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SiCr钢经渗氮后再进行淬火、回火处理,其硬度和耐磨性比传统的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有明显的提高;9SiCr钢模具采用新工艺后,模具的寿命比以前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2.
一、提高北方割麦动刀片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是: 1.应用等温淬火工艺 钢经等温淬火,可以获得贝氏体组织,它比普通淬火回火工艺所获得的回火马氏体组织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见图)。经淬火回火获得的高碳马氏  相似文献   

3.
通过金相组织、冲击和拉伸试验,研究了热处理淬火和回火温度对20SiMn2MoVA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20SiMn2MoVA钢的抗拉强度随着淬火加热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则随着淬火加热温度的升高呈升高趋势。920℃淬火后不同温度回火,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220℃回火后出现峰值。300℃以下回火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超过300℃回火,残余奥氏体开始发生分解,组织中有碳化物析出,400℃回火组织为回火托氏体。试验材料在920℃淬火220℃回火后,抗拉强度和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分别为1 516 MPa和KV_235.6 J,具有较好的强韧性配合。  相似文献   

4.
5CrNiMo和3Cr2W8V模具钢在不同的淬火、回火温度下的组织形态、机械性能及抗回火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模具主要失效方式,精选了热处理工艺参数使小型热锻模寿命比原来提高0.36~2.4倍。  相似文献   

5.
在780℃至920℃温度范围内对45#钢进行“零保温”淬火,并测量其表面硬度;再以500℃至650℃不同温度进行高温回火,并测量其表面硬度。就硬度性能方面对比传统淬火工艺后材料的表面硬度,研究“零保温”淬火对45#钢表面硬度的影响,分析“零保温”淬火工艺替代传统淬火工艺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合理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型柴油机生产厂锻造连杆用的热锻模具仍以5CrMnMo钢为主,其热处理工艺仍按常规方法(即840℃淬火并回火)。模具尺寸较大(约300~500mm),锻模分粗、精两副成型模,寿命一  相似文献   

7.
旋耕刀用65Mn钢表面渗铬工艺优化及其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耕深旋耕作业对旋耕刀提出的表硬心韧的要求,将表面渗铬处理引入旋耕刀制造中,以渗层厚度和表面硬度为评价指标,优化了旋耕刀用65Mn钢的渗铬工艺参数,考察了最优工艺参数下渗铬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并与旋耕刀现有工艺(淬火+低温回火处理)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在一定实验条件下,65Mn钢表面渗铬处理的最优工艺为950℃ ×9h;经渗铬处理后,65 Mn钢表面形成厚度达14.7 μm、硬度达1 786.8 HV0.1的连续且致密的渗铬层,其耐磨性较65Mn钢淬火+低温回火处理提高了近1倍.  相似文献   

8.
采用20钢淬火成低碳马氏体代45钢淬火-中温回火制造手扶拖拉机旋耕刀轴套,磨损量减少45%左右,同时在热处理后成功地用挤压内孔整形代替了磨内孔和磨外圆,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9.
赵峰 《南方农机》2023,(22):151-153+175
【目的】探求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方法,解决热作模具钢冲击韧性差易开裂、热硬性低易塌陷以及高温时材料的耐磨性不高导致模具使用寿命明显降低等一系列的问题。【方法】笔者深入分析了3Cr2W8V的临界点、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锻造、退火、淬火、回火等工艺性能,探究了3Cr2W8V高温淬火工艺、控制淬硬层淬火工艺、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等3Cr2W8V钢热处理新工艺,同时分析比较了3Cr2W8V钢热处理工艺优化方法。【结果】3Cr2W8V最优性能的获得条件为:快速预冷退火+1 060℃×20 min淬火+550℃×2 h二次回火,该工艺可以大大提高其强韧性,延长使用寿命,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锻模、热挤压模和压铸模等模具的制造中。【结论】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进一步挖掘3Cr2W8V的综合力学潜能,使得3Cr2W8V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王静 《山东农机化》2004,(12):16-16
4.活性氮化(软氮化)。这是一种较新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它的原料越来越多地采用无毒尿素。软氮化处理的温度不超过570℃,处理时间很短,仅1~3h,与一般气体氮化相比,处理时间明显缩短。软氮化处理后,零件变形很小,处理前后零件精度没有变化,力学性能提高很多。试验证明,40Cr钢经软氮化处理后比一般淬火、回火的抗磨能力提高约50%;铸铁经软氮化处理,其抗磨能力提高更多。  相似文献   

