主要受种猪品种、母猪营养、猪舍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猪场经营者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重视,通过进行一定的分析、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提高母猪的产仔率与仔猪的出生重,文章将针对影响母猪产仔数量与仔猪出生重的因素展开讨论,为促进猪场经济效益的提高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当代养猪》2004,(2):22-23
近几年来,我国规模化养猪生产发展很快,在各地均有为数不少的大中型猪场,这对推动我国养猪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养猪企业良好的生产效果取决于管理,养猪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设备、种猪、营养、市场等因素的总和与管理水平的乘积,可见管理对养猪企业效益的重要性。在一  相似文献   

19.
种猪生产者经济效益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因素和选育方法的制约,饲养管理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猪场经营的成败主要取决于繁殖猪群的效率,如果母猪的繁殖水平不好,那么猪场的销售将会受到很大影响.种猪生产者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在多数规模猪场,每逢冬季保育舍小猪就出现成活率下降的现象,部分猪场甚至发生大的疫情。众所周知,猪的成活率是规模猪场生猪出栏率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猪场保育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仔猪的健康水平。余旭平等的研究(2005)表明,生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猪舍内空气的细菌含量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因此,加强保育舍生态环境的管理可提高规模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