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马立克氏病(MD)三价疫苗免疫雏鸡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攻击后,免疫保护指数(VPI)为73.30%,脾脏和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比vMDV感染雏鸡和HVT疫苗免疫后vMDV攻击雏鸡显著增强(P<0.01,P<0.01和P<0.01,P<0.05),外周血液T辅助细胞(TH)和单核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P<0.05和P<0.05,P<0.05).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免疫雏鸡vMDV攻击后,VPI为56.7%,脾脏和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比rMDV感染雏鸡显著增强(P<0.05,P<0.05)和外周血液TH数量显著增加(P<0.05),单核细胞数量虽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雏鸡经马立克氏病(MD)三价疫苗免疫后,脾脏和胸腺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诱导活性比未免疫健康对照雏鸡和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免疫雏鸡显著升高(P<0.01,P<0.01和P<0.01,P<0.05),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诱导表达显著增加(P<0.01,P<0.01和P<0.01P<0.01);雏鸡经HVT疫苗免疫后,脾脏T淋巴细胞IL-2R诱导表达比未免疫健康对照雏鸡显著增加(P<0.05),脾脏和胸腺T淋巴细胞IL-2诱导活性和胸腺丁淋巴细胞IL-2R诱导表达虽见升高和增加,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家兔精液用特定电磁波(TDP)照射3min,精子体外获能采用m-HIS(15min)+m_DM(2-4h),家兔卵母细胞经TDP照射5min并体外培养10-12h,家兔的卵母细胞经体外受精和体外培养的结果表明,经TDP照射的精液与未经TDP照射的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原核形成率达63.7%,对照组为44.4%,两者差异显著(P<0.05),2-细胞以上的受精卵发育率分别为56.8%和50%(P<0.  相似文献   

4.
家兔精液用特定电磁波(TDP)照射3min,精子体外获能采用m—HIS(15min)+m-DM(2-4h).家兔卵母细胞经TDP照射5min并体外培养10-12h.家兔的卵泡卵母细胞经体外受精和体外培养的结果表明,经TDP照射的精液与未经TDP照射的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原核形成率达64.7%,对照织为44.4%,两者差异显著(P<0.05),2-细胞以上的受精卵发育率分别为56.8%和50%(P>0.05),经TDP照射的卵母细胞与未经TDP照射的精液的体外受精,原核形成率达63.7%,对照组为46.7%,两者差异显著(P<0.05),2-细胞以上的受精卵发育率分别为58.9%和47.2%(P>0.05)、用TDP照射精液或卵母细胞能显著提高其体外受精率.  相似文献   

5.
实验以鸡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人工感染1日龄AA肉用雏鸡,于感染后7,14,28,42和56日龄分别检测雏鸡中枢、外周淋巴器官及主要内脏器官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变化,并首次采用化学发光(CL)法检测雏鸡中枢、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细胞化学发光的动态变化。结果:(1)vMDV感染雏鸡各器官总SOD(T-SOD)和Mn-SOD活性大部分检测时期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P<0.01),而Cu,Zn-SOD活性轻度升高(P>0.05);(2)vMDV感染雏鸡各器官Se-GSHPx活性在大部分检测时期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P<0.01);(3)vMDV感染雏鸡各器官LPO含量大部分检测时期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P<0.01);(4)vMDV感染雏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淋巴细胞CL值在大部分检测时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P<0.01)。本实验结果表明,vMDV感染雏鸡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增多,且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活性下降,导致活性氧自内基在雏鸡体内蓄积,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上述指标变化?  相似文献   

6.
试验检测了EWS对仔猪在断奶前和断奶后的血液生理指数和血清蛋白质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血液生理指数方面,断奶10d后,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数均有所减少,特别是白细胞减少25.32%(P<0.01),在白细胞分类比值中,断奶10d后,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分别减少10.86%(P<0.05)和36.36%(P<0.01),嗜中性白细胞增加18.34%(P<0.05),这是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标志。至断奶20~30d后,上述各项指数基本恢复和超过断奶前原有水平。(2)在血清蛋白质成分指数变化方面,断奶10d后,血清总蛋白量减少22.54%(P<0.01),白蛋白比值增加3.94%(P>0.05),而γ-球蛋白则减少12.39%(P<0.05),这也是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标志。至断奶30d后,血清总蛋白量已恢复至断奶前原有水平,白蛋白减少7.39%(P<0.05),γ-球蛋白则增加15.60%(P<0.05),表明仔猪已适应于新环境生活,机体抵抗力已获得恢复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分别于7,14,28,42和56日龄分离火鸡疱疹病毒疫苗组(H)和健康对照组(C)雏鸡的淋巴细胞并测定其化学发光(CL)值。结果,H组雏鸡不同时期胸腺、脾脏和法氏囊各免疫器官淋巴细胞CL值均不同程度高于c组雏鸡(P>0.05,P<0.05,P<0.01)。提示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促使淋巴细胞产生高水平的活性氧自由基,从而发挥HVT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甘草对氨茶碱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只家兔单用氨茶碱和氨茶碱合用甘草的药代动力学资料作对比研究发现:合并用药后,氨茶碱的tl/2β缩短(从3.42±0.63h降至2.66±0.33h)(P<0.05),曲线下面积减少(从107.64±11.92降至61.63±7.88μg·h/ml(P<0.01),并使清除率从0.14±0.02增至0.21±0.03l/kg·h(P<0.01).结果表明:甘草可影响氨茶碱的动力学,促进氨茶碱的消除速率,缩短消除半衰期。  相似文献   

