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查清我市禽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其致病性,对我市不同区域的23个规模化养鸡场及60个养鸡户的412份疑似大肠杆菌病病例进行了细菌分离,并对其进行了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血清学鉴定。结果:(1)412份病料中分离出了362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87.9%;⑵不同区域的鸡场流行的血清型有较大差异,在362个分离株中,除了27株未能定型、12株自凝外,共鉴定出323个分离株的O型血清型,占分离株的89.2%,这些定型菌株覆盖了36个血清型;(3)优势血清型为O1、O78、O18、O11、O88、O24,这6种血清型共占定型菌株的56.3%;⑷6种优势血清型均具有致病性,其中O1、O78、O18、O11、O24为高致病性菌株,O88为中致病性菌株。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湖北省27个猪场典型病例中采集了152份病料,分离并鉴定其中132份病料的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22种主要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抗原的血清型鉴定,13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定型了120种,共有15种血清型,其中O107、O101、O93、O9、O139、O141和O157为优势血清型。O107、O93作为猪致病性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在我国少见报道,尚有12株未能定型。  相似文献   

3.
宁夏部分地区鸡大肠埃希菌的分离与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宁夏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采集宁夏4个地区的103个规模化鸡场疑似病料151份,通过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生化试验,鉴定出鸡大肠埃希菌109株,平均分离率为72.19%(109/151);动物试验证实,59株分离菌有致病性,占分离菌54.13%(59/109);对致病性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确定血清型种类13种38株,占致病性菌株64.41%(38/59);优势血清型分别为O15、O18、O78、O88,占定型菌株63.16%(24/38)。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徐州地区猪源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性。采集徐州周边猪场病料和样本117份,经分离纯化、PCR鉴定得到102株大肠杆菌。经血清型鉴定,致病性试验和耐药检测,O抗原血清型检出79株,分属18个血清型,其中O15、 O45、O78、O138 4种血清型分别占已定型血清菌株的17.7%、11.4%、13.9%和12.6%,合计占55.6%,为徐州周边地区优势血清型;强毒株25株,占O抗原菌株的31.6%,主要分布在O45、O15、O138 3种血清型;耐药率50%以上的药物多达17种,占到了临床常用药物85%,其中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乳酸环丙沙星临床耐药尤其严重,高达80%以上。多重耐药菌株至少耐药12种以上,耐药谱型多达8种。研究表明,徐州地区猪源大肠杆菌检出率高,血清型复杂且致病性强,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结合本地菌株流行特点进行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从河南省32个县市的典型大肠杆菌病病变的病、死鸡中,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93株,分别对各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生化鉴定和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本省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优势血清型为O78、O1、O2,分别占定型菌株的35.14%、18.92%、13.51%,菌株生化鉴定的结果与其致病力强弱和血清型无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各地州及邻近地区规模化养鸭场中,从患典型大肠杆菌病的鸭体内,分离出22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其进行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和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能定型的血清型为O78、O132、O45、O88、O119、O111、O4、O54、O109等共29种,其中O78菌株占32.74%(73/223),O132菌株占12.11%(27/223),为云南省流行的优势血清型。各血清型菌株对7日龄雏鸭具有很强致病性,试验鸭接种后6h普遍出现精神沉郁,l2h后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7.
