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江苏省东台市位于黄海之滨,沿海高速公路和新长铁路穿境而过,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市)和出口创汇蔬菜生产基地县(市)之一,目前已成为上海的后菜园。近年来,本市推广应用花  相似文献   

2.
农办蔬菜批发市场是上海蔬菜产销体制深化改革的产物,也是蔬菜产销走向市场经济后出现的新生事物。1991年底,本市蔬菜产销实行了全面改革。蔬菜生产基地也由近郊向中、远郊转移,蔬菜批发市场在布局上须作相应调整,特别市、区(县)两级政府领导以改革的思路,鼓励菜区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流通,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蔬菜产销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和认真贯彻执行《农业技术推广法》,推进本市蔬菜技术推广工作,本站组织了调查组,于1993年11月8日到19日,深入区、县、乡召开座谈会,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就蔬菜技术推广工作现状、问题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工作现状 上海自80年代初开始,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市、区(县)、乡(镇)三级蔬菜服务网络,对指导市郊蔬菜生产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区(县)级蔬菜技术推广站共9个,蔬菜乡(镇)已超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市广大农民对种植蔬菜以及发展日光温室生产的想法与打算,发现并解决制约蔬菜生产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下一步郑州市蔬菜生产规划提供依据,2008年6-10月,本市农业局组织有关人员就  相似文献   

5.
<正>珠海市西区土壤耕作层深厚肥沃,适宜种植蔬菜,是珠海地区产蔬菜的主要供应区域。近年来,菜农在生产中摸索出一套甜瓜—菜心—菜心—西芹一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成为当地蔬菜生产的主要模式之一,现将该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东台市地处江苏沿海中部,沿海高速公路和新长铁路穿境而过,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市)和出口创汇蔬菜生产基地县(市)之一。该市沿海土壤为砂壤土(夜潮土),昼夜温差较大,春玉米或大棚西瓜后茬种植秋胡萝卜历史悠久,常年种植  相似文献   

7.
甘蓝类蔬菜—水稻轮作无公害生产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类蔬菜—水稻轮作有利于降低病虫害基数,促进土壤结构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介绍了甘蓝类蔬菜(甘蓝、西兰花、白花菜)—水稻轮作无公害生产模式在句容市的主要生产技术,并分析了该生产模式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多常年蔬菜(特别是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由于超量使用和单一使用化学肥料等导致连作障碍严重,为有效避免、改善连作障碍和增加菜农经济效益,万州区多种经营技术推广站在长岭镇双龙村蔬菜基地开展以"早春四季豆—水稻—莴笋—芹菜"为全年茬口安排的试验示范,经过多年"水—旱"轮作、"粮—菜"轮作模式的探索,取得了667 m~2总产量8 300~8 460 kg,总产值25 250~28 162元的经济效益。合理的茬口安排不仅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质量,减少病虫害发生和连作障碍带来的影响,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蔬菜复种指数和土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笔者认为,此模式可在重庆低山地区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蔬菜种植户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的深入发展,设施菜田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0万亩(3.33万hm2),以番茄、黄瓜、甜瓜为主的茄果类、瓜类蔬菜与以青菜、生菜、菠菜为主的绿叶蔬菜等蔬菜种类越来越丰富,既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又保证了市场供应.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开展了以甜瓜—鸡毛菜(越夏)—鲜食玉米—生菜为主要茬口的周年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体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权月  王竞娴  吴一平 《蔬菜》2021,(10):33-41
基于近10年河南省蔬菜种植统计数据,分析河南省蔬菜生产各个市(县)比较优势差异,以期为河南省蔬菜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供决策依据。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以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为参考指标对河南省7类蔬菜在28市(县)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蔬菜种植区域差异性明显,不同市(县)具有各自的优劣势蔬菜种类。叶菜类蔬菜在平顶山市综合优势最显著,3种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白菜类蔬菜在河南省中东部和北部3种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根茎类蔬菜在河南省西部3种比较优势都显著,优势指数均大于1;瓜类蔬菜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地综合比较优势显著;茄果类蔬菜在河南省各市(县)都不具有综合优势;葱蒜类蔬菜适合多个地区种植生产;豆类蔬菜在安阳市、焦作市、南阳市、永城市3种比较优势显著;综合来看,郑州市、安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济源市、邓州市蔬菜3种比较优势指数均较高。河南省应当以比较优势原理为参考,优化蔬菜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以充分发挥蔬菜生产的比较优势;应该通过明确发展定位,优化区域布局;强化科技支撑,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政府支持力度,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等措施来提高各地区的综合优势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蔬菜产销体制改革, 由杭州市农业局牵头,全市10个县(区、市)蔬菜生产主管部门和市蔬菜科研所、市种  相似文献   

