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体系改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外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抽样设计、样地设计以及调查因子的介绍和对比,揭示了国内国家森林资源监测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指出国内国家森林资源监测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国内外不断扩张的信息需求.并从抽样设计、样地设计以及调查因子等方面给出了现有调查体系改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国家级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中的地面样地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基于抽样原理, 在分析世界上国家级森林清查体系中样地设计特点的同时, 根据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对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采用的各种地面样地设计加以讨论, 并对新体系的地面样地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林业发达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抽样设计、样地设计以及调查因子;概述了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从抽样设计、年度出数以及与林地年度变更结合使用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固定样地是森林资源清查体系最基本的抽样单元,通过对所有固定样地多期的调查监测,最终得出各地区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所以固定样地的准确复位便成为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的核心工作。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依靠人工设置一些固定样地标志,以保持样地位置的固定,并保证样地在以后的调查监测工作中不再发生位置和形状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森林清查中的样地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清查中的样地类型宋劲松(林业部调查规划院北京100714)由于抽样技术不断地引入森林清查中,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大小、形状的样地应需而出。为准确、高效、高精度地进行森林抽样调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已经正式地提出了建立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森林资源固定样地调查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当前北京市林业发展形势及需求,针对现有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不足,提出建立北京市森林固定样地调查体系,以完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本文从固定样地抽样及布设、样地调查内容、数据应用等方面做出阐述,全面介绍了北京市森林固定样地调查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优化改进近年来一直受到关注。针对天津市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基于历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及相关资料,对天津市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抽样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改进,并用2017年的具体实施结果对优化改进方案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1条500 m长的"L"形样线对森林面积的抽样效率大体相当于3个0. 066 7hm~2(1亩)大小的方形样地;全市森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的抽样精度均达到了国家技术规定要求的90%以上,山区和平原区2个副总体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抽样精度分别达到85%和80%以上。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样线调查是平原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的有效方式;分层抽样是提高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效率的高效方法;天津市抽样设计方案的优化改进满足了精度要求,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国家级森林资源清查地面样地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世界主要国家森林资源清查地面样地设计进行了述评, 包括样本单元的构成、样地大小、形状、样本单元中树木的选择方法、调查因子和调查周期。发现样本单元多采用群团样地或样地群, 圆形样地应用较多, 调查因子除森林资源外, 还包括森林健康、生物多样性、碳和土壤等。结合我国森林资源清查在样地设计方面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林业资源管理》2017,(1):75-81
为实现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年度监测,准确把握森林资源的消长动态,研究探讨了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样地数据标准化和归一化的技术方法和路线,对以省为单位的最新两期或多期(1999—2015年)森林资源清查地面样地数据进行标准化和时间归一化,获取目标年度的森林资源样地和样木数据,建立了全国范围的2005,2012和2014年3个年度样地和样木数据库,为我国森林资源数据分析、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估算等多项工作提供有效地面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林业资源管理》2016,(2):127-132
概述了瑞典森林资源的基本情况;阐明了瑞典国家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的发展和第八次清查的新进展,包括扩充信息需求、优化抽样设计、强化技术支持、加强遥感应用、增进国际协作等方面;介绍了瑞典遥感技术应用方面的主要做法。瑞典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及遥感技术应用方面的基本做法,对我国相应工作带来了启示,即要推进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的优化改革,要加大遥感技术的应用力度,要加强清查技术的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11.
根据美国林务局1992年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汇总等有关材料,介绍了美国森林资源总数,以及按各类面积、蓄积、权属的分配情况,并指出用美国的森林资源总数与我国森林资源总数相比时应注意的问题.然后简要地介绍了美国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调查成本、机构和调查历史等.最后文章较详细的介绍了美国林务局负责森林调查的主要机构-FIA近10年5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和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2.
中美林产品贸易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美两国林产工业的资源、市场、产业特征及大宗林产品的海关统计数据分析,指出中美林产品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我国将继续保持中低端最终林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但出口增速将放缓或下降。同时,我国将继续增加美国初加工林产品的进口,中美林产品的贸易顺差将逐步缩小。并对中美林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借鉴国际森林风景管理系统构建和应用实践,是提高中国森林风景资源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公众对森林游憩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文中概述了美国森林风景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结构内容、特点、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该系统以科研成果和近40年的实践经验为依据,主要包括调查分析、规划设计、方案实施、监测评估4个步骤,强调融入生态系系统管理思想和公众参与,将在生态美学、城郊风景、场所感、动态管理、可视化和视觉模拟等方面不断优化发展。我国森林风景资源管理的观念、理论和技术基本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从中国实际出发、积极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加快中国森林风景资源管理系统研发步伐,对于提高我国森林风景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中美两国森林游憩发展历史,从管理体制、经营权与管理权、法制建设、规划设计、基金来源与利用、非营利组织的参与性、人事管理、森林游憩资源的保护、环境教育的开展等方面比较了中美森林游憩政策,总结了发展过程中的教训,针对我国森林游憩现状,提出了改革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中美森林法的历史和现状,指出森林法修改和完善的紧迫性且时机已经成熟,以及森林法修改要重视理论研究和实际情况调查。我国森林法修改和完善可以借鉴美国森林法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等先进理念。对美国《国有林管理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结构与体例、立法精神、科学的地位、公众参与等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据此给出一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美国有林森林经营计划制定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世界上林业较发达国家之一,国有林经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中对比分析了中美国有林森林经营计划的发展历程、法律基础、制定过程以及森林计划内容。针对我国国有林森林计划中的不足,提出:1)加强国有林森林经营计划制定中的公众参与;2)细化国有林管理,重视可获取的最佳科学信息;3)加强计划评估、制定、监测的适应性管理;4)以可持续经营为核心制定国有林森林经营计划;5)转换立法思路,完善国有林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7.
美国林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其战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当前美国林业管理机构的设置、有关林业政策的制定、经费财政预算等问题进行了述评,这些方面构成了实现美国林业科技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从美国当前林业科学研究关注的主要领域和重要进展,以及林业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和优势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美国林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国家目标,研究范围趋向全球化,研究内容系统化,研究手段现代化;其中,对于高新技术的实际应用的重视程度,科研、教学和生产推广紧密结合等方面的做法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遥感和信息管理、森林病虫害、森林监测、农林复合经营研究、森林火灾成因及其防止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是美国积极寻求同中国林业科技界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森林经营与森林认证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世界上森林经营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从国家林业计划、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等方面分析了美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状况,并介绍了美国森林经营及森林认证的有关情况,借鉴美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经验,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森林认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中首先整理2018—2019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各轮产品清单及相关加征关税税率,检验美国对华实际关税税率变化对于中国各省(区、市)林产品出口表现的影响,包括上述关税变动冲击所产生的贸易阻碍和贸易偏转效应。研究发现:1)在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清单公布和生效后,短期内美国对华实际关税税率的上升阻碍了中国林产品对美出口贸易,但中方恢复较快;2)美国对华实际关税税率的上升引发了中国林产品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偏转规模的显著增加;3)上述贸易偏转效应显著存在于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据此,建议我国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加强信息传递与风险预警能力,注重开发替代市场以保障林产品出口安全,并充分利用“双循环”发展机遇,加快实现林产品的国内产业生产转移及销售拓展。  相似文献   

20.
日本、美国、瑞典森林法框架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日本、美国和瑞典3国不仅森林覆盖率高,而且森林法发展历史悠久,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文中总结3国森林法基本架构,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和林业发展现状,提出关于我国《森林法》修改的几点建议: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精神、制定《国有林经营管理法》、构建森林计划体系、加强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