研究从山西省主要养猪区80多个养猪场(户)的病死猪及疑似大肠杆菌病猪粪便、肠道、肛门等部位采集病料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伊红美蓝培养基等纯化培养,将疑似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对初步分离菌经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大肠杆菌O抗原血清型鉴定等,对山西省流行的猪大肠杆菌病病原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纯化、镜检结果有123株疑似菌株符合猪大肠杆菌形态特征;生化试验中有8株病原菌产生H2S,有5株病原菌VP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是阳性,这13株病原菌不符合猪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其余110株病原菌符合大肠杆菌生化特性;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有97株病原菌是致病性猪大肠杆菌;大肠杆菌O抗原血清型鉴定结果:94株血清型分属于36个血清型,其中O138、O101、O9、O107、O141有35株,共占所鉴定分离菌株的37.2%,这几种血清型均为山西这80多个猪场目前流行的优势血清型,通过鉴定摸清了流行在山西省猪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特点、优势血清型菌株及分布状况。这一研究结果为山西省制定猪大肠杆菌病防治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泉州地区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无菌采集的患病仔猪肝脏、肛拭子和粪便等病料组织样品87份,通过细菌的分离鉴定得到了42株大肠杆菌,其中,30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利用玻板凝集法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30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和耐药性。结果显示,30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属于9个血清型中,定型的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27株,定型率为90%(27/30),2株未鉴定出来,占分离菌菌株的64.3%(27/42),以O147和O141为该地区流行的优势血清型;30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对新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5种药物的耐药率在80.0%~100%之间,对克林霉素、多西环素、丁胺卡娜霉素等5种药物的耐药率在60.0%~73.3%之间;对其他的药物耐药率在33.3%~53.3%之间,且呈现多重耐药性。本研究为该地区的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河北的三河、滦南、乐亭、卢龙及昌黎等地 2 9个养鸡场 (户 )分离鉴定了 82株病原大肠杆菌 ,用 54种常见动物病原大肠杆菌单价 O抗血清进行了血清型鉴定。结果 82株分离菌有65株被鉴定出了相应 O血清群 (占鉴定菌株的79.2 6%) ,分属 6种不同血清型 ,其中以 O78和O45两种为优势血清型 (占定型菌株的64.61 %) ,其余 4种 O血清群占定型菌株的 3 5.3 9%,尚有 1 7株未能定型 (占鉴定菌株的 2 0 .74%)  相似文献   

10.
采集青海省共和县不同地区4个猪场仔猪粪样316份,并采用玻板凝集法进行了O抗原血清型鉴定。结果发现:316份仔猪粪样经分离鉴定出致病性大肠杆菌176株,155株鉴定出抗O血清型。该地区流行优势血清型为O11(13株)、O60(12株)、O119(10株)、O137(9株)、O141(10株)、O144(12株)、O147(12株)和O149(8株),分别占8.38%、7.74%、6.45%、5.81%、6.45%、7.74%、7.74%和5.16%。8种优势血清型占总定型菌株的53.5%(83/155)。  相似文献   

11.
从烟台市规模化肉鸡场疑似病鸡和祖代、父母代肉种鸡场1日龄雏鸡卵黄囊、死亡鸡胚共696例肉鸡样品中,分离鉴定出169株大肠杆菌,总分离率为24.28%,疑似病鸡、死胚、雏鸡卵黄囊的分离率分别为45.7%(143株)、38%(19株)、2.1%(7株);通过平板凝集和微量凝集方法对169株分离菌进行O抗血清定型,137株分离菌分属17个O血清型,定型菌株占全部菌株的81.07%,其中O24、O161、O18、O78、O11、O1血清型数量最多,共96株,占定型菌株的70.07%,占全部分离菌株的56.80%,这6种血清型为烟台市肉鸡大肠杆菌的优势血清型。  相似文献   

12.