12.
无锡早熟夏茭(广80—2)是无锡市蔬菜研究所、无锡市郊区南站乡,广益乡共同选育的两熟茭白新品种。目前除了在本市郊区栽培较多外,本省南京市、安徽省的一些地方正在逐步引种。提据我们的试验和各地引种的情况,就其主要特性和栽培要点介绍如下:一、主要特性:本品种株型紧凑,株高秋茭180—185厘米;夏茭160—165厘米。叶片剑形挺立,叶色深绿。密蘖型  相似文献   

13.
《蔬菜》1984,(3)
今年5月15—19日,国家科委委托北京市科委在北京召开了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重庆、西安、南京、济南和沈阳在内的“十大城市蔬菜生产和供应问题座谈会”。会上,就如何解决大城市蔬菜周年供应,特别是淡季蔬菜的生产与供应、价格、科研—生产—销售三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无公害蔬菜管理暂行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灏兵 《长江蔬菜》1999,(8):36-37
第一条为推动无公害蔬菜管理工作,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与蔬菜生产、销售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无公害蔬菜,是指农药、重金属、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残留量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蔬菜。第四条市、区蔬菜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并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各自行政区域内的无公害蔬菜管理工作。农业、技术监督、卫生、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和供销部门,按照下列分工做好无公害蔬菜管理工作:(一)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农药市场的监督管…  相似文献   

15.
蔬菜的有机栽培是在自然环境污染加剧、蔬菜有毒物质残留严重超标的状况下发展起来的新型种植技术。在有机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要求土地、水源无污染;生产的蔬菜必须符合GB/T19630.1—4—2005有机产品标准,达到纯天然、高品位、无污染的标准;不仅满足了人们高品质、  相似文献   

16.
生菜—普通白菜—芹菜—菜薹一年多熟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根据苏州当地蔬菜生产和市民消费习惯,采用生菜—春、伏普通白菜(青菜)—早秋芹菜—秋菜薹一年多熟高效栽培模式,精选4个各具特色的绿叶菜品种,合理布局茬口,产品能在夏淡、国庆、元旦、春节上市,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纯收益超过2万元。生菜是欧美国家的大众蔬菜,因生食清脆爽口,烹调方法多样而倍受人们喜爱,近年在我国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普通白菜(青菜)是最受消费  相似文献   

17.
正豫北地区胡萝卜—菠菜—大白菜周年轻简化高效栽培模式连作障碍较轻,且春季反季节胡萝卜弥补了夏季市场空缺,批发价格比冬春季高3~5倍。目前该模式已推广5年种植约1 000 hm~2(1.5万亩)。豫北地区位于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西北部紧靠太行山脉,包括河南省濮阳、安阳、新乡、鹤壁、焦作、济源等6个市,其中豫北中东部和南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土壤肥力较高,水利配套完善,蔬菜生产基础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分析近十八年上海蔬菜淡季的时节分布和缺菜特点人手,探索蔬菜淡季与自然灾害的关系,进而对本市为克服淡季缺菜而采取的对策作一历史的考察与简要的总结,以期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上海蔬菜淡季的 时节分布 上海是一个拥有六百多万居民的大城市、每天蔬菜的消费量一般在500万斤左右。为了便于统计,以旬上市量低于5000万斤作为缺菜。按照这个标准,统计了1964—1981十八年间每月出现的缺菜频数(即旬数),展现出缺菜时节分布上的规律性(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上半年的缺菜时节集中于且、2、8三个月份。其中以2月…  相似文献   

19.
早青西葫芦是以阿尔及利亚花叶西葫芦的自交系为母本,黑龙江小白皮的自交系作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早青西葫芦极早熟,一般在4月中下旬的蔬菜淡季便可抢早上市,比本市原主栽品种三叶脚瓜等早上市15—20天。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本市各菜区在蔬菜优良品种的引种、新品种选育以及地方品种的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提高本市蔬菜科技和生产水平,促进蔬菜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运用已取得的成果,在科技兴农中充分发挥作用,本刊从这期开始,将陆续介绍适于本市栽培的各种主要蔬菜优良品种,供参考。期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使本市的蔬菜良种化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