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5%克·福·萎悬浮种衣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检测了15%克·福·萎悬浮种衣剂在云南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下的7个试验点田间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5%克·福·萎悬浮种衣剂具有防治玉米种传、土传和苗期病虫鼠害,促进地上和地下部鲜重、叶面积及茎粗等生物学指标的增加,显著提高玉米的出苗率和产量等综合功效.综合分析认为,该种衣剂适合在云南省推广应用,最佳药种比为1:50,但不同生态气候条件对种衣剂药种比的要求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棉花苗期病害、黄萎病和铃病进行综合防控,明确供试药剂对各种病害的防控效果,以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1%(质量分数,下同)精甲·咯·嘧菌包衣种子对棉花苗病的防治效果为88.5%~96.6%;黄萎病发生初期分别使用99植保和棉萎克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33.6%~59.3%,棉萎克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99植保;铃期分别使用50%多菌灵和75%代森锰锌与高脂膜喷雾防治铃病,前者防治效果优于后者,防治效果最高达54%;上述综合防病措施,可使棉花增产籽棉4.1%~11.9%。该研究可为棉花病害的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敦煌市棉花苗期主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敦煌市的传统产业 ,由于受市场影响 ,棉花连作比较严重 ,一般连作 4~ 6年 ,有的地块甚至达 1 0年左右 ,而且近几年棉花播种后阴天多、气温低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导致苗期病害发生严重 ,死苗。往年该市棉苗死亡率在 1 .2 %左右 ,较重年份达 4%以上 ,较重地块达到 1 2 .4%。危害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是棉苗立枯病 ,且常与棉苗炭疽病、红腐病混发。1主要症状棉花播种后至出苗前若遭病菌侵害 ,就会烂种、烂芽 ,不能正常出苗。出苗后半月内也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 ,其症状为棉苗接近土表的根茎部出现黄褐色斑点 ,后呈长条状褐色凹…  相似文献   

4.
10种杀菌剂处理棉花种子对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不同杀菌剂单剂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市场上常用的10种杀菌剂单剂按照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处理防治苗期病害。试验结果表明,10种杀菌剂均对苗期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5%(质量分数,下同)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防治效果最好,为89.1%;其次为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和18%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防治效果分别为87.1%和86.9%。杀菌单剂对棉花苗期病害防治效果由好到一般依次为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18%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20%甲基立枯磷乳油>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五氯硝基苯悬浮种衣剂>12%萎锈灵可湿性粉剂,各处理对棉苗生长安全无害。以上试验结果可为应用新型药剂及复配防治棉花苗期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棉花黄萎病为土传维管束病害 ,一旦传入 ,即在土壤中定殖为害 ,现已蔓延到全国各主产棉区 ,对棉花生产危害严重。克萎星叶面喷施防治棉花黄萎病 ,1 999年 1 0月通过国家农药登记 ,该产品进入市场已历时两年 ,深受棉农欢迎 ,经得起生产实践的考验 ,现将 1 997~ 1 999年两地农药登记试验结果汇总如下。1材料和方法试验分别由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河南省农药检定所承担 ,试验地均设在棉花黄萎病发生严重且均匀地块 ,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均为耐黄萎。试验处理设置为克萎星 5 0 0倍液、1 0 0 0倍液、1 5 0 0倍液 ,有效成份 …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杀菌剂对棉花苗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药剂。国内外农药厂生产的用于防治棉花苗期病害,并申请在我国进行农药登记认证的15个杀菌剂(国外4个)。其中有机杂环类杀菌剂2个,苯吡咯类杀菌剂2个,取代苯类1个,植物碱类1个,抗生素类杀菌剂1个,复合类杀菌剂8个。1.2试验方法。70%硫酸链霉素浸种,0.16%棉增灵和20%棉苗康种衣剂于棉花出苗7天后喷雾,其它药剂均进行拌种处理。试验地中等肥力,沙壤,有机质含量0.85%左右,土地平整,苗病发生均匀,田间管理一致。4月下旬播种,行距0.8m,脱绒棉子37.5kg·hm-2的播种量。每处理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4行棉花,小区面积32m2。…  相似文献   

7.
吉农4号种衣剂防治玉米病虫害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过两年省内外药效试验,17%克·福·醇(吉农4号)种衣剂防治玉米苗期病害效果为70%,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达到93.2%~100.0%,防治地下害虫效果在75%左右.药效期达50d,保苗率提高10%以上,玉米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8.
郭首定  郭攀 《中国棉花》2019,46(6):31-32
为筛选防治棉花苗病的理想药剂,2018年进行了不同药剂包衣或拌种防治棉花苗期病害试验。结果显示:7种杀菌剂中以2.5%(质量分数)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效果最佳,防治效果达到84.8%~86.3%,显著优于其他参试药剂,且对棉花幼苗安全无害;450 g·L-1克菌丹悬浮种衣剂和400 g·L-1卫福悬浮种衣剂包衣防治效果也较好。找出了适合新野县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的药剂和使用剂量,可为其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疆垦区棉田主要病虫害为"三虫三病",三虫即:棉铃虫、红蜘蛛、棉蚜;三病即:枯萎病、黄萎病、苗期烂根病. 1棉田主要病害 1.1棉苗烂根病.农五师棉花烂根病历年的发病面积均在6667hm2以上,2000年发病面积为1.06万公顷.特别是遇上春季低温多雨的年份烂根病会大面积发生,对棉花保全苗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棉花品种,对苗期病害大都缺乏抵抗力。当苗期遇到低温阴雨时,常常僵苗迟发,严重时大量死苗,导致缺株断垄,降低产量。据美国估计,苗病损失棉花产量的2.93%,是仅次于枯黄萎病的第二大类病毒。因此,选育抗病品种,提高棉花品种对苗病的抗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86年在校试验农场进行,试验1包括16个材料,试验2包括19个材料。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单行区,3次重复。5月7日定距点播,5月21日进行苗病田间调  相似文献   

