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鉴定了广西和广东两省的桑树种质资源共446份的染色体倍数性,其分属于广东桑、鸡桑和华桑,其中二倍体桑414份,三倍体桑20份,六倍体桑12份,344份桑树种质资源中的染色体数属于首次鉴定。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桑树资源中心桑资源染色体倍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桑树酸解去壁低渗法,对四川省桑树资源中心的66份桑资源染色体倍数性进行观察鉴定,发现其中有二倍体桑63份,三倍体桑1份,六倍体桑2份.其结果对丰富我省桑树资源基础研究内容和桑树品种选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一、概况1980年开始在四川省丝绸公司组织领导下,全省开展了历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桑树资源普查工作,前后历时近五年,有1200多人次参加,行程30多万公里,共搜集了桑树资源551份,其中野生、半野生桑324份,栽培品种69份,实生桑优良单株158份.经鉴定它们分属八个桑种,其中白桑(M.aIba,L),蒙桑(M.mongo  相似文献   

4.
30多午来收集和保存广西地方栽培的桑树种质资源250份、野生桑资源30多份;从省外、国外引进和保存桑树种质资源211份:用鲁桑、白桑等与广东桑杂交选育成的中间类型种质资源71份:用82个桑树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2万多株诱变创造桑树人工四倍体种质603份;从四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及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选育出多倍体种质120多份。利用桑树种质资源育成高产优质杂交桑“桂桑优12”、“桂桑优62”已推广种植130多万亩;新育成的优良三倍体杂交桑“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桑特优3号”均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正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桑脚棵、桑墩子、野椹子? 桑树(主要是实生桑)根旁生出来的小桑树,群众叫它“桑脚棵”:老桑树砍伐后,根部重新长出来的小桑树,群众叫它桑墩子;桑椹落地天然野生,或猪、狗、鸟鹊,吃下桑椹、排出糞屎中的桑籽发芽长出的小桑树,群众叫它野椹子。这三种小桑树,以往大部份未很好利用栽植,任共自生自长、或被砍作燒柴,不但影响老桑树的发育,而且荒废满地,容易滋生病虫害。  相似文献   

6.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 Roxb.)桑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桑树种质资源保存、鉴定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依据。以13个ISSR引物从93份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的基因组DNA中共扩增出12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4条,多态性比率为73.44%,表明供试的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93份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85 9~0.937 5,平均为0.761 7。基于供试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对93份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的遗传关系进行聚类分析,93份种质材料在遗传相似系数0.664处被划分为6个组群,在遗传相似系数0.685处,第Ⅲ、Ⅳ、Ⅵ组群分别被分成2个亚组。研究结果显示,供试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花性等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7.
桑树多倍体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在桑树多倍体育种研究方面起步较晚,1986年才开始做准备工作,几年来边创造条件,边开展试验,现将工作进展和体会整理如下:1 桑树品种资源倍数性普查为了查明桑树品种资源的倍数性,挖掘多倍体资源,检查了所保存的广东桑、华桑、鸡桑、长穗桑和鬼桑五个桑种的360份材料,获得三倍体桑18份,四倍体桑1份(太深一号,华桑系统属全国发现的第四个地区第五例),六倍体桑9份,其余332份为二倍体桑,除伦教40已有报道外,均属首次检查.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桑属植物种质资源分类及生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云南省 12个地区 (州 )的 4 5个县 (市 )进行了桑属植物种质资源考察研究 ,收集桑树种质资源 2 0 8份。经多年种植、观察、鉴定和分类 ,确定其分属白桑 (M .albaLinn )、鲁桑 (M .multicaulisPerr.)、长穗桑 (M .wittiorumHand Mazz)、长果桑 (M .laevigataWall.)、华桑 (M .cathayanaHemsl.)、广东桑 (M .atropurpureaRoxb .)、鸡桑 (M .aus tralisPoir )、山桑 (M .bombycisKoidz.)、瑞穗桑 (M .mizuhoHotta .)、滇桑 (M .yunnanensisKoidz.)、蒙桑 (M .mongolicaSchneid .)、鬼桑 (M .mongolicavar .diabolicaKoidz .)共 11个桑种和 1个变种 ,其中鲁桑、瑞穗桑属于引进桑种。云南省特有桑种滇桑相对集中分布在哀牢山山脉的贡山、新平和屏边 3个区域 ,形成在形态特征上有一定差异的 3个分布群体。对 4 1份桑属植物种质资源染色体倍数性进行了研究鉴定。  相似文献   

9.
阳春三月,气温回升,万物复苏,桑树发芽开叶,桑树的各种病虫亦结束越冬,开始出蛰为害桑树或侵染桑树.春季是桑树病虫多发季节,成灾季节.春季(四川包括重庆地区)的主要桑树病虫有桑象虫、桑尺蠖、桑毛虫、桑梢小蠹虫、桑瘿蚊、桑螟、蓝尾叶甲、褐金龟、桑树断梢病、桑黑枯型细菌病等,每年损失春叶达15—20%,严重的达40%以上.因此,抓好春季桑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桑树资源考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朝吉  江靖 《蚕业科学》1995,21(4):209-213
1992~1994年在云南考察收集到8个桑种1个变种共128份材料,其中白桑39份;鲁桑2份;长果桑25份;长穗桑7份;华桑3份;广东桑4份;蒙桑7份;鸡桑19份及蒙桑的变种鬼桑21份。其中发现2个新桑类型,如毛叶长花柱和桑椹并联的种质以及桑椹特长的长果桑单株和作果用的桑树资源。  相似文献   

