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研究日粮蛋白质和淀粉水平对内牛日粮淀粉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650kg左右,安装有瘤胃、真胃瘘管的荷斯坦(Holstein)公牛4头,按4×4拉丁方实验设计分别饲喂精粗比和进食量相同的4种蛋白质和淀粉水平日粮,以三氧化二铬(Cr2O3)作真胃食糜标记物,全收粪法收集粪样,测定真胃食糜和粪便中的淀粉流量及在瘤胃内、真胃后段消化道(简称肠道)内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和淀粉水平对瘤胃淀粉发酵率和全消化道的淀粉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瘤胃淀粉发酵率和全消化道淀粉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3.5%和97.4%,日粮淀粉水平明显影响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的淀粉量(p<0.05),并随淀粉进食量减少而下降(p<0.05).  相似文献   

2.
选择4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T形瘘管的荷斯坦泌乳奶牛,按4×4拉丁方设计,分别以铬染纤维和Co-EDTA为食糜固相和液相指示剂,研究精粗比约为30∶70的"高低质粗料型"日粮、30∶70的混合型高青贮日粮、50∶50的精粗料比例相当的日粮及65∶35的高精料日粮等4种日粮对瘤胃食糜稀释率及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等养分的进食量、十二指肠流量及消化道不同部位表观消化量和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精粗比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奶牛对DM、OM、NDF和ADF的进食量,且DM进食量与日粮水分含量呈负相关;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食糜液相和固相稀释率均没有显著(P>0.05)影响;日粮精粗比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DM、OM、NDF和ADF的十二指肠流量及瘤胃和全消化道表观消化量,而对其后肠道表观消化量没有显著(P>0.05)影响;日粮精粗比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DM、OM和ADF的瘤胃表观消化率,而对NDF的瘤胃表观消化率及DM、OM、NDF和ADF的后肠道和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P>0.05)影响.  相似文献   

