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菜籽粕对大恒肉种鸡生产性能和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大恒肉种鸡12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日粮为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组日粮为玉米-豆粕-菜籽粕型日粮,菜籽粕水平分别为4%、8%和12%,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4%、8%和12%菜籽粕对大恒肉种鸡的产蛋率和蛋重均无显著影响;试验组的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形指数和哈氏单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种蛋合格率、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添加4%和12%菜籽粕组的入孵蛋受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大恒肉种鸡日粮中添加12%双低菜籽粕是可行的,且添加菜籽粕可提高大恒肉种鸡的种蛋受精率。  相似文献   

2.
设4 个处理组,即在肉种鸡饲粮中添加VE:0 、20 、30 和40IU/kg 。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VE 对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肉仔鸡成活率有明显影响(P< 0 .05) 。40IU 的一组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 0 .05) 。种鸡产蛋率、产蛋量、肉仔鸡日增重、平均日耗料量和料重比不受饲粮VE添加量的影响(P> 0 .05) 。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取300只28周龄的岭南黄父母代肉种鸡,随机分成5组,研究了四个水平的日粮大蒜素添加量对产蛋性能及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大蒜素能够显著的提高产蛋率、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而对平均蛋重、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取300只28周龄的岭南黄父母代肉种鸡,随机分成5组,研究了四个水平的日粮大蒜素添加量对产蛋性能及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大蒜素能够显著地提高产蛋率、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而对平均蛋重、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主要研究L-精氨酸对肉种鸡生产性能以及肉种鸡、蛋黄和一日龄后代鸡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期为9周,210只60周龄的AA健康肉种母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鸡。试验基础饲粮为玉米豆粕型饲粮,5个处理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96%,1.16%,1.36%,1.56%和1.76%可消化氨基酸。检测肉种鸡生产性能以及肉种鸡、蛋黄和一日龄后代鸡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饲粮中可消化精氨酸的水平对肉种鸡产蛋率有显著的影响(线性和二次方效应,P0.0001)。饲粮中添加1.36%精氨酸,肉种鸡的产蛋率最高。饲粮中可消化精氨酸的水平对肉种鸡血清、蛋黄和一日龄后代鸡肝脏和胸肌重的T-AOC水平和MDA浓度有显著影响(线性和二次方效应,P0.05)。饲粮中添加1.36%精氨酸,肉种鸡所有组织的T-AOC水平最高并且MDA的浓度最低。各个处理组间肉种鸡血清中GSH-PX活性无显著差异。饲粮中可消化精氨酸的水平对蛋黄(线性效应,P0.01;二次方效应,P0.05)和一日龄后代鸡的肝脏和胸肌的GSH-PX活性(线性和二次方效应,P≤0.01)有显著影响。饲粮中添加1.36%精氨酸,肉种鸡所有组织的GSH-PX活性最高。根据这些结果得出,饲粮中添加1.36%精氨酸(1,972 mg/d)是产蛋后期最适宜的精氨酸添加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微囊丁酸钠对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6 732只42~45周龄的黄羽肉种鸡,按照初始周龄无差异原则随机平均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 122只黄羽肉种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微囊丁酸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微囊丁酸钠500 mg/kg。试验分为两个阶段:预饲期4周,试验期9周,共13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微囊丁酸钠组黄羽肉种鸡各周平均产蛋率和1~9周平均产蛋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1~9周平均产蛋率较对照组提高6.63%;(2)与对照组相比,微囊丁酸钠组种蛋活胚率和孵化率显著提高(P<0.05),活胚出苗数提高2.25只。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微囊丁酸钠500 mg/kg能够提高黄羽肉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饲粮精氨酸水平对于黄羽肉种鸡产蛋高峰期繁殖性能影响。方法:选取200只36周龄黄羽肉种鸡作为本研究的试验鸡,随机均分5组,分别在各组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精氨酸,分析各组黄羽肉种鸡产蛋高峰期繁殖性能。结果:饲粮当中添加的精氨酸水平不同,种鸡产蛋率、料蛋比以及平均蛋重比较未存在显著的影响(p0.05)。而其中1.10%的精氨酸水平组的产蛋率相对最高,而0.65%以及1.25%的精氨酸水平组相比有提高的趋势。结论:推荐对快大型的黄羽肉种鸡在产蛋高峰期的饲粮当中添加1.10%的精氨酸,可提高繁殖性能,增加产蛋率。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研究植物或动物源日粮中添加不同来源的铁对肉种鸡产蛋率和鸡蛋中铁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33周龄肉种鸡7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6只鸡。试验采用2(植物和动物源日粮)×3(添加0 mg/kg铁,60 mg/kg无机铁或氨基酸铁)试验设计,基础日粮中铁的含量分别是49.5 mg/kg(植物源日粮)和58.5 mg/kg(动物源日粮)。试验分为3个阶段,即35~38周、39~42周和43~46周,预饲期2周。