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宋代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使宋代士大夫成为探索饮食文化的主群体,他们的文化品位,美学修养给饮食带来了浓重的文化色彩,使饮食文化开始在另一个更高层次上发展。他们对中国饮食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试从宋代士大夫的日常饮食生活和饮食观念两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桂华  高旭晖 《农业考古》2003,(2):38-41,50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度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民以食为天” ,饮食是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 ,但是 ,从很早起 ,吃什么 ,喝什么 ,怎样吃 ,怎样喝 ,人们已将之作为一个文化课题来探讨 ,从而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传统的饮食文化要求人们对于饮食 ,不仅满足于果腹充饥 ,在饱餐之余 ,还应讲究吃得好 ,吃得美 ,吃得雅 ,把饮食作为整个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赋予其文化的形式和内涵 ,而茶文化则集中了体现了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一、注重色、香、味、形的审美随着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西饮食文化内涵的异同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徐旺生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饮食文化的内涵则宽泛得多,它是人们在饮食生活中所体现的物质和精神现象的总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物质的丰盈程度和文化的底蕴不同,中国和西方的饮食文化的内涵有着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唐宋饮食文化要籍考述暨南大学生物系戴云民以食为天。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饮食也从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逐渐形成一种社会习俗,构成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唐宋时期,封建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商业都市的繁荣兴盛,饮食...  相似文献   

5.
苏东坡作为饮食文化史上著名的烹饪艺术家、美食家,其饮食观在明代王如锡编纂的《东坡养生集》中有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东坡养生集》中饮食观的系统梳理与研究,可以看出,其中记录的饮食生活、饮食理论、饮食原料、烹饪技法及饮食意境等方面均体现出浓厚的道家文化色彩,这对于研究道家饮食文化、宋代文人饮食及苏东坡的饮食思想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其气候、物产、历史条件、风俗习惯、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影响,从饮食结构、饮食制作、饮食器皿、饮食礼仪、饮食保健、饮食审美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习惯、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了一个宠大的饮食文化体系。中国饮食文  相似文献   

7.
饮食娱乐文化即饮食文化与娱乐文化的有机结合,或是宴饮过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或是进行娱乐活动时增添某些饮食内容,从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一个时代生活方式的体现。魏晋南北朝是饮食娱乐文化的重要发展期,从宫廷皇室和贵族之家的各种豪华宴飨活动,到民间不同阶层人们的宴饮聚会,都会伴有不同的音乐、歌唱、舞蹈、百戏、游戏、美女佐酒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饮食娱乐活动。饮食娱乐活动中的音乐要素、歌舞、百戏杂技等形态对后世其它新型艺术形式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节日饮食习俗,是华夏饮食文化中的一份宝贵遗产,它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的社会劳动过程中,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而总结出来的,从习俗各异的节日食俗中可以寻觅到最为古老的文化遗存因子。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一些传统节日逐渐形成并日趋成熟,饮食几乎成了各种不同节日的体现和载体,并产生了一套与各节日相对应的礼仪食俗。这些节俗饮食反映了当时人的生活追求和文化心态,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安康生活的期望,映射出了时代文化的内容和色彩。  相似文献   