9.
肉仔鸡可消化蛋氨酸需要量研究(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日粮中可消化蛋氨酸水平对0~3周龄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尿素氮含量及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蛋氨酸水平的升高,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升高(P<0.01),料肉比降低(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下降(P<0.01)。0~3周龄期间,公鸡日粮蛋氨酸总需求参数为0.50%,表观可消化需求参数为0.42%,真可消化需求参数为0.46%;母鸡则分别为0.46%,0.38%,0.42%。继续增加蛋氨酸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效应(P<0.05)。  相似文献   

10.
选用2头装有长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空怀水牛,比较研究舍饲稻草──混合精料(1期)与青刈草(2期)两种日粮条件下水牛复胃氮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2期与1期比较,瘤胃液pH降低2.02%(P<0;01),NH3-N提高266.96%(P<0.001),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提高486.36%(P<0.001);昼夜十二指肠食糜pH增高22.06%(P<0.001),流量增加23.36%(P>0.05),总氮流量增高52.06%(P<0.05),非氨氮(NAN)增加53.35%(P<0.01),MCP氮增加101.88%(P<0.01),饲料及内源性氮增加44.20%(P<0.05),NH3-N增加47.65%(P>0.05),尿素氮降低23.35%(P>0.05),昼夜食糜总氮流量与摄食总氮量之比下降14.13%(P<0.001),复胃有机物(OM)消化率提高26.90%(P<0.05),MCP合成效率提高34.81%(P>0.05)。  相似文献   

11.
四君子汤对家兔脾虚症调整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四君子汤对脾虚症的治疗作用,根据中兽医“苦寒之药损其脾胃”的理论,利用大黄煎剂复制出家兔脾虚症模型,用四君子汤治疗,结果表明:四君子汤治疗能解除脾虚症的临床症状,使实验家兔体重增加,体温回升,血清木糖吸收率,血浆胃泌素,血浆cAMP和cAMP/cGMP,淋巴细胞转化率,E-玫瑰花环形成率等升高,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血浆胰高血糖素降低。说明四君子汤对脾虚症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新  赖小平  谭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39-12540
[目的]从分子水平阐述大鼠FSHβmRNA表达的GnRH受体后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GTH细胞中cAMP改变对FSHβ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cAMP含量对大鼠GTH细胞表达的FSHβmRNA的Ct值的影响不显著。FSK和SQ22536能有效改变GTH细胞的cAMP含量,却不能改变PKC活性。FSHβ的表达是受GnRH调控的。[结论]cAMP不是FSHβmRNA表达的GnRH受体后的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清醒(对照)、实验性发热、麻醉或人工冬眠状态的家兔对Y8504株强毒兔瘟病毒攻毒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和在清醒兔的所见相比,麻醉兔对病毒感染的发热应答明显地受抑制,在人工冬眠兔也有某种程度受抑制,但在实验性发热兔出现发热反应的重叠。实验性发热和人工冬眠使感染兔的存活时间延长,而麻醉则使死亡时间明显推迟。并且,所有状态下的感染都是致死性的,从而表明兔瘟病毒所致损害在兔瘟疾病经过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Intracellular signals that trigger long-term (24-hour) changes in membrane currents in identified neurons of Aplysia have been examin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ell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long-term sensitization. Adenosine 3',5'-monophosphate (cAMP) was directly injected into individual sensory neurons to mimic the effects of sensitization training at the single cell level. Potassium currents of these cells were reduced 24 hours after injection of cAMP; these currents were similar to those reduced 24 hours after behavioral sensitiza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AMP is part of the intracellular signal that induces long-term sensitization in Aplysia.  相似文献   

