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其病原终末宿主为犬。本文对甘南牧区犬包虫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切合实际的防治对策,以期为牧区包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河北省承德市接坝地区牛羊群包虫病潜在风险因素,对承德市接坝地区23个乡镇的184个养殖户进行风险因素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显示,牛羊养殖方式粗放、犬粪不进行无害化处理、犬密切接触羊牛群、驱虫后没有对犬进行拴养是包虫病感染的重要风险因素。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证明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较好。结果表明,养殖户加强牛羊管理,对犬合理驱虫,限制散养犬接触牛羊群对于降低包虫病感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宁夏吴忠市畜间包虫病流行范围及防治效果,科学规范指导下一阶段包虫病防治工作,2020年对吴忠市5个县(市、区)采用基本情况调查、实验室抽样检测等方法进行了畜间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测犬粪样品1 861份,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阳性率为0.75%;抽检羊脏器4 027份,棘球蚴感染率为0.22%,有3个县区检出感染;检测牛脏器1 207份,棘球蚴感染率为0.17%,仅1个县检出感染。3个免疫试点县区中,同心县新生羔羊免疫率较低(36.18%),而羊棘球蚴感染率最高(0.66%)。统计分析显示,犬棘球蚴感染与牛羊感染呈正相关。结果表明,吴忠市畜间包虫病控制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一定的棘球蚴感染,需要继续做好牛羊饲养管理和犬只驱虫,加强包虫病防治宣传,在重点地区大力推广包虫病疫苗免疫,逐步净化包虫病。本调查为该地区包虫病综合防治和净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了解当前四川省家畜包虫病流行状况,为国家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和省包虫病综合防控工程规划的启动和实施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眼观、触摸、刀切囊肿的方法检查定点屠宰场牛、羊的肝、肺包虫病感染情况,采用细粒棘球绦虫犬粪抗原抗体夹心ELISA检查犬感染情况,采用问卷、实地走访、座谈等方式进行基线调查。若尔盖、理塘和色达3个县的牛包虫病平均感染率、羊包虫病平均感染率、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21.27%(67/315)、29.52%(62/210)、14.57%(44/302);随机调查12个村,464个人中有12人曾患包虫病(2.59%)。"包虫病传播途径、动物能否传播给人、家犬如何驱虫、病畜内脏如何处理"4项包虫病常识的单项认知率分别为33.33%、44.17%、34.17%、38.33%。包虫病在我省部分疫区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率和牛、羊的包虫病感染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采取加大财政专项投入,加强传染源的控制,加强家畜防治和屠宰监督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等综合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控包虫病。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祁连县防治前后牛羊棘球蚴及家养犬棘球绦虫感染情况与人间包虫病感染情况,为更好地防治包虫病提供依据。采用随机抽查宰杀牛羊的肝脏、肺脏等内脏器官中棘球蚴包囊或囊肿,ELISA方法检测犬粪棘球绦虫抗原,剖检法检查家养犬棘球绦虫成虫,走访调查和采用B超及血清学诊断法进行人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结果为:牛棘球蚴感染率分别为5.7%、4.0%和3.27%;羊棘球蚴感染率分别为7.75%、5.36%和3.75%,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未驱虫犬粪便抗原阳性率34.7%。驱虫后犬粪便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8.9%和阳性率3.33%。剖检未驱虫犬感染率83.3%,驱虫后犬感染率0.0%。调查成年人3 0622人,检出包虫病阳性20人,调查儿童3507人,检出包虫病阳性29人。结果表明祁连县畜间包虫病呈一定的流行性,防治工作具有成效。  相似文献   

6.
动物包虫病防控工作是包虫病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狠抓动物包虫病防控是治理包虫病危害的根本举措。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是我国包虫病严重流行区之一。2015年石渠县启动防控试点工作以后,四川省组织形成了在藏区可复制、可推广的"双灭源、三切断、八举措"的"238"石渠模式。即以犬只驱虫和家畜免疫为核心,控制传染源;切断犬只虫卵污染环境、环境虫卵感染牛羊及人、牛羊病变内脏被犬只误食等3个传播循环链上的关键点;抓好犬只管控、家畜免疫、检疫监管、流调监测、鼠害治理、能力提升、宣教培训和防控保障等第8项举措。石渠县动物包虫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犬和家畜平均感染率分别从2015年末的28.80%和42.95%降至2016年末的13.89%和37.83%。  相似文献   

