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选择甘肃皇城羊场成年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200只,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穿上特制的绵羊罩衣,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相同条件下饲养管理到第二年春季测定生产性能和羊毛品质.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污毛量(4.38 kg)比对照组(5.17 kg)低0.79 k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平均净毛量(2.26 kg)比对照组(2.06 kg)高0.20 k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净毛率(50.98%)比对照组(39.88%)高11.10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择甘肃皇城羊场成年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200只,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穿上特制的绵羊罩衣,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相同条件下饲养管理到第二年春季测定羊毛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羊毛长度比对照组长0.29 cm,差异显著(P<0.05);羊毛细度试验组与对照组相差仅0.7μm,差异不显著(P>0.05);羊毛油汗长度试验组比对照组长2.76cm,差异极显著(P<0.01);毛丛污染深度,试验组比对照组污染深度短2.46 cm,差异极显著(P<0.01);羊毛脂和汗质的含量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5%和16.5%,差异均极显著(P<0.01);羊毛中杂质含量对照组杂质含量比试验组高20.47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毛束强度试验组仅比对照组毛束强度偏低2.22N/kt(P>0.05)。  相似文献   

3.
甘南藏绵羊冷季补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季羊只体重下降乃至乏弱死亡是困扰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对高寒牧区藏羊进行90 d的保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岁试验组活重损失为3.40 kg,而对照组为5.23kg,试验组比对照组少减重1.83 kg,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岁试验组活重损失为4.34 kg,而对照组为7.23 kg,试验组比对照组少减重2.89 kg,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岁试验组活重损失为4.68 kg,而对照组为8.50 kg,试验组比对照组少减重3.82 kg,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成年试验组活重损失为4.65 kg,而对照组为9.24 kg,试验组比对照组少减重4.59 kg,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4.
选取40头30日龄体重接近的仔猪,平均分为2组,每组20头。试验组饲粮中添加6%的N极克(主成分是苹果渣),对照组中不添加。试验结果表明,日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高46.4%,差异极显著(P<0.01);料肉比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了6%,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增重成本降低3.1%,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冬春季节本地白山羊和隆林山羊补料效果,2015年12月~2016年2月,在某山羊养殖场进行了90d补料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地白山羊试验组个体平均增重5.08 kg,比对照组的3.02 kg高出2.06 k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个体日均增重为56.44 g,比对照组的33.56 g高出22.88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隆林山羊个体平均增重7.41 kg,比对照组的4.24kg高出3.17 k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隆林山羊个体日均增重为82.33g,比对照组的47.11g高出35.22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隆林山羊个体平均增重7.41 kg比试验组本地白山羊个体平均增重的5.08 kg高出2.33 k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隆林山羊个体日均增重82.33g比本地白山羊个体日均增重的56.44 g高出25.89g,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试验将青蒿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断奶仔猪。结果发现:试验组D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A、试验组B和试验组C提高了23.81%、18.18%、26.83%,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A、试验组B、试验组C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D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A、试验组B、试验组C提高了19.48%、15.00%2、4.32%,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A、B、C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试验组D料重比比对照组A、试验组B、试验组C下降了3.28%2、.74%、1.67%,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A、B、C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放牧牦牛全舍饲进行补饲,期中试验组公牛组增重1.19kg,增重率为1.71%。对照组公牛增重-8.02kg,增重率为-13.13%。试验组公牛比对照组公牛多增重9.21kg,高14.306%,差异性极显著(Pp<0.01)。期中试验组母牛增重4.78kg,增重率为6.63%,对照组母牛增重-7.82kg,增重率为-13.80%,试验组母牛比对照组母牛多增重12.60kg,高20.43%,差异性极显著(P<0.01)。期末试验组公牛增重4.47kg,增重率为6.01%,对照组公牛增重-11.55kg,增重率-23.31%,试验组公牛比对照组公牛多增重16.02kg,高29.32%,差异性极显著(P<0.01)。期末实验组母牛增重10.20kg,增重率为12.39%,对照组母牛增重-10.38kg,增重率为-22.42%,组母牛比对照组母牛多增重22.48kg,高34.81%,差异性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以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为基础日粮,对杂种肉羊进行了饲喂效果观察。结果显示:试验组杂种肉羊在90d的饲喂期内,平均日增重为181.33g,比对照组(157.89g)提高14.85%,差异极显著(P<0.01);饲料利用率比对照组提高42.11%,差异极显著(P<0.01);只均纯收入比对照组提高23.61%,增加26.76元,差异显著(P<0.05)。