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解决张掖市肉牛生产中没有配套品种和杂交优势削减问题。[方法]张掖市引进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弗莱维赫)肉牛冻精开展导入杂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的初生、3月龄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体重、体尺方面均表现差异不显著,6月龄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胸围和体重方面差异极显著,12月龄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体高、体斜长、胸围方面差异极显著,说明12月龄前试验组生长发育比对照组快。[结论]张掖基础母牛群导入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其后代适应性、抗病性强、耐粗饲,生长发育表现较好,得到当地养牛户的好评,在张掖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德系西门塔尔牛属乳肉兼用牛,经不断选育,其平均产奶量已达6 768kg.虽然弗莱维赫牛的产奶性能略逊于荷斯坦牛,但却具有诸多优点.本文介绍了浙江金华利用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与荷斯坦牛杂交的情况,结果显示,二者进行杂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不同来源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西杂牛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来源弗莱维赫牛冻精在云南大理州弥渡县农区改良西门塔尔与本地杂交牛的杂交效果。利用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体系奶牛育种与繁殖功能研究室提供的数据,以弗莱维赫牛(Fleckvieh)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精对弥渡县苴力镇农户家的西(♂)×本(♀)杂交牛进行改良,测定杂交一代的生长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进口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西(♂)×本(♀)杂交牛的效果要优于国产弗莱维赫牛冻精的改良效果,其后代杂种优势明显,进口和国产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F1公母犊牛的初生、2月龄体重和主要体尺指标差别较大,差异均极显著(P0.01);进口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的F1公母犊牛体重大,生长速度快,具有较高的饲养效益。可以得出,以进口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西(♂)×本(♀)杂交牛能更大程度地推进农区乳肉兼用牛的育种改良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研究德国弗莱维赫(Fleckvieh)牛与本地母牛杂交F_1代育成母牛生长发育性状和生长发育规律,为培育北大荒乳肉兼用牛品种,开展选育提高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各批次测定体重校正到统一月龄,测定了其初生、4月龄(断奶)、12月龄及18月龄4个阶段的体重、体尺,并对各阶段表型值比较分析。[结果]德国弗莱维赫(Fleckvieh)牛与本地母牛杂交F_1代母牛平均日增重、胸围和体斜长性状,在初生至4月龄断奶阶段生长发育最快;从4月龄断奶至18月龄,与纯种德国弗莱维赫种公牛与澳系(澳大利亚)西门塔尔母牛杂交后代相比,在体重和体尺上有一定差异。[结论]需要不断地改良,以提高后代的生长发育性状,进一步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饲养条件下德系西门塔尔牛与河北省本地西门塔尔杂种牛的杂交改良效果。通过引进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冻精,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在全省范围开展杂交改良试验,测定放牧与舍饲两种不同饲养方式下F1代母牛各生长阶段的体重、体尺。结果表明,两种饲喂方式的犊牛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性能,杂种优势非常明显,后代生长速度加快,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试验证明德系西门塔尔是适宜作为父系杂交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德国弗莱维赫牛与澳系西门塔尔牛杂交一代母牛生长发育性状,试验选择德国弗莱维赫牛和澳系西门塔尔牛杂交一代母牛38头,对其0,4,12,18月龄的体重、体尺、眼肌面积和肌内脂肪含量的表型值进行测定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德国弗莱维赫牛与澳系西门塔尔牛杂交一代母牛平均日增重、胸围和体斜长在0~4月龄断奶阶段生长发育最快,0~18月龄体重与体尺均为强相关,仅初生重与体斜长为弱相关,18月龄体重与眼肌面积、肌内脂肪含量为弱相关。说明杂交一代母牛继承了弗莱维赫牛泌乳性能好和西门塔尔牛生长速度快的优点,两个品系间的杂交一代在体型的胸围性状上杂交优势明显,而在体斜长的性状上杂交优势不明显,是未来北大荒乳肉兼用牛培育应该提高的性状。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德系西门塔尔牛在通辽地区的杂交效果,用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对科尔沁经产母牛进行人工授精,对其杂交后代牛的外貌特征、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及适应性等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德系西门塔尔与科尔沁母牛杂交后代生长较快,体型好,花片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2008年启动“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区域试验示范推广项目”以来,以德系西门塔尔牛为父本,以本地杂种黄牛或西杂牛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数据表明,杂种优势明显,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产肉性能、产奶性能都得到很大提高.项目证明,乳肉兼用品种在我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弗莱维赫牛又称为德系西门塔尔牛,其遗传性能稳定,母牛产奶性能好,公牛育肥能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好,是适宜与乳用品种和肉用品种牛杂交的理想品种。弗莱维赫公牛增重快、肉用性能卓越、肉质等级高,比传统黄牛生长速度提高30%,平均日增重1.4kg,18月龄体重可达700kg,成年体重可达1000~1200kg,屠宰率达70%,净肉率达60%,并且85%~90%的屠宰公牛肉质达到欧洲一级或二级标准。提高弗莱维赫牛情期受胎率是提高弗莱维赫牛繁殖率的重要措施,对  相似文献   

10.