11.
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株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萎星是河南省濮阳农科所研制生产的用于叶面喷施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新农药 ,1 999年通过国家农药登记。室内抑菌试验表明 ,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但抑菌活性较差 ,单从这一点不能解释克萎星的防治作用机理。本试验通过研究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株叶片内POD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探讨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感病株的基础抗性诱导作用。1材料和方法1 .1 田间试验。2 0 0 0年试验地为连作棉田 ,土质壤土 ,肥力中等 ;供试材料为耐黄萎病品种 3 3 B。小区面积 40 m2。试验处理设置为 1克萎星 5…  相似文献   

12.
35%苗病净1号防治棉花苗病试验@程福如@刘方志@姚大瑞@张军¥安徽省农科院棉花所¥安庆市郊区农业局35%苗病净1号防治棉花苗病试验程福如刘方志姚大瑞张军①安徽省农科院棉花所安庆246003安徽植棉区棉花苗期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疫病、红腐病等,生产...  相似文献   

13.
10%多·甲可湿性粉剂在花生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0~ 2 0 0 1年的研究表明 ,在花生盛花末期喷施 1 0 %多·甲可湿性粉剂对花生安全 ,能够有效控制花生徒长 ,提高单株结果数、饱果率等 ,增加荚果产量 ;喷施多·甲可湿性粉剂对花生外观品质及籽仁中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等没有明显影响 ,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 ,油酸 /亚油酸比值提高 ,有利于提高籽仁的内在品质。在花生上应用以 1 2 0~ 1 65ga .i./hm2 为适宜用量 ,控长、增产效果最为显著 ,增产幅度为 9.0 3 %~ 1 3 .2 6% ,用量超过 1 65 ga .i./hm2 ,对花生的控长作用增强 ,但容易导致花生早衰 ,加重后期叶部病害程度 ,不利于荚果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翟洪民 《江西棉花》2007,29(1):39-39
2001~2006年作者在枣庄市山亭区进行了棉花苗期主要病虫综合防治试验,通过落实"三改一放"优化农艺措施,连续5年基本上控制了病虫危害.棉蚜的防治效果为89.5%~97.7%,苗病的控制效果在98.8%以上.棉田节省农药费225~300元/hm2,省工195~120个/hm2,还缓解了三夏生产期间的劳力紧张状况.现将该棉花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棉花立枯病和炭疽病是棉花苗期发生的两种真菌性病害 ,常引起棉花干叶、烂根、死苗 ,对棉花前期发育有较大影响。 2 0 0 3年临清市 40 0 0 hm2 棉田中 60 %的地块 ,苗病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病害严重地块死苗率接近 30 % ,露地直播田比地膜覆盖田发病程度偏重 ,据田间调查 ,发病原因主要有 :1发病原因1 .1气象因素。 5月上中旬气温较常年均值分别低 2 .3℃、2 .8℃ ,4月底 5月初又连下了两场小雨 ,增加了土壤湿度 ,低温高湿 ,光照条件差 ,棉花在这种条件下 ,根系生长发育缓慢 ,光合作用弱 ,干物质积累少 ,致使棉苗瘦弱 ,抗病能力差 ,病菌趁机…  相似文献   

16.
丁述举 《中国棉花》2009,36(11):17-19
采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杀菌剂对棉花包衣种子进行再次处理结合苗期喷药,结果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对照和其它各处理,其死苗率、病苗率比对照(不用药)降低50%以上,病苗率降低27%左右,棉花的出苗率提高14%左右。  相似文献   

17.
灵福合剂防治棉花苗病试验毛超俊江西省农牧渔业厅南昌330046柯森保彭泽县农牧局应起汤渝水区农业局棉花苗期炭疽病、立枯病是引起我省和长江流域棉区棉苗烂根死苗和缺苗断垅的主要原因。为探索有效的防病途径,我们进行了灵福合剂的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1试验方...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在辽宁省的三个地区进行了3种种衣剂防治玉米病虫害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7%呋·多种衣剂以1∶50包衣对玉米安全,可有效防治玉米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平均防效分别达68.91%和71.35%,适宜在辽宁北部地区使用。17%克·多·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为54.26%,适宜在辽宁中部和南部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海涂棉花施肥量、化控量和群体大小三因素最优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近年来在海涂棉区推广棉花“矮、密、早、调”栽培模式,为了筛选群体大小与施肥量等的最佳组3合,以便达到节工省本高产稳产的目的。 在1997年密变、氮肥用量、助壮素用量三因素旋转回归试验的基础上,1998年进行了总果枝数、三要素用量和助壮素用量三因素最优回归试验。选得的最佳组合为施肥量是纯 N165~180kg·hm-2,P2O582.5~90kg·hm-2.K2O165~180kg·hm-2为宜;25%助壮素用量180m1·hm-2左右;单株留果枝9个,每公顷总果枝81万。  相似文献   

20.
杜红  路红卫 《江西棉花》2008,30(1):15-16
棉花苗期发病由多种病菌引起,主要为真菌性病害,病菌随种子所附病残体传播,对棉苗具有严重的危害。为确保棉田齐苗,健苗,早发,应重视对棉花种子的健康检测,砂床法是检测棉花苗期种传病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