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半干旱地区紫花苜蓿保苗种植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苜蓿常因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种植失败.抓苗是关键,通过选用优质合格种子、采用适宜的种植方式(苜蓿膜侧种植、保护作物播种、增施肥料)、进行种子处理(硬实处理、吸水剂拌种、根瘤菌接种)、及时灭鼠灭虫、越冬前培土、推迟苜蓿地杂草防除时间等途径均可提高当年苜蓿的成苗率.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苜蓿常因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种植失败。抓苗是关键,通过选用优质合格种子、采用适宜的种植方式(苜蓿膜侧种植、保护作物播种、增施肥料)、进行种子处理(硬实处理、吸水剂拌种、根瘤菌接种)、及时灭鼠灭虫、越冬前培土、推迟苜蓿地杂草防除时间等途径均可提高当年苜蓿的成苗率。  相似文献   

3.
从苜蓿种子前期处理、影响苜蓿种子产量的因素(气候条件、密度、灌溉、施肥、授粉、生长调节剂、杂草防治)以及种子后期收获处理等3方面论述了我国苜蓿种子生产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苜蓿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播种技术是决定苜蓿种植能否成功的关键措施,首先要认真做好选种,种子质量检验,种子处理工作,掌握种子最适宜的播种时间和播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紫花苜蓿成苗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选用多抗性优质合格种子,进行程子处理(硬实处理、吸水剂拌种、根瘤菌接种),采用适宜的种植方式(苜蓿膜侧种植、保护作物播种、增施肥料、适当加大播种量),及时灭鼠灭虫,推迟苜蓿地杂草防除时间,越冬前培土等措施均可提高当年苜蓿的成苗率。  相似文献   

6.
施氮肥时间对苜蓿结荚率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Xinmu No.4)为材料,研究在苜蓿不同生育期施氮肥对苜蓿结荚率、千粒重、种子产量等的影响,为提高苜蓿结荚率、增加种子产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返青期施氮肥处理的苜蓿荚果结荚率、种子千粒重以及种子发芽率均高于其他处理,依次为63.87%、2.01g和85.33%;但其单序荚果数和结荚率均低于其他处理;在各个处理中,现蕾期施氮肥处理苜蓿种子产量最高(802.16 kg·hm-2),分枝期次之(641.29kg·hm-2),分别是对照(390.34kg·hm-2)的2.05倍和1.64倍。本研究结果能够为苜蓿种子田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微波处理对甘肃省4个苜蓿地方品种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芳 《草业科学》2004,21(11):41-43
试验对4个甘肃省地方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天水苜蓿、定西苜蓿、庆阳苜蓿、酒泉苜蓿)进行了不同强度的微波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各苜蓿品种种子的发芽率、根长、芽长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强度微波处理苜蓿种子,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芽长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用这3个指标衡量苜蓿品种抗旱性时,定西苜蓿的抗旱性最强,酒泉苜蓿次之,天水和庆阳苜蓿最差.  相似文献   

8.
苜蓿、小麦、玉米经济效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甘肃省5个样本县的调研数据,对农户苜蓿(Medicago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玉米(Zea mays)种植的投入和产出、要素产出弹性和要素边际产出进行测算并比较。结果表明,苜蓿在三者中投入最少,玉米产出最高,而苜蓿产出最低;现阶段小麦和玉米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而苜蓿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苜蓿产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小麦和玉米各要素边际产量基本趋近于零,苜蓿种子投入和肥料投入的边际产量均远大于零,增加苜蓿种子和肥料投入可实现苜蓿增产。  相似文献   

9.
申晓慧 《草业科学》2018,35(6):1435-1442
为了研究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及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Wega7F种子为供试材料,经~(60)Co-γ和甲基磺酸乙酯(EMS)两种诱变处理后,测定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植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对苜蓿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低剂量(150Gy)提高了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高剂量(300和450Gy)抑制萌发率和幼苗生长。EMS处理均抑制苜蓿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在低剂量条件下,~(60)Co-γ射线处理对株高有促进作用,高剂量会抑制植株生长;EMS处理则抑制苜蓿株高生长。两种诱变处理均促进苜蓿分枝,且低剂量处理下均有利于提高苜蓿单株鲜草产量。在~(60)Co-γ辐射和0.4%EMS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提高,其他处理叶绿素含量均降低。诱变提高了苜蓿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程度表现为PODCATSOD。本研究结果表明,150Gy ~(60)Co-γ对苜蓿产量及株高影响显著,为苜蓿生产应用提供了一定利用价值;EMS处理更有利于增强苜蓿分枝能力,有利于苜蓿在观赏方面的提高及改良。  相似文献   

