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引起鸡免疫抑制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维持和终止。如果鸡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疫苗质量再好,免疫方法正确都不能达到预防疫病的目的。所以,接种过疫苗的鸡群不一定都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和抵抗病原体感染。本文就引起鸡免疫抑制的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概述如下。一、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机体对不同刺…  相似文献   

2.
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危害养禽生产的疾病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控制难度也不断加大?家禽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指引起家禽机体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功能降低的多种因素所导致的疾病总称。免疫抑制的表现是综合性的,包括传染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升高,加工胴体的废弃率增加,疫苗免疫接种失败和总的生产性能降低,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危害养禽生产的疾病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控制难度也不断加大.家禽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指引起家禽机体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功能降低的多种囚素所导致的疾病总称.免疫抑制的表现是综合性的,包括传染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升高,加工胴体的废弃率增加,疫苗免疫接种失败和总的生产性能降低,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 免疫抑制导致的亚健康是诱发疾病的原因之一 肉鸡养殖混合感染的真正原因是免疫抑制造成的机体免疫力、抗病能力下降。外界不良因素是继发病因。治疗时应该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为主,配合其他药物治疗继发疾病。以控制死亡。为了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首先要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保健;其次减少各种不良应激——改善环境:最后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疫苗预防。  相似文献   

5.
正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御外来病原微生物侵犯的重要保卫系统,免疫抑制是动物免疫功能开始出现异常的重要表现,是动物机体在单一以及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影响下,使得动物免疫系统开始受到损伤,导致机体免疫功能趋于紊乱,各类疾病易感性提升。1仔猪与种猪的免疫接种许多疾病如猪肺炎支原体、猪伪狂犬病、猪附红细胞体等均可诱导机体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当前要应用安全高效果的疫苗能对猪群免疫进行有效预防,提升免疫成效。仔猪  相似文献   

6.
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因素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杨 《中国畜牧兽医》2007,34(10):108-110
近年来,我国养禽业发展非常迅速,伴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危害养禽业的疾病也越来越多,且日益复杂,控制难度不断加大,已成为规模化养禽生产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可能与禽类中广泛存在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密切相关。免疫抑制性疾病一般由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是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功能降低的多种传染性因素及非传染性因素所导致的疾病总称。目前普遍认为导致家禽免疫抑制的因素主要有:病原微生物、化学物质、营养因素、霉菌毒素、免疫耐受、应激和抗原竞争等,其中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鸡的病毒性免疫抑制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抑制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使得机体对抗原的应答能力低下甚至缺失的现象.造成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包括疾病、应激、营养等.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免疫抑制尤为严重,人类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就是由病毒引起免疫抑制的典型代表.在禽类,也有许多免疫抑制性疾病.在这些疾病中,有些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危害易被认识到,而有些虽不表现明显症状,但由于造成的免疫抑制使机体免疫力低下,从而造成对多种致病因子易感性增强及疫苗免疫失败.当然,有些疫苗免疫本身就属于这种隐性感染的情况.所以,家禽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不仅因疾病本身造成发病及死亡,而且由于免疫抑制造成的一系列恶性结果,给养禽业带来更大的损失.本文就造成鸡免疫抑制的常见病毒性疾病、其机理及有关解除免疫抑制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免疫抑制是动物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是指动物机体在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暂时性的或持久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以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当前各种免疫抑制因素,广泛存在于我国的猪群之中,在造成疫苗免疫失败与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中起了元凶作用。  相似文献   

9.
免疫接种是预防畜禽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免疫的畜禽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实践中常常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免疫失败,爆发传染病,严重影响畜禽的健康,并因此而引发多起民事纠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造成免疫失败的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疫苗质量、疫苗选择不当、疫苗使用不当、畜禽群体中感染某些疾病发生免疫功能不健全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和免疫抑制因素的影响、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和疫苗血清型的差异等。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个体差异问题。本文根据实践中免疫失败的情况分析了免疫失败的原因,以帮助养殖户合理防疫,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免疫防制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免疫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免疫失败导致传染病的爆发。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本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疫苗血清型的差异,动物本身健康状况等,本文以鸡场为例分析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预防免疫失败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在生产实践中,我国养禽业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免疫抑制性疾病常导致家禽免疫系统受损、疫苗免疫失败、多种疾病并发或继发感染,使得家禽大批死亡,给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现就家禽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及其防控作一介绍,希望能给广大养禽业者提供参考。1导致家禽免疫抑制的主要因素引起家禽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因素包括非传染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非传染性因素主要有营养缺乏、药物使用不当、霉菌毒素、管理和应激等;  相似文献   

12.
防控猪免疫抑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遂如 《养猪》2009,(1):42-46
免疫抑制是动物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是指动物机体在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以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当前各种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广泛存在于我国猪群之中,是造成疫苗免疫失败与诱发各种疾病的元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免疫防制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免疫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多种因素均可造成免疫失败,这些因素有疫苗本身质量,疫苗使用保存不当,母源抗体干扰,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应激因素,机体免疫耐受性,动物本身健康状况等造成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4.
在家禽饲养生产中,必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接种各种疫苗来控制疫病的发生。但在免疫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免疫失败,给养禽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现将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阐述如下。1免疫失败的原因1.1家禽机体方面的原因家禽机体是病原携带者或正在发病处于非健康状态,均会影响免疫应答,产生免疫抑制。如鸡群感染了传染性法氏囊病或球虫病则会影响鸡新城疫苗的免疫效果。母源抗体水平直接影响免疫接种的效  相似文献   

15.
病毒感染宿主后首先应攻破宿主机体免疫屏障后才能在宿主机体内繁殖。病毒感染后,常能出现免疫抑制现象,给养禽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禽白血病病毒、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常能损害免疫器官而引起免疫抑制,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和禽呼肠孤病毒也能损害免疫细胞而引起免疫抑制。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更是众所周知的十分重要的免疫抑制病。实验表明,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对免疫器官损害极大,而且常与新城疫等病毒病和大肠杆菌等细菌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最近的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现象。因此我…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对鸡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新城疫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烈性传染病。目前,预防控制其发生的有效途径主要是进行疫苗的预防注射。由于个体差异以及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免疫抑制病的感染等,往往造成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减弱而造成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7.
正免疫是预防畜禽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免疫的畜禽都能出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实践中常常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免疫失败。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问题、疫苗质量、畜禽感染某些疾病出现免疫功能不健全而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和免疫抑制因素的影响,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集约化养禽业的迅速发展以及饲养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但因养殖环境的恶化、免疫抑制病的存在、疫苗的超剂量重复免疫、变异毒株及超强毒株等因素的存在,禽副粘病毒病的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严重制约养禽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给养禽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疫苗的应用理论上可最大程度控制该类疾病的传播和爆发,但因疫苗产品研发周期长、部  相似文献   

19.
免疫抑制是动物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是指动物机体在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暂时性的或持久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以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当前各种免疫抑制因素,广泛存在于我国的猪群之中,在造成疫苗免疫失败与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中起了元凶作用。因此,当前在防控猪病中首先要消除猪群中存在的各种造成免疫抑制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不但可以降低动物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而且可以提高动物对传染病的特异性抵抗力。因此,在所有的预防措施中,免疫接种在动物传染性疾病的防制中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免疫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的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