表明全株玉米青贮饲喂杂种肉羊,饲料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建昌鸭后备种鸭限制饲喂效果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163只建昌鸭后备种鸭,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按传统的饲养管理方法,试验组限制饲喂。结果表明:产蛋期成活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9.49%,差异极显著(P<0.01);种蛋合格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2.20%,差异显著(P<0.05);种蛋受精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6.8%,差异极显著(P<0.01);种蛋入孵出雏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0.45%,差异极显著(P<0.01);按入舍鸭计算每只鸭产蛋数试验组比对照组多产31枚,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富硒酵母制剂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及抗病能力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试验选取日龄相近断奶羔羊40只,随机分为高剂量组(2.0mg/kg)、中剂量组(1.0mg/kg)、低剂量组(0.5mg/kg)和对照组4组,连续用药30d,测定各组羔羊平均日增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统计各组羔羊发病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平均日增均对照组,其中,高剂量组断奶羔羊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血液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的白细胞数目(WBC)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3个试验组的红细胞数目(RBC)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的谷丙转氨酶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白蛋白(ALB)、葡萄糖(GLU)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总胆固醇(CHOL)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各组羔羊腹泻率统计分析,发现试验组腹泻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高剂量组的腹泻率最低,仅为3.3%。综上所述,中剂量的富硒酵母对断奶羔羊具有良好的促生长和抗腹泻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法国夏洛莱羊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杂交对其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以法国夏洛莱羊为父本、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通过杂交试验初步研究对其杂交1代(F1)、回交1代(B1)体增重及毛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月龄时,夏洛莱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F1代体重分别比B1代(试验2组)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提高2.8%(P>0.05)和46.5%(P<0.01);6月龄时,体重分别提高4.0%(P<0.01)和28.6%(P<0.01);3月龄、6月龄时B1代(试验2组)的体重分别比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对照组)提高42.5%(P<0.01)、23.7%(P<0.01)。在产毛量方面,夏洛莱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F1代的产毛量与B1代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相比,夏洛莱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F1代、B1代的产毛量分别极显著降低了20.4%(P<0.01)和20.1%(P<0.01);从增重和产毛总的经济效益来看,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相比,夏洛莱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F1代和B1代总的经济收益分别提高了14.80%、10.88%。因此,法国夏洛莱羊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杂交可用于杂交优势生产羊肉,但不宜用于羊毛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枯草期选甘肃高山细毛羊成年母羊180只,后备母羊38只,羔羊40只,进行为期171 d的放牧与舍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暖棚舍饲)平均每只成年母羊、后备母羊和羔羊体质量分别增加5.1、9.8和6.9 kg,增幅为:11.72%、30.81%和32.86%;对照组(放牧)每只成年母羊、后备母羊和羔羊体质量分别平均下降7.3、5.0和1.0 kg;试验末,试验组成年母羊和后备母羊体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羔羊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羊毛长度试验组成年母羊、后备母羊和羔羊羊毛每只分别平均增长3.9、3.8和2.7 cm,试验组成年母羊和后备母羊比对照组提高10.4%和16.0%,羔羊比对照组降低11.2%,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各年龄段产羊毛量分别达5.24、4.56和3.79 k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60.24%、73.38%和49.80%,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纯收入分别为成年母羊5.35元/只,后备母羊45.65元/只,羔羊59.57元/只,对照组由于掉膘损失严重,成年母羊和后备母羊分别损失28.32和13.05元/只,羔羊收益29.3元/只。  相似文献   

13.
特克赛羊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产肉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进特克赛公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进行杂交改良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特克赛×甘细F1平均妊娠期比对照组相差2~3 d,产羔率、繁殖率和繁殖成活率分别高2、6、4个百分点,羔羊成活率低2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双羔率为120%;特克赛×甘细F1的初生重、断奶重比对照组分别高16.6%和24%,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0.10 kg,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比对照组分别高4.58 kg和3.66 kg,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提高了5.75个百分点(P0.05)。  相似文献   

14.