弗莱维赫的特性及其在德国奶牛业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若愚  王翘 《中国乳业》2006,(12):59-61
德国奶业一直以来坚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奶牛品种的多样性。除了荷斯坦、红荷斯坦等纯奶牛品种外,还有弗莱维赫、德国黄牛等乳肉兼用牛种。其中,经济效益最高、育种体系最完善的就是弗莱维赫。弗莱维赫(Fleckvieh),源于德系西门塔尔,由瑞士西门塔尔牛和德系红荷斯坦杂交,并引入部分其它品种牛的血缘选育而成。整个育种过程有近150年的历史,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经过20多年的定向选育,逐步形成了特有的乳肉兼用的西门塔尔品系。弗莱维赫体型大,额宽,颈短;体表肌肉群明显易见,体躯深;骨骼粗壮坚实,背腰长宽而平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索弗莱维赫牛冻精三元杂交模式研究。我市引进弗莱维赫世界著名乳肉兼用新品种牛细管冻精,对西本F1代杂种母牛,进行三元杂交改良试验,以期为弗莱维赫牛杂交改良利用和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并对比弗♂×(西♂×本♀)三元杂交牛和(西♂×本♀)二元杂交牛和本地黄牛的初生、3月龄、12月龄、24月龄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弗莱维赫三元杂交牛各月龄体重明显高于本地牛和西♂×本♀牛,12月年公母体重达355.3±35.3kg、359.4±39.3kg,比西♂×本♀二元杂交公母牛242.6±51.2kg、237.3±44.3kg,分别提高了46.69%和51.15%。体尺变化12月龄弗♂×(西♂×本♀)一代公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比西♂×本♀牛一代公牛提高16.7%、14.8%、16.2%和20.7%。[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弗西本元杂交牛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高于西本牛和本地黄牛,改良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肉乳兼用型和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与河北省本地西杂牛杂交的改良效果,为河北省培育优质肉牛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肉乳兼用型西门塔尔牛(MD)冻精与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DM)冻精与河北省本地西杂母牛进行杂交,测定其后代的生长发育指标,对两种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D杂交后代的初生、3月龄、6月龄及12月龄体重均大于DM杂交后代,但结果差异不显著;日增重随着月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除4~6月龄时DM杂交后代母牛日增重大于MD杂交后代母牛外,其余时期MD杂交后代的日增重均大于DM杂交后代;MD杂交后代胸围和腹围大于DM杂交后代,体高、十字部高及体斜长小于DM杂交后代。[结论]本研究中肉乳兼用型杂交后代较乳肉兼用型杂交后代具有更好的生长发育性能,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辑]为进一步降低市场波动风险,提高奶牛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五团积极改变养殖思路,提出着重发展乳肉兼用牛转型改革措施。2014年,该团在养殖一场就乳肉兼用牛产奶能力、育肥能力、经济效益、繁育推广等内容进行繁育试验,利用场中低产的荷斯坦母牛与德系西门塔尔牛的冻精进行级进杂交,成功繁育75头,目前,这些杂交一代体格健硕、长势良好,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4.