11.
秸秆揉切机用刀片断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9RZ 6 0型秸秆揉切机用刀片的断裂失效进行了宏观、微观和组织分析 ,并测定了 6 5 Mn钢刀片的化学成分。指出刀片金相组织不合理是造成断裂的主要原因 ,同时 ,由于结构设计的不合理造成的应力集中也是刀片断裂的重要原因。在实际工况试验条件下 ,确定了采用 6 5 Mn钢经淬火、等温淬火和低温充分回火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在790℃至840℃温度范围内对45#钢进行“零保温”淬火,并测量其表面硬度:再以500℃至650℃不同温度进行高温回火,并测量其强度。通过常规淬火与“零保温”淬火后机械性能的对比发现。在合理的工艺路线下,强度、硬度等方面“零保温”淬火完全可以替代传统淬火工艺。  相似文献   

13.
火焰熔覆镍基/铸造碳化钨熔覆层在犁铧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火焰为热源,采用预置法在65Mn钢基体上制备了镍基/铸造碳化钨合金熔覆层;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熔覆层的结合状况和组织结构;用自制磨损试验机对比了熔覆层和65Mn淬火回火钢的耐磨性;分析了熔覆层组织结构、熔覆层的耐磨机理及熔覆层用于犁铧制造及再制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预置法、氧乙炔火焰作为热源可得到组织致密均匀、结合良好的熔覆层;试验所制备的熔覆层比常规淬火回火处理的65Mn钢的耐磨性有所提高.田间试验表明火焰熔覆镍基/铸造碳化钨合金熔覆层可用于犁铧的制造和再制造生产中.  相似文献   

14.
灭茬刀具喷焊NiWC的耐磨粒磨损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根茬粉碎还田机灭茬刀成本高、寿命短的问题,在65Mn钢制作的根茬还田刀具易磨损部位喷焊了NiWC合金抗磨涂层。磨损试验表明,与65Mn钢淬火回火处理刀具相比,喷焊NiWC合金灭茬刀的相对耐磨系数有较大的提高。WC含量和喷焊工艺不同,其喷焊层的耐磨性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热处理工艺对W6Mo5Cr4V2高速钢齿轮滚刀使用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W6Mo5Cr4V2高速钢齿轮滚刀经3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即淬火560℃3次回火(HHH回火法)、淬火+380℃回火和2次560℃回火(MHH回火法)、淬火+深冷处理对使用寿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HH回火法及深冷处理工艺均可使齿轮滚刀寿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通过锻后调质处理,提高模具的淬火温度并进行深冷处理和渗氮处理,从而可以提高模具的强韧性、磨损性,使模具寿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7.
近50年来,金属材料的热处理主要向以下两个方面发展;①常规热处理,在钢中加入合金元素。②快速加热的感应热处理。以前全局材料的表面强化通常采用以下两种工艺,其一是深层加热淬火,用不同温度回火。高温回火强度一般为800~900MPa,中温回火强度为1300~1600MPa低温回火强度为2000MPa。虽然低温回火强度高,但因为表面有较大残余拉应力,常会产生早期失效。有人曾用半轴做过试验,分别采用高温及低温回火处理,低温回欠的半轴强度虽高,但疲劳强度不如高温回火。其二为化学热处理,但渗碳处理周期较长,长的达几十小时,且采用合金…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铡草机刀片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对刀片进行单面渗碳和热处理,以达到自磨刃强化目的,但热处理过程中淬火回火后刀片发生了变形。为此,以碳素结构钢Q235为研究材料,选用不同淬火回火工艺参数进行处理,分析比较刀片自磨刃强化处理过程中刀片的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9.
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一般为3Cr2W8V钢,并且在淬火时采用缓慢加热和分级淬火的热处理加工工艺,可以使压铸模不但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高温机械性能,并且有较好的耐热疲劳性、耐蚀性和导热性,从而使模具获得较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为了应对开沟机工作环境复杂情况,针对开沟刀耐磨性的要求,结合生产实际中出现的开沟刀因磨损导致使用寿命低等问题,研究了金属陶瓷涂层在开沟刀上应用的可行性。利用表面工程技术与农业机械生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反应氮弧熔覆技术,在开沟刀工作表面熔覆一层高耐磨性的熔覆层。通过台架磨损实验的对比研究,得到了熔覆层耐磨性比常规淬火回火处理的65Mn钢有明显提高,能够增强刀具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为今后陶瓷涂层的技术在开沟刀生产和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