7.
包虫病属于人畜共患传染性寄生虫病范畴,犬包虫的幼虫是诱发包虫病的主要病原。人类一旦感染包虫病,将对其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笔者对包虫病的流行因素进行了分析,探究包虫病的防治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为全面掌握大通县犬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状况及防治后的效果,在全县范围内对犬棘求绦虫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驱虫后犬粪进行棘球绦虫抗原检测,结果显示本县犬棘求绦虫抗原检测阳性率6.6%,犬剖检阳性率0%,犬棘求绦虫感染范围较广,只有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此病的传播流行。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等肉食动物小肠内的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人或动物所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包虫病几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叙述了皇城牧区的地理概况、犬包虫病的流行情况、防治措施、防治工作中的亮点及存在的问题。切实抓好畜间包虫病防控及鼠害治理,深入牧户及时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是当前防治犬包虫病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为全面掌握大通县包虫病在中间宿主中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状况,在全县范围内对牛、羊、人包虫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当地牛、羊包虫病感染率分别是1%、7.42%,人感染率为0.0029%,包虫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只有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此病的传播流行。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等肉  相似文献   

11.
黄南州养狗情况的调查及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狗是人畜共患包虫病的病源,要进行包虫病的防治,计划养狗和给狗驱虫,是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弄清情况,给包虫病的防治提供各项依据,我们在完成黄南州四县农牧区牛羊包虫病和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后,从82年7月份起,选择有代表性的农牧市区,进行了养狗情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我乡长期的防治工作经验,介绍了犬包虫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性。重点叙述了犬包虫病防治工作在仙米乡地区的一些主要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宁夏部分地区畜间包虫病(棘球蚴病)流行情况,为包虫病的净化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6—12月,对宁夏地区家畜和野生动物棘球蚴感染情况、农牧民对包虫病的知晓情况,采取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实地走访座谈等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抽查羊脏器2 092份,棘球蚴感染阳性率为3.35%;牛脏器1 749份,阳性率为0;检测羊血清样品2 080份,棘球蚴感染抗体阳性率为40.39%;检测犬粪样品4 620份,棘球绦虫感染阳性率为4.05%。调查3个县(区)的高原鼠兔、黄鼠等300只,均未发现有棘球蚴感染。调查还发现,农牧民对包虫病的知晓率参差不齐。[结论]针对宁夏地区畜间包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犬只管理,积极开展犬的驱虫工作;加强牛羊屠宰管理;对新生母羔羊采用基因工程疫苗进行免疫;加强对农牧民的健康教育;加大政府的防治投入。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四川省家畜包虫病的流行情况,为全省包虫病综合防控工程提供基础数据.采用问卷、实地走访、座谈等方式进行基线调查;通过眼观、触摸、刀切囊肿的方法检查定点屠宰场牛、羊的肝肺包虫病感染情况,采用细粒棘球绦虫犬粪抗原抗体夹心ELISA检查犬感染情况.结果显示甘孜州牛、羊包虫病感染率分别为12.21%、11.30%,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为23.63%;阿坝州牛、羊包虫病感染率分别为4.80%、2.20%,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为20.00%.结果表明,包虫病在我省流行仍然广泛且严重,需要继续加强包虫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由棘球蚴绦虫引起.寄生犬类、狼类、狐狸等动物肠道内而诱发感染的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四川为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甘孜州为此病的高发区,18个县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世界包虫病发展中心,其余州县均为其辐射感染地带.本着科学防病的原则,本文详细调查高原托牛包虫病的发病特点,针对性提出相应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为今后科学防治此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客观评估包虫病防控效果,掌握伊犁昭苏垦区家畜包虫病感染情况,从2011年至2015年,对新疆兵团第四师A团、B团等包虫病防治项目实施单位的羊和犬包虫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该地区的家犬包虫病感染率由2011年的11.85%降低到2015年的4.16%;羊包虫病感染率由2011年的26.45%降低到2015年的4.52%。调查结果显示:新疆伊犁昭苏垦区的家畜包虫病防控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存在流行广、感染率高、防控难度大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绵羊棘球蚴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人畜共患病,五年来,通过实施扑杀流浪犬、犬犬驱虫、羔羊免疫、健康教育、检疫监测和病害脏器无害化处理"五位一体"的畜间包虫病综合防治措施,乌拉斯台垦区人畜间包虫病感染率大幅下降,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流行广泛,危害严重.海北州属高发地区,本病由于在野生动物和家畜之间形成大范围的循环感染,给防治工作带来较大困难,自1991年首先在海晏县全县范围内开展以"犬犬投药、月月驱虫"为模式,切断感染循环链为主的综合防治,在此基础上,1996-1998年在海北州的刚察、祁连、门源县和5个国有农牧场大面积开展该模式的棘球蚴病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全面掌握贵南地区包虫(棘球蚴)病流行程度,制定防治对策,2004年5~10月对本地区人、犬、牛、羊的包虫病感染情况作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人包虫病患病率0.79‰,犬细粒棘球绦虫平均感染率为28.33%,牛棘球蚴平均感染率为58%,羊棘球蚴平均感染率为43.73%,表明贵南县为棘球蚴病高发区,应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有效控制包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包虫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易感人群达6600多万,是包虫病的重点防治区。包虫病的发生虽然病在人群,根在犬只,由于包虫病防治部门主体责任的错位,包虫病防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和达到预期效果。近年来,随着宠物犬的增多,包虫病的防治工作重点转移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