10.
《草原与草坪》2004,(2):66-66
被称为“牧草之王”的苜蓿,在美国的种植面积约95 5万hm2 ,仅次于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小麦、大豆,排列第四位,其后才是棉花。据估计,美国苜蓿干草每年的产值约81亿平美元;苜蓿草产品出口年创造4 94 0万美元。此外,苜蓿还常常与其他牧草混播栽培。苜蓿与其他牧草混播种植的面积约2 4 6 0万hm2 (生产干草) ,年产值134亿美元。苜蓿及苜蓿混播草地的面积与产值大体上与小麦和大豆等同。  在美国,苜蓿种子的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加州、爱达荷州、内华达州、俄勒冈州、怀俄明州和华盛顿州等地的西北部。1999年,苜蓿种子产值2 .185亿美元。同时,苜蓿…  相似文献   

11.
田新会 《草业科学》2004,21(9):18-21
用不同浓度黄腐酸对甘肃省4个地方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天水苜蓿、定西苜蓿、庆阳苜蓿、酒泉苜蓿)种子进行处理,测定了发芽率、根长、根粗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用黄腐酸处理各苜蓿品种种子2 h,可增强抗旱性;对酒泉苜蓿和天水苜蓿抗旱性增强的效果优于定西苜蓿和庆阳苜蓿.  相似文献   

12.
以杂花苜蓿阿尔冈金(Medicago varia cv.ALgonquin)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培方法,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Pb2+处理下杂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比,用SNP(100μmol/L)、低Pb2+浓度(250mg/L)和SNP与低Pb2+浓度组合(100μmol/L SNP+250mg/L)处理均增加了杂花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胚芽胚根长,提高了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增强了根系活力,降低了MDA含量。高Pb2+浓度(500mg/L)处理不利于杂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且100μmol/L SNP不能缓解高铅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紫花苜蓿素有“牧草之王”之美誉,是目前全世界种植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的一种牧草。它不但是一种高植物蛋白优质饲料,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养地、肥地的绿肥植物。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对苜蓿种植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管理粗放,致使种子的产量较低,使种子满足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此,为了搞好苜蓿种子的生产,笔者现将苜蓿种子的生产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栽培技术 (1)选地。紫花苜蓿根系发达,人土深,抗旱能  相似文献   

