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随着各地圈养蛋鸭生产的发展,农户饲养蛋鸭已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门路.为实现圈养蛋鸭高产高效,笔者通过实践与调查,现将各地圈养蛋鸭高产的一些主要经验和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各地圈养蛋鸭生产的发展.农户饲养蛋鸭已成为致富的好门路。为实现圈养蛋鸭高产高效,笔者通过实践与调查.现将各地圈养蛋鸭高产的一些主要经验和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羊肉以品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以及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的特点而备受人们青睐,养羊产业正在迅速发展。笔者在如何解决放牧草地少,如何利用秸秆等问题上进行了多方研究和探索,开始进行了圈养、半圈养示范。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供同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肉羊设施圈养在福建省发展迅速,虽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设施圈养生产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制约我省肉羊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对福建肉羊设施圈养情况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对实施圈养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并就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促进肉羊产业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利用广西农区丰富的秸秆、牧草、土地等资源,加快推进山羊业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应用“一规范五推广”山羊圈养集成创新技术,引进隆林黑山羊和波尔山羊在右江河谷高热高湿地区圈养。建立了山羊圈养示范点43个,示范户203户,建设标准羊舍10350m^2,种植养羊牧草24.83 hm^2。饲养基础母羊6012只,圈养经产母羊产羔率为199.05%。山羊人工授精冻精、鲜精配种受胎率为76.56和81.43%。波尔山羊与隆林山羊杂交一代羔羊初生体重2.56-2.98kg,比隆林山羊提高14.29-24.67%。制订了DB45/T244-2005山羊圈养技术规范。项目技术成果为实现广西山羊生产由传统山区向平原农区发展重心的战略性转移和山羊产业持续发展与资源永续利用提供了科学新方法和现实经验。  相似文献   

6.
广西右江河谷山羊圈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利用广西农区丰富的秸秆、牧草、土地等资源,加快推进山羊业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应用"一规范五推广"山羊圈养集成创新技术,引进隆林黑山羊和波尔山羊在右江河谷高热高湿地区圈养.建立了山羊圈养示范点43个,示范户203户,建设标准单舍10350m2,种植养羊牧草24.83 hm2.饲养基础母羊6012只,圈养经产母羊产羔率为199.05%.山羊人工授精冻精、鲜精配种受胎率为76.56和81.43%.波尔山羊与隆林山羊杂交一代羔羊初生体重2.56~2.98kg,比隆林山羊提高14.29~24.67%.制订了DB45/T244-2005山羊圈养技术规范.项目技术成果为实现广西山羊生产由传统山区向平原农区发展重心的战略性转移和山羊产业持续发展与资源永续利用提供了科学新方法和现实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集了30只圈养猫科肉食动物的50多个毛发样品,测定并分析研究了每个样品的Ca、Mg、Fe、Al、Zn、Cu、B、Mn、Ph、Sr、P、Cr、Mo、V、Cd、Ba、Ti等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猫科肉食类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其毛发中的Ca、Fe、Pb、Cr、Mo、V、Cd、Ba、Ti含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性别的猫科肉食动物毛发中各元素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野兔肉质细嫩、香醇、味美,并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胆固醇含量很低(仅为0.4%),是消费者特别是心血管患者及肥胖者理想的动物蛋白食品。野兔家养成为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由于需要较高的管理技术,在很多地方还处于试养阶段,还没有形成规模,野兔的供应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发展前景看好。我所于2006年引进种兔5组,采取圈养的方式进行饲养并获得成功。为了使这一产业在我州得以推广,现将野兔家养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1圈舍的准备根据不同的条件,可修建砖混结构的圈舍,也可利用废弃的猪圈、牛圈、羊圈和鸡鸭舍稍加改…  相似文献   

9.
圈养山羊是开展肉羊规模化商品生产的主要途径,是一种养羊业技术进步的具体表现.圈养羊不仅可以降低消耗,提高生产力,而且可以减少在放牧中的污染,改善卫生环境,减少疫病.但山羊千余年来均为放牧,喜走爱动是其固有习性,一旦圈养,便会发生与放牧时不同的圈养疾病.因此,我们在<马头山羊综合技术规范>研制过程中,对圈养山羊疾病综合防治进行了初步探讨与芯?其关键技术措施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和驱虫,定期防疫注射,防止疫病传播.此外,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加强运动,加强各类饲草饲料的合理搭配,减少各类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确保山羊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浅谈广西圈养山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圈养山羊”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山羊能不能圈养、圈养能否养好山羊、圈养对山羊的影响、圈养技术如何规范等,事实证明圈养是可行的,广西近几年来也一直在从事圈养山羊试验与研究,取得不错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广西山羊饲养情况和圈养情况进行了统计,对实施圈养的优势进行了论述,并就目前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发展对策,以期促进该区圈养山羊工作的推进和石漠化治理。  相似文献   

12.
我区放牧蛋鸭和蛋品加工历史悠久.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耕作制度的不断发展,蛋鸭放牧饲养逐渐改为圈养.新的生产方式必须与新的生产技术配套,生产才能正常进行.现根据我区实际,就如何提高蛋鸭生产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进行初步探讨.1品种选择不同的品种要求不同的饲养条件.有的品种如金定鸭、康贝尔鸭等,个体较大,步行速度慢,觅食能力较差,采用圈养方式,供应足够的配合料,可以发挥体大、蛋大的优势;而洞庭麻鸭,攸县鸭等品种则适于放政方式.1996年冬我们对几个品种在圈养条件下的生产性能作了调查,这些农户都是采用我区同一饲…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针对蛋鸭圈养高产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蛋鸭圈养高产技术的发展现状为根据,从好品种的选择、提高育成鸭培育质量、场地与环境的创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蛋鸭圈养高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4.
肉鸭饲养条件简单,技术易掌握,可用房前屋后空闲地圈养。农户可选喂北京鸭、天府肉鸭、樱桃谷鸭等品种,现将饲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饲养方式 农户可实行树条床平面圈养,其规模大小按场地和经济条件确定,一  相似文献   

