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对世界花生贸易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花生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出口花生竞争力减弱,高油酸含量花生种质缺乏,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输入国技术贸易措施严苛,黄曲霉素污染难以控制。对此,提出了提升中国花生国际竞争力的应对措施:发挥中国花生加工的优势,找准市场定位;调整花生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加强优质花生的研发和推广,满足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中国东北地区花生产业,扩大内销。  相似文献   

2.
花生作为内黄县出口创汇型农产品之一,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和竞争优势。但近年来内黄县花生黄曲霉素超标问题成为制约花生出口的主要原因,加强对花生黄曲霉素的防治,已成为促进内黄县花生产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黑山地区花生增产栽培技术简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黑山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世界著名有机农作物产地(北纬42°),生产的花生以果皮洁白、籽粒饱满、无黄曲霉素污染等优点驰名中外。花生具有耐旱、耐瘠能力强等优势,是黑山县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播种面积突破25万亩。但由于生产水平较低,品种老化,栽培水平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造成花生在产量及内在品质上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示范推广花生高产技术已成为促进辽宁省花生生产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花生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北省花生区域布局与种植情况,花生压榨业,花生食品加工业和河北省花生销售情况方面介绍了河北省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从政府重视不够、缺乏政策资金支持,品种单一、产量不高,缺乏科研技术支持,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深加工技术较滞后和花生出口企业规模小、出口经营秩序混乱方面分析了花生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税收、科研支持、保险、资金等方面提出了政府支持花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世界花生生产走势及我国外贸出口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世界近30年来花生生产发展情况,综合了10个花生主产国面积、单产和总产的变化及份额。统计分析了15个主要进出口国花生进出口数量、份额的变化以及我国在国际花生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提出了以选育推广油用、食用、加工出口专用配套的花生品种;建好花生出口原料生产基地,实行订单农业,推广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实行产、加加、销一条龙的生产模式;尽快解决黄曲霉毒素和农残超标问题;改进工艺设备,强化以提高产品档次为主的措施。努力开拓欧盟及日本等市场,把我国花生出口创汇工作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6.
花生品种花17是一个传统出口品种。迁宁地区花生没有黄曲霉污染,但一直没有大连地区花生出口国外。引进并试种该品种,取得了良好效果,无论产量还是品质均受农民及外商好评,解决了农民“卖难”问题,又使农民收入增加,并为国家赚取了外汇。  相似文献   

7.
<正>辽宁省锦州市是我国重要的花生产地之一,生产花生品质好、无黄曲霉素,深受市场欢迎并出口国外。但品种老化,单产低,制约当地花生发展。为了更新品种,锦州市松山新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018年选取11个品种与花育23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本试验设在辽宁省锦州市松山  相似文献   

8.
珍珠豆型花生是江淮分水岭地区主要种植品种类型,为加快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引进抗黄曲霉素品种与已筛选出品种再次进行比较试验,以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珠豆型花生是江淮分水岭地区主要种植品种类型,为加快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引进抗黄曲霉素品种与已筛选出品种再次进行比较试验,以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内黄县花生种植历史悠久,是我省乃至全国最著名的花生主产区之一,产品远销十几个省份及日本、欧盟、东南亚各国。花生作为我县出口创汇型农产品之一.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和竞争优势。但近年来我县花生主要出口国日本、欧盟等多次指出向其输出的花生中农药残留和黄曲霉素含量超标,欧盟还启动了对我国出口花生产地的调查程序,公布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1.
如何预防花生黄曲霉素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花生生产环境、生产条件的改变。由于栽培管理不当。黄曲霉素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收获前大田生长期。由于干旱、虫害、病害、机械损伤等因素感染了黄曲霉菌:二是收获后没有及时晒干以及在贮存过程中花生含水量过高造成霉捂感染黄曲霉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花生生产环境、生产条件的改变,由于栽培管理不当,黄曲霉素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收获前大田生长期,由于干旱、虫害、病害、机械损伤等因素感染了黄曲霉菌:二是收获后没有及时晒干以及在贮存过程中花生含水量过高造成霉捂感染黄曲霉菌.  相似文献   

