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评定新疆褐牛不同部位与其他兼用牛不同部位之间的肉品质差异,及为其整体肉品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比分析新疆褐牛与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加系褐牛各分割部位的屠宰性能、肉品质对比分析.[结果]新疆褐牛外脊pH值极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1),霖肉pH值显著高于荷斯坦牛的霖肉(P<0.05);新疆褐午大理石花纹与西门塔尔牛、加系褐牛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荷斯坦牛差异极显著(P<0.01),新疆褐牛脖肉剪切力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霖肉的剪切力极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1).从营养品质整体比较来看,新疆褐牛除与荷斯坦牛差异显著外(P<0.05),与其他品种牛差异均不显著(P>0.05).新疆褐牛脖肉、辣椒条中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新疆褐牛脖肉、肩肉、辣椒条、上脑、小瓜、大瓜、霖肉、臀肉中的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荷斯坦牛的相应部位(P<0.05).新疆褐牛脂肪含量除脖肉、板腱、霖肉外,其他部位的均显著低于荷斯坦牛的相应部位(P<0.05).[结论]在统一的营养水平和育肥模式,新疆褐牛与西门塔尔牛、加系褐牛肉用性能一致,但与荷斯坦牛在营养品质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雷琼牛肝脏为试验材料,以西门塔尔牛和鲁西黄牛的肝脏作为对照,对其肝脏的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琼牛肝脏L~*值为48.25,极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和鲁西黄牛(P0.01);肝脏a~*值和鲁西黄牛无差异,极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1);肝脏b~*值为10.98,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但是鲁西黄牛与二者之间无差异。肝脏pH三者之间无差异性。雷琼牛肝脏的熟肉率均极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和鲁西黄牛(P0.01)。肝脏中的水分含量雷琼牛和西门塔尔牛在同一水平范围内,极显著高于鲁西黄牛(P0.01)。雷琼牛肝脏中灰分含量和鲁西黄牛在同一水平范围内,均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脂肪含量方面,雷琼牛肝脏中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和鲁西黄牛(P0.05);蛋白质方面,雷琼牛肝脏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涝峪苔草不同生长季节的微量元素变化,对涝峪苔草在春、秋、冬三个季节的Mn、Zn、Fe、Cu、Mg等5种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被测样品干重在不同季节由高到低表现为,秋季>春季>冬季。季节的变化对涝峪苔草体内微量元素有着一定影响,从不同季节几种元素的含量来看,Mn的含量冬季高于春季和秋季,差异极显著(p<0.01);Zn的含量冬季高于秋季和春季,差异不显著(p>0.05);Fe的含量冬季高于春季和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Cu的含量春季高于秋季和冬季,差异显著(p<0.05);Mg的含量冬季高于秋季和春季,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以自然发情的鲁西黄牛为受体,移植经性控技术生产的高产奶牛7日龄雌性冷冻胚胎,共移植合格受体牛5 516头,移植后60~80d进行直肠孕检,怀孕2 228头,移植准胎率为40.39%;共繁殖奶牛犊牛1346头,其中母牛1 279头,公牛67头,胚胎性别控制率为95.02%.左侧与右侧卵巢排卵移植准胎率分别为35.14%和43.15%,差异极显著(P<0.01);春季与秋季的移植准胎率分别为36.93%和43.53%,秋季明显高于春季,差异极显著(P<0.01);黄牛不同黄体级别A级、B级、C级的准胎率分别为39.16%、41.70%和33.42%,A级与B级移植准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B级与C级移植准胎率差异极显著(P<0.01);移植单胚与双胚的受体牛准胎率分别为40.73%和38.24%,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西门塔尔牛和威宁黄牛杂交效果,进行了西门塔尔牛×威宁黄牛F1代(西威牛)和威宁黄牛的短期育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西威牛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威宁黄牛(P<0.01);西威牛的脂肪覆盖率显著优于威宁黄牛(P<0.05);而西威牛肉蛋白质含量极显著低于威宁黄牛(P<0.01),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威宁黄牛(P<0.05),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威宁黄牛(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6.