9.
河姆渡人饮食习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姆渡人饮食习俗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黄谓金饮食是人类生活和改造自身的首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由饮食而产生的饮食文化的研究,是人类物质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拟以考古资料为主要依据,对我国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饮食情况作一初步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生活的需求是越来越高。直到今天,人们对餐具的特别爱好已经到达了一个高峰。虽然现代的餐具十分重视实用性,但人们也很重视美观和造型。人们对餐具的认识已经不只是停留在使用上,更加注重他们的欣赏价值。无论是研究中式餐具还是研究法式餐具,其意义在于通过餐具呈现各自文化的特点。现今餐具研究存在对历史标榜过高的问题,一味地推高传统餐具便有了贬低现代餐具的意味。我们希望追寻现代设计的精神,不能一味地模仿传统餐具的特点,从发展的观点去看待中式餐具和法式餐具的发展才是科学有效地研究方法。餐具不仅仅是一种器皿,也代表了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在现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饮食文化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借鉴,中式餐具和法式餐具之间也在相互借鉴。本文主要针对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研究中国餐具的发展和演变,进而希望对中国餐具拥有更多的了解。二是研究中国饮食文化与器物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而说明器具是饮食文化的体现之一。三是对法国餐具进行研究,主要说明了法国餐具所具有的显著特征。四是研究中法之间宴饮文化差异,进而说明中法餐饮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山东庙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至现当代,在吸收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又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庙会是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与人们的经济文化活动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透过山东一些地区的庙会活动,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乡村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国家权力向民间社会的渗透和扩张;更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结构申的积淀,从而更好地发挥庙会的经济功能和旅游文化功能,为山东的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竹枝词是研究地域文化特色及历史风貌的重要史料。从现存的四川近现代的竹枝词中可以看出当时四川的饮食风貌及文化特色,即食物原料丰富、优质,人们在日常饮食中苦乐参半、包容开放,待客热情谦让,节日食俗多姿多彩;饮食市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格局,并且受移民文化和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呈现出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饮食禁忌不仅是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还是蒙古族伦理道德观念和日常行为的重要体现。蒙古族饮食禁忌既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来源于对礼俗的崇尚。本文通过对饮食禁忌的研究,可以看出蒙古族珍惜食物的传统美德、尊敬长辈的伦理观念、团结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稻米饮食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有川 《农业考古》2002,(1):272-273
中国是世界上种稻最早的国家之一,据浙江河姆渡与罗家角出土古稻谷测定与研究,我国至少已有7000年以上的稻作历史。我们祖先从茹毛饮血过渡到农业时代,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水稻的新品种逐渐增多,用水稻制成食品不计其数,工艺不断更新和提高。稻米的饮食文化也得以不断发展,它内涵十分丰富,涉及饮食资源、烹调技术、食品制造、食物治疗、饮食民俗、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本文就某些方面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5.
福建与台湾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交往渊源,其中闽台两地的饮食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既有鲜明的闽台区域特征,又有独特的本地饮食习俗,闽南人迁居台湾后带去的传统饮食文化和闽菜烹调文化,与台湾相互影响,互为借鉴,共同发展,形成了闽台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6.
花生饮食文化趣谈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赵志强花生在世界范围内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不同肤色的民族对花生的烹调习惯各有千秋,花生饮食文化丰富多彩。我国是花生种植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历史上留下许多花生饮食方面的名人轶事,有的至今被传为美谈。笔者根据古今中外的大量...  相似文献   

17.
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时代,也是蜀学发展的极盛时期。此一阶段,巴蜀大地社会安宁,经济富庶,加之本地的尊儒重教传统,带来了巴蜀文化的发展和蜀学的繁荣。本文系统总结了宋代四川地区在家族文化、经学传承、史学创新和小学研究等方面的成就,系统展示了此期巴蜀文化的面貌和蜀学繁荣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崔梦 《农业考古》2019,(4):219-224
除了讲述英雄战争与英雄返乡的经历,饮食构成了荷马史诗中另一项重要内容。史诗中对英雄饮食的描述,为希腊人建立起主食搭配副食与酒的饮食结构,划分出了希腊人与非希腊人的饮食特征,同时也强调出了饮食与神的密切关系。饭桌上史诗营造出的饮食群体,还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人们在其中各司其职,而这些都是构成希腊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荷马史诗中就吃的问题,反映出来的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更是希腊社会包括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朱贺琴 《农业考古》2012,(1):243-248
"民以食为天",饮食作为人们的生存之本,一直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人们在长期的饮食历史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的饮食文化。为了生存和提高生命质量,人们的饮食活动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物质和精神领域,在食物原料的选择利用上、食品生产的制作和消费上,以及由此产生不同的饮食方式、饮食生活和饮食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北方饮食文化特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志民 《农业考古》2004,(1):205-208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衣食来源。中华饮食文化是以农业为基础的,《黄帝内经·素问》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说法,基本反映了中国古代食物资源的实际情况,表现出鲜明的东方饮食结构特色。本文试图以农业历史为背景研究中国古代北方饮食文化所独具的历史地位与文化特色,以祈方家指正。一、中华饮食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古代北方文明的先期发展与农业生产的领先地位,决定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基本上是以北方饮食礼俗、习惯为基础而形成的。以北方饮食文化为主体的中华饮食文化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