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获得的春大白菜品种"冠春"的特异性RAPD标记为依据,通过对8个特异片段的回收,克隆测序,采用引物延长法设计了SCAR引物,经过双亲及其杂交一代的鉴定,6个SCAR引物多态性消失,2个SCAR引物扩增出了单一的特异条带,而且SCAR标记的差异与原始的RAPD特异性标记的差异完全相同,为大白菜杂交种"冠春"的品种鉴定和品种保护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小麦条锈菌条中32号生理小种SCAR检测标记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具有应用价值的小麦条锈菌条中32生理小种的SCAR检测标记。【方法】用100条随机引物对我国目前主要流行的12个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进行RAPD筛选,寻找特异性片断,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将该特异性片段转化成条中32号小种的SCAR专化型标记。设计并合成SCAR特异性引物,对不同来源的条中32号进行SCAR检测。【结果】引物S1271从条中32号生理小种中扩增出长度为320 bp的特异片段,该片段可作为条中32号的SCAR标记。从不同来源的条中32号生理小种中扩增出了筛选到的SCAR标记。【结论】成功建立了条中32专化SCAR标记。  相似文献   

3.
通过AFLP分子标记方法,应用16个引物组合对唐菖蒲M3突变体和对照株进行基因组序列多态性检测,发现有4对引物扩增出稳定的重复性好的多态性条带,4条特异带暂命名为E4M7304、E6M3202、E6M8258和E8M5268.其中E6M8258和E8M5268为对照缺失条带,其他2条为M3缺失条带.将这些特异性条带回收、克隆、测序,设计SCAR引物进行单株验证,其中E4M7304标记已经转换成了稳定的SCAR标记.由于唐菖蒲从子球到开花种球的繁殖年限较长,故可利用该SCAR标记对唐菖蒲的花色变异突变体后代进行早期分子鉴定,以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4.
唐菖蒲"江山美人"经过0GY、25GY、50GY、75GY、100GY、150GY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对主要观赏性状变异进行观测并利用RAPD技术检测基因变异。建立了适用于唐菖蒲RAPD分子标记的反应体系,从12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条可扩增出多态性条带的引物。对扩增产物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RAPD技术能够检测出辐射后唐菖蒲基因组变异情况,可用于对唐菖蒲辐射后基因变异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陇椒5号'辣椒及其父、母本为试材,提取基因组DNA,利用SCAR标记鉴定其种子纯度.结果表明:从辣椒多态性丰富的150条引物中筛选获得1条可用于鉴别母本和F1的引物RG520,1条可用于鉴别父本和F1的引物RG780;将R520进行克隆、测序,设计出1对SCAR引物,能特异鉴别F1和母本.  相似文献   

6.
用SSR和SRAP标记技术对结球甘蓝西园六号进行品种纯度鉴定,从94对SSR引物和109对SRAP引物 中分别筛选出4对条带清晰、多态性较高且具有高度区分度的引物.依据8对引物在西园六号及其亲本的聚丙烯酰 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构建了清晰的品种指纹图谱.通过对特异片段的序列分析,比较了亲本特异片段的碱基差异 并揭示了杂交后代中产生非亲条带的本质,将SSR转化为SCAR标记.SSR和SRAP分子标记构成的DNA 指纹 图谱及SCAR标记,为西园六号品种纯度快速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黄金冠桃及其品系的亲缘关系。[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锦绣、黄金冠、黄桃19、锦黄2号、锦黄3号和锦黄4号(均属于黄桃)6个品种(品系)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法对其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论]结果表明,黄金冠与锦绣亲缘关系最为相近,与其他品系间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该研究对黄金冠及其品系的分类、品种鉴定、新品种选育及其优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家蚕荧光茧色分子标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家蚕荧光茧色基因的分子标记,以家蚕的荧光品种C408黄和C408紫为材料,采用400多个RAPD随机引物筛选分子标记,获得了与家蚕紫荧光茧色有关的1个分子标记CFP-01859.并通过设计特异引物转换成SCAR标记验证,证明获得的标记真实、可靠,并对该分子标记的片段进行了克隆和测序.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蚯蚓有机液肥在黄桃上的应用效果,为该肥料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该肥料在"锦绣"黄桃上的应用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锦绣"黄桃生长期施用蚯蚓有机液肥,对增强树势有一定效果;对提高"锦绣"黄桃成熟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一定作用,但不同处理的效果不一;对增加"锦绣"黄桃单果重无明显影响。在"锦绣"黄桃桃芽露红期、座果期、果实膨大期每株每次分别施含氨基酸的蚯蚓水溶肥0.5kg,并在果实膨大期、采收后每667m~2喷施含腐殖酸的蚯蚓水溶肥0.5kg,是应用表现最理想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子标记,用8个EcoRⅠ-NNN和8个MseⅠ-NNN组成64对引物,对大麻10个品种混合组成的雌性、雄性植株基因池进行筛选,并将筛选到的引物在此10个品种中进行验证,引物E-ACT/M-CTA在10个品种的雄株中均扩增出1条特异条带,雌株中均没有此带,对此引物扩增得到的特异性条带回收、克隆、测序,获得1条大小为348 bp的雄性特异性条带,得到的序列进行GenBank序列比对,数据库中没有与此特异条带同源的序列.