结果显示:与26周龄相比,30和35周龄种鸡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 0.05),而35周龄血球容积显著低于26和30周龄(P 0.05)。无论日粮是植物还是动物源,日粮添加无机或有机铁均显著提高种鸡产蛋率(P 0.05);随着日龄的升高,种鸡产蛋率显著降低(P 0.05)。日粮类型、铁源和种鸡的日龄显著影响蛋黄中铁的含量(P 0.05),其中日粮类型和铁源对蛋黄中铁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显著交互作用(P 0.05);肉骨粉日粮中添加氨基酸铁较其他各组显著提高了蛋黄中铁的含量(P 0.05),而植物源日粮中不添加铁组蛋黄铁含量最低(P 0.05);日粮无额外添加铁组蛋清中铁含量最低(P 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60 mg/kg无机铁或氨基酸铁可以显著提高种鸡的产蛋率及蛋黄中铁的含量,动物源日粮中添加铁可以提高蛋清中铁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精氨酸水平对黄羽肉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780只36周龄的黄羽肉种鸡作为试验鸡,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成5个组(饲粮精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80%、0.95%、1.10%和1.25%),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6只鸡。试验预试验2周,饲喂精氨酸水平为0.65%的饲粮;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精氨酸对试验全期种鸡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料蛋比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1.10%精氨酸组的产蛋率最高,与0.65%和1.25%精氨酸组相比有提高的趋势(P0.10)。1.25%精氨酸组平均蛋重最低,与其他4组相比均有降低的趋势(P0.10)。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精氨酸对种蛋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黄比例、蛋白质含量以及种鸡血浆中丙二醛含量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值均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精氨酸水平对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和健雏平均出壳重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适度添加精氨酸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黄羽肉种鸡产蛋率,增强种蛋蛋壳强度和种鸡抗氧化能力。综合分析本试验多项指标,推荐快大型黄羽肉种鸡产蛋高峰期饲粮中精氨酸水平为1.10%。  相似文献   

10.
刘伯  乔海云  马辉 《饲料工业》2005,26(19):56-59
试验通过在种鸡和雏鸡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核黄素,研究了核黄素对花尾榛鸡的营养作用。将16笼种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8笼,Ⅰ组种鸡日粮中添加6.8mg/kg核黄素,Ⅱ组添加13.6mg/kg核黄素。结果表明:Ⅱ组的种蛋合格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分别比Ⅰ组提高了24.05%、8.2%和17.4%,差异极显著(P<0.01)。在雏鸡试验中,将80羽体重相近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第Ⅳ组为对照组,在基础日粮相同的基础上,其它3组分别喂以含核黄素3.6、7.2、14.4mg/kg的日粮,饲喂40d后观察各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各组试验雏榛鸡的生产性能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组,其中Ⅱ、Ⅲ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Ⅰ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肉用种鸡饲粮中添加不同蜂产品对种鸡产蛋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800羽公母配套的AA父母代种鸡,随机分为4组,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产品对肉用种鸡产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蜂产品能提高种鸡的产蛋率,降低畸形蛋率。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胍基乙酸对AA+肉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400只同批次及产蛋性能相近的32周龄健康AA+肉种鸡,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20只。对照组日粮为基础配方,试验组在基础配方上添加004%、006%和008%胍基乙酸。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显著提高肉种鸡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P005);008%胍基乙酸组显著提高种蛋健雏率(P005);006%和008%胍基乙酸组产蛋率有提高的趋势(P010);各组间蛋质量、料蛋比、种蛋合格率和出雏均质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006%~008%胍基乙酸对AA+肉种鸡产蛋性能有提高的趋势,添加004%~008%胍基乙酸改善肉种鸡种蛋孵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蛋种鸡和肉种鸡日粮中添加核黄素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68只京黄肉种鸡父母代和535只京白蛋种鸡父母代日粮中按每天每只2.5mg添加核黄素,经45天饲养试验,其结果表明:试验组京黄肉种鸡种蛋的合格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4%(p<0.05)和7.23%(P<0.01);京白蛋种鸡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3%和4.04%(P<0.05)。试验组的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也较对照组有所提高,料蛋比有所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4.