14.
镧离子对苜蓿种子萌发活力、吸水量和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700μg/ml的La(NO3)3处理的苜蓿种子吸水速率明显加快,膜的通透性增大,呼吸作用增强。其中,用500μg/ml La(NO3)3处理效果最佳,用1200~1500μg/ml La(NO3)3处理则抑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5.
和田大叶苜蓿是新疆本地品种,在新疆种植广泛,为了探讨研究和田大叶苜蓿在新疆盐碱化区域是否能够顺利萌发、幼苗能否正常生长,本实验通过盐胁迫对和田大叶苜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进行实验,在0、30、60、90、120、150、180、200mmol/L浓度Na Cl胁迫条件下,研究了两种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GI),胚根生长量。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两种苜蓿的发芽率、发芽指数(GI)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Na Cl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和田大叶苜蓿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比对照品种显著升高,胚根生长量也有一定的增长。和田大叶苜蓿耐盐性较阿尔冈金强,更适合在新疆盐碱化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以国内外18个苜蓿品种或育成品系为材料,在培养箱中恒温和变温控制条件下.测定了种子萌发和活力状况,讨论了苜蓿种子萌发对低温和变温的反应,比较了苜蓿种子的抗寒性和适应能力,胃论了处理温度、萌发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指出不同苜蓿材料对温度响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孟季蒙  李卫军 《草业学报》2012,21(1):291-295
为了提高苜蓿种子产量和效益,把地下滴灌引入苜蓿种子生产试验,通过对地下滴灌的水盐分布、苜蓿生长特性和种子产量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地下滴灌应用于苜蓿种子生产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表明,在田间相对持水量的65%~80%(W1)水量下,湿润体的体积最大,水平最大湿润半径均为50 cm。垂直最大湿润半径为20 cm。水分能够到达40 cm×80 cm宽窄行播种方式下苜蓿的根系位置;W1处理所得根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为25.09 g,显著高于其他试验处理(P<0.01),根重顺序为W1>CK>W2>W3。并且,W1处理种子产量最高,为909.62 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的种子产量(611.39 kg/hm2)(P<0.01)。说明地下滴灌应用于苜蓿种子生产,能够起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种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多年后会形成土壤干层,严重影响后茬作物的生长。本研究利用黄土高原建植9年的苜蓿地布设田间试验,研究比较了苜蓿连作(L–L),苜蓿移除后休闲(L–F)或分别种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W)、玉米(Zea mays, L–C)、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P)和谷子(Setaria italica, L–M)6种苜蓿-作物种植模式对田间水分蒸散特性的影响及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苜蓿与作物的轮作中,3年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均是苜蓿-马铃薯最高,苜蓿-玉米次之,苜蓿-小麦最低,种植马铃薯和玉米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苜蓿-玉米处理在高耗水的同时,抑制了土壤棵间蒸发量,显著降低了蒸发与作物耗水量的比率(17.0%),促进了作物的蒸腾作用。经过轮作倒茬后,苜蓿-作物轮作处理下0–300 cm土层的平均含水量较苜蓿连作增加了18.4%~34.9%,苜蓿-休闲处理对于土壤干层水分的恢复效果最佳,其次为苜蓿-马铃薯。综合水分利用效率和农田水分变化特征,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种植苜蓿多年后选择休闲或轮作其他作物,以苜蓿-马铃薯和苜蓿-玉米轮作的效果较好。该研究结果也表明,合理的利用土地可以减轻土壤干层在黄土高原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盐碱及变温条件对花苜蓿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3个变温处理(10/20℃,15/25℃,20/30℃)、6个浓度盐处理(盐为NaCl,浓度为0、50mmol/L、100mmol/L、150mmol/L、200mmol/L、250mmol/L)和碱处理(碱为Na2CO3,浓度为0、5mmol/L、10mmol/L、15mmol/L、20mmol/L、25mmol/L)研究盐、碱以及盐碱与温度的交互作用对两种不同来源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均显著降低。低浓度盐、碱条件下,温度对花苜蓿种子发芽影响不显著;但在较高浓度的盐、碱条件下,不同温度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的影响差异显著;最适发芽温度为15/25℃。随着盐浓度升高,花苜蓿种子胚根长度逐渐减小,但胚轴长度没有明显变化;在一定浓度Na2CO3胁迫下花苜蓿能正常发芽,当Na2CO3浓度为15mmol/L(pH=10.95)时,两种花苜蓿发芽率均高于60%。两种花苜蓿相比较,林下花苜蓿抗盐碱性高于草甸花苜蓿。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酚酸类物质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采用培养皿滤纸培养法,测定5种不同浓度的酚酸类物质对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简易活力指数、胚根和胚轴长度及根毛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豆素处理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最为明显,当其浓度增大至500mg/L,种子基本不萌发、表面发黑、腐烂严重。咖啡酸对苜蓿种子活力的影响与香豆素相似,表现出显著抑制效应,但抑制幅度较为平缓,高于0.5mg/L的香豆素处理和高于500mg/L的咖啡酸显著抑制苜蓿胚根生长。高于50mg/L的香豆素和咖啡酸处理对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种子简易活力、根毛和胚轴生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羟基苯甲酸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化感抑制作用最弱,化感效应综合指数为-0.026,50mg/L的对羟基苯甲酸处理明显促进苜蓿胚根生长。各酚酸类物质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化感抑制效应强弱顺序为:香豆素咖啡酸阿魏酸绿原酸对羟基苯甲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