15.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免疫及病毒与宿主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猪PAM细胞中发现一种新的猪长链非编码RNA tnc-000649,其全序列长1 483 bp.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前后PAM细胞中lnc-000649的表达水平,发现其在PRRSV感染后表达显...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鼠环磷酸腺苷cAMP ELISA法,检测持续游泳训练后大鼠杏仁核cAMP浓度变化,以探讨运动应激引起机体反应的机制。结果表明,持续游泳训练后,除1 h时cAM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0.01),即刻、0.5 h、2 h大鼠杏仁核cAM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即刻,大鼠杏仁核cAMP浓度快速升高,至0.5 h时达到最高值,之后1 h时cAMP浓度急剧下降,2 h时其浓度回升,高于对照组的水平,随后4 h时下降至略低于对照组水平,但差异不显著。整个浓度变化曲线呈锯齿形。持续游泳训练后杏仁核cAMP浓度变化具有时相性;持续游泳训练可激活大鼠杏仁核环磷酸腺苷(cAMP)通路,进而影响机体的后续反应。  相似文献   

17.
试验应用1 0×103、1 0×104和5 0×1043个不同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tenella)孢子化卵囊,进行人工感染发病。对雏鸡感染后不同时间的红细胞压积容量(PCV)和红细胞沉降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可引起感染雏鸡红细胞压积容量降低(p<0 05,p<0 01),红细胞沉降速率加快(p<0 05,p<0 01)。随着感染剂量加大,两项指标的变化幅度也变大,且均以感染后的第5天时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茶碱为参照,观察中药成分牛蒡子苷对原代骨骼肌细胞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活性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探讨中药通过抑制PDE促进肌肉生长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分离1~3日龄ICR小鼠四肢肌肉用于骨骼肌原代细胞培养,在培养至第5~6天时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牛蒡子苷和茶碱,以不含牛蒡子苷和茶碱的培养基为阴性对照,继续培养24 h,采用HPLC、ELISA以及考马斯亮蓝法分别测定骨骼肌细胞cAMP PDE的活性、细胞内cAMP水平以及细胞总蛋白质合成。【结果】牛蒡子苷终浓度达到2.5 μg•ml-1、茶碱终浓度为20 μg•ml-1时均能极显著抑制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cAMP PDE的活性(P<0.01),显著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P<0.05),极显著促进肌细胞总蛋白质的合成(P<0.01)。【结论】中药成分牛蒡子苷具有通过调节骨骼肌细胞内PDE的活性和cAMP水平,增加肌细胞蛋白质合成,促进骨骼肌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提示对PDE有抑制作用的中药有望成为促进动物生长的新型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9.
研究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感染猪肾传代细胞(PK-15 cells)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表达水平变化情况,为探明PPV感染机制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PV感染PK-15细胞后TLR1-10的转录时相变化。结果显示,PPV感染PK-15细胞后,TLR1在PPV感染后3h表达上调,约为对照组细胞的3.1倍,其他时段均低于正常水平;TLR3和TLR7 mRNA表达水平在病毒感染早期均低于正常水平;TLR4和TLR8的mRNA含量均在感染后3、12、36 h表达上调,TLR10分别在在3h和36 h表达上调,其他时段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而TLR2和TLR9 mRNA表达水平在感染后24 h开始升高,并于48 h达到峰值,分别为对照水平的10.1倍和26.7倍。研究表明,PPV感染PK-15细胞后能够诱导细胞上TLR2和TLR9在mRNA水平显著上调,PPV感染可能通过TLR2和TLR9受体介导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香蕉果实非特异性磷脂酶C基因(MaNPC1)开放阅读框(ORF)进行原核表达,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为深入探究MaNPC1在香蕉果实抵御炭疽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克隆MaNPC1基因ORF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抗原性预测,并通过双酶切法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利用热激法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 2(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经Ni-NTA树脂层析柱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兔,以制备多克隆抗体。同时,运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香蕉果实贮藏过程中在炭疽病侵染胁迫下MaNPC1蛋白表达水平及MaNPC1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重组质粒pGEX-6p-3-MaNPC1经双酶切后得到1650 bp的特异性条带,说明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将其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 2(DE3)感受态细胞后成功表达。MaNPC1蛋白分子式为C2747H4249N769O793S10,分子量为61.06 k D,理论等电点(pI)为8.96;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丝氨酸含量较高,分别占氨基酸总数的8.7%、8.2%、7.8%和7.7%;不稳定指数为47.14,表明其为不稳定蛋白;蛋白抗原区段丰富且亲水性氨基酸数目明显高于疏水性氨基酸,有利于后续抗体的制备。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较高,为1∶2048000。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香蕉果实贮藏过程中MaNPC1蛋白表达水平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炭疽病侵染组MaNPC1蛋白除贮藏15 d时的表达水平比对照组低外,其他贮藏时间均略高于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MaNPC1基因相对表达量在香蕉果实贮藏过程中呈逐渐上升趋势;贮藏3~15 d,炭疽病侵染组MaNPC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炭疽病侵染能提高MaNPC1蛋白表达水平,故推测MaNPC1蛋白参与香蕉果实抵抗炭疽病侵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