15.
藏香猪产自云南香格里拉县,肉质好价格高,以往采用的是放养方式,从去年开始,当地尝试对藏香猪进行圈养。迪庆州作为藏香猪圈养试点,政府为每户试点农户提供3000~4500元的圈舍补助,5年内,每户一年还有400~800元的饲料粮食补贴。但放养藏香猪改圈养后,因要喂粮食,成本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圈养对会理黑山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试验选择凉山州会理县某养殖户放牧的黑山羊20只(放牧组)和某羊场圈养的黑山羊20只(圈养组),测定了瘤胃内环境指标。结果表明:会理黑山羊瘤胃内主要以G-菌为主;放牧组黑山羊瘤胃内活纤毛虫数、总纤毛虫数及纤毛虫活力均显著低于圈养组(P0.05),p H值显著高于圈养组(P0.05),总酸度、氨氮浓度显著低于圈养组(P0.05),丙酸、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圈养组(P0.05),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圈养组(P0.05);瘤胃内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和乙酸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目前圈养山羊瘤胃内消化能力优于放牧山羊;圈养有利于会理黑山羊的育肥和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7.
圈养山羊是开展肉羊规模化商品生产的主要途径,是一种养羊业技术进步的具体表现。圈养羊不仅可以降低消耗,提高生产力,而且可以减少在放牧中的面污染,改善卫生环境,减少疫病。但山羊一旦圈养,便会发生与放牧时不同的疾病。在《马头山羊饲养与疫病防治技术规范》研制过程中,对圈养山羊疾病综合防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与研究。其关键技术措施应当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和驱虫,定期防疫注射,防止疫病传播。此外,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加强运动,加强各类饲草饲料的合理搭配,减少各类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确保山羊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对藏香猪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的影响。试验选择生长发育正常、体重14 kg左右的藏香猪16头,随机分成2组(圈养组和放养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比例一致,两组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放养组采用“圈养+林中放养”结合模式,圈养组采用全圈养模式,试验期172 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3头试验猪进行屠宰测定,取样检测背最长肌化学成分、脂肪酸、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圈养组、放养组的日增重分别169.99 g、199.06 g(P>0.05);料重比分别5.17、5.00(P>0.05);瘦肉率分别为47.84%、48.32%(P>0.05);屠宰率分别为62.83%、61.23%(P>0.05)。圈养组熟肉率比放养组高2.99%(P<0.05);放养组肉色、大理石纹评分比圈养组均提高9.43%(P<0.05);放养组背最长肌亚油酸甲酯、二高-γ-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比圈养组分别提高29.71%(P<0.05)、42.86%(P<0.05)、77.78%(P<0.05);背最长肌蛋氨酸、赖氨酸比圈养组分别提高5.17%(P<0.05)、1.57%(P<0.05);粗脂肪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圈养组相比有下降趋势(P=0.06),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上升的趋势(P=0.06);同时,放养组鲜肉必需氨基酸得分均高于圈养组。综上所述,圈养和放养模式对藏香猪肥育性能和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但放养模式有利于改善肉色和大理石纹,圈养模式有利于提高熟肉率。放养模式能显著提高背最长肌亚油酸甲酯、二高-γ-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蛋氨酸、赖氨酸含量,有利于形成脂肪酸理想比例和促进氨基酸平衡。说明在南方丘陵地区采用圈养和放养模式饲养藏香猪都是可行的,同时放养更有利于改善藏香猪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东方白鹳国内圈养种群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珺 《野生动物》2011,32(5):273-276
应用种群管理软件SPARKS 1.5及PM 2000 v1.214对东方白鹳的国内圈养种群进行统计分析。在有记录的36 a人工圈养的历史中,野外捕获个体在1975~1999年间是构成圈养种群的主要部分,自1984年首个圈养个体出生后,圈养出生个体数量以年平均增长率15.10%速度增长,至2000年取代野外捕获个体数量,成为目前种群发展的主要力量。截至2009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61家动物园或机构圈养了375只东方白鹳个体。种群周期增长率λ=1.0311,性别比例为雄性:雌性=0.927 8,现有种群中能够繁殖的个体共25只(雄性13只,雌性12只);种群遗传多样性指标GD=95.44%,平均近亲系数F=0.031 6。为了保证东方白鹳国内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促进种群的健康发展,建议开展未知性别个体的性别鉴定工作、建立种群发展规划并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0.
中国黑叶猴圈养种群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喜凤 《野生动物》2014,(3):267-270
应用种群管理软件SPARKS 1.6及PMX对中国黑叶猴圈养种群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截至2012年12月31日,黑叶猴谱系记录了574只个体,目前种群存活个体数量为318只,分布在34家动物园或机构中。圈养种群野外捕获个体主要来源于20世纪70-90年代,目前保持稳定状态。圈养出生个体数则一直保持上升状态,是维持黑叶猴圈养种群增长的主要来源,2012年圈养出生数量占种群总数的87.4%。种群周期增长率λ=1.042,性比M:F=1:1.04,目前种群中能够繁殖的个体共1 10只(♂48只,♀62只),显示为一个增长的种群;黑叶猴国内圈养种群有58个建立者,基因多样性GD=96.67%,平均近亲系数F=0.0207。建议增加各机构之间的合作繁殖,避免小种群的近亲繁殖,保证黑叶猴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