乌蒙半细毛羊“锌缺乏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研究乌蒙半细毛羊"锌缺乏症"的病因。在赫章县兴发养殖场选取20只锌(Zn)缺乏的乌蒙半细毛羊作为试验组,在威宁县凉水沟种羊场选取20只健康的乌蒙半细毛羊作为对照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土壤、牧草和动物血液及肝脏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液参数,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发现,试验牧场土壤及牧草中锌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牧场(P<0.01);试验组乌蒙半细毛羊血液和肝脏中Zn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其他元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乌蒙半细毛羊血液中红细胞数(RBC)、淋巴细胞(LY)和中性粒细胞(NE)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间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PCV)、白细胞数(WBC)、血清尿素氮(BUN)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乌蒙半细毛羊"锌缺乏症"主要由土壤和牧草锌含量过低引起,且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硫酸锌可以防治乌蒙半细毛羊"锌缺乏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甘肃高山细毛羊是以新疆细毛羊和高加索细毛羊为父本、以当地藏羊和蒙古羊为母本,经过杂交改良(1943~1957年)、横交固定(1958~1965年)和选育提高(1966~1980)三个阶段培育而成的我国第一个高原型细毛羊品种。从育成至今经过了30年的选育提高,为了改善和提高品种质量,先后10次从国内外引进澳洲美利奴、中国美利奴、新西兰美利奴、超细型中国美利奴、超细型澳洲美利奴等外血对品种进行换血改造。目前该品种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2009年种公羊平均体重达到95.77kg,比1980年品种育成时提高了20.77kg,成年母羊平均体重达到49.55kg,比1980年育成时提高了9.55kg。种公羊平均毛长达到10.79cm,比1980年育成时提高了2.59cm,母羊平均毛长达到9.39cm,比1980年育成时提高了1.8cm。公羊平均剪毛量达到10.32kg,比1980年育成时提高了2.8kg,母羊平均剪毛量达到4.56kg,比1980年育成时提高了0.46kg。羊毛细度从1980年的以64支为主体发展为目前的以66支和70支为主体。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遗传基础,先后育成中国美利奴高山型新类群、甘肃高山细毛羊优质毛品系、甘肃高山细毛羊肉用类群、甘肃高山细毛羊超细品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3种营养水平(A1-0.7×NRC、A2-0.8×NRC、A3-0.9×NRC)全混合日粮对舍饲羔羊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屠宰性状的影响,本试验选择48只南非肉用美利奴×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一代羔羊,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进行为期60 d的育肥试验。结果显示,在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下,饲喂A2、A3营养水平日粮组的羔羊全期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A1营养水平组(P<0.01),A2和A3营养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公羔全期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母羔(P<0.01);A因子对钙、总磷、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性别仅对钙、总磷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但营养水平与性别没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营养水平对育肥羔羊的屠宰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杂种羔羊的屠宰率、熟肉率、眼肌面积等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以上结果表明采用0.8×NRC营养水平全混合日粮育肥南非肉用美利奴×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一代羔羊较为适宜,在同一营养水平下,公羔生长性能优于母羔。  相似文献   

17.
以著名肉羊品种白萨福克羊为父本,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为母本进行杂交,产生的杂交一代母羊全部留作回交一代的母本,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特级种公羊作为回交一代的父本进行杂交利用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一代(F1)3月龄体重、6月龄体重和14月龄剪毛后体重分别较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提高51.7%、23.7%和8.0%,差异均极显著(P<0.01)。回交一代(B1)3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分别较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提高39.5%(P<0.01)和17.1%(P<0.01)。杂交一代(F1)毛长、毛纤维直径和产毛量分别比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提高了-14.4%、13.1%和-27.3%,差异也极显著(P<0.01)。回交一代(B1)毛长和产毛量分别比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降低8.9%(P<0.01)和18.2%(P<0.01)。说明杂种羊肉用性能较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得到显著改进。但与此同时,毛用性能退化显著。从肉毛兼用性考虑,回交一代要好于杂交一代。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萨福克羊×杜泊羊×湖羊杂交羊(萨杜湖杂交羊)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生产性能常规测定、显微测定和全自动血液生理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了不同年龄阶段萨杜湖杂交羊的体重、体尺指标、羊毛品质(包括不同部位羊毛的净毛率、细度、有髓毛和无髓毛占比、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等指标)和成年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萨杜湖杂交羊早期生长速度较快,初生阶段及周岁时公羊体斜长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3月龄时公羊体高、体斜长和胸围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6月龄时母羊体重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成年时期公羊体重和体高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余各生长阶段内,公母羊间体重及体尺差异不显著(P>0.05)。其成年时平均净毛率较低,为45.21%;长度适中:平均自然长度为4.55cm,伸直长度为6.22cm;细度良好,为17.60μm。公母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其同国内绵羊参考值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母羊血小板总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均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公羊甘油三酯(TG)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萨杜湖杂交羊在生长发育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本试验结果可为该品种杂交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藏羊类型间的杂交选育试验,选育后试验组F1代1.5岁公羊平均体重35.24kg,母羊平均体重34.93kg,比同龄对照组公羊平均体重32.07kg,母羊平均体重31.62kg,分别提高3.17kg,3.31kg,增重效果显著(P<0.05)。组内公母羊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羊毛花色率明显提高(P<0.01);产毛量与羊毛质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