从重庆市各地发生典型仔猪黄、白痢猪的肛拭粪样及死亡猪的心血和肝脏中分离鉴定出17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用20种大肠杆菌O抗原单价血清进行了血清学鉴定。结果表明:173株分离菌有87株能定型,分属14种血清型,其中以O101(17.2%)、O8(14.9%)、O20(14.9%)、O64(11.5%)、O45(9.2%)、O149(8%)等6种为优势血清型。同一地区存在多种血清型,大多数地区有本地的优势血清型。不同地区的优势血清型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对采自青岛地区多个肉鸡场的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内脏器官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并对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培养特性、血清型及耐药性的检测.共分离到25株大肠杆菌,鉴定出15株血清型,其中以O1、O22 、O157、O24血清型为主,占定型菌株的60%.其中O22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12%,为优势血清型.细菌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25株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高敏比例分别为88%和56%,卡那霉素、硫酸安普霉素次之,敏感菌株比例在20%~48%之间,乳酸环丙沙星等抑菌作用低,敏感菌株比例低于10%.而氟哌酸等对所分离的菌株几乎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禽大肠杆菌病是造成家禽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疾病,该病是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感染引起的细菌性疾病。通过对2015~2016年分离自江苏和山东部分地区的173株禽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致病性、耐药性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定型菌株135株,未定型菌株38株,定型率为78.03%;优势血清型有O78(21%)、O24(12%)、O1(10%),其余定型菌株涉及31种血清型;55个进行1日龄易感鸡致病性试验的分离株中,高致病性菌株39个,中度致病性菌株5个,低致病性菌株11个,其中80%分离株具有高中致病力;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APEC普遍存在耐药性,所有分离株对10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调查结果为该地区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肠杆菌病是猪的重要细菌性疫病,它的发生形式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形式。为了调查锦州地区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从锦州地区的6个区县发病猪场采集36份疑似猪大肠杆菌病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30株。应用微量平板凝集试验,对分离的30株致病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鉴定出30株共有8种血清型O2、O5、O8、O60、O101、O138、O139、O141。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占疑似猪大肠杆菌病菌株的83.3%。该调查研究针对锦州地区防治猪大肠杆菌病菌苗和筛选防治猪大肠杆菌病敏感药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海安县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原并研制多价灭活苗,试验对从海安县兽医站门诊及12个大型养殖场具有疑似大肠杆菌病病变的252只病死鸡进行了病原分离及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出大肠杆菌226株,定型198株;共测出23个血清型,其中O78(32株)、O18(26株)、O2(21株)、O88(17株)、O1(13株)、O11(10株)6种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60.1%,为海安县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将此6种优势血清型大肠杆菌制成多价灭活苗免疫雏鸡,安全性好,保护率高。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为了调查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流行血清型 ,从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等省的 33个猪场采集 32 1份仔猪黄、白痢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 ,结果分离到大肠杆菌 30 2株 ,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 2 76株。对 11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 15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发现分离菌株对 15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青霉素 G对其完全没有抑制作用 ;先锋霉素 抑制作用最强 (97.3% ) ,其次为呋喃妥因 (78.6 % )、痢特灵 (71.4 % )、环丙沙星(6 8.8% )、诺氟沙星 (6 5 .1% )。 112株菌中 ,有 4 7种耐药谱型 ,多数为 6耐以上的菌株 (80株 ) ,占供试菌株的 71.4 %。应用微量平板凝集试验 ,对分离的 2 76株致病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 ,鉴定共有 72种血清型 ,其中优势血清型 10种 ,占能定型分离致病菌株的 5 3.7%。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7,(1)
研究对山西10个地市的猪主要养殖区的80多个养猪场(户)针对猪的大肠杆菌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无菌采集疑似大肠杆菌病病猪或病死猪的相关病料,并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及初步鉴定,然后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用50种单因子O抗原血清对103株猪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除6株未鉴定出血清型外,其余97株血清型分属于30个血清型,其中O9(9/97)、O101(9/97)、O107(7/97)、O138(12/97)、O141(6/97)为优势血清型,有43株,共占所鉴定分离菌株的44.3%,其余54株分属于25个血清型,每个血清型均少于4株。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从宁远县12个猪场采集20份疑似猪大肠杆菌病病料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24株。应用微量平板凝集试验,对分离的24株致病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共检出7个血清型(O1、O2、O9、O45、O78、O139、O147)共24株;其中以O9、O45、O139血清型最多,共有16株,占能定型分离致病菌株数的70%。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山东、河北和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养殖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试验采用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方法对鸡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动物试验确定分离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应用血清学方法和药敏试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的119株大肠杆菌中致病性菌株有110株,其中92株致病性菌株能够定型,分别属于15个血清型,有5株出现交叉凝集,O14、O35、O1、O2、O78、O88为优势血清型;分离鉴定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最敏感,对林可霉素、头孢克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达60%以上。说明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存在复杂性,对大部分临床常用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