枯草芽孢杆菌对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45周龄的伊莎蛋种鸡,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在蛋种鸡生产中对生产性能的应用效果。试验采用2000只伊莎蛋种鸡,按生产性能情况基本一致的原则,随机分成2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试验期32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任何微生态制剂),试验组饲喂每吨基础日粮添加100g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含量为1×1010cfu/g)。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不仅可以提高种鸡的产蛋率、蛋重和种蛋合格率,而且可以改善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  相似文献   

15.
酵母多糖对种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多糖对于种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88羽45周龄的良风花种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第Ⅰ组喂以基础日粮,设为对照组;第Ⅱ组添加0.15%的酵母多糖;第Ⅲ组添加0.20%的酵母多糖;第Ⅳ组添加0.25%的酵母多糖.试验前各组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预饲期1周.试验期7周,共8周.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多糖对种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均有显著影响,添加水平为0.15%时产蛋率提高4.56%,种蛋受精率提高3.27%,入孵蛋孵化率提高了7.45%,种鸡体内白介素-2(IL-2)含量较对照组提高7.54%;添加水平为0.20%时产蛋率提高9.16%,种蛋受精率提高4.22%,入孵蛋孵化率提高了5.69%,种鸡体内白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较对照组也分别提高了9.17%(IL-2)和11.82%(IFN-γ).综合整个试验来说,在种鸡日粮中添加0.20%的酵母多糖为最适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蜂胶黄酮对黄羽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430只34周龄新广K96黄羽肉种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35只,各重复间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和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300g/t和500g/t蜂胶黄酮预混剂,正试期为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蜂胶黄酮对黄羽肉种鸡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料蛋比和死亡率的影响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Ⅰ组在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蛋重上表现较好,而试验Ⅱ组的死亡率最低;试验第21天种蛋入孵,各组间受精率和入孵蛋出雏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添加蜂胶黄酮有提高受精率和入孵蛋出雏率的趋势;第42天种蛋入孵,试验Ⅰ组的受精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上结果提示,无论是添加300g/t还是500g/t蜂胶黄酮对黄羽肉种鸡的采食量、产蛋率、蛋重和料蛋比影响较小,但对种鸡死亡率、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有比较明显的正面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复合酶制剂对肉种鸡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选用28周龄AA父母代肉种鸡576只,随机分为正对照组、负对照组、试验组Ⅰ(正对照组日粮添加500g/t复合酶)和试验组Ⅱ(负对照日粮添加500 g/t复合酶),研究在正常和低能量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对肉种鸡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峰前期2个试验组在产蛋率方面都显著高于正对照和负对照组(P<0.05)。高峰后期加酶组的产蛋率有提高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试验组之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对照组相比,2个试验组在第36周龄的受精率有显著(P>0.05)提高;试验组Ⅱ的健雏率有显著(P<0.05)提高。与负对照相比,2个试验组在第45周龄的健雏率有显著(P<0.05)提高,试验组Ⅱ的孵化率比正对照有显著提高。说明在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对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探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普乐宝Ⅱ)对强制换羽后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600只经人工强制换羽后的371日龄岭南黄种鸡,随机分为3组.B1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2、B3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按300 mg/kg及600 mg/kg的比例添加普乐宝Ⅱ,试验期90 d.研究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普乐宝Ⅱ)能提高种鸡产蛋率、种蛋孵化率,降低料蛋比,使强制换羽后的种鸡提早恢复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炎夏给肉用种鸡日粮添加1%的抗高温添加剂,能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受精率、孵化率和苗鸡质量,种公鸡精液品质上升和死淘率下降;使热季入舍种鸡经济效益提高69.27%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种母鸭核黄素缺乏对子代初生雏鸭初生重、器官指数、体尺指标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0周龄、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种母鸭8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不添加核黄素的饲粮(核黄素缺乏组)和核黄素添加量为15 mg/kg的饲粮(对照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鸭。试验期为7周。收集试验第7周的种蛋并进行孵化,统计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测定种蛋蛋黄核黄素含量,并测定子代初生雏鸭的器官指数、体尺指标、血浆生化指标及核黄素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种母鸭饲粮中不添加核黄素对产蛋率和受精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以显著降低种蛋孵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核黄素缺乏可显著增加子代初生雏鸭卵黄囊重、卵黄囊指数(P0.05),显著降低子代初生雏鸭腿长(P0.05),显著降低种蛋蛋黄和子代初生雏鸭血浆核黄素和总胆固醇含量(P0.05),显著升高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尿酸含量(P0.05)。综上所述,种母鸭饲粮核黄素缺乏会严重降低种蛋孵化率、种蛋蛋黄和初生雏鸭血浆核黄素含量,导致鸭胚生长发育受阻,子代初生雏鸭蛋白质、核酸和脂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