选用体重相近的90日龄生长发育健康的中国白兔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Ⅰ组、试验Ⅱ组、Ⅲ组、Ⅳ组,每天依次在基础日粮中一次性添加0、10、20、30 g的黄芪粉,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各试验组与对照Ⅰ组相比,明显提高了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各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添加黄芪粉剂量的加大,血清中白蛋白含量相应增加,Ⅲ、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血清总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乳酸脱氢酶含量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血清葡萄糖含量变化趋势同总蛋白,当日添加量在20、30 g时,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趋于稳定;Ⅱ组末重、净增重、平均日增重分别与Ⅰ、Ⅲ、Ⅳ组差异显著(P<0.05),Ⅰ、Ⅲ、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Ⅲ、Ⅳ组分别比对照Ⅰ组增重提高25.0%、12.5%、8.3%.基础日粮中添加黄芪粉以每日10 g为好,能显著提高饲料报酬及家兔的平均日增重.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回乳期奶牛血清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氢化可的松(H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试验选择规模化奶牛场日产奶量为(15.43±2.10)kg,即将干乳的妊娠后期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20头。干乳开始当天记为第0天,分别采集第0、1、3、5、7、9和11天奶牛尾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GH、INS、HC、TGF-β1和IGF-1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在奶牛回乳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回乳期奶牛血清GH、INS、HC和TGF-β1含量在第0至1天变化不显著(P0.05);血清GH和HC含量第3至11天依次降低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其中血清HC含量第3天极显著高于其余各天(P0.01);血清INS含量第3至11天依次升高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血清TGF-β1含量第3至11天差异性均不显著(P0.05);血清IGF-1含量依次呈阶梯式下降趋势,第0天和第1天、第3天和第5天、第7天和第9天、第9天和第11天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第0至1天、第3至5天、第7至11天3阶段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回乳期奶牛血清GH、INS、TGF-β1和IGF-1含量变化两两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HC含量变化与GH、INS和IGF-1含量变化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TGF-β1含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促孕散对不孕奶牛治疗前后血清中微量元素(Cu、Fe、Mn、Zn)与白介素(IL-1、IL-6)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利用火焰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实验组和正常组治疗前、后血清中微量元素和白介素的含量。【结果】①促孕散治疗持久,黄体有效率为91.67%,卵巢静止有效率为88.89%,②持久黄体型治疗前血清中Cu、Zn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Mn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血清中含量接近正常,且含量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Fe、IL-1、IL-6含量治疗前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③卵巢静止型治疗前血清中Mn含量低于正常组(P<0.01),IL-1含量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逐步与正常组含量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Cu、 Fe、Zn、IL-6含量治疗前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促孕散对不孕奶牛血清中部分微量元素和白介素含量有微调作用,在奶牛不孕症治疗效果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肌注PMSG+ PGF2α方法对广西农村散养黄牛、本地水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对发情的母牛进行人工授精配种.共对黄牛品种18头和本地水牛品种18头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发现黄牛品种的同期发情处理发情率为83%,情期受胎率为80%;本地水牛的同期发情44.44%;情期受胎37.5%.这说明农村散养黄牛和水牛母牛的同期发情率和情期受胎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青刺果黄酮对鸡血清抗体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青刺果黄酮组与对照组相比,21日龄时,IgM表现为极显著增加(p<0.01);28日龄时,IgG和IgM表现为显著增加(p<0.05);其他指标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项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青刺果黄酮可通过提高血清抗体水平来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机能,且对机体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无不良影响,有望作为天然免疫剂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牛奶理化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对中国水牛奶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作了较为系统的测定和分析,同时对中国水牛奶,摩拉水牛奶和中国荷斯坦牛奶的理化性状作了对比。结果表明:中国水牛奶的总干物质,脂肪,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摩拉水牛奶和荷斯坦牛奶;中国水牛奶水分含量比荷斯坦奶低,非脂固形物和钙的含量较荷斯坦牛奶高,其它成分含量和物理性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观察奶牛在布鲁氏菌S19疫苗免疫状态下血清凝集抗体的动态变化规律和免疫后奶牛对布鲁氏菌水解素的皮肤迟发性变态反应差异,并探索两者的相关性,寻找选择布鲁氏菌病抗性牛的方法。选择布病阴性的性成熟青年黑白花奶牛50头,注射S19疫苗1×109CFU/头,定期采集血液测抗体水平,第60天用布鲁氏菌水解素皮内注射,检测变态反应。结果显示,所有免疫牛均能在15天时检测到凝集抗体,30天达到峰值。迟发性变态反应表明,免疫牛对布鲁氏菌水解素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变态反应强度与抗体峰值水平存在相关性,但差异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235。  相似文献   

13.
