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个品种的公猪与另一个品种的母猪杂交所生产的后代称为二元杂交猪,用二元杂交的母猪与第三个品种的公猪杂交生产的后代称为三元杂交猪.就其生产性能来说,三元杂交猪优于二元杂交猪.  相似文献   

2.
猪的人工授精是使用器械采集公猪的精液,再用器械把经过检查和处理后的精液输入母猪生殖道内,以代替公、母猪直接交配而繁殖后代的一种繁殖技术.它是提高猪繁殖率、降低饲养成本的一项技术措施.其优点:一是提高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减少种公猪的饲养头数,降低其饲养成本,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3.
集约化养猪分胎次饲养管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分胎次饲养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性能的可行性。[方法]将头胎、二胎、三胎母猪分开饲养后进行人工授精,并将一胎母猪后代猪群与二胎以上母猪后代猪群实行隔离饲养,记录每头母猪年产仔数和地方性肺炎病变等数据。[结果]分胎次饲养的头胎母猪平均年产断奶仔猪22.5头,二胎母猪平均年产断奶仔猪24.2头,三胎母猪平均年产断奶仔猪22.3头,不同胎次母猪平均年产断奶仔猪22.8头,头胎母猪的生产水平接近平均水平。头胎母猪后代的地方性肺炎病变率为31%,二胎以上母猪后代的地方性肺炎病变率是11%,为头胎母猪后代发病率的1/3,稳定了二胎以上母猪的健康水平。[结论]集约化分胎次饲养可提高猪场后备母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正> 母猪产仔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养猪的经济效益。提高母猪产仔数,是降低饲养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提高母猪产仔数的方法,供养猪场户参考。 1 选好种猪。种公猪的好坏,对猪群的影响很大。生产中应选择体格健壮、精液质量好、数量多、性欲旺盛的公猪进行配种。种母猪应从青年公母猪交配所产的2~4胎的  相似文献   

5.
人工授精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养猪场所采用 ,其可有效控制疫病传播、降低饲养公猪的费用、提高猪群品质。现就人工授精在解决养猪生产尤其是繁殖方面的一些问题阐述如下 :1 初配母猪与种公猪体重悬殊配种困难问题初配母猪与成年公猪体重相差悬殊 ,公母猪体重比可达 2 .5∶1 ,甚至更高。如果用良种公猪改良地方品种 ,公母猪体重相差更大。有些地方母猪即使产过 1胎 ,其体重仍不足 1 0 0kg。本交情况下 ,初配母猪或地方品种母猪往往因承受不了公猪的体重而无法配种。有时不得不推迟母猪配种的年龄 ,或用体重较小的公猪与体重小的母猪交配。…  相似文献   

6.
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规模化养猜场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现有的规模化猪场既有种猪(公猪与母猪)又有商品猪,母猪所产仔猪基本上全部用于本场育肥生产肉猪:猪场饲养模式一般分群为种公猪、种母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未断奶仔猪、育成猪、育肥猪.一个规模化养猪场饲养猪几百头甚至上千头,能否保证每头母猪年产20头成活的...  相似文献   

7.
张是  谢航 《新农村》2012,(10):25-26
种公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猪群的品质和发展速度。1头成年公猪采用本交方法,1年可配母猪30~40头,繁殖数百头仔猪,如果采用人工授精方法,则可配数百头母猪,繁殖几千头仔猪。所以,养好公猪,直接关系到猪群的发展速度和品质改良。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大体可分  相似文献   

8.
种公猪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有助于延长其利用年限,获得量多质优的精液,充分发挥其种用价值,使母猪繁育出大量优良的后代。所以,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大力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极大地发挥公猪的种用价值,在整个养猪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 一是坚持养杂交一代猪。用良种公猪如杜洛克、皮特兰、迪卡、汉普夏、长白等种公猪配当地土种母猪所生产的仔猪成为杂交一代猪,其生活力强,生长迅速,饲养效果好。因此,要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0.
徐慧秋 《吉林农业》2013,(3):237-237
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在生猪养殖行业中,公猪在猪群繁殖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猪群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要特别重视从选育、营养需求、饲养方法等各方面,科学地加强管理,做好种公猪的饲喂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猪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种公猪在养猪生产中承担着猪群的品种改良任务,种公猪的优劣关系极其重大,它直接影响着猪群整体繁殖性能的发挥及生产任务的完成,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因此,种公猪的科学饲养及合理利用是发挥其最佳种用性能的前提和保证。笔者多年在高寒山区开展畜牧科技推广服务工作,对高寒山区  相似文献   

