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综述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以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园艺植物细胞学、植物荧光方面、发育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园艺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对固氮细菌感染植物进行显微观察的改良方法--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三通道扫描法.该方法与常规的光学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观察相比,具有操作简便、不需要繁琐的前处理、所用仪器少、有效可行等特点,而且在有些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双通道法观察固氮细菌对植物的感染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三通道扫描法观察.  相似文献   

3.
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在乳腺细胞凋亡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是普通荧光显微镜、激光和计算机及相应软件组合的产物,它实现了连续光学切片,并广泛应用于活细胞三维重构及动态分析。乳腺细胞凋亡是乳腺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乳腺发育、泌乳及退化过程的一个关键特征。近年来有关乳腺细胞凋亡的研究已经有了长足进展,文章综述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乳腺细胞凋亡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油杉花粉发育进程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杉为我国特有易危树种.为探究油杉花粉发育过程,其花粉样品经荧光染料曙红和Hoechst 33342双染并以冬青油透明后,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单核小孢子经过连续4次有丝分裂后形成5-细胞型花粉粒,成熟花粉由2个退化的原叶细胞、1个精原细胞(体细胞)、1个不育细胞(柄细胞)和1个管细胞组成.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结合荧光染色技术能更清晰地显示出油杉花粉发育过程中的核相变化,观察效果远较常规的醋酸洋红染色法理想.此技术可用于其他花粉发育阶段的鉴定.   相似文献   

5.
王志颖  饶玉春  刘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602-10603,1062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是近代生物医学图像应用中最重要的仪器之一,在定量共聚焦图像分析、定量荧光测量、三维重组分析生物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主要介绍了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几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即FM4-64染色法、BFA处理、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等,同时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使用范围以及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等,以期更好地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应用于科研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7.
以荧光染料(联吡啶钌配合物)为核,二氧化硅为外壳制备了荧光纳米颗粒.电镜检测结果显示,合成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粒径为(20±3)nm,分布均匀,形态规则.对荧光纳米颗粒进行生物修饰得到荧光探针,以DNA碱基配对原则为基础建立检测DNA的方法,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研究玻片上的荧光信号和荧光强度.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定量检测到4.4×10-8 mol/L的目标DNA3,而且可定性检测目标DNA3、单碱基错配DNA4及随机序列DNA5,为发展DNA检测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用酶解法分别制备烟草BY-2悬浮培养细胞和蚕豆叶肉细胞的原生质体,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经TRITC-鬼笔环肽荧光染色的2种原生质体的微丝骨架空间分布,以及观察用10和20μmol·L-1微丝抑制剂latrunculin B分别处理2种原生质体后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清楚地显示出2种细胞原生质体中微丝精细排列的均匀网络结构;共聚焦显微成像显示了随latrunculin B处理时间的延长微丝解聚和微丝骨架分布的动态过程.建立原生质体制备、微丝骨架荧光染色、latrunculin B处理及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的实验体系为进一步研究植物微丝骨架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涛  李培学  戴慧堂  哈登龙  单燕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13-1115,1198
对近年来荧光显微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可视化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荧光显微镜技术、激光共聚焦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并综合分析了各项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拟南芥磷酸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AtPLC2)的亚细胞定位情况,本研究构建了AtPLC2基因融合GFP标签的表达载体35S:PLC2-GFP,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化本氏烟草叶片,转基因烟草叶片细胞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荧光信号与细胞质膜重合,表明拟南芥AtPLC2基因定位于细胞质膜上,研究结果为明确拟南芥AtPLC2基因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The real-space dynamics in a model system of colloidal hard spheres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y. Direct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presence of dynamical heterogeneities in a dense liquid was obtained from an analysis of particle trajectories in two-dimensional slices of the bulk sample. These heterogeneities manifest themselves as a non-Gaussian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 displacements and also affect the onset of long-time diffusive behavior.  相似文献   

12.
屠宰健康荷斯坦奶牛,制备乳腺组织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检测,比较单克隆和多克隆α5、β1亚基一抗的特异性(FITC标记二抗),用SMMHC多克隆一抗,TRITC标记二抗特异标识肌上皮细胞来辅助定位靶信号,Hoechst33258复染细胞核,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连续断层扫描并拍照。结果表明,借助对肌上皮细胞和细胞核染色定位清晰可见乳腺结构,α5、β1亚基主要分布在导管和腺泡腔上皮细胞膜、外围肌上皮细胞膜和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膜上,前者在面向腔和靠近基膜的细胞顶侧和基底侧表达均较强,后者仅在基底侧细胞膜上。对于具有极性分布的细胞膜抗原单克隆一抗定位更准确。α5、β1亚基定位在相同区域表明,α5β1异二聚体具有在导管和腺泡基底侧极性分布的表达特点,α5亚基在面向导管和腺泡腔的上皮细胞顶膜上表达,而β1亚基不表达或弱表达,显示该区域存在非α5β1异二聚体形式的α5亚基。  相似文献   

13.
Using a fifth-order aberration-correcte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which provides a factor of 100 increase in signal over an uncorrected instrument, we demonstrated two-dimensional elemental and valence-sensitive imaging at atomic resolution by means of electron energy-loss spectroscopy, with acquisition times of well under a minute (for a 4096-pixel image). Applying this method to the study of a La(0.7)Sr(0.3)MnO3/SrTiO3 multilayer, we found an asymmetry between the chemical intermixing on the manganese-titanium and lanthanum-strontium sublattices. The measured changes in the titanium bonding as the local environment changed allowed us to distinguish chemical interdiffusion from imaging artifacts.  相似文献   

14.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技术是先进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LSCM具有高分辨率,可以实现无损伤连续光学切片,对活体或固定的组织细胞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和定时定位分析。为进一步了解并应用LSCM技术,对LSCM的基本原理及LSCM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快速重建植株三维结构并以三维可视的方式分析研究农作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过程、进行表型测量是数字植物及作物育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概述了植物三维重建的研究现状和主流植物三维重建技术,并对各种技术的方法原理和技术优势进行了分类和对比;重点介绍了基于多视角图像三维重建方法 SFM和MVS的研究进展、技术原理以及相关软硬件系统平台;分析了近几年基于多视角图像三维重建方法在植物三维重建中的应用进展,基于多视角图像三维重建方法具有数据获取成本低、获取点云精度高、植物三维重建质量高等技术优势,同时指出了该技术方法的不足之处和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以期为植物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植物表型组学的研究以及低成本高通量设备的研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雪艳  潘露琪  楼依哲  葛颖慧  赵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190-10191,10332
[目的]构建水稻硫酸根转运基因OsST与YFP黄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对OsST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方法]从水稻叶片的cDNA中克隆OsST基因ORF全长,测序验证后连入pAT—YFP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将融合栽体转入洋葱上表皮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荧光发光部位。[结果]OsST蛋白定位于细胞膜和核膜上。[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硫转运蛋白的功能及硫酸根运输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主要集中于从提高分辨率、降低光毒性、提高扫描速度、活体观察等方面提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功能,各种新技术带来更多的生物学应用潜力,因此有必要梳理分析各项新技术的原理。归纳分析了光门控、白激光、GaAsP光谱检测器、超高分辨率、活细胞工作站、光片成像系统、多光子、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潜力。并指出了现有技术在扫描速度、兼容性、样品适用性等方面的不足,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该论文供研究人员在熟悉和了解新技术的基础上更加清晰的获知“基于什么样的技术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生物学功能”,进而获得更多的实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