3.
选四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杂交黄牛,按4×4拉丁方设计,采用尼龙袋法研究棕榈酸对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5%~4.5%棕榈酸对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纤维素(CEL)及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瘤胃降解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第二个试验选用32头奶牛,分成4组,研究棕榈酸对营养物质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5%棕榈酸,日粮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及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添加3.0%棕榈酸,日粮OM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下降2.16%(P<0.05),EE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提高3.44%(P<0.05),CP及NDF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4.5%棕榈酸,日粮OM、CP及NDF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下降2.74%(P<0.01)、2.01%(P<0.05)及8.50%(P<0.05),EE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提高3.55%(P<0.05)。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氧乐果对人工瘤胃营养物质代谢规律的影响.利用DFCCS-Ⅱ型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分4个时期完成,每个时期设4个氧乐果水平:0、10、100与1000 mg/kg日粮.每期预试期4 d,正试期5 d,测定不同时间点的瘤胃液pH值、NH_3-N浓度及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总能(GE)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100和1000 mg/kg氧乐果,使人工瘤胃液NH_3-N浓度分别降低1.97 %、2.12 %和6.06 %(P<0.05),CP表观消化率分别降低17.60 %、19.05 %和13.09 %(P<0.05).然而,添加氧乐果可以使DM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2.92 %、6.18 %、4.93 %(P<0.05);OM表观消化率提高12.92 %、19.33 %、16.24 %(P<0.05);NDF表观消化率提高4.95 %、6.10 %、9.38 %(P<0.05);ADF表观消化率提高9.00 %、12.40 %、16.22 %(P<0.05);GE表观消化率提高3.65 %、9.35 %、13.20 %(P<0.05).另外,日粮中添加氧乐果对人工瘤胃液pH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揭示,日粮中添加氧乐果能够使人工瘤胃CP利用率降低,使DM、OM、NDF、ADF和GE的利用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研究4种纤维原料对生长猪十二指肠和回肠食糜,粪便pH值、黏度和持水力的影响,以及4种纤维日粮养分在消化道不同区段的消化状况.[方法]选用西兰花、小麦麸、大豆皮和米糠4种原料配制单一纤维来源的日粮.试验选用体质量35 kg左右的(杜洛克×大白猪×长白猪)三元杂交阉公猪8头,分别安装十二指肠和回肠末端双瘘管,按4×4拉丁方设计安排试验.[结果]小麦麸日粮组猪的回肠末端食糜pH值显著低于其余3种日粮组(P<0.05),大豆皮和米糠日粮组猪的粪便pH值显著低于西兰花和小麦麸日粮组(P<0.05);4种日粮组猪的十二指肠食糜黏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大豆皮日粮组猪的回肠末端食糜黏度显著高于米糠日粮组(P<0.05).小麦麸日粮组猪十二指肠前段的干物质、粗蛋白和淀粉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西兰花日粮组(P<0.05),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西兰花日粮组(P<0.05).大豆皮日粮组猪的回肠末端灰分和淀粉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日粮组(P<0.05).小麦麸日粮组猪的全消化道灰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淀粉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米糠日粮组(P<0.05).西兰花日粮组猪的全消化道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3种日粮组(P<0.05),而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日粮组(P<0.05).[结论]本试验配制的4种纤维含量相近、来源不同的半纯合日粮其养分的消化部位(胃、小肠和大肠),以及各位点的表观消化率表现出明显差异,日粮纤维来源对猪消化道食糜的吸水力和黏度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选用12只雄性成年东北细毛羊,按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采用全收粪法分别测定3个饲喂丝兰皂甙处理(100mg/kg、200mg/kg和300mg/kg)对绵羊全混合日粮有机物质(OM)、干物质(DM)、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不同水平丝兰皂甙对各组全混合日粮(TMR)中ADF消化率虽有影响,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丝兰皂甙300mg/kg处理的OM、DM和NDF消化率分别为70.81%、66.11%和50.47%,显著高于对照(P<0.05),添加丝兰皂甙200mg/kg和100mg/kg处理与对照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CP消化率,添加丝兰皂甙200mg/kg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和添加丝兰皂甙100mg/kg处理(P<0.05),但与添加丝兰皂甙300mg/kg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种精粗比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陕北绒山羊羔羊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将16只日龄和体质量相近的羔羊随机分为4组:Ⅰ组.日粮精粗比3∶7+20 g/kg YC;Ⅱ组.日粮精粗比3∶7,不添加YC;Ⅲ组.日粮精粗比5∶5+20 g/kg YC;Ⅳ组.日粮精粗比5∶5,不添加YC。计算各组羔羊的平均增加体质量、平均日增质量、干物质采食量(DMI)及料质量比。采用不完全收粪法收集粪样,测定其中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CP)、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后屠宰全部试验羊,取瘤胃组织测定瘤胃乳头高度、宽度和瘤胃壁厚度。【结果】Ⅰ组羔羊平均增加体质量、平均日增质量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DMI显著高于Ⅳ组(P<0.05),Ⅰ组DMI高于Ⅱ组,但差异不显著(P=0.077);4个处理组的料质量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中Ⅰ组最小(7.72)。Ⅰ组羔羊CP、N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而Ⅲ组与Ⅳ组间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Ⅲ组羔羊瘤胃乳头高度、宽度均极显著大于Ⅳ组(P<0.01),瘤胃壁厚度显著大于Ⅳ组(P<0.05)。日粮精粗比与YC的互作效应对CP、NDF的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对瘤胃乳头宽度影响极显著(P<0.01)。【结论】日粮中添加YC能够提高羔羊的DMI和平均日增质量,以及高粗料日粮的CP和NDF表观消化率;YC可促进羔羊瘤胃发育,在高精料日粮中效果更显著;日粮精粗比与YC对CP、NDF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育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8.
应用2个4×4拉丁方绵羊消化与氮平衡试验研究发现,随日粮精料水平的提高,绵羊氨化与未氨化麦秸日粮 NDF,ADF 表观消化率均下降,而 DM,OM,CP 表观消化率与 NR 均提高,当日粮精料比例从20%提高到60%时,2种日粮 ADF 表观消化率均没有显著下降(P>0.05),而 DM,OM,CP 表观消化率与 NR 均显著提高(P<0.01,P<0.05)。秸秆氨化提高了日粮 NDF,ADF,DM,OM,CP 表观消化率与 NR,提高日粮精料水平与秸秆氮化,均可提高日粮 DMI。  相似文献   

