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长茄杂交制种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不同栽培模式,雌、雄花龄授粉期对南方长茄杂交制种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栽培模式为单只标准大棚种5畦,单行种植,株距45cm,三杆整枝,单株留果10个;花期授粉单果结籽数和种子重高于蕾期授粉,千粒重低于蕾期授粉,单果结籽数、单果种子重及千粒重均以开花当天的父本花粉授粉最高.  相似文献   

2.
授粉次数对大棚番茄杂交制种种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番茄优良杂交组合"金棚一号"母本定植密度222.7株/hm2及双干整枝的情况下,研究1次授粉、2次授粉、3次授粉对保护地杂交制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次授粉的坐果率最高与1次授粉的差异极显著,与2次授粉的差异不显著;2次授粉的单果种子数、单果种子量、小区产量、发芽率及发芽势与1次授粉的差异显著,与3次授粉的差异不显著;种子千粒质量2次授粉的最大,1次授粉和3次授粉的差异不显著.2次授粉为最佳授粉次数.  相似文献   

3.
2,4-D处理对辣椒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辣椒杂交种‘甘科5号'的双亲及制种田第4~5层花为材料,对授粉花朵人工杂交后,随即用5种不同质量浓度的2,4-D溶液对花梗进行涂抹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重复3次,每重复100朵花。统计坐果率、单果种子数量和产量、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质量浓度2,4-D处理的坐果率、单果种子数量和产量显著提高,其中,20×10~(-3)g/L 2,4-D处理的坐果率最高;10×10~(-3)g/L处理的单果种子数量最多,单果种子产量最高,比CK提高约5.8倍。不同质量浓度2,4-D处理对种子的千粒质量和发芽率影响较小。辣椒杂交制种中,用5×10~(-3)~20×10~(-3)g/L的2,4-D溶液涂抹杂交授粉花梗,能够显著提高杂交坐果率和杂交果实的单果种子数量及产量,对种子质量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茄子杂交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在茄子杂交制种过程中,不同技术措施对茄籽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茄从授粉到采收60d、后熟15d的种子质量最好;蕾期授粉,次日进行重复授粉的比不进行重复授粉的单果采种量增加了41.17%;单株座果数10-12个的采种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辣椒不同时期杂交授粉的制种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甘肃河西走廊进行辣椒不同时期杂交授粉的制种效果研究,为当地辣椒杂交种子生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辣椒杂交种甘科5号双亲为试验材料,设置杂交初期、中期、后期、末期、结束期5个授粉时期处理,各处理杂交授粉100朵花,重复3次。观测授粉期间每天的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分析各处理的坐果率、种果成熟度、正常果与畸形果比率、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种子千粒质量、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并分析其与环境温湿度的相关性。【结果】杂交初期和中期授粉的果实发育正常,畸形果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10%和6%,杂交后期授粉的畸形果所占比例为30%,杂交末期授粉的正常果所占比例极显著减少,畸形果所占比例高达50%。杂交初期、中期、后期、末期、结束期授粉的坐果率分别为16%,76%,26%,40%和10%,在杂交中期和末期先后出现2个坐果高峰期,坐果率呈现间歇性坐果现象。不同时期杂交授粉的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初期授粉的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16粒和0.125g)较低,杂交中期、后期授粉的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69,89粒和0.721,0.938g)急剧增加,到杂交末期时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130粒和1.108g)达到高峰,随后缓慢下降,呈现抛物线走势。杂交中期和后期授粉的种子千粒质量(10.5g)极显著高于其他各个时期(8.0~8.5g)。杂交初期授粉的种子发芽率(93.0%)较低,其他各时期授粉的发芽率(≥98.0%)均较高。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种子发芽率与最低气温的正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果种子质量和种子发芽率与平均气温的正相关性也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结论】不同时期杂交授粉的果实发育质量、坐果率、结实率、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等均存在显著差异。杂交中期和末期是制种的重要时期,此时期杂交制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无籽西瓜苏梦1号母本F01为材料,研究栽培技术、授粉方式和时间、嫁接砧木以及繁种季节对无籽西瓜制种的影响。结果表明:F01采用四蔓整枝坐果数、繁种量比单蔓整枝和双蔓整枝多;F01采用蜜蜂授粉,其繁种量和千粒质量显著高于人工授粉,人工授粉中10:00—11:00授粉繁种量较高。F01选用西瓜砧木嫁接繁种量显著高于用南瓜和葫芦砧木嫁接。无籽西瓜制种春季繁种量和千粒质量极显著高于秋季制种,发芽率显著高于秋季制种。因此,无籽西瓜制种宜在春季,F01选择西瓜砧木嫁接,株行距0.6 m×2.4 m,四蔓整枝,繁种量、种子千粒质量和发芽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对海南特定气候特点下影响甜椒杂交制种的几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以开花前1d去雄、第2d早上授粉单果饱满种子数最多;摄子去雄、不去花瓣,摄子去雄、去部分花瓣,徒手去雄3种去雄方法对座果率、种子数差异不显著;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温度25~30℃花粉发芽率较高;完全转色种果的种子发芽率最高,后熟作用对发芽率影响不大,而始转色果和绿熟果随着后熟时间的增加,发芽率逐渐升高;完熟果种子在常温保存200d后发芽率几乎不变,而绿熟果和始转色果则下降较快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了提高制种纯度和产量的相关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笔在浏阳市沙市镇对苦瓜杂交制种过程中,就不同授粉时间和采种天数,对苦瓜单瓜种子数、种子千粒重及发芽率的影响进行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萱草不同品种杂交亲和性及其种子萌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萱草的种植及繁育提供参考方法。[方法]以单瓣大花萱草品种(n-1、n-2、n-3、n-5、0603)、小花品种(sf-2、sf-4、sf-6、金娃娃)和复瓣品种sf-11为材料,分别对其进行杂交、人工自交和天然自交,考察各品种的结实率、单果种子数及种子出苗率;同时研究不同播期对sf-6种子出苗率的影响。[结果]杂交组合中,金娃娃×sf-6座果率最高(17.1%),人工自交组合中,sf-6结实率最高(70%);0603、n-1、n-2、sf-2人工自交均可坐果,但自然授粉不结实,n-5和sf-11人工授粉和自然授粉均不结实;大花品种单果种子数多于小花品种;n-3自花授粉种子发芽率最高(72%);8月以前播种sf-6出苗率较低(30%以下),8月底播种出苗率最高(57%)。[结论]不同萱草品种结实率和发芽率不同,8月以后播种萱草出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讨番茄坐果部位、后熟度、发酵时间、种子晾晒方式对制种番茄种子发芽的影响,为提高杂交番茄种子发芽率及发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发芽势和发芽率判断番茄种子发芽力的强度,结果表明:番茄坐果部位、后熟度、发酵时间、晾晒方式等因素对番茄种子发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田间温室条件下,番茄种子发芽最佳条件为:采果部位以中部果为主,争取上部果;后熟时闻应以2-3d为佳;发酵时间应以8h内为宜;种子应置阴处风干。  相似文献   