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交产生的后代称为西荷杂交牛,其F1代杂交母牛在泌乳、抗热及淘汰后育肥产肉等方面与荷斯坦母牛相比均表现良好,是一个优良的乳肉兼用杂交品种。对西荷杂交母牛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可提高母牛产奶、产肉等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效益。文章主要对乳肉兼用西荷杂交母牛犊牛、育成牛、成母牛及淘汰母牛肥育的营养与管理措施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西荷杂交牛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张掖市作为甘肃省唯一项目实施地开展由全国畜牧总站与德国宝牛育种中心共同执行的德系西门塔尔牛示范推广项目,旨在对张掖肉牛新类群提供多元遗传基础。引进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在示范点上与本地西杂牛开展杂交试验,对F1代杂种牛进行适应性、生长发育及级进杂交F2代泌乳性能测定等。由于示范点杂交牛犊各阶段生长速度快,乳肉兼用特征明显,市场价格高,深受养殖户喜爱,项目取得阶段成效。  相似文献   

16.
正种公牛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今后的改良效果。河北省的兼用牛主要是西门塔尔乳肉或肉乳兼用牛,是通过德系西门塔尔和法系的西门塔尔兼用牛杂交改良的,纯种兼用牛存栏量很少。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推广黄牛改良技术工作,引进国外优质的种公牛对我国的基础母牛进行杂交改良,旨在提高我国基础母牛的质量和生产水平。当时曾经引进德国和法国的兼用牛品种。通过30多年来改良工作的开展,我国基础母牛的质量和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包  相似文献   

17.
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新品系引入我国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推广项目实施方案已在北京签字,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引进并试验推广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新品系。项目执行单位全国畜牧总站与德国宝牛育种中心选择在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山东、河南、新疆等7个省区实施该项目。德系西门塔尔牛是世界著名的乳肉兼用牛品种之一,具有较高产奶和产肉性能,淘汰母牛的残值较高,生产成本低,综合养殖效益明显。一般情况下,母犊用作产奶,公犊增重快,适宜做育肥牛。根据方案,全国畜牧总站负责组织实施区域改良试验;德国宝牛育种中心负责提供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优质冷冻精液,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项目专家负责规模牛场集中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种公牛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今后的改良效果。河北省的兼用牛主要是西门塔尔乳肉或肉乳兼用牛,是通过德系西门塔尔和法系的西门塔尔兼用牛杂交改良的,纯种兼用牛存栏量很少。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推广黄牛改良技术工作,引进国外优质的种公牛对我国的基础母牛进行杂交改良,旨在提高我国基础母牛的质量和生产水平。当时曾经引进德国和法国的兼用牛品种。通过30多年来改良工作的开展,我国基础母牛的质量和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包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德系西门塔尔牛在中原农区改良本地西门塔尔杂交牛的杂交效果,为养牛业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500头商丘本地西杂牛为母本,以德系西门塔尔牛(Fleckvieh)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进行杂交改良。测定杂交一代(F1)和二代(F2)各阶段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产奶性能、乳成分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初生时的各项生长性能指标与西杂牛无明显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杂交后代的体尺、体重在一定程度上超过西杂牛;F1和F2代公牛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均不同程度高于LSC牛,牛肉的品级提高;产奶量显著增加(P<0.05),乳品质较高。说明以德系西门塔尔牛为父本改良本地西杂牛不仅可以提高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还可以显著改善其泌乳性能,使杂交后代由单一的肉用型转变为乳肉兼用型,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德系西门塔尔牛育种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系西门塔尔牛又名弗莱维赫,是欧洲著名的乳肉兼用品种。作者重点介绍了弗莱维赫牛遗传评定方法和育种组织体系。在德系西门塔尔牛育种体系中,政府只在宏观上监督育种组织和遗传评定工作。育种协会和人工授精协会遵循市场价格杠杆,通过拍卖等形式充分调动农户的育种积极性,使农户、育种协会和人工授精协会都能在育种过程中获得经济效益,从而保证育种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