9.
选用 4只正常幼公羊及 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幼公羊 ,按 4× 4拉丁方设计 ,分别用全收粪法与尼龙袋法测定不同加工处理组合对幼羊全混合日粮 ( TMR)干物质 ( DM)、有机物( OM)、粗蛋白 ( CP)表观消化率及瘤胃 4 8h消失率的影响 ,并分析其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 ,在含玉米秸的 TMR中 ,以尿素精料等氮代替豆饼对日粮 DM,OM,CP的表观消化率及瘤胃消失率均无明显不利影响 ( P>0 .0 5) ;在含尿素精料的 TMR中 ,玉米告的碱化处理使日粮 DM,OM的表观消化率及瘤胃消失率分别提高了 12 .90 % ( P<0 .0 1)后 ,12 .78 ( P<0 .0 1)以及 8.65( P<0 .0 5)和 8.17 ( P<0 .0 5) ,而 CP的表观消化率及瘤胃消失率均无明显改善 ( P>0 .0 5) :对含尿素精料及碱化玉米秸的 TMR进行颗粒化加工 ,并未明显影响日粮 DM,OM,CP的表观消化率及瘤胃消失率 ( P>0 .0 5)。用全收粪法与尼龙袋法测得全混合日粮 DM,OM,CP的表观消化率与瘤胃 4 8小时消失率呈强的正相关 ( P<0 .1)。因而在具备瘤胃瘘管羊时 ,可用尼龙袋法简化 TMR营养价值评定  相似文献   

10.
葡萄渣对人工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usitec-S型连续培养系统,研究葡萄渣含量分别为0%、8%、12%、16%的日粮对人工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葡萄渣含量为16%可显著降低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率和NH3-N浓度(P<0.05);日粮中葡萄渣含量为8%、12%对人工瘤胃VFA、pH、DM、OM、NDF、ADF的降解率和NH3-N浓度无显著的影响,但葡萄渣含量为12%时可显著降低瘤胃NH3-N浓度和CP的瘤胃降解率(P<0.05).因此,日粮中添加葡萄渣以12%以下为宜.  相似文献   

11.
果树矿质营养研究现状及养分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矿质元素在果树体内需求分配规律及独特的体内养分调节能力、果树养分诊断方法及存在问题、果树缺素症状及养分资源管理对策,并提出了果树养分管理必须与无公害及有机果树生产体系相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斑蝥类昆虫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现代分析手段对4种斑蝥类昆虫营养成分、微量元素、脂肪组分、氨基酸组成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种芫菁虫粉的蛋白质含量(57.06%~65.06%)高于柞蚕蛹,而脂肪含量(6.78%~12.64%)远低于后者,与世界名牌饲料添加剂秘鲁鱼粉相当;微量元素种类丰富,含量接近人体需求,有害元素Pb均未检出;脂肪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大、成分全,P/S值接近或超过花生油、米糖油等植物油;氨基酸组成完全,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秘鲁鱼粉;蛋白质组成以两种斑芫菁更接近于全蛋模式;氨基酸评分以缬氨酸和亮氨酸较高.提示芫菁虫粉在提取药用成分斑蝥素之后,仍然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且组分合理的饲料添加剂或深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13.
营养液更换频率对生菜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营养液更换频率对生菜养分吸收、积累及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为水培生菜营养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菜(Lactuca sativa L.)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中设置3个处理,即F10(营养液每10 d更换一次)、F20(营养液每20 d更换一次)和F30(营养液不更换),动态监测了生菜的生物量和氮、磷、钾、钙、镁的吸收量.[结果]植株体内各元素含量均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各元素积累量逐渐增加,从第20 d开始,F10、F20处理各元素积累量与F30处理差异愈趋明显.三个处理地上部干重没有显著差异.与F10处理相比,F30处理的氮、磷、钾、钙、镁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结论]降低营养液更换频率在不降低生菜生物量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养分利用效率;在试验条件下,水培生菜定植后30 d可不更换营养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蓝莓(Vaccinium spp.)是无根毛植物,根系吸收养分能力弱。华南地区是蓝莓栽培的新区,调查研究广东土壤条件是否适合蓝莓生长发育、树体养分是否平衡。【方法】以广东省河源市蓝莓园的4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在叶片和土壤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营养诊断法(DRIS)研究蓝莓树体养分平衡和盈亏状况,测定菌根侵染率,分析影响树体营养的土壤化学性质。【结果】蓝莓树体养分水平存在品种差异,‘夏普蓝’养分水平最高,叶片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5.90、0.76、6.58 g/kg,铁含量63.73 mg/kg;树体养分的总体需求表现为磷>氮>钾,磷、氮含量处于偏低范围,钾含量处于平衡范围;土壤养分水平与叶片养分水平无显著相关性;根系菌根侵染率较低(15.0%~26.7%),导致根系吸收能力较弱。【结论】华南地区蓝莓树体的养分水平不平衡,与根系吸收能力弱和菌根侵染水平低有关,应该提高有机磷肥和有机氮肥用量,并接种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15.
植物矿质营养素缺乏的一般原因包括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土壤中的元素不可吸收、不良的气候条件、土壤施肥不科学以及土壤管理不善等。土壤中氮素的流失与挥发、农田排水与降雨径流密切相关;磷素的损失主要通过磷的渗漏淋失与磷的流失造成;钾素的损失主要表现为钾的固定与钾的淋失。  相似文献   