11.
对从铜陵、芜湖、菏泽三地引入的油用牡丹凤丹家系单株的种子性状进行研究,调查凤丹单株的种长、种径、单荚果种子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分析其变异特征和相关性。结果表明,三地种源的种长、种径、单果荚种子数均值差异不明显;菏泽种源种子大小变异最丰富;单果荚种子数和单株产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和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建立线性回归模型y=0.06x_1+0.085x_2+0.212x_3+0.685x_4,检验结果显著性为0.02,其中千粒重回归系数检验显著性为0.002,说明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最大,显著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四川成都地区进行对辣椒不同授粉时期制种效果研究,为当地辣椒杂交种子生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GD013的双亲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杂交初期、中期、后期、末期、结束期5个授粉时期处理,各处理杂交授粉50朵花,3次重复。[结果]杂交授粉中期、后期的正常果比例高,分别为10%和20%;坐果率分别为68%和56%;单果种子数量分别为59粒和47粒;单果种子质量分别为0.439 g和0.332 g。不同时期杂交授粉的果实发育质量、坐果率、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论]在辣椒杂交授粉制种中,应抓住杂交的中后期授粉,以提高授粉效率和制种产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选用南京蛇形丝瓜为试验材料主蔓 2 1~ 30节、 31~ 40节、 41~ 49节留种 ,以主蔓 2 0节以下留种作对照 ,比较不同节位段种子的千粒重、单瓜种子数、单瓜种子重量、发芽率、发芽势、酶活性及种子种植后第一雌花节位。试验结果显示 :随着主蔓留种节位段的升高 ,种子千粒重呈下降趋势 ,而单瓜种子数 ,则呈上升趋势 ,单瓜种子重量以 41~ 49节最高 ,其它节位段则无明显差异。田间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对照最高 ,其次是 31~ 40节 ,不同节位段种子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苯丙氨酸转氨酶 (PAL)活性差异性不一致 ;不同节位段种子种植后第一雌花节位无显著差异 ,在生产上可留 2 0节以内的种瓜作原种 ,留 30节以内的种瓜作生产用种。  相似文献   