12.
种公猪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是提高种公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种公猪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母猪下仔质量与数量,科学、合理的选育种公猪是关键。影响猪生长的因素有环境与遗传,在遗传方面可以归咎到种公猪身上,对种公猪选育与饲养管理都非常关键。本文结合畜牧生产实际,根据多年从事种公猪的选育和饲养管理经验,简要介绍种公猪选育和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浅述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因可以充分利用种公猪的优良基因.引入猪的新品系时可防止各种疾病的传播,整个猪群可在母猪群成批配种、分娩、断奶和再配种的基础上进行管理,而不需要饲养大量公猪等优点,在各大、中养殖户中已推广应用,据调查大部分猪场效果明显,如降低了饲养成本,情期受胎率高、产仔数多、母猪生殖道疾病少等.而有的猪场效果却不理想,母猪返情率高、受胎率低以及产仔数比自然交配低,  相似文献   

14.
后备母猪是猪场生产的基础,是决定整个猪群生产水平的关键.情期管理对种猪产出至关重要.本文对比了不同诱情方式对后备母猪诱情效果及繁殖性能的影响,发现公猪诱情组和人工刺激组均显著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情率和繁殖性能,且公猪诱情组的提高幅度高于人工刺激组,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在非洲猪瘟发生后公猪紧缺的时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猪的三元杂交是指先用一个优良品种公猪与本地母猪配种,在其后代中选留后备母猪,再用另一优良品种公猪配种,其后代全部用作商品育肥猪。三元杂种猪具有生长  相似文献   

16.
有许多方法来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一个没有受到人们重视的是配种的管理。虽然发情期是整个繁殖期中一个很小部分,但此时适宜管理的作用却是很重要的。 如何重视配种管理,重要的是不可忽视公猪的作用。应记住,若公猪的性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那么整个猪群将会出现母猪繁殖能力迅速下降。公猪的正确管理应在幼龄时开始,此时错误的管理可影响公猪终生的性能。猪是群居的动物,因此,单独饲养和分离舍饲公猪都是错误的。粗劣的舍饲可导致公猪性欲降低或性情凶狠等行为缺陷,由此可造成潜在的优良公猪被淘汰。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省养猪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品种结构不断调整,但在农村广泛饲养的多为血统不清的土杂猪。这类猪生长慢、饲料转化率低、价低滞销,不适合市场需求。目前,我省三元商品猪占总出栏猪的比例不足 30%,主要原因是一些养猪户没有认识到饲养三元商品猪的好处,没有掌握良种猪的饲养技术。 什么是三元商品猪 ?三元商品猪在目前有两种。一是外三元 (即洋三元 ),一种是内三元 (即土三元 )。外三元是杜洛克公猪与长大杂交母猪 (或大长杂交母猪 )的后代,饲养成为商品猪。其优点是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目前,用世界最先进的“双肌臀”种…  相似文献   

18.
八眉猪杂交育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台县地方品种八眉猪与引进品种杂交育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八眉猪(母猪)与大约克猪(公猪)杂交后代平均日增重为576.42 g/(头·d),料肉比为3.74,分别较八眉猪(母猪)与长白猪(公猪)杂交后代和纯种八眉猪后代日增重高8.28%和34.63%,料肉比降低4.01%和25.13%,大约克猪可作为八眉猪...  相似文献   

19.
种公猪在整个猪群中的作用很大,自然交配时每头公猪每年可担负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繁殖仔猪400~600头;人工授精时每头公猪可配种300~400头,繁殖仔猪近万头。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充分说明了种公猪在养猪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1999,(1)
母猪产仔数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养猪的经济效益。提高母猪产仔数,是降低饲养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1.选好种猪种公猪的好坏,对猪群的影响很大,生产中应选择体格健壮、精液质量好、数量多、性欲旺盛的公猪进行配种。种母猪应从青年公母猪交配所产的2~4胎仔猪中选留。在仔猪断奶时,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体健匀称、发育良好、有效乳头在7对以上的母猪作为后备母猪。在6~8月龄时选择生长速度快、各器官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