生态安全格局作为景观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及热点,其识别与构建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安徽省临泉县为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和土地利用和类型,利用能值理论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临泉县现有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结合水文分析法提取生态节点,用以得出生态廊道中较为脆弱的关键性节点,最后通过地理图论法计算网络连通度,用以评价临泉县生态网络的连通性,为临泉县生态网络的进一步构建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临泉县共提取出一级生态斑块9块,生态廊道8条,生态节点8个;二级生态斑块45块,生态廊道43条,生态节点25个;三级生态斑块89条,生态廊道87条,生态节点44个。(2)临泉县一级生态网络间物质流通存在一定阻碍;二级三级生态网络连通性和完整度较好,次级生态范围内物质流通顺畅,生态循环较为完整。针对临泉县景观格局特点构建了层级生态网络,其结论能够对安徽省北部平原城市的生态建设提供依据,并对其城市生态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促孕散对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奶牛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促孕散对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奶牛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和孕酮(P4)4种生殖激素的影响,探讨促孕散治疗奶牛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的作用机理。【方法】用促孕散治疗奶牛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统计发情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奶牛血清中的E2、FSH、LH和P4 4种生殖激素,并与正常奶牛对比。【结果】促孕散治疗持久黄体牛发情有效率为91.67%,治疗卵巢静止牛发情有效率为88.89%。促孕散处理前,持久黄体P4水平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卵巢静止P4极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而两种病型在处理前E2、FSH、LH水平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持久黄体患牛在促孕散处理后血清中E2和FSH水平不断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LH水平在促孕散处理后也逐渐上升,与正常组同时达到峰值,其变化规律与正常组相似,P4水平逐渐降低,与正常组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卵巢静止组在促孕散处理后血清中E2、FSH和LH水平均升高,其变化规律与正常组相似,P4水平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变化规律与正常组相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促孕散对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奶牛血清生殖激素具有显著调节和诱导发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调查我国新疆地区流产奶牛新孢子虫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新疆15个地区419份奶牛血清样本(有流产史奶牛)进行了牛新孢子虫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检测.结果显示新疆地区流产奶牛新孢子虫感染率为10.3;,布氏杆菌病抗体阳性率为2.7;,同时检测到既有新孢子虫抗体又有布氏杆菌抗体的奶牛血清,占总数的0.95;,各牛场所检流产奶牛血清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在0~50;,各个年龄段奶牛血清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 0.05).不同妊娠胎次的奶牛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 0.05).调查结果表明,新疆部分地区奶牛存在新孢子虫的感染且是导致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次调查研究为今后新疆地区有效预防和治疗新孢子虫病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中国荷斯坦牛泌乳盛、中、后期血清中T4和T3浓度。结果表明:奶牛泌乳中期和后期血清T4浓度(53.19和64.39nmol/L)分别明显高于盛期(47.64,P<0.05);T4浓度在泌乳后期和中期之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T3浓度在整个泌乳期无明显变化(P>0.05)。奶牛在三个泌乳时期中的日产奶量与T4浓度所占比率的灰色关联度(0.951、0.968和0.814)最大;T4浓度变化对日产奶量的影响作用较T3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受体在不同品种母牛垂体中的变化规律,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分别对广西沼泽型水牛、摩拉杂交水牛、荷斯坦奶牛、广西本地黄牛垂体中GnRH的分布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母牛垂体中均发现有呈棕黄色或黄褐色的GnRH阳性物质存在,经Image-Pro Plus 6.0软件统计发现,摩拉杂交母水牛的GnRH免疫阳性细胞较其他3个品种的大(P〈0.05),而平均光密度值介于荷斯坦母奶牛和广西本地母黄牛之间(P〉0.05)。在神经垂体中仅发现GnRH免疫阳性纤维,而未发现GnRH免疫阳性细胞;在腺垂体远侧部的细胞均呈GnRH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腺垂体远侧部嫌色细胞和嗜色细胞胞质内。说明GnRH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可能是直接通过神经调节,而神经垂体可能只是GnRH调节过程的通路。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围产期奶牛机体主要阴阳离子水平及其变化,在黑龙江某3个集约化奶牛场分别选取荷斯坦经产奶牛8头,分别在产前21 d、14 d,7 d、分娩当天、产后7 d、14 d、21 d尾静脉采血,并测定Cl、Na、K、Mg、Ca、P等离子血清浓度.结果显示围产期奶牛血清Cl、Na、K、P含量在分娩后呈现降低趋势;Ca含量呈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影响奶牛布鲁菌病风险评估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顺序。[方法]从饲养与调入、繁育、饲养环境、混养情况4个方面,设定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3个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了调查,应用系统多层次灰色关联熵分析方法进行奶牛布鲁菌病风险评估。[结果]一级指标对奶牛布鲁菌病风险的影响顺序为:饲养与调入>饲养环境>混养情况>繁育;二级指标对奶牛布鲁菌病风险的影响顺序为:U32>U12>U11>U31>U21>U42>U43>U23>U22>U41;3个有代表性的地区奶牛布鲁菌病的风险水平为:A省份>B省份>C省份。[结论]该研究为合理评估不同地区的奶牛布鲁菌病风险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县域地区城镇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临泉县30个乡镇的发展潜力进行了测度,运用系统聚类法将其发展潜力划分为5个等级,并据此对临泉县城镇空间发展提出了完善城镇体系结构、选择和培育增长极、构建城镇簇群、推行点轴开发模式和实施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