16.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可为作物养分空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喀斯特山区村级尺度为研究对象,采用GPS定位取578个样点,利用GIS技术,开展喀斯特山区村级尺度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再根据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结合作物营养特性,进行了水稻、玉米养分管理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基本呈4级。推荐施肥的水稻增产8.08%,单位养分增产效率提高39.5%;玉米增产6.15%,单位养分增产效率提高18.20%。  相似文献   

17.
液培条件下养分组成对叶菜硝酸盐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培试验研究了养分组成对生菜和莴笋2种叶菜生长、硝酸盐含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氮肥用量相等时,增施磷肥和钼肥,降低营养液NO3--N与NH4+-N比例及增施氮、钾肥,均降低了2种叶菜的硝酸盐含量;(2)生菜以增施磷肥和钼肥,NO3--N∶NH4+-N=8∶2处理时,使生菜硝酸盐含量减少19.7%,同时获得较高产量及营养品质;莴笋在营养液配方以增施磷肥和钼肥,NO3--N∶NH4+-N=6∶4(柠檬酸叶面喷施)处理最佳,使茎、叶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39.5%、17.0%,改善了营养品质,提高了产量;(3)改变氮肥形态比例,增施磷、钼肥,同时增加氮、钾用量,莴笋产量增加36.8%,茎、叶硝酸盐含量降低8.5%、9.8%,营养品质改善;而生菜产量降低16.3%,且对营养品质不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生姜优质高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四川竹根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土壤养分含量现状以及植株养分含量等特性。[结果]重庆(永川)种苗科技城生姜种植区土壤整体偏酸性,有机质含量偏低,全部土样碱解氮含量属于适量水平,土壤中有效P、Ca、Mg、Fe、Mn、Cu、Zn含量丰富,S含量缺乏。生姜植株各部位氮钾含量较高,磷含量较低,生姜块根和茎秆中K元素含量大于N元素含量,叶片中N元素含量大于K元素含量。[结论]在生产中应因地制宜,合理施肥,并控制氮、钾肥配比,可以促进生姜的生长,提高生姜产量。  相似文献   

19.
芦笋罐头加工下脚料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芦笋罐头加工下脚料中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新鲜芦笋加工下脚料中富含营养成分,18种氨基酸含量达到730.33mg/100g,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到总氨基酸量的32.92%(E/T),各种维生素、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并且含有一定量的黄酮类物质、芦笋粗多糖,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甘薯茎尖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任秀娟  欧行奇  杨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06-2306,2349
以蔬菜型甘薯新品种百薯1号为材料,研究了甘薯茎尖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甘薯茎尖的食部为100%,含水量89%,蛋白质含量32g/kg,脂肪含量4g/kg,膳食纤维含量13g/kg,Vc和VB2的含量分别为400和1.4mg/kg。甘薯茎尖的矿质元素钙、钾、硒、铜含量最高,分别为1800mg/kg、4000mg/kg、20μg/kg和2.4mg/kg。磷含量620mg/kg,镁含量430mg/kg,锌含量4.6mg/kg,铁含量较少。甘薯茎尖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居常见蔬菜之首。甘薯田间抗病性好,在种植过程中不需要喷施任何农药,烹饪后的菜鲜嫩清香,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绿色保健蔬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