11.
32份广东桑类型桑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桑类型是由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的广东桑种形成的桑树栽培类型。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两广地区的部分广东桑类型桑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为地方桑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选用22对SRAP引物组合在32份桑树种质材料中共扩增出144条带,其中有44条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30.56%,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2条多态性带。32份桑树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值变化范围为0.826 4~1.000 0,平均值0.894 4,说明供试广东桑类型桑树种质材料间存在较高遗传变异。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32份桑树种质材料划分成3类:第Ⅰ类包括了20份来自广西的地方品种资源,第Ⅱ类包括了3份来自广东的选育品种资源和7份来自广西的选育品种资源,第Ⅲ类的2份种质资源分别来自广西和广东。同一类群的各亚类群又多以同一地理来源的品种或亲本有相近、相同血缘的品种聚集。研究结果说明SRAP标记能很好地揭示同一桑种不同种质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广东桑类型桑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西藏桑树资源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藏高原桑树资源丰富。经过考察,已获得五个桑种和一个变种(即长果桑、吉隆桑、蒙桑、白桑、山桑及变种鬼桑),并收集到33份不同类型材料。其中,吉隆桑是西藏特有的桑种,在3.340米的高山上生长良好。林芝县帮纳公社发现一株1,600余年的古桑,树干围度12.93米,主干部位材积即达44立方米,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大古桑。东南部一些县,既有丰富的桑树资源,又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适宜发展蚕业生产,可以开辟为新的蚕桑基地。  相似文献   

13.
<正> 桑盾蚧又名桑白蚧、桑介壳虫,是桑树的主要枝干害虫,为害重,分布广,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枝干汁液,使桑树生长发育不良,发芽延迟或不发芽,树势衰退,重者整株枯死。据西村太一(1957)报导,被害桑树春季减产30~50%。但是,该虫为害桑树后,对桑树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究竟产生多大影响,本文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染色体倍性鉴定是开展桑树进化研究及多倍体育种的基础。选择11份只开雄花的雄株桑种质资源,以其有丝分裂中期的造孢细胞为材料,利用去壁低渗法制备染色体标本,观察其染色体数目。按照桑树染色体基数为7(x=7)的理论,在11份桑种质资源中鉴定得到9个四倍体(2n=4x=28)、1个六倍体(2n=6x=42)和1个十八倍体(2n=18x=126)。试验结果表明,造孢细胞是鉴定雄株桑种质资源染色体倍性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正> 去冬,蚕农挖桑、毁桑较为严重,对桑树很少投入,放弃了桑树的管理。今春桑树病虫害较往年有大的危害,夏秋桑树枝叶生产量占全年的 2/3以上,桑树病虫害将会造成蚕茧减产欠收。为了获得夏秋蚕茧稳产、丰产,加强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十分必要。 一、桑树主要的病虫害 1.虫害 (1)桑象虫:吃芽,该虫在夏伐后吃光截口下的定芽后,继续吃新发芽,造成全株片叶  相似文献   

16.
继桑疫病Pseudomonas Mori(Boyeret lambert)Sterens 15种病症外,本文继续报导病菌入侵桑组织的调查概况.一、春发芽期病桑各种病症的数量和比例共调查30株桑,每株桑树1条,每枝条上取顶芽3只,以见典型红褐色或油渍状浸润病斑为准.按病症形态,发病部位分类;对未发芽剖视内部,结果如表1:  相似文献   

17.
<正>安徽省桑园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大别山区、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丘陵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积温4700~5200℃,平均相对湿度75%~78%,年降雨量900~1700mm。由于地理条件复杂多样,是我国古老蚕区之一,加上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了桑树种质资源丰富、类型多、性状复杂的格局。 1 安徽省桑树种质资源概况 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调查我省桑树种质资源共有120多份,根据其自然分布大致分为: 1.1 大别山区:代表桑品种有佛堂瓦桑、金寨藤桑、压桑、瓦桑、圆叶皮桑、大花叶皮桑、小花叶皮桑、潜山黄皮、逆水千曲、九龙桑等。 1.2 沿江江南地区:代表桑品种有竹青桑、青阳青桑、青阳麻桑、所村红芽、红星青皮等。 1.3 皖南山区:代表桑品种有竹叶青、绩溪大叶早生、绩溪小叶早生、紫藤桑、新大叶瓣、小叶瓣、摘桑  相似文献   

18.
<正> 近两年来我所先后派员赴四川、湖北与山西等省参加桑树品种资源调查工作,共收集到桑品种资源材料325份,其中栽培种47份,优良单株200份,野生桑树78份。这些材料经初步鉴定有鲁桑(Morus multicaulis Koidz.)、白桑(Morus alba L.)、山桑(Morus bombycis Koiadz.)、蒙桑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头二造桑树的产叶量,对发展二化白茧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秋末“养桑”对来年头二造产量影响怎样?我们去秋今春作了一个试验调查,从调查结果看,秋末“养桑与不“养桑”,来年头二造产叶量大不一样,养桑区比不养桑区桑树发芽早,发芽齐,新梢生长快,产量高,头三造增产  相似文献   

20.
山坡地桑园,桑瘿蚊为害较多。桑瘿蚊成虫在桑树顶芽内产卵,孵化后的幼虫汲取顶芽叶液而使其停止生长。为此,顶部的腋芽不断发芽生长起来。通常反覆发芽五至六次,而每次顶芽都受到损害,由此下去整棵桑树尖端部成扫帚状生长,使桑叶产量大大减少。前一年最后世代(九至十月)的幼虫,主要潜伏在植株的地表下二至三厘米处,以老熟幼虫形态越冬。老熟幼虫在次年六月中、下旬(温暖地方六月上、中旬)变成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