该条特异条带可作为分子遗传标记用于大麻早期性别鉴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优化了洋葱SRAP- PCR反应体系的模板浓度和Mg2+浓度.采用8对不同的引物组合和2份不同的洋葱材料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模板的量在180~210 ng均可获得清晰的扩增,低于180 ng,扩增带模糊,高于210 ng扩增背景严重;合适的Mg2+浓度在1.5~2.0 mmol/L之间;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一串红SRAP标记的建立与品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一串红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标记,对引物、dNTP、模板DNA、Taq酶用量及退火温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并用建立的SRAP标记对17个一串红品种进行了鉴定。通过测试,确定了适宜一串红的SRAP-PCR反应体系,反应总体积25 μL,包含PCR缓冲液(含2.0 mmol·L-1 MgCl2),模板DNA 60 ng, dNTP 0.2 mmol·L-1,引物0.4 μmol·L-1,Taq酶1 U。温度梯度试验结果表明,SRAP-PCR对第二阶段的退火温度变化(44~56℃)不敏感。在优化SRAP-PCR体系的基础上,采用44对引物组合对17个一串红品种进行了分析。共筛选到37个多态性引物组合。这些引物组合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15~0.941,平均为0.672;所揭示的基因型数为2~17个, 平均为6.76个。仅用F1/R1这一个引物组合就可以鉴别参试的17个品种,包括形态上非常相近的品种‘神州红’和‘帝王’,表明SRAP对一串红品种具有较强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用SRAP分子标记鉴定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8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及杂种优势群进行划分。结果表明:48个玉米自交系可分为六大类群,分析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分类后类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均小于类内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同时生产上推广组合的亲本大多来自不同的大类,结果表明SRAP标记的聚类结果是比较合理的,对于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具有参考价值,可以用来结合田间配合力对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分属3个市场型的10个中国花生栽培种的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结果表明, SARP技术可以揭示花生栽培种的遗传差异。在所试验的74对SRAP引物中,2对只获得了单态性条 带,其余72对总共产生了1,812条带,其中1035条(57.12%)为多态性带,每对引物组合平均获得25.16 条带、14.38条多态性带。在这73对引物组合中,总带数和多态性条带的数目分别为7-63和2-44 条。10个花生栽培种的简单匹配相似系数为0.6967-0.9171不等,根据SRAP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 可将这10个品种分为5类。用64对引物筛选作图亲本24-3与B4,获得329条多态性条带。此项研究 为花生品种鉴定和遗传研究提供了新的DNA分子标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SRAP marker reveals genetic diversity in tartary buckwheat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RAP) marker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genetic diversity of 10 accessions of tartary buckwheat selected from a wide geographical area in China. Of the total 30 primer combinations investigated, 26 could amplify clearly and consistently. They produced a total of 285 fragments, of which 235 (82.5%) were polymorphic bands. Among the 26 primer combinations, five could discriminate all the genotypes used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molecular data, the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varied from 0.61 to 0.78 and calculated using the NTSYSpc published by Nei and Li (1979). The clust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10 accessions were better to be grouped into two major clusters at a similarity level of 0.69. Moreover, the accessions collected from the same province turned out to be grouped in the same cluster, which indicated some 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s. It also proved that the SRAP marker system was useful in identification and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tartary buckwheat.  相似文献   

16.