14.
以白辣椒玉龙椒的父母本为试验材料,研究其不同花蕾大小授粉对辣椒种子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大小花蕾授粉后种果的横、纵径无显著性差异,单果重差异较大。采用当天即将开放的花朵进行授粉时的单果重、坐果率、单果种子数最高,分别为18.78 g、76.7%和97粒,第二天开花的居其次,均有显著性差异。由此认为,玉龙椒制种时应选择当天即将开放或是第二天开放的花朵进行授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从铜陵、芜湖、菏泽三地引入的‘凤丹’家系单株的种子性状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凤丹单株的种长、种径、单荚果种子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分析其变异特征和相关性,得出以下结论:三地种源的种长、种径、单果荚种子数均值差异不明显;菏泽种源种子大小变异最丰富;单果荚种子数和单株产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和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建立线性回归模型Y=0.06X1+0.085X2+0.212X3+0.685X4,检验结果显著性为0.02,其中千粒重回归系数检验显著性为0.02,说明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最大,显著性最高。本次试验结果以期为常州市武进区油用牡丹的良种选育和示范推广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不同节位段丝瓜留种种子质量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南京蛇形丝瓜为试验材料主蔓21-30节、31-40节、41-49节留种,以主蔓20节以下留种作对照,比较不同节位段种子的千粒重、单瓜种子数、单瓜种子重量、发芽率、发芽势、酶活性及种子种植后第一雌花节位。试验结果显示:随着主蔓留种节位段的升高,种子千粒重呈下降趋势,而单瓜种子数,则呈上升趋势,单瓜种子重量以41-49节最高,其它节位段则无明显差异。田间发芽率和发芽热以对照最高,其次是31-40节,不同节位段种子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氨酶(PAL)活性差异性不一致;不同节位段种子种植后第一雌花节位无显著差异,在生产上可留20节以内的种瓜作原种,留30节以内的种瓜作生产用种。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时期花粉授粉对烤烟授粉效果和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证烤烟不育系和杂交种的种子质量,提高单位面积种子产量,降低制种成本,以云烟85原种和烤烟主栽品种MS云烟8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时期花粉授粉对烤烟授粉效果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父本花粉采集时间的延长,母本授粉后的坐果率、单果粒数、单果种子重量、单株产量和种子质量呈逐渐降低趋势。使用中心花开放后31~40 d收集的花粉进行授粉,授粉效果较好,种子产量和质量较高,各项指标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花粉采集期延长至中心花开放后40 d,可以提高单位面积花粉的产量,父母本种植比例可以扩大为1∶4~4.5,有效降低制种成本。  相似文献   

18.
不同时期摘心对黔辣3号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黔辣3号的产量及其种子繁殖质量,研究了不同时期摘心对黔辣3号的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时和初花期为最佳摘心时期。在产量上,定植时摘去心叶,其植株矮、茎较粗、侧枝多、单株挂果数多、生长期较CK少5~7 d,成熟一致,干椒产量最高,达286.91 kg/667m2,比对照增产67.31%;在制种成绩上,初花期摘心单果鲜重5.59 g,干重1.60 g,单果种子数122.7粒,单果种子重0.88 g,种子千粒重0.731 g。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普通丝瓜品种江蔬1号的父、母本为试材,分析了柱头活力与结瓜率的关系,不同授粉方式与结瓜率、单瓜种子数、千粒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雌花开花当天授粉的结瓜率为80%,第二天授粉的结瓜率为40%,第三天授粉的结瓜率仅为10%。随着每朵雌花授粉量的递减或柱头授粉面积的递减,均表现出结瓜率和单瓜种子数递减而千粒重递增的趋势,但处理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随着单株连续授粉雌花朵数的增加,结瓜率、单瓜种子数和千粒重随之下降,但单株结瓜数及单株种子产量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20.
影响网纹甜瓜制种效率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结实花不同蕾期去雄、不同授粉时间、父本不同花期花粉处理等因素,研究网纹甜瓜制种效果,结果表明:大蕾期去雄后当天即用新鲜花粉授粉,与通常去雄后翌日授粉相比,其生产的种子产量和质量不受影响;同时,在植株生长发育中采用单杆整株单枝留2瓜的植株调整方法是网纹甜瓜杂交制种最宜采用的方法,其种子产量最高,种子质量与单杆整枝单株留1瓜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