13.
国外抗黄曲霉花生品种资源的引进鉴定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筛选出籽粒和荚果表面均抗黄曲霉感染的花生品种资源,采用福建省花生主产区分离得到的高毒,致病笥强的AF04122菌株,分别对国外引进的ICGV91287等11个抗黄曲霉花生品种进行籽粒和荚果表面接菌鉴定。试验结果:ICGV91287,ICGV94449A和UCGV84377等3个品种籽粒与荚果表面均抗黄曲霉素感染。  相似文献   

14.
花生是临沂市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由于花生种植区域连年重茬种植及化学肥料与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连作障碍加重及农药残留超标、黄曲霉素含量过高等问题,影响了花生产品质量和出口创汇。结合多年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从优化种植结构、科学选用品种、平衡施肥、精细整地、规范播种、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晚收与安全贮藏等方面总结出了花生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以期提高临沂市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保障花生制品质量安全和扩大出口创汇。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中国2003—2005年2816份烤烟样品含氯农残总量在不同产区、不同品种、不同等级和不同年份间的变异,结果表明:中国烟叶含氯农残总量在样品间存在广泛的变异,变幅为0.00~5.40mg/kg,平均值为0.372mg/kg,变异系数为223.38%,有350个烟叶样品未检出,占总样品数的12.43%。其中云南(0.781mg/kg)、湖南(0.663mg/kg)烟叶样品的含氯农残总量较高,辽宁(0.037mg/kg)、四川(0.041mg/kg)烟叶样品的含氯农残总量较低;烤烟品种G80样品的含氯农残总量(0.599mg/kg)较高,9717品种样品的含氯农残总量(0.033mg/kg)较低;不同等级烟叶含氯农残总量表现为C2F>B2F>C3F>X2F;不同年份的烟叶含氯农残总量表现为2003年>2005年>2004年。针对中国烤烟含氯农残的状况,提出了控制烤烟农残含量、提高烟叶安全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小分子诱导制剂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小分子诱导处理对植物病害的防控效果,以冀花15为供试品种, 用小分子诱导制剂在花生初花期、盛花期、膨大期进行不同组合喷施处理。结果表明,花生初花期、花生盛花期、花生膨大期分别喷施一次小分子诱导制剂能够有效降低单位面积病果数,且可在防病基础上降低农残、提高农产品产量。  相似文献   

17.
选用高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采用黄曲霉素综合控制技术,在收获前后预防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在花生油加工过程中采用黄曲霉素降解技术,将黄曲霉毒素控制在安全水平,中试生产产品符合QS质量检测标准并通过认证。  相似文献   

18.
易花0910系保定市易园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锦引花1号为母本、开农6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国内登记的第一个加工型高油酸小花生新品种,实现了高油酸、高产、早熟和加工性状的融合统一,填补了国内高油酸兰娜型花生品种空白,实现了我国兰娜型高油酸花生育种领域的新突破。该品种籽仁粗脂肪含量为47.00%,蛋白质含量为25.50%,油酸含量为77.20%,亚油酸含量为4.56%,油亚比为16.93。2019年通过国家花生新品种登记。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可为我国花生食品加工业提供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3):150-152
花生是豆科植物,是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区。中国作为亚洲重要的花生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家之一,花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最近几年,花生的出口数量和交易额总体来说呈现下降的趋势。基于当前中国花生出口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加大人才资金技术投入、完善政府扶持政策、规范出口经营秩序、开拓新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管理》2017,(6):61-63
以稻田镉污染及农残高效防控为目标,集成稻田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与实践模式,将是促进粮食产业发展和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文章提出了稻田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本思路,阐述了水稻等镉低积累资源筛选与品种选育、镉污染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农残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重金属镉与农残高效稳定检测技术研究、重金属镉重度污染稻田替代作物模式示范等稻田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主要管控措施,指出通过集成大面积可推广的稻田镉和农药残留污染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最终实现稻田镉污染和高农药残留的高效治理,旨在为全国稻田主要农产品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