应用SRAP分子标记构建红麻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以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27份红麻栽培种、野生种和近缘种为材料,利用SRAP标记构建红麻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方法】利用SRAP标记对127份红麻种质进行遗传分析,计算其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法作聚类图,构建分子身份证。【结果】40对引物组合在127份红麻种质材料中共扩增出383条DNA片段,其中,375条为多态性片段,总的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97.9%。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似系数为0.70时,127份红麻种质资源被划分为4个类群。用SRAP特征谱带和多种引物组合2种方法可有效区分所有材料,并构建出127份红麻种质资源特异性分子身份证,置信概率达到99.99%。【结论】基于15对SRAP核心引物组合的36条谱带构建了一套127份红麻种质资源唯一性的分子身份证。  相似文献   

17.
利用SRAP技术分析海南野生兰属植物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8种海南野生兰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30对引物中筛选出20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95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9.75个多态性条带。UPGMA聚类分析可将8种供试材料划分为4类:第Ⅰ类为冬凤兰;第Ⅱ类为纹瓣兰;第Ⅲ类为多花兰和独占春;第Ⅳ类为寒兰、建兰、墨兰和兔耳兰,这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学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可为兰属品种的鉴定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SRAP标记在蔬菜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SRAP标记是一种新的DNA分子标记技术,文章对其基本原理、技术流程做了简要介绍,从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的构建、重要性状的标记、比较基因组学与基因克隆、QTL分析、杂种优势预测等方面概述了SRAP标记在蔬菜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23个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SRAP多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的遗传多样性,探讨SRAP技术在小麦抗叶锈病基因标记及基因克隆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技术对23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和感病对照Thatcher进行分析。【结果】从128对引物中筛选得到41对具有多态性引物,每个引物组合产生6~41个多态性条带,共产生537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率达49.5%,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13.1个多态性条带;每个引物组合产生1~13个特异性条带,共产生115个特异性条带,特异性条带率为10.6%,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2.8个特异性条带。聚类分析将23个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和Thatcher在相似系数0.72处分为A、B两大类,其中96%的个体归入B类。B类又分为Ⅰ、Ⅱ两个亚类,95%的个体聚在第Ⅱ亚类。第Ⅱ亚类在相似系数为0.785附近分为4小类。【结论】23个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间存在一定的差异。SRAP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分子标记系统,可在小麦叶锈病抗病基因的研究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从256对中筛选出的10对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引物组合对福建省建瓯市的17个锥栗主栽农家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农家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1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了200个条带,多态性带数(NPB)183个,占总条带数的91.5%,引物组合em2me8和em5me9的多态性条带百分比(PPB)均为100%;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08 2~0.797 8,平均为0.653 0,大尖嘴(DJZ)和中尖嘴(ZJZ)的亲缘关系最近,DJZ与双峰子(SFZ)的亲缘关系最远。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55 7时,17个锥栗主栽农家品种可分为3大类:第I类包括3个农家品种,为处暑红(CSH)、SFZ、乌壳长芒(WKCM);第II类包括11个农家品种,为大苞榛(DBZ)、牛角仔(晚熟)(NJZWS)、乌榛(WZ)、铁锥(TZ)、牛角仔(中熟)(NJZZS)、欧宁仔(ONZ)、红仔榛(HZZ)、黄榛(HZ)、油桐仔(YTZ)、白露仔(BLZ)和油榛(YZ);第III类包括3个农家品种,为DJZ、ZJZ和小尖嘴(XJZ)。引物组合em2me8构建了锥栗农家品种的DNA指纹图谱。为锥栗杂交育种和遗传作图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